從“空義”談中觀與唯識 中觀談空與二諦

  從“空義”談中觀唯識

  中觀談空與二諦

  中觀說:世俗假名有,勝義畢竟空。以世俗來說,一切都是假名有的,都是因緣和合的,離開因緣則它當下不存在。

  中觀談空或者唯識談空、如來藏談空,一樣都把握二諦來講就好了。二諦簡單的說就是俗諦和真諦,或者說世俗諦和勝義諦;世俗諦還分“正確世俗諦”和“顛倒世俗諦”,這怎么分呢?

  比如說,用一個透明的杯子倒半杯水,放進一支筷子;那么任何人來看這支筷子都是曲折的,事實上筷子并沒有彎,就世俗諦來說,我們看到透明杯子里放的筷子是彎的,如果有人說看起來是直的,就世俗諦來說它是錯的。但是一個證阿羅漢果的人,用勝義諦來看,而說筷子在水里是直的,這么說也錯,因為勝義諦不是看這個現(xiàn)象;勝義諦是看它的根本緣起無自性、印證到空性。

  又比如一條馬路頭尾都一樣寬,但正常人來看,一定是離一己愈遠就感覺愈窄;屬于正常人的正常認識境界就叫做世俗諦。世俗諦當中還分假、實,比如說,黑板是黑的;用白色粉筆去寫,任何人來看都是白色的粉筆、黑色的黑板,這個稱為真實世俗諦;如果是看到透明杯的筷子是彎的,或是馬路愈遠愈窄,這是因緣假施設的,不是真實世俗諦,所以世俗諦也分假、實。

  世俗諦是屬于“有”,要分的話還有很多,像“虛妄世俗諦”,你說你看到龜毛兔角;事實上有沒有龜毛兔角?你說龜毛兔角是因緣和合,是假名,是空【無自性】的,這樣對不對?這就不對了,因為沒有那種東西嘛!又比如一個人只有兩只眼睛,你說他有三只眼睛,這根本連世俗話中求都不可得;然而世俗諦中求不可得,可是在概念里,我們是不是會執(zhí)看這種世俗諦?這我們就叫做“虛妄世俗諦”,不是正確的世俗諦。

  如果以佛教來講,上帝、人的第二個頭、第三只手、第三只眼睛,或者是石女兒【不能生育的女人】卻懷孕了,都是不可能的,那是虛妄中的錯覺、執(zhí)看的概念,那是虛妄世俗諦,既使于世俗諦中求也不可得。像空花水月,有沒有空花水月?像金剛經(jīng)說的“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夢是有的,水泡也是有的,夢幻泡影在世俗諦中是假名世俗諦。如果是正常人可以清楚的看見、共同認知的就叫做正確世俗諦,山河花草一切合乎科學所印證的事貿(mào),我們都承認它是世俗諦。然而眾生卻是顛倒,在這里執(zhí)著、著相、造業(yè),連正確世俗諦我們都是“迷”,佛為了破除眾生的執(zhí)迷而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一切有為法的世俗諦都是因緣所生,因緣生的就是沒有自性;緣起論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無自性--空。請問各位,宇宙中有一法是非因緣生嗎?

  中論有一段話:“眾因緣生法【亦做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末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般若心經(jīng)也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也是匯歸于空來說。所以中觀的勝義諦是不能離開世俗諦的境界而另外出現(xiàn)勝義諦的;如果把世俗諦否定了、抹殺了,另外出現(xiàn)一個勝義諦那就錯了,只要在世俗諦里面通達如實觀,就會發(fā)現(xiàn)勝義諦。

  一切因緣所生的法、因緣所生的世俗諦的花草樹木、山河人地、人的悲歡離合、成敗得失、恩恩怨怨、是是非非一切的遭遇、和苦樂、好壞,當下都是緣起無自性,既然是無自性的就是空性;無自性就是沒有小變性、沒有永恒性、沒有實在性這三個意思,也就是說,不變性不可得、永恒性不可得、實在性不可得,所以他是緣起的、因緣生的。

  中觀有一句話:“世俗假名有,勝義畢竟空”,以世俗諦來說,一切都是假名有的,因為凡存在的都是因緣和合的,離開因緣則它當下不存在。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里面說到:“果從因生,事待理成,有依空立。”果是從因而生的,因果和合的事相都是依于理來施設的--事待理成;而事理的關系嚼于有,這個有是依空性而存在、而建立的。簡單的說,即“世俗假名有,勝義畢竟空”--世俗諦又叫做有,勝義諦又叫做空,那就是“空即有、有即空”。世俗諦都是五蘊、都是十二處、十八界,“五蘊”在般若心經(jīng)就用“色受想行識”,它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玄奘大師翻譯的大般若經(jīng)的原文是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每一句經(jīng)都不馬虎,像這樣把五蘊講完了又講十二處,十二處講完了又講十八界,光是這一段就夠長了,但是當我們在誦讀這段經(jīng)文的時候,從誦的觀想、思維中是幫助很大的哦!因為,受、想、行、識都是精神現(xiàn)象。

  “識”,有沒有一個第八意識可得?其實中觀是不承認有第八阿賴耶識的,印度的月稱論師寫了一本“入中論”就不客氣的把第八識否定掉,所以識也是空。金剛經(jīng)就說到“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末來心不可得”,所以心理現(xiàn)象無論是表面的、內在的、過去的、末來的,受想行識通通都是無自性,當下都是空,這才是中觀的究竟說。也就是說中觀人談有就是世俗諦因緣和合假名有;中觀人談空就是說緣起無自性,以無自性所以稱空,并不是破壞掉這個現(xiàn)象、抹殺掉這個現(xiàn)象。所以我常說:“空只是概念的否定,不是現(xiàn)象的抹殺!彼且环N概念的否定,一種超越。那么,我們用唯識學來襯托就比較好懂啦!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