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茶一味

\

  修禪,不在禪味;品茶,不在茶味。味雖非禪茶之所求,但我們不否定禪茶之味,以及禪茶一味。

  在老僧看來,禪事即茶事,茶事即禪事。

  俗人茶事,追求的是藝。

  僧人茶事,追求的是道。

  茶的道不僅體現(xiàn)在煮與品中,還體現(xiàn)在種與制中。

  禪坐之余,出出坡,往茶園上走走,種點(diǎn)茶苗,鋤鋤草,摘點(diǎn)茶葉,以自己獨(dú)有方法土制一些,缽滿之后,再裝些香囊之中,外出行腳,隨身而行。其種的隨意,制的自在,禪味濃濃。

  而禪味濃的,最莫過煮與品了。在佛家,煮茶與品茶,就如舉行宗教活動一般莊重。品茶的規(guī)范,還被作為中國化的律條,寫入《百丈清規(guī)》之中。

  茶在佛教中的被推崇,例例可鑒:

  供佛供祖時的“奠茶”;方丈招待寺眾的“普茶”;年度公布寺院執(zhí)事班子時,方丈主持的“茶會”;重大佛教活動期間,舉辦的“茶宴”;這些活動,皆有“茶儀”。寺院多設(shè)“茶堂”、“茶鼓”、“茶頭”,還有“茶狀”、“茶湯”……等等。

  茶道脫俗,舍去了藝的部分,或者說,隱去了藝的部分。道都有了,何須藝。道中求藝,不是本末倒置嗎?因此,高僧多崇茶之道。但也有藝僧,道中求藝,以藝顯道,以道顯藝,嗜好斗茶。斗茶也叫茗戰(zhàn)。宋之福全和尚,斟滿一杯茶,脫口一句詩,自詠“煎茶贏得好名聲”。而北宋的處謙和尚,因斗茶出神入化,被蘇軾稱為“點(diǎn)茶三昧手”。

  因茶與僧的緊密聯(lián)系,也就出現(xiàn)了著名的茶僧,以及著名的僧茶。僧茶如:武夷山大紅袍、安溪鐵觀音、廬山云霧茶、黃山毛峰、西湖龍井、天臺山云霧茶、桂平西山茶、峨嵋山竹葉青等。

  有趣的是,僧與茶雖密切,而《茶經(jīng)》卻是一個學(xué)自佛門居士所著,其去世后,被尊為“茶圣”,他就是被禪僧從橋下拾回養(yǎng)大的遺孤:陸羽。

  禪茶的一味,更深的層次是體現(xiàn)在對種茶制茶煮茶品茶的感悟上,其實(shí),茶事參茶就是悟茶。種是因,制是果,煮是因,品是果;種、制是煮、品的因,煮、品是種、制的果;同時,煮、品又是種、制的因,種、制又是煮、品的果。因?yàn)橐蟆⑵?便推動了種、制。茶事的整個過程,形成了一個互為因果的過程。在煮、品之中,可以參悟到人生的苦、集、滅、道。茶是苦味——此為苦;茶濃味更苦——此是集;一壺品完,再燒白開水,沒了茶味——此為滅;打破茶壺,沒有了煮與品——此是道。茶雖好,種、制、煮、品之中,如果執(zhí)著了她的好,必生貪嗔。有人因?yàn)樵庥鰳s辱而來奉茶事,以茶消煩去惱,動機(jī)雖在情理之中,卻因此難得茶之真味。因?yàn)?茶事之中沒有榮辱,以榮辱心或攜榮辱情來實(shí)踐茶道,道自然不與之相應(yīng),便不得道味也。因此,榮辱之中,當(dāng)忘棄榮辱之后而奉之。

  茶的禪味,如人品茶,濃淡自知。

  趙樸初曾詩曰“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人問:什么是祖師西來意?趙州禪師答:吃茶去。

  對,還羅嗦什么!吃茶去……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