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青年成功立業(yè)之道(三)
時間:民國六十五年六月
對象:同學(xué)
一.從工作中發(fā)揮熱忱
二.從反省中檢討功過
三.從寬容中揚棄嫉妒
五.從聽聞中確實奉行
六.從克難中創(chuàng)造明天
各位同學(xué):
我今天第三次來和各位講佛教青年成功立業(yè)之道的問題,記得三年前學(xué)院招考新生的時候,曾經(jīng)出過一個作文題目:“佛教青年成功立業(yè)之道”。當時有些青年連題目都不懂,就是懂的人也把握不到要緊的地方,可見青年對自己未來何去何從,自己將來成功立業(yè)的道路究竟在那里都茫然無知。所以,我有感于此,很想把這個問題好好告訴大家。
政府正在提倡一件事,希望各個學(xué)校能夠經(jīng)常請社會上工商界事業(yè)成功的人士對青年們現(xiàn)身說法,告訴青年他們是如何成功立業(yè)的。比方我們舉辦大專佛學(xué)夏令營的時候,有人建議我請吳修齊先生、潘孝銳先生等來講演,希望他們代表在家佛教徒向大家說明其成功立業(yè)的方法。一個已經(jīng)上了年紀有經(jīng)驗的事業(yè)家,他的成功立業(yè)之道可以說都是經(jīng)驗之談,都是金玉良言。我與各位比較,我在佛門的時間比各位長久,對于佛教中的人與事,我知道的比較多,所以,由我講“佛教青年成功立業(yè)之道”,我相信對你們會有幫助,至于你們能否成功就要看你們將來是不是真的能夠心領(lǐng)神會,能有所得。今天仍然提出六點來和各位說明。
一.從工作中發(fā)揮熱忱
一個沒有工作的人是世間上最苦的人,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寂寞無聊。有些年輕人成天閑蕩,無所事事,像孤魂一樣,不知道在那里安定身心;像浮萍一樣,不知道將飄向何方?那是何等的不幸!可知工作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工作的益處很多,我只簡單地舉出三點告訴各位:
(一)工作中才有生命
一個人如果沒有工作,等于行尸走肉,沒有精神,沒有靈魂;一旦有了工作,才能發(fā)揮生命的潛力,表現(xiàn)出生命的價值,所以說工作才有生命。
(二)工作中才有人緣
在一個團體中,最不得人緣的人,就是最懶惰、最不發(fā)心、最不肯工作的人。在許多小動物中,大家常常贊美螞蟻,因為螞蟻工作勤奮,儲蓄糧食;大家也贊美蜜蜂,因為蜜蜂勤勞操作,采花釀蜜,牠們都活得很有意義。因此,一個人要發(fā)心工作,從工作中獲得人緣;要勤奮工作,群眾才能接受你。所以,我常常勉勵大家:“工作無貴賤,服務(wù)最神圣”。因為在神圣的工作里面,我們才能廣結(jié)人緣。國父說:“人生以服務(wù)為目的”,可見有工作的人生才有意義。
(三)工作中才有財富
世間上有很多人都想擁有萬貫家財,那么,如何才能獲得呢?致富之道是什么呢?就是工作再工作。世界上沒有天上掉下來的財富,即使有一筆橫財?shù)搅四愕氖诌?如果你沒有繼續(xù)努力工作,坐吃山空,再多的橫財也不長久;再說,不勞而獲的財物,是不可貴的。唯有摻和自己的汗,發(fā)揮精神、用盡力氣去賺取的財富,那才是最可貴。俗語說:金砂隨潮水流來,也要你動手去淘洗,才能得到黃金。這說明一切的收獲都要靠自己去從事工作。
有一則這樣的故事。有一位父親,臨將去世前,召集兒女們到床前來,告訴他們說:‘我有不少的財產(chǎn)留給你們,那是一些黃金,就埋藏在葡萄架下。’父親去世后,兒女們于是在葡萄架下面挖掘土地,希望取得父親的遺產(chǎn)。葡萄架下有黃金嗎?沒有。但是因為經(jīng)常去挖掘,翻松泥土,土壤肥沃,架上的葡萄遂長滿了累累的、甜美的果實,終于讓這些兒女們獲得很多錢財。
這個寓言告訴我們:唯有工作才能獲益,工作中自然有精神有力量,也唯有工作才能安定我們的身心,因為工作能給我們樂趣。人生有了工作,生活才有意義,生命才有價值。
佛教常講發(fā)心,這個發(fā)心,主要就是告訴我們要發(fā)心工作,要奉獻自己的力量。一部機器,如果長久不發(fā)動、不使用,它也會生銹;人的身體如果不經(jīng)常磨練,也會衰弱;不經(jīng)常工作,意志會消沉,心思也會枯竭。再說,一個人不經(jīng)常工作,好比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設(shè)下了障礙,使自己寸步難行。所以說,一個人如果想要活得轟轟烈烈,那他就要工作,不但要工作,并且要竭誠的去工作,從工作中發(fā)揮青年的熱忱,那么他的人生定能輝煌騰達。
現(xiàn)代的佛教,形同老邁的枯藤,毫無生氣,主要是因為我們佛教徒缺乏熱忱。記得曾經(jīng)有人感嘆的說:“我進入佛門之后,所感受到的是‘冷’的氣氛!”這個“冷”,不是氣候寒冷的冷,而是氣氛的消極,令人感受到處處一片寒意,因為大家缺乏熱忱,工作沒有熱忱,修行沒有熱忱,待人沒有熱忱,衛(wèi)教沒有熱忱,因此給人一種“冷”的感覺。
翻開歷史,每一個朝代里救國救民的事業(yè),莫不是仁人志士們奉獻出他們的力量與熱忱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所以,工作要有熱忱才有力量;工作要有熱忱才有內(nèi)容,也才能支持長久。一個宗教家,對于救人救世的事業(yè),必須要具有高度的熱忱。因此,我們佛教青年,更應(yīng)該本著“弘法是家務(wù),利生為事業(yè)”的志愿,鼓舞起熱忱去擔負我們弘法利生的工作。
二.從反省中檢討功過
一個人要天天反省自己。自古以來的圣賢,他們能夠變化自己的氣質(zhì),修身立德,主要是因為他們有反省的功夫。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袁了凡以“功過格”記錄自己的功過,以反省自己舉止的得失。所以一個人要時時反省自己。有些人,眼睛只看到別人的缺點,卻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嘴巴只講別人的過失,卻從不檢討自己;因此,養(yǎng)成抱怨不滿、怨天尤人的壞習(xí)慣。其實,人與人相處,要能做到“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時時反躬自問,檢討得失,方能增進道德,升華人格。
反省究竟有什么益處呢?益處很多,僅提出下列三點說明:
(一)反省是悔過的勇氣
有些人犯了過錯,卻不肯悔過,因為他沒有反省,他不能自知,如果他能夠仔細反省,就會生起悔過自新的勇氣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一個青年人在修學(xué)的時候,應(yīng)該時常反省自己的過失,痛痛快快、切切實實地把它表露出來。譬如:害了盲腸炎的人,一定要把盲腸割掉,去除后患。一個人的過失也要用反省懺悔的快刀把它切除。
一般人最大的弱點就是護短,覆藏自己的過失。面對自己的過失,不肯改進。因此,出了學(xué)院之門,真正去負責一方時,便顯出自己處處都是毛病,而無法立足。大家今后不應(yīng)該掩護自己的短處,要有反省過失、努力改進的勇氣。
(二)反省是自知的鏡子
古語說:“人欲自照,必須明鏡。”一個人要知道自己的長相,必須照鏡子;若要了解自己行為的得失,則必須用“反省”的鏡子來看。反省]如同一面鏡子,在反省的鏡子中,自己的本來面目,將能顯現(xiàn)無余。
有時候,我看一些青年同學(xué)們寫日記,凡是品德較好的學(xué)生,他的日記,通常重在檢討自己的功過,總認為自己缺點很多;凡是品德不好的學(xué)生,大都在批評別人的好壞,這個人不好,那個人不是,似乎天下的人都不能令他滿意。事實上,這是他不認識自己,他所看的是別人的缺點,他所想的也是別人的過失。一個人到了連自己都不認識時,那是多么的無知,多么的可憐。所以一個人不必忙著去認識別人,重要的是要先認識自己,從反省中去認識自己,從反省的鏡子中去了解自己的真正面目。
(三)反省是明日的祥和
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賢君之一,他所以能成就千秋萬世的偉業(yè),主要的原因乃在于他能謙沖自牧,肯虛心反省。專門記載唐太宗言行的《貞觀政要》一書,即曾記錄一段他的自述。他說:‘朕每閑居靜坐,則自內(nèi)省,恒恐上不稱天心,下為百姓所怨。’可見一個偉人之所以成功,確有其為常人所不及的地方,今天有了過錯,如果沒有反省,明天還是一樣的犯錯;如果能夠時常反省,那么,今天錯了,經(jīng)過反省,知道犯錯的緣由,隨即改正過來,那下一次就不會再有過錯。所以說,反省是明日的祥和。
譬如甲乙兩個人相處,甲得罪了乙,經(jīng)過反省后,知道自己錯了,翌日,隨即向乙道歉,兩個人前嫌盡棄,和好如初,這不是由于反省得來的好處嗎?大家都知道,佛教最重視戒律,犯了戒的人必須懺悔,才能消除罪業(yè)。所謂懺悔,其實也就是赤誠的反省。
佛經(jīng)上記載:‘有一比丘,名曰欣慶,犯四重禁,來至僧中,懺悔自責,罪業(yè)即滅,戒根即生,如初受戒時,無有異也。’一個犯了四大重戒的人,經(jīng)過反省懺悔之后,居然能夠與初受戒時相同,可見赤誠反省的功用,幾可謂能使人獲得“新生”。所以說“反省”是明日的祥和。
反省的利益很多,譬如:反省是智能的果實,反省是進德的階梯,反省是青年們修學(xué)中重要的功課。一個人不要隨便責備別人,要能以責備人之心來責備自己;也不要任意批評別人,要能以批評人之心來批評自己。更重要的是要時時反省自己,只要覺得是有利于大眾的事,那么就要熱心去做;時時反省,知道自己言行不合乎道德標準,那就要趕快改正過來。一個青年人,想要成功立業(yè),首先必須健全自己;那么如何健全自己呢?就是要不斷的反省、再反省。
三.從寬容中揚棄嫉妒
同學(xué)們現(xiàn)在正在求學(xué)的時候,大家要學(xué)習(xí)把自己擴大,尤其是要把心量放大。記得《釋迦傳》中有一段記載:有一位犯了五逆十惡的壞人,最后想回頭懺悔,但是他有恐懼心。心想:我過去那樣冒犯佛陀,如果現(xiàn)在向佛陀懺悔,他能寬宥我嗎?有人了解了他的心意,便告訴他說:“佛陀的心量尚且能包含天地,怎么會包容不下你一個人呢?”他終于去懺悔了。
佛世時,摩揭陀國阿阇世王,忤逆父母,大行不孝,最后知道自己錯了,想求懺悔,可是父親已經(jīng)去世了,懺悔已經(jīng)來不及了,誰能原諒他呢?他很悲傷,因此自暴自棄。他的母親很了解他,對他說道:“諸佛心量,等同虛空,你父親是學(xué)佛的,你雖然忤逆了他,但是,我能了解,他一定會寬恕你的罪過的。”
所以,要做一個偉大的人物,先要養(yǎng)成寬宏大量的氣度。海闊縱魚躍,天高任鳥飛。一個人要養(yǎng)成海闊天空的胸襟,要有宰相肚內(nèi)能撐船的器量,不但能夠容納好人善人,甚至于我們的仇人敵人、看不慣的人,也都要能寬容。唯有寬容才能去除嫉妒,唯有寬容才能夠成就一切。一個人若不歡喜別人好,不歡喜別人快樂,常常令自己活在怒火之中,那是多么痛苦的事啊!至于如何寬容別人,如何去除嫉妒呢?要能夠做到下列三點:
(一)不念舊惡
一個小孩子,如果和玩伴吵架了,他總歡喜算舊帳,譬如:“你過去拿過我一張紙啦!“你過去吃過我一塊糖啦!”大家現(xiàn)在都不是小孩子了,都不會那么幼稚了,所以不應(yīng)該再算舊帳。但是一個愚癡的人,他就喜歡算舊帳,喜歡把過去芝麻綠豆大的事情提出來講。佛法有一句很好的話說:“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未來種種譬如今日生。”這是告訴我們,既往不究,我們要講的是現(xiàn)在,要重視的是未來。
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有誤會或磨擦的事情產(chǎn)生,只要我們有寬大的度量容人,不念舊惡,猶如大海之深廣,能容任何污穢之物,且不失去大海的清凈;又如虛空之寬大,任何美丑之物,皆能包容無余。所以一個人與人相處,不論任何的譏嫌、誤會、過失都要以寬宏的心量來包容,如大海之容納百川,如泰山之不辭土壤。
在佛教里,有人犯了過失,經(jīng)過至誠懺悔之后,罪業(yè)就可以消除。佛法中說:一個肯悔過的人,比沒有犯過的人更好,對于懺悔之后的人,如果你還要攻擊他過去的過失,那么你的過失會比他更嚴重。僧團中最忌諱的事就是算舊帳,希望大家今后不要再翻陳帳,不要再念舊惡,和諧相處才是佛弟子應(yīng)有的態(tài)度。
(二)以德報怨
先總統(tǒng)蔣公一生不但受中國人的崇拜,甚至于共產(chǎn)黨都崇拜他,就是毛澤東也非常崇拜他。曾經(jīng)有這么一段故事:日本的田中首相到大陸去訪問,他想拍毛的馬屁討好毛,就在毛面前大肆批評先總統(tǒng)蔣公。毛拍拍田中的肩膀說:‘小老弟!你不可以這樣講,蔣總統(tǒng)是中國偉大的民族英雄,我與他有戰(zhàn)爭,那是我們的事,他對你們?nèi)毡疽缘聢笤?對你們有恩,你怎么可以批評他呢?’田中首相聽后莫知如何。
先總統(tǒng)蔣公過去不但看儒書也聽佛經(jīng),接受中華文化的薰陶,養(yǎng)成他的圣賢胸懷,以及偉大政治家的風范。雖然經(jīng)過八年的流血流汗,艱苦的作戰(zhàn),多少的犧牲,但到最后他還是“以德報怨”,接受日本的投降。這是一件豐功偉業(yè),唯有心胸寬廣,不念舊惡的人才能做得出來。
現(xiàn)在我們在臺灣,不管日本政治如何急功好利,日本人士仍然知道感恩圖報,經(jīng)常組團來臺為蔣公追思祭悼,由此可知唯有以德報怨的人,才能真正令人懷念。經(jīng)中說:以怨報怨,永遠不能息怨;唯有以德報怨,才能結(jié)束一切冤怨的根本。你有仇敵嗎?假如有的話,以后更應(yīng)該用道德去感化他,不要生起怨恨心,因為以怨報怨,永遠不能化敵為友。
(三)與人為善
一般人對于犯過的人,往往不肯給予改過向善的機會,也不肯給予一條方便的道路;我們是個學(xué)佛的人,學(xué)佛的人應(yīng)該有責任將歡喜布滿人間,把善良的風氣傳遍各處;應(yīng)該予人方便,予人好處;應(yīng)該不舍棄任何一個改過自新的人,不拒絕任何一個心向佛道的人。
有一些人,往往缺乏助人為善的心量,甚至于嫉妒他人的善舉。這種態(tài)度不只障礙了他人,也障礙了自己,我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用寬容來揚棄嫉妒。“泰山不辭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泰山所以能高大,是由于它不舍棄任何一塊小泥土;大海之所以能深遠,是因為它能容納任何細小的溪流。一個人生存于世間,待人處世,也應(yīng)該具有泰山、大海的氣度,不嫉妒好人,不排擠異己,因為唯有寬容大度,才能成就一切。
四.從譏謗中莊嚴;
一個偉大的人物所以成其偉大,一定要能忍受很多的譏嘲毀謗。因為即使是一個普通的小人物,處在人群中,也難免會遭遇到譏諷詆毀。那么,處此情形,一個人如何給予自己力量?如何使自己不消極?那就要從譏謗中學(xué)習(xí)莊嚴福慧。
經(jīng)上說:一個修道者,如果不能忍受惡罵毀謗,則不能名之為修道的人。一個真正修道的人,聽到別人對他的譏諷毀謗,不但不會覺得氣憤,反而覺得如飲甘露。布袋和尚曾經(jīng)說過:“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由他自乾了;你也省力氣,我也少煩惱。”從這幾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布袋和尚對于別人的毀謗打罵,他處理得多么灑脫自在。
昔時有位宰相,氣度寬宏,行忍工夫到家。有一天,弟弟要到外地去做官,來向哥哥告辭,哥哥說:“你脾氣不好,此行我擔心你的事業(yè)不能順利。”弟弟說:“不會啦!這次我聽哥哥的教導(dǎo),別人給我的譏諷毀謗我都不會計較!”“真的嗎?假使有一個人在你臉上吐一口口水,那你怎么辦?”“我一定照哥哥的指示去做,不和他計較,把口水擦干就算了!”哥哥聽了以后,頓了一下,又說:“如果是我的話,我就不是這樣做。別人所以對你唾面,就是因為不高興你,你把他擦了,那么他會更不高興。這種情形之下該怎么辦呢?讓它自己乾了,不必用手去擦,這才算是到達忍耐的上乘功夫。”
一個人,從他懂得人事開始,所遭遇的譏諷毀謗,不知凡幾。譬如倍受社會大眾所崇拜的胡適博士,也是“譽之所至,謗亦隨之”。有人贊美他,也有人毀謗他。試觀世界上偉大的圣賢,那一個不是從譏諷毀謗中成就出來的?譏諷毀謗會打倒一個人,但是,它只能打倒一個庸懦無能的人;譏諷毀謗打不倒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熱情的人。對于譏毀,我們要把它看做莊嚴我們福德智能的逆增上緣,千萬不要讓它激起你的瞋恨心。《成實論》曾記載幾句有意義的話:“惡口辱罵小人,不堪如石雨鳥;惡口罵詈大人,如華雨象。”小人物與大人物的區(qū)別,從應(yīng)付外來譏毀的態(tài)度中,也可以明顯地看出來。
臺中李炳南居士,初到臺灣弘揚佛法的時候,也遭受到很多麻煩。當時李炳南居士總是效法常不輕菩薩的行持,謙和地說:“善知識,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做佛!”甚至于又說:“善知識!謝謝你,你給我的這種難堪,是在消除我的罪業(yè),謝謝你給我消除罪業(yè)的機會。”由此看來,譏諷毀謗不但對人沒有壞處,甚至于對一個真正有作為的人而言,反而成為莊嚴自己,增長福德智能的助緣。佛陀在世時,提婆達多以及許多外道經(jīng)常蓄意陷害佛陀,但是,卻都不能傷到佛陀,尤其佛陀每一次遭到外道的陷害以后,佛陀不但沒有減損什么,反而聲望更加提高,佛教的弘化也更形順利,更為普及。所以,黑暗就是光明的預(yù)兆;外來的拂逆,更是行善的逆增上緣。也可以說:沒有譏諷毀謗,就顯不出偉大的人格,顯不出圣賢的節(jié)操。
至于如何忍耐譏諷毀謗,我提出下列三點來說明:
(一)不說譏謗
譏諷別人的話不說,毀謗別人的話不說。一個人如果發(fā)覺自己平時好說別人的閑話,那么,從現(xiàn)在起,絕口不說,這就是不惡口。
(二)不聽譏謗
不要理會外傳的譏諷毀謗。一個人如果經(jīng)常注意外傳的謠言,則心里會愈難過,一難過,就愈沒有力量、沒有心情去做其它事情。要知道“是非之言止于智者”,一個有智能的人,絕不會亂傳謠言,當然他更不會輕易聽信謠言。
(三)不怕譏謗
因為譏諷可以消除我們的罪業(yè),是我們修道人的逆增上緣。所以一個人,尤其是一個修道的人,不但不必懼怕譏諷,更可以把譏諷轉(zhuǎn)變成激勵身心的力量。
五.從聽聞中確實奉行E
經(jīng)上說:“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學(xué)佛要多聞薰習(xí),聽聞佛法是學(xué)佛必經(jīng)的過程。任何一部經(jīng),開頭必是“如是我聞”,最后是“信受奉行”,經(jīng)典的這種形式,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同學(xué)們在學(xué)院求學(xué),多聞是做到了,但是在“確實奉行”方面卻還嫌不夠。我常常有一種感覺,同學(xué)們往往只學(xué)到半部經(jīng),也就是只學(xué)到前面的“如是我聞”,但卻沒有學(xué)到后面的“信受奉行”。
佛經(jīng)說:“雖有多聞,不制煩惱,不能自利,徒無所用。譬如死人,著金瓔珞。”一個多聞而不能奉行的人,確實就像死人穿上華麗的衣服一樣,一點用處也沒有。因此,一個人想成功立業(yè),必須要從多聞做到確實奉行。關(guān)于這一點,我也告訴大家一些切實的辦法。
(一)聞是要說好
聽到好的道理,要贊美,要隨喜贊同,F(xiàn)在的青年朋友,常常在聽到別人說了很多道理后,也不表示贊同,反而還說:“你講的道理固然很好,不過,我的意思是……”、“你講的話雖然不錯,但是,我以為……”、“你的意思雖然很好,不過,……”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的教導(dǎo),他總是一開口就把它否決,甚至于你的話還沒說清楚,而他的意思本來也與你一樣,但是他卻一開口就表示他不完全同意,他總覺得贊同別人的意見,會使自己矮了一截,因此,總不肯爽爽快快地承認別人的正確,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xí)慣。
(二)聞善要奉行
經(jīng)上曾經(jīng)記載:三惡道中有一類眾生常有“聞善不著意”的壞習(xí)慣,就是說聽到了好的話,絲毫不加以留心,更談不上切實去奉行。因此,終于使他們在三惡道中流轉(zhuǎn)。人為萬物之靈,具有辨別善惡的能力,如果能聞善奉行,則道業(yè)自能快速增進。
(三)聞理要相應(yīng)
聽到了符合真理的話,就要設(shè)法與它相應(yīng)。有人說:你的話打動了我的心坎,你這話好象是為我說的。這就是聽話的人,能與對方的話相應(yīng)。我們常常稱贊佛陀為“如理師”,說他是真理的體驗者,是真理的證悟者,是真理的榜樣。因為一個與真理相應(yīng)的人,一定是一個真正慈悲的人。這時,即使他罵你,或者打你,其出發(fā)點也都是慈悲的。諸位若想與真理相應(yīng),則必須從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中去體驗,養(yǎng)成事事都“如理作意”的習(xí)慣。
同學(xué)們!你們不是有人常寫日記,或?qū)懼苡泦?希望大家在日記上、周記上,要常寫些如何與真理相應(yīng),如何與真理結(jié)合在一起的話;因為一個煩惱無明熾盛,怨天尤人,處處不滿現(xiàn)實的人,他是不可能與真理相應(yīng)的,他的言語舉動更不可能與真理結(jié)合在一起。
六.從克難中創(chuàng)造明天
自從政府播遷臺灣以后,最早發(fā)起的一個運動叫做“克難運動”;組織的樂隊,叫做“克難樂隊”。當時,全國上下,一致推行克難活動,由于大家推行活動,而使臺灣從克難中慢慢成長,所以說克難的精神,就是奮斗的精神。能夠克難,才能從克難中孕育明日的果實;從克難中,期待明日的光輝。
“克難”,顧名思義,是克服困難。一個修學(xué)佛法的人,有什么困難需要克服的呢?譬如:有人覺得“話難說”。如果你覺得說話很難,國語不容易說得正確,那么,你就要克服說不好的困難,就得努力去學(xué)習(xí);有人以為寫文章很難,那你就要去克服文字的困難;思想不能暢達,語言文字不能流利,就要先找出困難的所在,然后再去設(shè)法克服它。
也有人覺得“事難做”。所謂“事難做”有兩種情形,一種是事情本身的條件困難,一種是人事關(guān)系的困難。一個人不論在什么情形之下,絕不可因為事情難做就不去做,也不必因為人事關(guān)系困難而灰心。佛法說:“佛道難成誓愿成”,世間上的事情沒有一件會比學(xué)佛更困難,成佛的困難我們都不怕了,那還怕世俗成功立業(yè)的小困難嗎?
法國英雄拿破侖曾經(jīng)說:我的字典里沒有一個“難”字。自古的豪杰英雄也常常自夸說:我不知道什么事情叫做困難。“世間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心,則雖移山填海,也終有成功的一天。希望青年朋友們,要把難字從口邊、從心里去除,腳踏實地,切實地去做,相信不會有什么困難的。
此外,有人會覺得“道難修”。修道有什么困難呢?為了修道,我們就要淡泊名利,忍受寂寞,委屈吃虧,忍耐壓迫;為了要修道,親情要放下,故鄉(xiāng)要遠離,朋友要少來往,一切功名富貴的念頭都要舍離。有的人修道,經(jīng)不起時間的考驗,到頭來反而背道而馳。所謂“修道一年,佛在眼前;修道三年,佛在西天;修道十年,無影無邊。”這種人因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能耐煩,經(jīng)不起挫折,終于半途而廢。像這種自暴自棄的人,能完成人生嗎?能成就道業(yè)嗎?所以,一個修道的人要有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毅力,不只要具備“勇猛心”,而且要具有“恒常心”,這樣,菩提大道才有展現(xiàn)在眼前的可能。
今天提出六點來勉勵大家,希望今后大家要努力去奉行,確實去實踐,以開創(chuàng)自己未來的前程,走向成功立業(yè)之大道。
- 善人要度,惡人更要度
- 慧能詩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的意思
- 普化禪師振鈴入棺而逝的故事
- 人的欲望像個無底的黑洞
- 禪者的榜樣
- 經(jīng)常拒絕一些因緣機會,久而久之就會失去一切
- 學(xué)習(xí)是人生的原動力、希望所在
- 心懷大眾 胸懷法界
- 謹言慎行、攝身防意,不要讓三業(yè)把「福報漏了」
- 對于苦樂都能舍的人,還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功呢?
- 貧富在于懂不懂得知足,能不能在當下尋出清淡人生
- 生活在因緣里 彼此相依相助
- 世間的風動幡動,其實是心動罷了
- 修行是一種最純凈的心靈活動
- 亟亟地尋找快速解脫之道 不如在因緣里歡歡喜喜乘涼
- 愿力可大可小,是一切成就的根本
- 生命還握在手心 人生就沒有絕望
- 不在情緒上計較,只在做事上認真
- 缺點需要有人點破
- 唯心相交,靜行致遠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guān)策進(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xué)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xué)到無學(xué)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