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解脫與佛教思想 三
5.正覺
高的生命解脫是為正覺。這樣說來似乎有賣瓜說瓜甜之嫌,但這是有理論可作說明的。正覺是成佛的人間覺者,生命達到最完美的實現(xiàn)而依然活在人間的人。跟我們一樣行坐臥、穿衣吃飯,而是圓滿的覺者。這就是佛。
釋迦太子成佛以后,依然在人間行化,教化眾生,這種境界在佛教來說是最高的。而這種境界不是等死后才實現(xiàn),來生去完成,在時間來說是側重在今生,在地點來說是側重當?shù)亍?/p>
若宗教的理想寄托在來生實現(xiàn)或他方世界完成,都有失宗教的根本意義。究道圓滿的宗教所講的境界應該是當生當時能達到的。像禪宗的祖師大德,能夠明心見性。當開悟時,種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的境界稱為正覺,是悲與智的最高圓滿。
人生解脫層面簡單的說有以上五種層面,特性為何呢?
宇宙人生現(xiàn)象界的本質就是束縛,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就是說我們是活在短暫、有限、痛苦、災難、罪惡、黑暗的人間中,這些形成一種束縛。我們想從現(xiàn)象界超脫進入理想界,就是要突破這個束縛,得到解脫。在宗教解脫思想上來說,分他力論與自力論兩種。
假若認為束縛是外來的,是外界加諸于你的,則是他力論的思想。若認為束縛是內在引發(fā)的,則是自力論。西洋神教思想屬于他力論,在解脫上要依靠神。得到神的恩寵、救拔,就能解脫現(xiàn)象界這種短暫痛苦人生。其解脫特性是「順從」,順神的意旨去做,這種是依靠外力得到解脫。
自力論就是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界的痛苦是來自,自我束縛。只要明了自我的真相,明心見性,自我突破,自我完成,達到自我真相的實現(xiàn),就能解脫束縛。這也就是佛的思想,靠自力解脫,其解脫特性為「超脫」。
宗教解脫思想之所以有自力論、他力論的不同,就是因為對束縛來源的觀點不同。關于這點印順導師在我之宗教觀上有詳細說明,各位有空,不妨參考參考。
有人說佛教里有極槳世界的法,藉著念佛得到佛的加被就可以往生凈土。這種說法似乎也是他力論。其實不然。佛教里說達到解脫的修持力量有兩種:一是緣修,一是性修。緣修是還末明心見性,未證無生法忍以,前則修持力量需要外的幫助加持。如佛的功德威力,著薩的加被,才能斷煩惱得清凈解脫。等明心見性,證得無生法忍以后,就無須外緣加持,那時是純自力的修持了。內心的佛性自有一股源源不斷的力量驅使著,朝向解脫大道。無須多大用功,這在唯識學上說就是「無功用行」。不必起心動念,潛意識自有一股道德力量,使你斷煩惱得清凈,這稱為性修。
性修是純自力,而緣修是靠自他二力。佛教雖有他力加持之說,但不純靠外力,不順從外力,因此不是他力論。
接著我們講佛教思想,在未講佛教思想以前,我們先要了解佛教對生命的認識與看法。
三、佛教對生命之認識
1.生命之存在
佛教肯定死后生命仍然存在,最通俗就是講三世因果、善惡業(yè)報。無神論者不相信死后靈魂不滅,這是非宗教思想。一般宗教都是相信死后靈魂不滅、精神存在的。只的各個宗教是出的理論不同。佛教如何肯定死后生命仍存在呢?這真是個大問題。要人相信輪回之說,是很因難的,尤其是一般受科學實證思想觀念很深的知識分子,總以為要看得見,能實驗出來的才要相信。
但是肯定生命的三世性,這在佛教來說是基本。不能肯定此點,則佛教很多思想就不好了解。如空宗、有宗、唯識學都要建立在三世因果上,才能作進一步深討。生命的存在,我們簡單的說,以時間及業(yè)力的存在來肯定它。
時間相是三世性。以圖解表示如下:-t起而入的,不懂緣起,不能了解中觀,中觀是講空的思想。印度大乘佛學有兩派代表:一是世親、無著菩薩、安慧、護法、戒賢論師乃至玄奘大師等,是印度的唯識學派。即是前者識變轉依的解脫思想。一是龍樹菩薩、提婆、佛護論師等的中觀緣起無我論。
中觀論又稱性空唯名論,沒有唯識學名相那么多,只要把握二諦論--世俗諦和勝義諦(即第一義諦),就容易了解。世俗諦是世俗方便假施設,勝義諦是對世俗諦而說的,二諦論是認識真理的兩種層次。世俗諦是宇宙人生的現(xiàn)象界,而勝義諦是解脫的理想界。不依世俗諦入手,無法了解勝義諦!杆^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故浪字B和勝義諦都緣起而來,F(xiàn)象界存在的一切法都是緣起法。緣起即現(xiàn)象,現(xiàn)象即緣起。
二論諦是說「世俗假名有,勝義畢竟空!故浪准倜惺钦f世間一切苦樂、善惡業(yè)報、清凈解脫、佛性、無明、涅盤都是緣起如幻假名有的。在第一義諦上說一切相都是空相、無我的。
佛教的無我,不是像奧義書說的,有一個小我,小我是墮落、罪惡、痛苦,而神我是清凈、永恒、快樂的。佛教的無我論是真無我,徹底無我。這樣說,大家或許會害怕,明明有個我嗎?怎么說無我呢?龍樹菩薩在十住□婆沙論說:「小乘五百部,聞畢竟空,如刀傷心!咕褪钦f小乘佛學聞到大乘佛學畢竟空的道理,猶如刀傷心。然而大乘無我論是從緣起建立的。原始佛教都談無我,無我即空。我在此僅簡略介紹根本觀念。如何達到無我,畢竟空是有層次的。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為初學者作方便說,生滅如幻如化,不生不滅不如幻如他!股鷾缇褪潜硎無常短暫的人生,是痛苦類煩惱的。如幻如化,就是假的;沒有真實的本體。不生不滅是指涅盤、清凈的佛性。不如幻如化是說有永恒常住的實體。
這里發(fā)生現(xiàn)象、本體認識的二元論。但這是為初學者方便說是如此。為久學者(通達佛法、聞思修很久的),龍樹菩薩說:「生滅如幻如化,不生不滅如幻如化!鼓芡ㄟ_這個道理,才能了解生死即涅盤,煩惱即菩提。這是大乘佛學最精華的哲學,這須從中觀來了解。要了解這個道理必須讀中論、大智度論。
我可以肯定的說,各位若研究楞嚴經(jīng)、圓覺經(jīng)、勝□經(jīng)、起信論,不能了解這個道理。因為他們體系不同。一定要從大般若經(jīng)、大智度論、中論下手。尤以中論為代表。
中論說明一切法緣起、性空如幻的哲學,可以解釋很多問題。如無明如何開始?眾生有邊無邊(世界有邊無邊)?為什么以前人少?現(xiàn)在人多?這些從中觀都可得到合理的解答。若我們要看近代人的作品,則印順導師有三本書很可作參考。一是中觀論頌講記。一是中觀今論。(就是中觀哲學現(xiàn)代論,透過現(xiàn)代人的哲學,形上學來說明中觀。)一是性空學探源。
以上講緣起無我的佛教思想。各位研究佛學時,一下禪宗好,一下凈土宗、唯識宗,東張西望的。這如同進了佛學的大公園,處處新鮮。我們在公園里久了,比較知道研究佛學起碼的概念。
四、正覺悲智
這是人生解脫最完美圓滿的境界,就是佛。前面所講大乘解脫思想可說是菩薩修學的過程。到此就是到了最高境界;即是一真法界。這個境界我們沒達到,也說不上來,只知到是此是最圓滿了。
以上是佛教思想解脫層次,佛法大概不出這四個綱要。不論講那一宗,禪宗、天臺、三論宗、唯識、華嚴都好,離不了這些。當然視個人理解境界不同,可作不同的看法。
參、從解脫境界層面論生命之價值與抉擇
說到從解脫境界層面論生命之價值與抉擇
我們對生命的認識、領悟,影響我們生活行為的表現(xiàn)及對生命所抱的態(tài)度及追求的價值與抉擇。在佛法上來說,生命之完成,生命之解脫,需要生命的升華。這在境界上有種種不同,即是價值觀念的不同,究竟價值觀如何呢?很不好說。有的人認為榮華富貴、高官厚祿,終其一生,這也是人生觀。他生命境界層次在此此,追求的價值在此,所付出的代價也相等。
古代高僧如玄奘大師,他何以要冒萬死一生的危險,到印度求學?他有什么享受?快樂呢?到印度取經(jīng),終其一生翻譯經(jīng)典,還沒翻完就死了。這有什么值得?有什么價值?這是個人生命境界層面的看法而已。有人立志做總經(jīng)理、董事長,他的價值在此,則他的生命層面就低,是一種短暫、庸俗、現(xiàn)實、功利的人生觀。
宗教就是要追求理想無限的人生觀。佛學思想業(yè)感緣起、識變轉依、緣無我,甚至到正覺悲智人生觀,是對生命最真實的完成,如此價值觀與付出的抉擇就不同。不是以短暫、有限一生,表面的現(xiàn)象,決定生命的價值。
今日世界如此充滿災難、罪惡,人類之所以角落、痛苦,就是多數(shù)人沒有了解真實生命的價值而表現(xiàn)出來的現(xiàn)象。依佛法來說,只有大乘佛學的人生觀,才是最值得贊嘆、效法的。但是,放眼社會,幾個人能懂得大乘佛學?幾個人能行著薩道?不懂大乘佛學,則不能理解生命最真實的意義。不行菩薩道,則不能領悟生命最真實的完成。
- 上一篇:打坐時出現(xiàn)奇異感覺,怎么處理
- 下一篇:參禪指月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策進(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