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法要(8)
念佛法要(8)
民國劉洙源復禮居士佛法要領節(jié)要
念佛加行有二:一曰莫妄想、凡對一切境界,并將為空,不可執(zhí)著以起想念。世間受生,皆由妄想所成,此乃生死根本,不可不知。二曰耐冷淡、世人造業(yè),都由耐不得冷淡。既欲做個出世賢圣,猶與世俗貪逐五欲無異,不惟佛不得成,閻羅老子不是瞎?jié)h。何緣妄想,就因耐不得冷淡,此是大大病根。若先除此二病,心內自寂靜,智慧自光明,于佛法有趣向分矣。
學法因地貴真,求了生死,求生西方,此正因也。求世俗果報,邪因也。求持咒靈驗,求神通,亦邪因也。戒之戒之!問日課如何定?努力念佛盡之矣,四字六字俱可,跏趺坐最妙,暇時加念普賢行愿品。生計不裕,即營他業(yè),未嘗不可,所謂‘治生產(chǎn)業(yè),不礙圓宗’,但不可犯十惡業(yè)耳。從前知見,務希掃除凈盡。附佛外道書籍,屏之遠方,或付丙丁。一心念佛,莫求義解。
【按】因地不真,果遭紆曲,故念佛因地貴真。以莫妄想,耐冷淡為加行,方能一心念佛,愿以全力注之。
民國王博謙居士佛學淺說節(jié)要
凈土法門,以信、愿、行三法為宗,這三件要事,是缺一不可。何謂信?信是入道之門,華嚴經(jīng)說:‘信為道元功德母。’倘然不信,何能修行?倘信心不深,修行必不得力。所以念佛的人,一要信本師教導我們念佛的話,是決不會錯的;二要信阿彌陀佛的弘愿,我如念佛,他一定來度我的;三要信西方是確確實實有一個極樂世界的;四要信彌陀經(jīng)上所說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勝妙莊嚴,是確確實實有那許多好處的。何謂愿?既然相信娑婆世界有種種苦,便愿速離婆婆。既然相信極樂世界有種種樂,便愿往生極樂。此愿既立,堅如金剛,泰山可移,愿不可奪。不但對于娑婆世界種種聲色、貨利,不再有一絲一毫的貪戀,就是有人說:另有一個世界,比極樂世界還要好,我也是直往西方,不愿到他處去的。就是有人說:另有一個法門,比念佛法門還要好,我也是死心塌地念佛,不愿去學別種法門的。必須如此立愿,才能趁彌陀大愿之船,到彼國蓮池之岸。何謂行?既然信有西方,既然愿生極樂,必須勇猛進行念佛一法;兼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西方雖隔十萬億佛土,我若一心念佛,念到極處,舉念即到。若不專一其心念佛,則業(yè)力凡夫,何能到佛菩薩的境界?既然信了愿了,非一心的念不可,非懇切至誠的念不可。因為生死無常,念佛心不專一,則不能感佛接引。倘若閻王爺?shù)墓雌币坏?那就只好隨他去受生死的苦了!所以修行念佛的人,念佛必須勇猛精進,專心一致,掃除一切妄念,放下一切世緣,綿綿密密,心口相應,一日十二時中,無一時一刻一分一秒不念佛。(念字從心不從口,口中不念,心念也是一樣。但?啃哪,易于懈怠,每日至少必須口中持誦一千聲,愈多愈佳。)行也念佛,坐也念佛,立也念佛,臥也念佛,閑也念佛,忙也念佛,雖在造次顛沛的時候,也不離佛;等到功夫純熟,就是睡中夢中也在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決定生西,決定成佛。倘若今天念,明天不念,口中念,心中不念;念佛時心中有佛,不念佛時心中無佛:像這種悠悠忽忽的念佛,也不過替來生種一點凈因罷了!若要生西成佛,是做不到的。這不怪佛不來度你,只怪你自己念佛不誠。憨山祖師說:‘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至理名言,切記切記。
【按】此信愿行三法,確極要妙,望我念佛同倫,必須如此深信切愿,常勇猛精進,專勤念佛,才能念到一心不亂,決定生西成佛。
民國李炳南老居士全集佛學類之九節(jié)要
凡修凈者,皆知‘萬修萬人去’,此乃祖師所言,絕不會錯。‘修’即照凈土法門之法去修,乃指正助雙修。正即根本功夫,只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人人會念,不學佛者亦會念,然不知其義。今略釋之:(一)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為法界藏身,十方三世佛皆括之。(二)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于三藏十二部經(jīng)典皆括,即一‘阿’字就該三藏全部之法。(三)六字洪名為諸咒中王,南無阿彌陀佛六字為秘密不翻,皆非中文;此法高極,勝持任何咒語。(四)學佛當修定,‘華嚴大定’即是‘彌陀大定’;一心不亂即是定,得一心即成功,此即凈土法門之妙處。念佛是正功夫,能顯真如本性,念得一心,心明性顯,就成功;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即是汝之本性,本性即是汝之心,汝心即是佛,佛即是汝心。心佛原是一,為無明所遮,佛是佛,心是心,將心佛分為二,皆汝自造。汝今念佛,正是顯汝之本性,‘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過去佛有法身,未來佛亦有法身,未來佛即是吾等,吾人與釋迦、彌陀之法身,是一非二;念佛是開顯本性,為正功夫。
‘修’者乃吾人心性為無明所遮,無明不易懂,換言之,無明乃吾人平日所為之殺盜淫、貪嗔癡等,修即去此無明,不造殺盜淫,不起貪嗔癡,使本性透出光明,即是修。一般人隨念佛,隨染無明,焉能明心見性?故須用助力消除殺盜淫、貪嗔癡。如何助修?雖不懂佛理,只要能分辨善惡,懂二句即可。凡是壞事則莫為,此即‘諸惡莫作’;忍不住,則咬住牙根不干;找善事做,開始須勉強行之,此即‘眾善奉行’;行善止惡,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此即幫助正功夫去無明之方法,故曰助行。助行廣說是修六波羅密,但難懂,不必言之,凡惡事,縱贈汝十萬磅金剛鉆亦不干,于善事則受任何阻礙亦須干,此二即‘隨緣消舊業(yè),更不造新殃。’平時遇善為之,遇惡去之,若念佛時,則萬緣放下,一起惡念,即以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壓之,攝住身、口、意三業(yè),依之而行,日久即能成功,故曰‘萬修萬人去’。
結七是在克期求證,修凈土念佛法門,必得一心不亂,始有成就。結七念佛七天,若功夫好,念一天即得一心,此須念佛多年,且明教理者,才能成辦。其次二、三、四、五、六日不定。再其次,念至七日,而證一心。此就凈七而言,晝夜念佛不停,七日即能斷見思惑;惟有斷見思惑,始真正得一心也。然斷見思惑太難,故有特別法,先求其伏惑耳;即起惑時,以佛號伏之,功夫熟練,惑起即伏,如此得相似之一心,亦能帶業(yè)往生也。今依次略說凈土正助修法─
先說正功:七日之中,必須時時心存恭敬,一入寺門,即同見佛。當知如來法身遍一切處,非但大殿上佛像始視為佛,其實一色一香,莫非佛之妙色妙心;如是于所處環(huán)境,一一皆作佛觀,則言行自然恭敬,不復懈怠。恭敬乃趣菩提之秘訣;此第一層功夫。既坐定已,則宜放下萬緣,將平日之雜事妄念掃除,然后收心一處,系于一句洪名;譬如湍流船舫,拴于樁上,自免流失之難;此第二層功夫。正持名時,必須將此六字洪名,從心想起,由口念出,依耳聽入,譬如三輪,來回輾轉,務必心想得清清楚楚,口念得清清楚楚,耳聽得清清楚楚;如此自念自聽,字字靠緊,其中勿使打失一句;此第三層功夫。又,吾人念佛時,不論口誦意持,當令全無雜音,單存佛號之音;而以彌陀法身遍一切處,佛光亦遍一切處;故念佛時,由我出心聲,心聲入佛光,佛光入心聲;如是心聲佛光交融,則我即彌陀,彌陀即我;此第四層功夫。依上所說,精進修去,層層拶入;令熟處轉生,生處轉熟,待到第四層次,即是一心功成之日也。
次言助功:夫正功之法,固然直捷了當,但眾生無始劫來,煩惱習深,妄念紛騰;今欲以一句佛名,一下逼令不造業(yè),無妄想,絕非短期所能辦到,故必輔以助行之功也。茍能日日省察己惡,誠心懺悔,俾消業(yè)障;而見他為善,則隨喜贊嘆,以增福德。如是懺悔隨喜,并皆回向往生西方;此助行之一也。次者,欣厭之法:于日常生活中,不論食、衣、住、行,凡娑婆種種,一概觀為污穢而厭離之;于凈土三經(jīng)中,所說極樂種種,統(tǒng)通觀為清凈而欣羨之。厭離則無貪戀之心,欣羨自增求生之愿,待其欣厭之極,則身雖寓娑婆,已非娑婆久客,雖未登極樂,早列蓮邦佳賓;此凈宗之妙訣,是為助行之二也。再者,方便伏惑之法:須知念佛不得一心者,妄念亂之也。而妄念者,即是惑,亦即是魔。涅槃經(jīng)云:‘須陀洹斷見惑,如截四十里流。’故知欲求即斷,甚不容易。今乃暫求伏惑之法,古德云:‘不怕念起,但恐覺遲。’若能念起即覺,一覺即以佛號壓之,如此魔來佛壓,譬如以石壓草,壓之既久,惑自不起,亦得方便一心,待生西后,再去斷惑;此為凈土之特別法,是為助行之三也。
【按】念佛是正行,行善止惡等皆助行,必正助雙修,方得一心不亂。此老以念佛所得之信解行證,于佛七開示時,和盤托出,誠念佛之指南也。
附錄印光大師普勸全球同胞同念觀音圣號啟
觀世音菩薩,于無量劫前,久已成佛,號正法明。但以悲心無盡,慈誓莫窮,故復于十方世界,現(xiàn)菩薩及人天凡圣等身,以施無畏,而垂?jié)取?a href="/fojing/pumenpin/"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普門品所謂: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xiàn)何身而為說法,不但現(xiàn)有情身,即山河船筏,橋梁道路,藥草樹木,樓臺殿閣,亦隨機現(xiàn),總以離苦得樂,轉危為安為事。凡遇刀兵水火,惡病惡獸,怨家對頭,惡鬼毒蛇,種種危險者,果能至誠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即可蒙菩薩加被,轉危為安。現(xiàn)在殺劫彌漫,全球皆無安樂之處,亦無安樂之人。愿中外同胞,同念觀音圣號,同以觀音救苦救難之心為心,同以觀音利人利物之事為事,則人我念空,斗爭事息,自可同享太平,共樂天常。縱定業(yè)難轉,喪身失命,亦可仗菩薩力,往生西方,則是因宿業(yè)而殞身命,蒙佛力而出苦海也。凡我中外同胞,祈共鑒此愚誠!
釋印光啟
附錄草庵禪師念佛訣
阿彌陀佛,誰不能念,而偏難念;西方極樂,誰不愿生,而罕得生者,蓋念佛之人未得訣耳。教念佛而使之真切者,其唯死之一字乎。死之一字在念頭上,境緣自然冷淡,情愛亦自輕微,名利勢豪,向此處俱用不得,見聞知解,到此時卻使不行。四大各離,將何所靠,孤魂無主,安得自由。此時不見彌陀,恐逢羅剎,不生凈土,恐入驢胎?v無惡業(yè),亦不免人道往還。即有善因,其爭奈天福易盡。莫云自有主宰,業(yè)果所牽,誠難回避。莫道本無生死,識心未盡,總屬輪回。莫視此事為緩,明日之事,今日不知。莫將此事為輕,錯過此生,沉淪永劫。是一切事,無如生死大事,則事事皆不切之事。于一切時,總作臨命終時,即時時皆念佛之時。如是念佛,斯為切心,如是切心,方生凈土。須下死功夫,才成凈業(yè),常念死時節(jié),方肯切心。此乃成佛之階梯,是誠念佛之妙訣也。
念佛法要卷一終
- 上一篇: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錄
- 下一篇:念佛法要(7)
- 念佛法要
- 人生指南六 普勸念佛
- 人生指南五 恪守行儀
- 人生指南四 戒惡行善
- 人生指南三 信愿念佛
- 人生指南二 抉擇信仰
- 人生指南一 前言
- 念佛法要(唐善導大師凈業(yè)專雜二修說節(jié)要)
- 念佛法要(宋永明延壽大師萬善同歸集節(jié)要)
- 念佛法要(宋慈云懺主遵式大師往生凈土決疑行愿二門節(jié)要)
- 念佛法要(宋普照中峰明本大師三時系念佛事節(jié)要)
- 念佛法要(元虎溪尊者優(yōu)曇普度大師蓮宗寶鑒節(jié)要)
- 念佛法要(元維則天如大師凈土或問節(jié)要)
- 念佛法要(明幽溪傳燈無盡大師凈土法語節(jié)要)
- 念佛法要(明紫柏達觀大師紫柏老人集節(jié)要)
- 念佛法要(明蓮池袾宏大師云棲法匯節(jié)要)
- 念佛法要(清蕅益智旭大師靈峰宗論節(jié)要)
- 念佛法要(清截流行策大師凈土警語節(jié)要)
- 念佛法要(清梵天省庵思齊大師法語節(jié)要)
- 念佛法要(清夢東徹悟大師語錄節(jié)要)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上卷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下卷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一)
- 華嚴經(jīng)要解(1)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一)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一)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圓瑛大師(一)
- 觀經(jīng)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一)
- 大般涅槃經(jīng)卷上(一)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一)
- 大乘無量壽經(jīng)白話解—黃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二)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二)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
- 善導大師全集-觀經(jīng)四帖疏(上)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一)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三)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卷上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二)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注解)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四)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卷一【一】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卷第一
- 凈土十要(第一) 阿彌陀經(jīng)要解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五)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讀(作七安心)
- 悲華經(jīng)卷第一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三)
- 萬善同歸集(一)
- 普賢菩薩行愿品白話解釋(一)
- 《凈修捷要》報恩談
- 華嚴經(jīng)要解(2)
- 拜佛與醫(yī)學 第一講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三)
- 復李德明居士書四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四)
- 與妙真大師書七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jīng)是指哪三經(jīng)?主要內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shù)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jīng)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
- 大般涅槃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
- 《悲華經(jīng)》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jīng)》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