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皈依?
什么是皈依
皈依佛:我們皈依佛,向他學(xué)習(xí)與修學(xué),以他為模范、為導(dǎo)師,這就是 所謂的依靠了。此外,我們凡夫誰也靠不住,因為你今生做人,下一生可能做畜 生,今生做畜生,來世可能做人,在六道輪回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今生是好人,來世可 能墜落,這樣的人我們怎樣依靠呢?所以唯有脫離六道輪回,大覺大悟的圣者- -佛陀,才能做為我們的依怙。
我們皈依佛后,應(yīng)以佛陀為導(dǎo)師,向他學(xué)習(xí),如見恩人般,生起恭敬之心而 禮拜他。佛陀在生死輪回,還沒覺悟的時候,所做之一切都是為了眾生;佛陀無 量劫努力不懈,修種種的難行、苦行都是為了度化眾生;佛陀修行圓滿,證得涅 槃,不辭勞苦的為眾生闡釋佛法,把世間的真相告訴我們,使我們也能解脫生 死,故佛陀對我們的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如此偉大的圣者,我們應(yīng)該報答他的恩典。所以我們應(yīng)該感恩知情,恭敬的心禮拜佛陀。禮拜佛陀并不是向他祈求什 么,而是向佛陀表示崇高的敬意.
一、有關(guān)皈依的涵義
很多人認為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了,皈依不皈依的只是一個形式而已,用不著特別強調(diào)。說這話的人一般可分為兩種,第一種人是可能根本就不了解佛教,他們憑著不知道從哪里得來的關(guān)于佛教的一知半解的"知識”,經(jīng)常在酒足飯飽之后,腆著裝滿了眾生血肉的大肚子,抹著兩片油光光的嘴皮大言不慚地說道:“不都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嘛,管那么多干嘛!這樣的人大有人在”;第二種人則可暫時歸屬于佛教徒之列,只不過他們的身份的確有些不倫不類:一方面也研讀佛經(jīng)、聞思修行,一方面又覺得做一個他們自認為真實意義上的佛子,已是再好不過,沒有必要在皈依了。因而一聽到有人說皈依發(fā)心之類的話,他們便認為那是給劣等根基者的方便語,自己這樣的上上利根者根本無須多此一舉。
對第一種人我們可以反問他們,你自己已經(jīng)醉得不辨東西,哪里又能知道佛在哪里。在沒能搞清楚什么叫佛以及凡夫之前,最好別說醉話或夢囈。對第二種人則須曉之以理:若連皈依都未能如理如法進行的話,你是不是一個佛教徒都已成了問題。別人怎么知道你是外道還是內(nèi)道呢?況且皈依等于是正式邁入佛門,連門檻都未曾進得,你又如何獲取上師三寶的加持與佛法的傳承?所謂皈依者乃一切解脫之基,它能令進入佛門之人在相續(xù)中漸漸生起寧舍生命不舍三寶的決心,而這一點對任何欲求解脫者來說都至關(guān)重要。
在佛經(jīng)中有一個十分貼切的比喻,一個弱小的孩子,若被狗或者其它動物追逐的時候,小孩子會感到恐怖,然后他就會呼喚媽媽,并跑到媽媽跟前尋求庇護。他為什么要這樣呢?因為他對這些動物有畏懼感,他相信他的媽媽能夠救他,所以他不去別的地方,跑到媽媽跟前。
皈依也是同樣,我們感覺到輪回非?膳,因為世間一切所求皆苦。眾生沉淪在妄想中。怎么樣從輪回里逃脫呢?只有皈依三寶,才能有希望。其他世間的任何方法,都不可能讓我們得到解脫和成就。即使其他宗教有一些神通、神變,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缺憾,就是不承認無我。從兩三千年之前的外道經(jīng)典,到現(xiàn)在這些外道的經(jīng)典里,始終找不到宣講大空性的書籍,在這些觀點的基礎(chǔ)之上,無論修行也好、行善也好,由于沒有證悟空性,就只能被束縛在輪回當(dāng)中。即使我們修學(xué)外道,也沒有辦法真正從輪回中跳出來。只有佛法才能讓我們安全地到達彼岸,趨向涅槃。所以,如果我們對輪回感到怖畏,就只有皈依三寶。
如果我們對三寶建立了這種信任感,就叫做信仰。這是皈依的基礎(chǔ)。信仰必須要以智慧而信仰,不能盲目地信仰。如何以智慧而信仰呢?首先,就要知道輪回的過患,這是我們在外加行中已經(jīng)講的;第二,就是要知道斷除流轉(zhuǎn)輪回的主要因緣,不是燒香拜佛等等,而是通過所向披靡、不可摧毀的無我智慧才能夠斷除。為什么呢?因為我們流轉(zhuǎn)輪回的原因,本來就不是因為其它的某個原因,而是因為我們自己的一個愚蠢的念頭—我執(zhí),F(xiàn)在要斷除輪回,就必須培養(yǎng)正知正見,有了正知正見以后,我們就可以用佛教的無我智慧推翻多世累劫當(dāng)中積累下來的、根深蒂固的錯誤觀點。所以,只有佛法才能解決輪回的根源。這樣理性地思維,就能對佛法建立正信。
建立無我智慧的方法,我們在前面已經(jīng)講過了,所以大家應(yīng)該會有一些初步的常識。就是無論從大乘的阿毗達摩(《俱舍論》),還是小乘的阿毗達摩入手,再到唯識、中觀等等,然后就是密乘,這些系統(tǒng)的知識如果有機會都應(yīng)當(dāng)去學(xué),學(xué)完以后才能徹底了解輪回、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只有在這些佛法,也就是剛才講的俱舍、唯識、中觀、密宗的經(jīng)典里才能找到這些答案。其它世間的書籍雖然成千上萬、浩如煙海,即使你黽勉不倦、坐以待旦地攻讀,令所有的書籍韋編三絕,都始終無法探詢到這些答案。所以,學(xué)習(xí)這些理論對于我們樹立正知正見,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如果能依照佛所說的去做,就能斷除輪回的根源。這種信任就叫做信心。
佛教同樣也講信仰。但是我們的信仰首先不提倡盲目地信仰,而是讓你去了解這些知識,在了解知識的同時你自己就會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信心,這叫做理性的信心,這在皈依之前是非常重要的。為什么呢?因為,如果你不認為佛教有足夠的能力幫助我們脫離輪回,你就不會去皈依它。只有當(dāng)你堅定不移地相信,惟有佛法才有辦法斷除輪回的根源,其它世間的學(xué)問以及外道都沒有這個能力的時候,如果想解脫,想成佛,你就會心甘情愿地皈依。
要皈依,就應(yīng)該知道“皈依”這兩個字的究竟涵義。漢地的居士中有一種看法,眾所周知,受皈依戒的時候會舉行比較隆重的儀式,凡是參加皈依法會的人都可以取一個法名,發(fā)一個皈依證,大家都認為自己有了這個證件以后,就是佛教徒了,從此以后就自稱為皈依佛門的居士。
但這是不一定的。為什么呢?因為皈依這兩字真實的涵義不在于法會隆不隆重,給你取不取法名,也不在于發(fā)不發(fā)皈依證,而在于自己心坎深處的一種誓言和決心。有了這個誓言和決心,則無論有證件、無證件,有法名、無法名都無所謂,這才叫做皈依,從此以后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如果沒有這樣的決心,即使參加了皈依儀式,有了證件、取了法名也不算皈依。
那是什么樣的誓言和決心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么是三寶,三寶就是佛寶、法寶和僧寶。佛寶是什么呢?就是釋迦牟尼佛等三世十方諸佛的化身、報身以及法身。凡是佛都屬于佛寶,都是我們的皈依處。
第二就是法寶,無論是大乘的法,還是小乘的法,無論是顯宗還是密宗,只要是佛所說的法,都叫做法寶。法寶可以分為兩部分:證法和教法。證法是什么呢?證法就是戒、定、慧,也就是戒律、禪定和智慧。教法就是三藏的經(jīng)典。教證二法當(dāng)中包括了所有的佛法。
第三就是僧眾,大小乘的觀點稍有不同,從大乘佛教的角度而言,僧寶就是現(xiàn)在證悟了一地到十地的菩薩,比如說龍樹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等,哪怕僅僅是一位菩薩,都叫做僧寶。從小乘的觀點來看,僧寶必須是戒律清凈的修行者們。比如居士,沙彌,比丘,羅漢,菩薩都叫做僧寶。
作為學(xué)佛的人,對佛法不能有偏見及分別心。現(xiàn)在的居士當(dāng)中有這樣的情況:學(xué)密的人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認為顯宗見解低劣,沒有具體的修法等等;而學(xué)顯宗的個別人,因為不能理解密宗里的一些比較有特色的法,就覺得這不是佛法,認為顯宗才是正法。進而在大庭廣眾中去宣傳,誹謗密宗,說密宗不是佛說的法。這些作法都不對,都應(yīng)當(dāng)杜絕。我們不能有門戶之見,應(yīng)不分大乘小乘、南傳北傳、藏傳漢傳,因為眾生的根基不同,所接觸的修行方法也不同,但是佛法都要一視同仁。
在許多國家,一個城市里設(shè)立了各個宗教的中心、寺院、教堂等等,各個宗教之間都能和睦相處,我們佛教徒內(nèi)部就更不能有這樣的爭論,同樣都是佛法,就絕對不能執(zhí)著、分別,說那個法不好,這個法不好,肯定就犯了謗法罪。謗法罪比五無間罪過還嚴重。所以,絕對不能去毀謗任何一個教派。
那是不是所有教派的法都要修呢?不一定。在所有的佛法當(dāng)中,我們可以選一種法來進行修持,如果一個人想把八萬四千法門都修完,是不可能的。不要說修,僅僅是閱讀完八萬四千法門的經(jīng)典,窮其一生也無能為力,所以我們只能從中選擇一種修法,能專心致志地修一種法,就等于修所有的法了。
實際的修行和信仰不一樣,要信仰所有的佛法,但具體修行的時候就只須修一個法門,這是非常重要的。
僧眾也是一樣,無論南傳、北傳的也好,藏傳、漢傳的也好,凡是佛弟子,凡是修佛法的人,都是我們的道友。都是我們的皈依處。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們的皈依處就是這三個:佛、法、僧。
我們在皈依的時候,比如說:我給你們傳皈依戒,很多人往往會認為凡是受這個皈依戒的人都是皈依我,其實并非如此。皈依不是皈依一、兩個具體的人,而是皈依所有的佛法僧。我只是幫助你們受這個皈依戒而已,所以不能搞錯。
二、皈依之方法
第一、共同乘皈依法;誠信佛為本師,法為道,僧眾乃為修道之助伴,以此方式而皈依。
第二、不共同密乘皈依法:三門供養(yǎng)上師、依止本尊、空行為助伴,以此方式而皈依。
第三、殊勝方便之金剛藏皈依法:脈依化身,風(fēng)依報身,明點依凈法身,以此捷徑而皈依。
第四、究竟無欺實相金剛乘皈依法:皈依境圣眾相續(xù)中的本體空性、自性光明、大悲周遍三相無別的智慧,我們?yōu)榱耸棺韵嗬m(xù),生起這些智慧而反復(fù)修持、決定,以此方式而皈依。后面三種皈依是需要一定的修學(xué)時間等等的圓滿條件。我們目前適合共同乘皈依。
三共同乘皈依的本體
皈依的本體是什么呢?就是決心。
皈依佛的時候,就要發(fā)誓:
第一、我從今天起生生世世乃至成佛之間,釋迦牟尼佛等佛為我的導(dǎo)師,導(dǎo)師是什么呢?就是引導(dǎo)我們奔赴解脫的人。我們就要聽佛菩薩們的教誨,他給我們怎么指路,我們就怎么走;
第二,就是除了佛陀以外,其它世間的鬼神,造物主,都不是我們的導(dǎo)師。必須有這兩種決心才會有皈依的戒體。比如我們受居士戒的時候也是一樣的,如果你的心里沒有發(fā)誓不殺生,雖然受居士戒的時候,你也跟其他受戒的人坐在一起,卻不能得到居士戒。因為你心里沒有發(fā)誓,沒有下決心從此以后不殺生。同理,皈依也是要從內(nèi)心深處皈依以后,才算真正的皈依。
皈依法的時候也要發(fā)誓:
第一、我從今天起至成佛之間,生生世世將釋迦牟尼佛宣講的法,作為我的道,道是什么呢?就是我們要修的法。必須下這樣的決心;
第二、除了佛法以外,不將其他宗教的法,作為我們的道。這兩個決心有了以后,就有了皈依法的戒體。
皈依僧眾的時候同樣也要下決心:
第一、我從現(xiàn)在起乃至成佛之間,生生世世將學(xué)佛的僧眾作為我的金剛道友。為什么要將僧眾作為金剛道友呢?我們可以打個比方:如果一個人要走一段既漫長又危險的路,他就應(yīng)該找一個有能力的朋友結(jié)伴而行,才能萬無一失,順利地到達目的地。如果他形單影只一人獨行,就可能會遇到一些事前意想不到,并且單槍匹馬難以應(yīng)對的災(zāi)難。同樣,學(xué)佛的道路也是布滿荊棘、坎坷不平并且遙遠漫長的。在學(xué)佛的過程當(dāng)中,我們也需要同伴,那誰是我們的同伴呢?世間的同學(xué)、同事、戰(zhàn)友、妻子、丈夫、姐妹、父母等等,雖然他們甚至有可能為了我們而獻出自己的生命,但這些跟解脫沒有什么關(guān)系。如果我們把他們當(dāng)成道友,他們也不能給我們提供幫助,所以,我們的道友不是他們。只有學(xué)佛的僧眾才是我們的道友。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能力,讓我們順利地到達彼岸。
第二、就是除了這些僧眾以外,修邪魔外道的法或者是不修法的人,他們雖然也同樣是眾生,比如家里的親戚朋友等,雖然不是我們的敵人,但也不能將他們視為我們的道友,要發(fā)這樣的決心。
修皈依的時候,要反反復(fù)復(fù)地鍛煉、串習(xí),讓自己生起這樣的決心。這個方法叫做皈依的修法。有了這樣的決心,修法的目的就達到了。
在沒有受皈依之前,應(yīng)當(dāng)在自己的相續(xù)中培養(yǎng)這種決心,這叫做修五加行的皈依,當(dāng)誠懇精勤地修了很長時間以后,決心就會出來,才去受皈依戒。那個時候需不需要皈依的儀式呢?還是需要。如果沒有傳戒的儀式,僅僅有一個決心,還談不上是戒體。要將發(fā)誓轉(zhuǎn)變?yōu)榻渎桑需要一個皈依的儀式。但是,沒有這樣的決心,即使有這個儀軌也沒有用,有了這樣的決心,再舉行這樣的儀式,就可以得到完整的戒律——皈依戒。
四皈依的目的
皈依的目的有三種
第一種是下等的發(fā)心,即希望這一世能健康、長壽、發(fā)財,或害怕下一世墮入地獄、惡鬼、旁生等惡道,希望自己能得到人天的安樂。他恐懼的不是整個輪回,只是輪回里的一部分,所以就皈依三寶。這是最下等的目的;
第二種是中等的發(fā)心,即小乘阿羅漢的皈依目的,已經(jīng)能意識到,整個輪回,從地獄到無色界的三界六道都充滿了痛苦,沒有可以躲避痛苦的地方,所以他厭離整個的輪回,希望自己一個人能從輪回中得到解脫,所以就皈依三寶。這是中等的目的。
第三種是上等的發(fā)心,也即大乘菩薩的皈依目的。大乘菩薩與聲緣阿羅漢共同的地方,就是大乘菩薩同樣意識到輪回充滿了痛苦,不同的是,阿羅漢因此而希望自己能得解脫,大乘菩薩卻拋下自己的利益,而希望其他的眾生能夠解脫。
阿羅漢不是沒有慈悲心,他也有慈悲心,但他的慈悲心是怎樣的呢?佛經(jīng)里有兩個恰如其分的比喻,充分地說明了大乘菩薩與聲緣阿羅漢慈悲心的差異。阿羅漢的慈悲心,就象沒有雙手的母親,當(dāng)他的兒子被無情的巨浪淹沒的時候,她雖然對兒子有很大的慈悲心,但因為她沒有雙手,所以無能為力,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兒子慘遭不幸。阿羅漢的慈悲心就如同軟弱無能的母親,當(dāng)他看到眾生遭受痛苦折磨的時候,也生起了悲憫之情,但是他卻沒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去救度他們,只能尋求自己的解脫。
大乘菩薩的慈悲心,卻如同勇敢的父親,當(dāng)他看到自己的兒子在戰(zhàn)場上寡不敵眾、命在旦夕的時候,知道如果不去救援,自己的兒子,就會被敵人殘殺。因此而生起了難以堪忍的慈悲心,所以就披掛上陣,奮不顧身地去拯救兒子。他不但有極大的慈悲心,而且有所向無敵的能力和勇氣。大乘菩薩就如同堅強無畏的父親,他越感覺到輪回的可怕,就越有勇氣和決心,不顧私利、毫不猶豫地去渡眾生。這就是形容大乘菩薩與聲緣阿羅漢,在慈悲心方面不同的兩個比喻。
為什么他們有那么大的差別?這個差別的關(guān)鍵在哪里呢?就在于慈悲心。聲聞、緣覺雖然有慈悲心,但是他們的慈悲心深度不夠,所以他不去度眾生。大乘菩薩的慈悲心,已經(jīng)達到了視眾生為獨子,決不容許自己對眾生的苦難視若無睹、袖手旁觀,即使粉身碎骨、肝腦涂地,也要拔濟眾生于水深火熱之地的深度,這種義無返顧的決心,已經(jīng)足夠他去度化眾生了。所以,大乘菩薩皈依的目的,既不是為了得人天的果報,也不是為了自己個人的解脫,而是想去幫助眾生。
五皈依的學(xué)處
在不共學(xué)處中,分為該戒除避免的事及該奉持的事兩種。該避免的事行稱為「遮止學(xué)處」;該奉持的事行稱為「成辦學(xué)處」遮止學(xué)處有三條;
第一因為皈依了佛,我們不宜再依止世間各種天神、土地公及龍族等等。這些生命形式,不過是與我們一樣的凡夫而已,并未超脫生死,所以絕無能力利益我們的來生,亦不堪作我們的依止對象。這些凡夫眾生,的確有少許能力,但卻并無像佛陀般的德行及悲心。在我們供養(yǎng)這類眾生時,他們或許會給少許世俗上的好處給我們;但一旦忘了供養(yǎng),他們可能像人類一樣小器,馬上便會翻臉、施害于我們。如今的人,常常會說;「我既皈依三寶,但我亦皈依道教。它們都是同樣導(dǎo)人向善的宗教嘛!」一類的話。作為三寶弟子,當(dāng)然可以尊重別人的信仰,但若同時亦依止別的宗教或?qū)ο,則有違本來對三寶之依止。作為佛教徒,我們亦不宜與父母及家人不協(xié)調(diào)。如果你的家族一向有祭天、祭地等傳統(tǒng),我們亦可以參與供養(yǎng)。在供養(yǎng)時,我們應(yīng)以同輩友人的心態(tài)作供,奉上水果及茶等,請他們給予世間順緣或起碼不要加害,但我們不可以由心依止,否則便積下了因緣于未來生為他們的下屬,而且亦違犯了皈依佛的遮止學(xué)處。
第二皈依正法以后,我們便要依止佛陀的教法行持,不應(yīng)作與佛法相違的事。在正法中,最中心的基礎(chǔ)便是不傷害其它性命,要戒除危害之事,那怕自己的生命有危險也不做殺生,內(nèi)心深處要時刻懺悔累世殺生的罪業(yè)。不偷他物小至針線,不貪奸惡邪淫,不說危害他人的話,不喝酒,能成守此五種律儀,就叫做梵行居士。雖然不能承認戒守全五種律儀,但能戒守一種戒律者為一戒居士,能戒守兩種戒律者為二戒居士,能戒守三種戒律者為幾戒居士,能戒守四種戒律者為圓戒居士。能戒守五種戒律者為梵行居士。其中各自能戒守哪種就可承認戒守哪一種。
皈依是什么意思
一般信了佛教的人往往談及我皈依了,在佛教中有皈依的儀式,皈依了某某師父后,給你一個法名,然后就好像成了佛弟子了,告訴人家我學(xué)佛了。
至于為什么要皈依?什么是皈依?皈依什么?好像很少人去深思,反正人都是糊里糊涂的過一生,莫名其妙的來,無可奈何的活著,最后心不甘情不愿的死去。
在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jīng)中,一開始就講到皈依,釋迦牟尼佛說:「如有智人能善思維,觀察生死險道之中,莫能過于無所依怙。」這句話說得很嚴重,佛說假如有智慧的人,能夠好好思考,好好想一想,我們是否曾經(jīng)靜下心來,好好想過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假如沒有,那就是佛所說沒有智慧的愚人了。
好好觀察一下,觀察什么呢?生死險道之中,莫能過于無所依怙。什么是生死險道?人生就是生死險道。我們的人生中,最嚴重的事莫過于無所依靠,佛經(jīng)形容人生就像在大海中漂蕩,波浪洶涌,種種諸難,常有憂患,常常在恐懼害怕中,求吉祥,求平安,求依靠,求安樂。是的,我們的一生都在險難之中,都在恐懼之中,不斷追求依靠,追求安全感,從出生開始,就須要父母作為依靠,須要兄弟姊妹作依靠,長大了,須要親戚朋友作依靠,所謂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結(jié)婚之后夫妻配偶相互依靠,在謀生工作上也須要靠山,人生處處都須要依靠,,最后年老了,人生要結(jié)束了,還是須要依靠,依靠金錢養(yǎng)老過日子,年老體衰生病了,須要靠子女照顧。若失去了依靠,則陷入躭心害怕中,最后還得面臨死亡的恐懼,死了之后到那里去?茫茫然無所歸依。這其中不分貧賤富貴,人人如此,無一幸免。
人人都需要依靠,人人也都在追求依靠。反正人活著總須要有所依靠,除了依靠物質(zhì),依靠金錢,依靠人之外,人也在追求心靈上的依靠,然而這些都靠得住嗎?什么才是我們內(nèi)心真正的安全感?什么才是我們真正的依靠?什么才是我們心靈的歸依之處?當(dāng)我們有煩惱痛苦的時候,當(dāng)我們有恐懼害怕的時候,如何得到內(nèi)心的平安?甚至是永久而非暫時的平安快樂,這是人生的大問題。
所以,所謂皈依是找到了依靠,猶如沉沒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救命的浮木;在人生的苦海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處。
那么,要皈依什么呢?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佛法僧稱為三寶,皈依三寶。
皈依佛,佛在那里?皈依寺廟大殿上的佛嗎?不是,那是佛像不是佛。釋迦牟尼佛已經(jīng)不在了,怎會辦?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jīng)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歸依佛者,當(dāng)歸依諸佛清凈法身!狗鹩蟹▓蠡恚T佛清凈法身又是什么呢?又在那里呢?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在六祖壇經(jīng)里說:「善知識,慧能勸善知識歸依自身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離財離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故即無愛著,以無愛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凈,一切塵勞妄念,雖在自性,自性不染著,名眾中尊。凡夫不解,從日至日,受三歸依戒,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即無所歸,言卻是妄。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意。經(jīng)中只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性不歸,無所歸處!惯@段話對學(xué)佛者來說,實在太重要了,佛法不是向外求,而是向自心求。六祖慧能說我們一天到晚說皈依佛,什么是佛?佛在那里?這個問題沒搞清楚,就是無所歸,那是胡說,話謊打妄語,騙自己,騙別人。六祖慧能要我們每個人自己好好觀察,不要用錯心思,不要歸依他佛而歸依自心自性。歸依自心自性就是歸依諸佛清凈法身,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其實,釋迦牟尼佛也是這么說,佛說:「眾生悉有如來藏,三寶于是現(xiàn)世間,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圣無差,一切眾生夲清凈,三世如來同演說, 其性垢凈夲無二,眾生與佛無差別!
至于諸佛清凈法身與我們的自心自性如何聯(lián)系上,這是學(xué)佛最重要的課題,是般若智慧,我們另外再探索。
其次,皈依法,這個法是什么?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jīng)中說,此清凈法寶有三種,第一法寶是涅盤甘露解脫,常樂我凈而為體性,能盡一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也就是說佛法的真正目的是跳脫生死苦海,沒有憂悲苦惱,永遠在快樂清凈中。佛又解釋說此第一清凈法寶即是摩訶般若解脫法身。這是佛法的大秘密,密宗叫大手印,也是無上大法,禪宗叫心印,明心見性,也是佛教所獨有,非其他宗教及外道所有。佛又說此法性清凈云何求?無分別智而能證。我們一般人證悟不到怎么辦?
沒關(guān)系,還有第二法寶,佛說:應(yīng)知第二法寶者,謂即戒定智慧諸妙功德,所謂三十七菩提分法,謂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圣道(見注解)。此三十七法與前清凈法寶而為方便,云何方便?以修此法而能證彼清凈法身,當(dāng)知此即第二法寶。佛說得很清楚,修戒定慧,修三十七菩提分法,是證得清凈法身的方法。在此要再指出的是學(xué)佛是以了脫生死證得清凈法身為目的,學(xué)佛的重點在實踐,在實際修行,沒有修行是沒有功德的,修什么呢?修戒定慧,修三十七菩提分法。
接下來,佛又說什么是第三法寶?第三法寶就是過去諸佛所說,我亦當(dāng)如是說,所謂八萬四千諸妙法蘊,調(diào)伏純熟有緣眾生,而令阿難陀等諸大弟子一聞于耳皆悉憶持。這又分為五大部分,第一是經(jīng),第二是律,第三是論,第四是般若波羅密多,第五是陀羅尼。佛又說此五種藏教化有情,隨所應(yīng)度而為說之,若彼有情樂處山林,常居閑寂修靜慮者,而為彼說經(jīng)藏。像我們樂處繁華都市,常居喧鬧不修靜慮的人,就很難教化了。即使出了家皈依佛門,住在山林寺廟中,又有幾人常修靜慮禪定而研讀經(jīng)藏呢?若彼有情樂習(xí)威儀,護持正法,一味和合,令得久住,而為彼說律藏。由此可知,若要護持正法,令法久住,團體之中,一味和合,無所爭斗,有規(guī)律,有次序,必須嚴持戒律。若彼有情樂說正法,分別性相,循環(huán)研核,究竟甚深,而為彼說論藏。佛教中有性宗相宗之分,唯識法相對我們的心意識分析得十分詳細透徹,條理清晰,例如《阿毘達磨法蘊足論》、《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等?啾擞星闃妨(xí)大乘真實智慧,離于我法執(zhí)著分別,而為彼說般若波羅密多藏。佛法到了中國之后,中國人喜歡講究大乘,所謂大乘是自度度他,度他也好,自度也好,須要真實智慧,若沒有智慧,自己也陷入別人的煩惱之中;行善沒有智慧,好事也成了壞事;若沒有般若智慧,那是以盲引盲,瞎子牽瞎子。我們看到不少人喜歡到處說法,公開說法,而其所說的是不是佛法?是不是正法?說法人自己能不能離于我法二執(zhí)?大有疑問,說法人,聽法人,可不慎哉?若彼有情不能受持契經(jīng)、調(diào)伏、對法、般若,或復(fù)有情造諸四重、八重、五無間罪、謗方等經(jīng)一闡提等種種重罪,使得銷滅,速疾解脫,頓悟涅盤,而為彼說諸陀羅尼藏。佛說假如有人不能受持契經(jīng),契經(jīng)是經(jīng)藏,調(diào)伏是律藏,對法是論藏,對這些經(jīng)律論以及般若,還不能受持,受是接受,持是抓住掌握;或者犯了許多重罪的人,怎么辦?還有一個法門,就是陀羅尼,又叫總持,就是咒語?吹竭@里,我們覺得佛真是慈悲!不舍棄任何一種人,真是令人無限贊嘆!
釋迦牟尼佛又說: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契經(jīng)如乳,調(diào)伏如酪,對法教者如彼生酥,大乘般若猶如熟酥,總持門者譬如醍醐,醍醐之味,奶酪酥中微妙第一,能除諸病,令諸有情解脫生死,速證涅盤安樂法身。
對此五法藏,佛又總結(jié)說:「如是教門,能除有情生死煩惱,長夜黑暗,速能出離,證解脫果。譬如明燈能除暗暝,使得見道。佛亦如是燃智慧炬,能照有情十不善暗,使見善道。設(shè)彼有情慳吝財寶,聞此法已,便能惠施一切貧窮。若有惡業(yè)眾生,聞此法已舍惡修善,若瞋恚者便能忍辱。懈怠有情,聞已精進。散亂眾生,聞已寂靜。愚癡有情,聞是法已,便發(fā)智慧。得智慧已,悉能回心修種種善。又諸有情聞此法已,閉惡趣門,開涅盤路,猶如甘露,證解脫果,當(dāng)知此即第三法寶。」佛這段總結(jié),也是佛法修行的綱要,宜好好體會。
最后,佛對第三法寶作總結(jié)說:「是三法寳,一切眾生應(yīng)當(dāng)歸依無為法寳。一切法中最尊最勝,莫過無為!
第三,歸依真實僧寶,在此佛所用的形容詞是真實。在歸依法寶時,佛所用的形容詞是清凈,稱為清凈法寶;這些形容詞不是隨便用的,都要留意。佛說僧寶亦有三種,第一種是第一義僧,就是諸佛圣僧,如法而住,不可睹見,不可捉持,不可破壞,無能燒害,不可思議,一切眾生良佑福田,雖為福田,無所受取,諸功德法,常不變易,如是名為第一義僧?戳诉@段解釋,為什么要以真實形容僧寶,應(yīng)有所了解。天下事很有意思,最真實的卻是不可覩見,不可捉持;而我們平常認為可以看得見可以把持得住的,都是會變易會破壞的;這些不能永恒存在的事物,我們卻把它緊緊抓住不放。什么叫如法而?本來如是,夲來就是不可破壞,本來就是常不變易,本來就是如如不動,也就是上面所說的無為法,在佛法中稱為第一義諦。第二種僧寶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羅漢、辟支佛、三賢十圣。第三種僧寶叫福田僧,是比丘比丘尼,受持禁戒,清凈無染,多聞智慧,能滅眾生貪瞋癡暗,能與有情安隱快樂,能滿有情一切善愿,能為眾生作福田,如是名為第三僧寶?磥硪_實做到如此,也不容易。最后,佛又說:「是三寶,一切有情云何歸依?應(yīng)作是說,當(dāng)令歸依第一義諦無為僧寶。」
好了,皈依什么?皈依那三寶?佛已經(jīng)說了,最后,佛又再次叮嚀咐囑。佛說:「若有眾生歸依三寶,應(yīng)發(fā)是心,我今此身已生人趣,得離八難,難得今得,以善方便,當(dāng)習(xí)一切勝妙之法。若我違于如是上愿,不求善法,則為自欺。亦如有人乘船入海,至于寶所,空手而歸,佛法僧寶,脫苦方便,若不歸依,后悔何及,既知是已,當(dāng)須勉勵,精勤修習(xí),速愿成就!狗鹫f當(dāng)我們在皈依三寶的時候,應(yīng)該想到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生而為人,人身難得今已得,中土難生今已生,佛法難聞今已聞,要好好珍惜。∫煤脤W(xué)習(xí)最勝最妙之法!假如我違反皈依時最初的心愿,不好好求法,等于是自己欺騙自己。就好像乘船到海上尋求寶藏,好不容易到了寶庫,卻空手而歸。什么是空手而歸?凡學(xué)佛沒有成就,都是空手而歸。所以,佛說當(dāng)須勉勵,精勤修習(xí),速愿成就。
佛接著又說:「善法既成,過去罪愆,應(yīng)當(dāng)懺悔,使令除滅!刮覀儸F(xiàn)在雖然已學(xué)了善法,但是過去曾經(jīng)犯下許多罪孳,傷害過許多人及其他的生命,假如我們能夠靜下心來,一一反省,這些罪惡無量無邊,如妙高山。懺悔是學(xué)佛的前行,懺悔是向善的第一步,不懺悔,修行很難上路。對于過去所犯的罪行,也要勇于承擔(dān)。佛說:「我于無始為彼怨親所作諸罪,我愿自受,誓不擾他一切眾生!
最后,佛說:「歸三寶已,復(fù)發(fā)是愿,愿我救蘐一切眾生,度生死海,到涅盤岸!钩俗约憾让撋揽嗪V,也要救蘐其他一切眾生到涅盤彼岸,這是大乘菩薩道的精神,也是佛法的精神。
另外,大家所熟悉的心經(jīng)也提到依,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學(xué)佛的目的是求解脫,解脫靠什么?靠般若智慧。三世諸佛能夠成佛靠什么?靠般若波羅密多。所以,般若是佛法的重心,是我們修行成佛之所依。
注解:
三十七菩提分法:佛教教義。亦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覺支等。指佛陀教導(dǎo)眾生修證圣果的三十七種途徑和方法。菩提分,意即成就佛教四圣諦的智慧,通向涅盤圣果的道路。分為七科,即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圣道支。亦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毒闵嵴摗肪矶宸Q:“三十七法順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分法。”
1.四念住 四種以智觀境的方法。
世人攀緣身、受、心、法四境,生起凈、樂、常、我四顛倒,因而有貪愛等煩惱。為治此四種顛倒,以念、慧為體立四念。
(1) 觀身不凈,用聞思修所生的能觀之智,觀察和覺了身內(nèi)腸胃赤白痰等不凈,身外眵淚涎唾等不凈,破除凈想的顛倒;
(2) 觀受是苦,用能觀之智,觀察和覺了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者苦,破除樂想的顛倒;
(3) 觀心無常,用能觀之智,觀察和覺了心境生滅無常,破除常想的顛倒;
(4) 觀法無我,用能觀之智,觀察和覺了五蘊等法從因緣和合而生,沒有自性,所以無我,除破我想的顛倒。
2.四正斷 四種正確的修行努力:
(1) 于已生的惡法令斷滅;
(2) 于未生的惡法令不生;
(3) 于未生的善法令生起;
(4) 于已生的善法令堅住和增廣。于此四法戒勉策勵,精進修習(xí),為了斷惡修善。
3.四神足 四種可以得到神通的定(三摩地):
(1) 欲神足(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由想得到神通的意欲之力發(fā)起的定;
(2) 勤神足(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由不斷止惡進善力發(fā)起的定;
(3) 心神足(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由心念之力發(fā)起的定;
(4) 觀神足(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由觀想佛理之力發(fā)起的定。“斷行成就”是要修行者斷除一切障礙三摩地的不善等法,從而轉(zhuǎn)進修習(xí)三摩地行,即用欲、勤、心、觀四法來引發(fā)和修證這四種三摩地。欲等四法,求定稱心、趣定自在,故又稱“四如意足”。佛教認為,修行這些禪定,可得神通變化如意自在的能力。
4.五根 修行佛教所依靠的五種內(nèi)在條件:
(1) 信根。信正道及助道善法;
(2)粗進根。修學(xué)正道及助道法時,勤求不息;
(3)念根。念正道及助道法更無他念;
(4) 定根。攝心于正道及助道法相應(yīng)不散;
(5) 慧根。為正道及助道法觀無常等十六行。這五種法,皆有能生善法,不可傾動和勢用增上等義,故名為“根”。
5.五力 五根增長所產(chǎn)生的力用:
(1) 信力。信根增長可破疑惑;
(2) 精進力。精進根增長可破懈。
(3) 念力。念根增長可破邪思;
(4) 定力。定根增長可破亂想;
(5) 慧力;鄹鲩L可破煩惱!洞笾嵌日摗肪硎牛“五根增長,不為煩惱所壞,是名為力。”
6.七覺支 達到佛教覺悟的七種次第或七種智慧:
(1) 念覺支。修行者修學(xué)出世法時,常念定慧等;
(2) 擇法覺支。對于諸法的真?zhèn),用智慧加以辨別和選擇,達到去偽存真;
(3) 精進覺支。以勇猛善心,離邪行真;
(4) 喜覺支,由于精進而得悟善法,心生喜悅;
(5) 輕安覺支。不斷進修,斷除諸見煩惱和身心粗重,從而輕利安適;
(6) 定覺支。使心專住一境而不散亂;
(7) 舍覺支。舍棄虛妄諸法而不追憶,心無偏頗。
7.八圣道支
八種通向涅盤解脫的正確方法和途徑,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yè)、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見八正道)。
- 上一篇:信佛的開始:皈依佛教
- 下一篇:皈依三寶之意義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yīng)
- 地藏經(jīng)簡介,地藏經(jīng)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講什么?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xué)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jīng)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內(nèi)容介紹
- 心經(jīng)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xué)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nèi)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jīng)有訣竅嗎?誦經(jīng)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jīng)簡介,楞嚴經(jīng)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xué)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jié)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覺能唱彌陀圣號嗎?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