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課、菩薩道的經(jīng)論介紹

  第十九課菩薩道的經(jīng)論介紹

  大乘經(jīng)論里有許多蘊含菩薩道的思想,今列舉《圓覺經(jīng)》、《解深密經(jīng)》、《勝鬘經(jīng)》,《大乘起信論》、《瑜伽師地論》、《菩提道次第論》等三經(jīng)、三論,略說菩薩思想的經(jīng)證。

  一、《圓覺經(jīng)》:

  全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一卷,唐朝罽賓佛陀多羅譯。是唐、宋、元、明以來,賢首、天臺、禪宗等教下、宗下,盛行講說研討的經(jīng)典。

  本經(jīng)的內(nèi)容,是佛陀為文殊、普賢、彌勒等十二大菩薩宣說如來圓覺的妙理和觀行,主張人人本具圓覺妙心,在圣不增,在凡不減。由于凡夫以四大、六塵作為身心假相,就像病目妄見「空中華」、「第二月」。

  如何證得與佛陀平等無別的圓滿覺性?佛陀對普覺菩薩說明:欲求圓覺,要盡一切虛空、一切眾生,皆令入究竟圓覺。對彌勒菩薩開示:修學(xué)圓覺法門,應(yīng)求諸善知識,發(fā)廣大心,正立菩提愿,承受善知識教誨,能免于墮入邪見,不妄自修諸魔業(yè)。

  佛陀最后囑咐圓覺菩薩:佛陀滅度以后,末世眾生求道不成,當(dāng)精勤懺悔往昔惡業(yè),安住大悲心,為諸大眾施大饒益,才能圓滿菩薩發(fā)心。

  二、《解深密經(jīng)》:

  本經(jīng)共五卷,分八品,唐玄奘大師譯,以大乘境、行、果甚深奧妙的法義為全經(jīng)的宗趣。乃唯識宗所依據(jù)的「六經(jīng)十一論」之一,更是大乘唯識學(xué)證知阿賴耶識的理論根源。

  《解深密經(jīng)》初四品明所觀境,次二品辨能觀行,后一品顯所得果。在序分時,即明示如來莊嚴(yán)所依,「大念慧行以為游路,大止妙觀以為所乘,大空、無相、無愿解脫為所入門」,依定慧等持之力,入三解脫門。

  《解深密經(jīng)》的〈地波羅蜜多品〉中,佛陀為觀自在菩薩說明六度為一切菩薩的學(xué)處,并以修學(xué)五法:一者、信解正法;二者、修十法行;三者、護菩提心;四者、近善知識;五者、勤修善品:作為資益六度萬行的完成。

  三、《勝鬘經(jīng)》:

  本經(jīng)全稱《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jīng)》,南朝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共十五章,立「如來藏」之說,以「心性本凈,客塵所染」,宣說如來藏的密意。本經(jīng)融和《法華經(jīng)》「三乘方便,一乘真實」及《華嚴(yán)經(jīng)》「凈心妙有」的思想,并集其大成。

  全經(jīng)的宗旨,有四種含義:一者、攝受正法,救度眾生;二者、奉行大乘,勝二乘果;三者、破煩惱纏,顯如來身;四者、凈穢平等,解縛一如。

  勝鬘以十大受、三大愿,開展菩薩大道,堅持凈戒、不慢尊長、不瞋眾生,以無厭心為眾生說寧舍身、命、財,護持正法等,都顯示菩薩的愿行就像勇猛的獅子,信受大乘,心無怯弱。

  四、《大乘起信論》:

  簡稱《起信論》,馬鳴菩薩造,南朝真諦大師譯,共一卷,以「一心、二門、三大」為理論基礎(chǔ),建立一心二門、真妄同體、凈染同一的思想,發(fā)揮真如緣起論「心性本凈」的境界。

  《起信論》主張「心性本凈」,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凈,但須種種方便熏修,才能得其明凈。論中提出四種方便,可遠離信心怯弱,畢竟不墮二乘之地:一者、信真如之理,起于大悲;二者、慚愧悔過,止一切惡;三者、愛敬三寶,能消業(yè)障;四者、大愿自在,遍一切眾。還有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等方法,成就四不壞信。

  《起信論》總述菩薩發(fā)心修行的過程,是依「眾生總攝一切法」,統(tǒng)合凈染的分別。就如同《華嚴(yán)經(jīng)》所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yīng)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五、《瑜伽師地論》:

  本論篇幅很大,共一百卷,彌勒菩薩說,無著菩薩記,唐朝玄奘大師譯,內(nèi)容分五部分,其中以〈本地分〉的十七地義最為重要,說明三乘十七地所依、所行的境界。

  十七地概分為境、行、果。境即三乘人所觀的境,行則為三乘行者的修行,以修習(xí)聞、思、修三種慧行為共法。在第十五地中的「菩薩地」提及:菩薩以發(fā)心為依止,并以平等分布,心喜施與;修和敬業(yè),善順?biāo);知恩知報,不懷怨結(jié);難行事業(yè),皆無畏憚;諸苦難中,悉能安忍;性不頑鈍,性不愚癡等六波羅蜜多,滿足;資糧,成熟菩薩種性。

  菩薩種性優(yōu)于二乘,由大悲心熏發(fā),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諸有情,于涅槃不多愿樂,于眾生不生厭離。

  六、《菩提道次第論》:

  這是西藏宗喀巴大師所著。全論述說三士道,即人天乘、聲聞乘、菩薩乘的修學(xué)過程。此為總攝佛教全體要義,故名《菩提道次第論》。

  三士道共同基礎(chǔ)有二:一、為親近善知識;二、為思惟人身難得。下士道為離三惡趣,升人天之道。須皈依三寶、深信因果、止惡修善;中士道為涅槃道,以戒、定、慧三學(xué),出離三界生死;上士道為菩提道,欲救度一切眾生,成就無上佛果。由此發(fā)起菩提心,求受菩薩戒,以六度成熟自身,以四攝法利樂有情。

  「三士道」的修行是不分宗派傳承,都要學(xué)習(xí)的善品道法,故又稱「共同道」。

  此外,與菩薩道有關(guān)的經(jīng)論尚有:《華嚴(yán)經(jīng)》中菩薩以清凈身、語、意成就愿海;《法華經(jīng)》中菩薩常以無畏施與眾生;《維摩經(jīng)》中菩薩因眾生病故病;《大智度論》中明言菩薩以六波羅蜜為實踐方法;《攝大乘論》中,以增上戒學(xué)、增上心學(xué)、增上慧學(xué),為菩薩共遵學(xué)處;《入菩提行論》中,則說先懺悔罪障,恭敬三寶、師長,并以隨喜修學(xué)一切善法方便,方入菩薩廣大行門,圓滿菩提。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