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jīng)

《心經(jīng)》可以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佛經(jīng)中字數(shù)最少的一部經(jīng)典著作,因其字數(shù)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所以古往今來無數(shù)藝術(shù)家都傾注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把《心經(jīng)》創(chuàng)作成為異彩紛呈的藝術(shù)品。自由自在的菩薩用般若智慧言傳身教眾生,依靠自心的心靈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到..[詳情]

《心經(jīng)》的大智慧(五十四)

  我們上節(jié)課講總持分的“明所修行”——“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這句話怎么解釋?我們來做一個總結(jié)。

  什么是“般若波羅蜜多”?我們要知道這個“般若波羅蜜多”,實際上就是我們講的“沒有出、沒有入”的一個大定。

認識大定

  什么叫“大定”?實際上就是指我們不論任何時刻、任何地方,遇到任何境界,都能夠不起心動念。但是,不起心動念的同時并不是死的,而是能夠了了靈知,能夠大用現(xiàn)前,而且沒有迷惑!所以,不起心動念并不是說死人一個,而是說不動“分別念”,不動“執(zhí)著念”,而不是沒有“正念”;是在一切境界現(xiàn)前的時候,我們都了了分明,知道這些境界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唯心所顯現(xiàn)的幻相,不是實在的,沒有實體,了不可得;能夠不迷惑、不顛倒、不去執(zhí)著萬相實有。

靈明不昧的心性

  實際上我們生活之中的一切都是我們心性的作用。這個大家要好好地去體會一下。我們講法、聽法、學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我們都能聽得懂。假設我們大家都是木頭、石頭,那一切免談。比如如這個桌子,我們跟它講:什么是太陽、什么是月亮、什么是星星,什么是空……一切免談。但是,對我們?nèi)藖碚f,這些種種的境界我們都清清楚楚,這就是我們都有覺性,靈明不昧的覺性。所有的萬事萬物——一切萬法、一切境界——如果離開了我們的覺性,都了不可得。

  不相信的話自己去敲敲木頭,敲敲前面的桌子,問它:“你知道你是木頭嗎?”它肯定不會說“是”!更不用說它是否知道天上的星星月亮有多么美麗了。一切免談。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萬法顯現(xiàn)的基礎、萬法的根源所在,就是我們的心性。如果我們沒有心性,沒有靈明覺知的這個心性,一切免談。不管你說有、說無、說空,都是免談,是不是?關(guān)于這一點,我們要好好地去體會。

  我們生命過程中的一切都是我們心性的作用。一切現(xiàn)象、一切境界都是我們心性的顯現(xiàn)。離開了心性就什么都沒有,連“空”都不可得。誰去知道“空”呢?免談了。所以,我們實際上就是生活在我們的自性之中。不管你是知道還是不知道,認識還是不認識,我們的自性都是了了分明、清清楚楚、靈明不昧的。我們的自性(我們的心性)沒有一時一刻離開過我們。

  古代有一個禪師曾經(jīng)用一首偈來形容我們自性的作用,這首偈意境挺好的:“夾岸桃花風雨后,馬蹄何處避殘紅”。是說兩岸種了很多桃花,經(jīng)過一陣大的風雨后,桃花很容易就打在地上;那個騎馬的人走在岸邊,哪一個馬蹄能夠躲得過掉在地上的桃花呢?這個意境就是告訴我們:我們每一時、每一刻、每一個地方都是我們心性的顯現(xiàn),我們都是生活在性海中,活在我們自性、心性的大海之中。所以,這個東西對我們來說最親切。

  但是,我們恰恰相反,就是不認得它、不知道它,把它遺忘掉了,被迷住了。我們在生生死死里面輪回不息的根源所在,就是把我們的心性迷了,不知道自己有不生不滅的心性,不知道自己有大用現(xiàn)前、天然具足的無師智、自然智,還整天往外去尋求。就像你雖然是個百萬富翁、億萬富翁,但是卻不知道自己存了很多錢,還整天在外面做一個討吃要飯的乞丐。

  佛菩薩非常慈悲。在《法華經(jīng)》里,佛告訴我們,佛之所以出世,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xiàn)于世。”什么“一大事因緣”?為眾生“開示”佛之知見,“開示”來干什么?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什么是佛的知見?《六祖壇經(jīng)》講得非常清楚。六祖很明白地告訴我們:“佛之知見,汝之真心本性也。”就是你的心。你的心就是佛的知見。佛的知見不是要給佛來開示,是給我們眾生來開示。給我們開示干什么?讓我們認識自己的心。這就是佛的知見!真心本性就是我們自性佛的知見。

  那么,“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這兩句話合起來怎么解釋?簡單來說就是:觀自在菩薩,修習深妙般若、用功到了極點、證到究竟涅槃的時候。這就是前面兩句話合起來的字面上的解釋。

原標題:傳承-明向法師:《心經(jīng)》的大智慧(五十四)

文章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禪宗文化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