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jīng)

《心經(jīng)》可以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佛經(jīng)中字數(shù)最少的一部經(jīng)典著作,因其字數(shù)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所以古往今來無數(shù)藝術(shù)家都傾注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把《心經(jīng)》創(chuàng)作成為異彩紛呈的藝術(shù)品。自由自在的菩薩用般若智慧言傳身教眾生,依靠自心的心靈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到..[詳情]

《心經(jīng)》的大智慧(二十)

(三)真如心的體

  真心的體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不動不搖的。真心不會因外緣刺激而有生滅,它雖隨緣作用,但本體始終是如如不動的。比如前面講的聞性,不需要靠外境刺激它才生起來,也不因外界不刺激了聲音消失了而滅。所以是不生不滅。

  什么是不垢不凈?就像鏡子一樣。鏡子沒有顏色,不青不黃不黑不白,無色,但是可以顯一切的色。牛糞在鏡子里面顯出來,但鏡子不會臟;鮮花顯現(xiàn)出來,也不會讓它更加干凈,所以是不垢不凈。聞性也是如此,好聽的話,沒有增加我們的清凈;臟話,聞性也沒有被污染。但是,心要是隨境轉(zhuǎn)了,起了煩惱心,就被污染了。不隨著境界轉(zhuǎn),它就不會被煩惱所污染。

  我們是凡夫,我們的聞性會比佛的聞性少嗎?不會減,也不會少。在凡不減,在圣不增。佛是覺悟了,而我們是迷而已。從本體來說,是不增不減。我們的真心對外境了知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但不動不搖。如果隨境轉(zhuǎn),一轉(zhuǎn)就又動又搖。所以,從本體來說我們的真心是如如不動的。

  《心經(jīng)》大家都會背,但怎么在自己身心上去體驗?慢慢實踐,好好體悟。隨境轉(zhuǎn),那一定是妄心,一定貪嗔癡,一定迷惑,一定顛倒,一定輪回;毓夥嫡,不隨境轉(zhuǎn),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那就是我們的真心。大家背《心經(jīng)》,這幾句話“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背了還要搞清楚,我們不是給佛菩薩交作業(yè)就行了,要親身實踐并體悟。

  我們的真心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的。從時間的流向來說,從過去到現(xiàn)在,過去還有過去,未來還有未來,一直貫穿,叫豎窮三際(三際就是過去、現(xiàn)在、未來)。過去、現(xiàn)在、未來,真心都如此,不會變。成佛以后這個真心也不變,地獄眾生的真心也沒有變。比如,地獄眾生聽到油鍋“咕嚕咕嚕”響的聞性和凡夫的聞性實際上是一致的。但是,凡夫最大的問題就是——隨境而轉(zhuǎn)。隨境而轉(zhuǎn)就容易隨煩惱業(yè)力而流轉(zhuǎn)果報呈現(xiàn)可能就是跳油鍋去了,那真是痛苦。觀世音菩薩是“反聞聞自性,入流亡所”。他不是聽外面的聲音,而是收攝身心,聞自己的自性。如果眾生在跳地獄油鍋的當下,不隨境轉(zhuǎn)了,能夠回光返照,地獄就消失了。只是凡夫不明這個真心,心隨境轉(zhuǎn),隨業(yè)流轉(zhuǎn)。

  從空間上說,我們的真心本性范圍有多廣?橫遍十方。所有的宇宙空間都是我們真心的顯現(xiàn)。鼠標是一個物體,有真心的存在;我們的骨頭、頭發(fā)也有真心。我們的真心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無處不在,隨手拈來都是真心的呈現(xiàn)。但是,它不是一切萬物,又不離一切萬物。真心不是鼠標,它不是萬物,但是不離開萬物;不是我,也不離我。所以說,我們的佛性無處不在,橫遍十方。

聽聲音來體悟緣起性空

  比如敲桌子(法師用手敲響桌子),“咚咚”,這個聲音是真實的嗎?這個聲音是假借因緣而生的。敲打的當下,聲音發(fā)出來了,但是你的手敲到桌子,手還沒抽回來的時候,聲音就已經(jīng)消失了。要不斷地去敲打,才會不斷地發(fā)出聲音。所以敲打的當下是因緣和合,敲打完了,因緣不能夠繼續(xù),聲音就消失了。這個聲音不是真實的,是假借手跟桌子的碰撞而產(chǎn)生的。不再敲打它,沒有因緣,聲音也消失了。假如你人在很遠的地方,那么我敲桌子你也聽不到。聲音能被我們聽到,除了手對桌子的敲打,還有耳朵與敲打處的適當距離,還需要空氣的傳播,缺了哪一種因緣,這個聲音都不存在。所以,諸法因緣生,也諸法因緣滅。不僅是聲音,萬法都是剎那生、剎那滅,隨因緣的聚散而生滅的,自性是了不可得。這是從因緣和合、緣起性空的角度去體悟。

從見性體悟真心的存在

  真心遠,則無有邊際,近則就在眼前。遠,看不到宇宙的邊際。近,真心跟我們非常接近,就在眼前,就在我們六根門頭放光動地。我們眼睛眨眨,我們的真心就在作用。認為睜開眼睛見,閉眼不見,那這是妄心的作用。開眼也是見,閉眼也是見,這個是“見性”的作用。很多人以為,死了就沒有真心了,就斷滅掉了。實際上,我們的真心跟肉體沒有關(guān)系,它時時存在。但是一般人心隨境轉(zhuǎn),認為人活著或有境界時才有心;境界沒有了或死了就沒有心。一般人看到的是外在的境界,而不是回光返照自己本來的本性。見不到自己的真心本性,養(yǎng)成心隨境轉(zhuǎn)的習(xí)慣,臨終的時候做不了主,怎么辦?其實見性,看見了東西是見性的作用;沒有看見東西,也還是見性的作用,因為看到?jīng)]有東西,不就是見性還在作用嗎?真心是如如不動的。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思議。真心是無相的,所以它沒有辦法用語言來表達。心到底是什么?它不是青的、黃的、白的、黑的,它不是我們的思想語言能夠表達得出來,它不是有相的。我們的思想、語言都是有相的。有相的東西怎么能表達無相的存在呢?所以說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因為真心無相,要靠我們?nèi)ンw會,回光返照,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別人怎么講沒有用,自己回光返照,有聲音聞,沒有聲音也聞;有聲音是聽,沒聲音也是聽,回光返照就是回到自己的聞性里面去體悟。我們的真心如如不動、靈靈不昧,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所以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思議,但是卻又無處不在。

原標題:傳承-明向法師:《心經(jīng)》的大智慧(二十)

文章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禪宗文化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