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經

《藥師經》,全名《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由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為中文。和《地藏經》一樣,《藥師經》是贊嘆藥師佛行愿的佛經,是大乘經典之一。《阿彌陀經》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zhí)持名號,從一日乃至七日能夠一心不亂,此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詳情]

藥師經講記

\

   懸論

  一敘緣起

  二釋經題

  三明翻譯

  正釋

  甲一緣起分

  乙一敘事證信

  乙二禮請起說

  甲二正宗分

  乙一如來開示

  丙一依正行愿

  丁一總標依正

  丁二別陳行愿

  戊一行愿

  己一總說

  己二別敘

  庚一生佛平等愿

  庚二開曉事業(yè)愿

  庚三無盡資生愿

  庚四安立大道愿

  庚五戒行清凈愿

  庚六諸根具足愿

  庚七身心康樂愿

  庚八轉女成男愿

  庚九回邪歸正愿

  庚十從縛得脫愿

  庚十一得妙飲食愿

  庚十二得妙衣具愿

  己三總結

  戊二果德

  已一說略指廣

  己二以西喻東

  己三以伴贊主

  丁三結勸往生

  丙二善巧方便

  丁一聞名憶念益

  戊一離惡益

  己一離慳貪吝惜惡

  已二離毀犯見慢惡

  己三離嫉妒誹謗惡

  己四離斗訟咒詛惡

  戊二得善益

  己一得往生凈土

  己二得上生天國益

  己三得還生人間益

  己四得轉生丈夫益

  丁二持咒治病益

  戊一由愿觀苦

  戊二入定說咒

  戊三持咒滅苦

  戊四結勸受持

  丁三供養(yǎng)受持益

  戊一供養(yǎng)得護持益

  己一修供養(yǎng)行

  己二得護持益

  庚一曼殊護持

  庚二諸天護持

  戊二受持得加被益

  己一受持儀軌

  己二受持效益

  庚一獲福益

  庚二免難益

  辛一百怪出現難

  辛二一切怖畏難

  辛三內亂外患難

  辛四毀犯墮落難

  辛五女人生產難

  丙三德行叵思

  丁一信解難得

  戊一問答決定

  戊二信謗德失

  戊三信解希有

  丁二功德無盡

  乙二菩薩宏傳

  丙一開示宏通

  丁一救病難以延命

  戊一說延壽法

  己一起說

  己二正明

  庚一病患垂危

  庚二神識受報

  庚三作福續(xù)命

  庚四勵力行善

  己三結勸

  戊二明延壽儀

  己一問

  己二答

  丁二救國難以延命

  丁三救眾難以延命

  丙二問答釋疑

  丙三結勸修度

  乙三藥叉誓護

  甲三流通

  乙一阿難問名

  乙二大眾奉行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講記──民國四十三年秋講于臺北善導寺──懸論

一敘緣起

  藥師經,民國二十三年,太虛大師在寧波阿育王寺,曾講過一次,法緣極盛,當時還記下一部很好的講記。

  我們的國家,多災多難,特別是今年,大陸鬧著空前未有的大水災。我們來宏揚藥師法門,是顯得最有意義的。因為種種災難,是由眾生業(yè)力所招感,佛教本著解救眾生苦難的慈悲立場,設有消災法門,使眾生消除業(yè)障,脫離災難。本寺九月將啟建藥師法會,為上至元首下及軍民人等祈禱,大家能消災延壽,免難得福。所以在法會之前,先講本經,了解得其中意義,將來大家參預法會,一方面仗三寶威力加被,一方面自己依法進修,才能真正達成消災免難的目的──此是講說本經的近因緣。

  虛大師講說本經時,說有三大因緣:

  一、近代人類重視現生安樂,F代人類所重視的是現實的人生,要求現實生活得理想、安樂。佛法所說的樂,有三種:

  1.現法樂,2.后世樂,3.究竟解脫樂。

  世間眾生有種種苦痛的煎迫,所以要求出苦,傾向安樂;而一般所希求的安樂,總不外乎現生樂、后世樂、或是究竟解脫樂。這因為,眾生的根性各異,生活于不同的時空里,其所企求的安樂境界,也就有所不同。有的眾生傾向后有樂,有的眾生要求究竟解脫樂,而現代人類,則特別重視現法樂。釋尊開創(chuàng)佛教,其基本精神,是導致眾生同證究竟解脫樂,所以說佛法是出世的。

  然眾生的要求不同,若但說究竟解脫樂,便不能普應那樂求不同的廣大眾生,因此釋迦佛又開示東方凈土的藥師法門,與西方凈土的彌陀法門。一般以為藥師佛是延生的,阿彌陀佛是度亡的,其實這是通俗的說法。若根據佛法的正義來說,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凈土法門,是適應一類眾生希求的現生樂;西方阿彌陀佛的凈土法門,則是適應另一類眾生所希求的后世樂。但這二者,都同以此為方便,引導趣入大乘,得究竟解脫為終極。

  本來,無論西方極樂世界,或是東方凈琉璃世界,我們誰也不曉得,都是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才知道的,所以這都是釋尊大悲救世的善巧方便。為了引導要求現法樂的眾生,即示以東方藥師的凈土法門;為了引導要求后世樂的眾生,即示以阿彌陀佛的凈土法門,兩者同為圓滿究竟法門所流出的妙用。

  大師所以要特別倡導這藥師法門,因一般佛教徒多偏重于西方的念佛法門,著重于死后的往生安樂土,每引起社會人士的誤解。其實佛法是本于釋尊的解脫樂,雙開東西二凈土,同宏現生后世樂。重現生樂的法門,事實上更適應于現代人類的根性,所以大師特為倡導,以適應現代人類,發(fā)揮佛法的大用。

  二、東方凈土與中國:佛說:「從此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同時又說:從「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曰凈琉璃」。釋尊開示了二大法門,固然東方西方的凈土,都有著真實意義,但釋尊出生于印度,即就我們這小小的世界來看,也是異常適合,富有深長意義的。如印度以西的人,多傾向類似彌陀凈土的思想;印度以東的人,又多類似藥師凈土的精神。這是說,從印度向西去,人民的宗教思想,無論回教或基督教,總是信仰一神,死后求生于天國,重于信仰及后法樂。故佛說西方凈土,不但十萬億土外的極樂,印度以西的國家,如轉穢為凈,也是極樂凈土式的,重視后生樂。自印度向東,如中國則不然,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東方的文化思想,特別著重現生樂,實與藥師佛的凈土相近。所以此經最能適應中國人心。

  三、依藥師凈土創(chuàng)建人間凈土:我們對于藥師法門,平時祗著重消災延壽,而不知藥師如來在過去生中,曾發(fā)菩提心,發(fā)廣大愿,行大悲行,而后才成就無上佛果,成就清凈光明的琉璃世界。關于這,經里說得極其詳細,我們參加藥師法會,應該一面祈求藥師如來恩德的加被,一面依佛因地所發(fā)的大愿,所行的悲行,照著去躬行實踐,以資自凈化他,完成人間凈土。民國二十二年,戴季陶院長,于寶華山啟建藥師法會,領導大眾如藥師佛那樣發(fā)十二大愿。如能依此大愿去實行,不但個己小小災難可以消除,就是整個國家社會甚至整個世界,也可轉為莊嚴凈土。因藥師的東方凈土,即是依其本愿功德而實現的。我們若能實踐此一法門,那末,我們這個充滿無邊苦難的惡濁世界,面臨危難的中華民國,不就可轉成清凈的凈琉璃世界嗎?所以我們聽講此經,應如此理解與實行,而祈求人間凈土的建立。

二釋經題

  本經的經題,據佛說有三個名稱:

  1.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

  2.十二神將饒益有情結愿神咒;

  3.拔除一切業(yè)障。現在流通的本經,是以第一名稱為經題。因為拔一切業(yè)障,就是藥師如來本愿功德的力量;十二神將的饒益有情,也只是護持藥師如來的功德法,而令有情獲得此功德的法益。所以以本攝末,立名為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

  「藥師」:現代談到藥師,祗是配藥的人,而古代卻不然,藥師與醫(yī)生的含義一樣。佛法中常稱佛陀為無上醫(yī)王或大藥師,因佛能治療一切眾生的種種疾病。經里說:人的生理上有三種病──老、病、死;心理上也有三種病──貪、瞋、癡。大覺佛陀出世救濟眾生,即是為了拔除眾生身心的種種病患,故贊嘆佛為大醫(yī)王、大藥師。我們不可把含有崇高意義的藥師一名,視為普通的配藥人。

  什么是?什么是藥?病,即是由于不調和所起的現象,如經說:「一大不調,百一病生」。人的身體,某一部份不調和,即會有病,更會影響到全身的不調和。心的不調也是這樣,我們心理若是有點反,F象,或是有了某種煩惱,便會牽連及全部精神的不安。如此說來,世間的病患就多了,從各個眾生的身心,而擴大到家國、社會乃至整個世界,莫不病患重重。如一個家庭,若父子夫妻兄弟姊妹不調和,此一家庭就是有。灰粋團體中的組織分子不調和,此一團體也即有;再擴大言之,政治不上軌道,是國家。蝗祟惒幌嗾{協(xié),是世界病。有病即有苦,所以種種災難,種種苦痛,無一不是導致于沖突不和而產生的病態(tài)。在個己方面,我們平常也許會自以為沒有病,其實依佛法說:「人生無有不病時」,不過微而不覺罷了。人生從來離不了病。我們既生而為人,則必定有身有心,有五臟六腑等生理組織,而這些組織因素,時時發(fā)生矛盾,時時都在病中。不過若能使它傾向于調和,調和的成分多,身體就稱為健康。從這個意義去看,世間的一切,有痛苦,有災難,即無非是病。

  眾生有病,便需治之以藥。世間的醫(yī)藥以及政治法律等,都可說是藥;但在佛法中,藥就是佛法──法藥。唯有佛法方能療治一切疾病。剛才說,病有身心、家庭、團體、國家、世界等不同病態(tài);凡能夠減除苦痛,使苦痛變成安樂的,都是藥,因此可說世間什么都是藥,處處都有藥,不過我們不知,若懂得了就什么皆可治病。過去有位學醫(yī)的,將要畢業(yè)的時候,醫(yī)師為欲考驗他的學力如何,便命他上山采藥,要他見了藥都采了來。結果他去了一天,仍然空手回來。醫(yī)師問他何故空手而歸?他說滿山的樹木花草,土石沙鑠,樣樣是藥;藥太多了,叫我從何采起!這是說,世間一切都是藥,都可以治病,問題在用藥的人是否理解藥性,會不會應病與藥。佛法是不定法,眾生有種種病,佛就用種種法藥去對治,因為佛法是依眾生的病而施設的,所以說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佛說八萬四千法門。有了什么病,就治以什么藥,若拘執(zhí)為這是藥那不是藥,那就離佛法遠了。

  關于藥與病,已如上所說,現在再談能知病源能應用藥的人──藥師。佛法說有兩種藥師:一為小藥師,一為大藥師。小藥師的醫(yī)術不太高明,藥箱里也祗有一兩樣藥,祗能治療一兩種病;大藥師就不同,他的藥箱里具備了種種藥,應有盡有,而且醫(yī)術高明,能深察病情,精用藥物。這喻諸佛菩薩,圓具精深的智慧,宏偉的愿力,廣大的悲行,有種種法門,種種的妙藥,眾生有什么病即能治以什么藥,千變萬化奇形怪狀的病患,配以千差萬殊的藥方,皆能運用自如,從無差錯;決非偏執(zhí)一方一法的小藥師可比。

  藥師治病,有標治與本治的不同,頭痛治頭,腳患醫(yī)腳,是標治;探究病源以徹底根除病患,是本治。頂好的醫(yī)治,是一面培養(yǎng)元氣,一面預防足以致病的因素,也即是治于未然,這才是上等治法。在心理方面,如教以正當知見,信因果,信三寶;在生理健康方面,教以重視衛(wèi)生,勤于運動,善自調攝。身心若預先調好,根本不會生病。如果不預先防備,而待病發(fā)之后才用藥治好,已是下等治法。這雖是必需的,但到底不及前者。俗語說:「刀傷藥雖好,不割更妙」。講究治本的,是培養(yǎng)身心的健康,使各部平衡發(fā)展,消除疾病的因素。治家病、治國病,也如此。如病發(fā)生以后才去醫(yī)治,實已遲了一著。上等藥師無不標本兼治,問題還是在病人本身,如醫(yī)生教他注重衛(wèi)生,預防病素,他不聽,結果才病倒下來。

  佛給眾生治病,也有治標治本二法。歸依三寶之后,能依教法而按步進修,從愿行中慢慢地體驗。種種煩惱,種種苦痛,自然就會由減少而終至完全根絕,以達最高理想的實現。但普通人不能如此,不知平時進修,善的不保留,不擴充;壞的不減除,反而與日俱增。身心不知調攝,家事不善處置,國事不善治理,弄得毛病發(fā)作,痛苦無邊!佛法為救治眾生身心的種種病苦,故有消災免難的標治法門。在病人,雖不免被譏為:「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然能猛自回頭,急求三寶加被,還不失消災得樂的時機。只怕不認病,不求醫(yī),那才死而后已。所以,能切實依教奉行,苦難不消而自消,;不增而自增。欲求免難延壽消災障,大家要奉行本標兼治。

  依照佛陀治病的方便,還可分為二:一正治,二奇治。正治,是一般的治療法;奇治,是特殊的治療法。毒藥是害人的,但真正的名醫(yī),砒石也可當藥,這是特殊的奇治。但奇治不易,每會發(fā)生危險,而一般的治法則較為穩(wěn)當、安全,不致引生意外。佛的治法也有正常道和特殊辦法,如佛說無我,是根本正治;但有些眾生不能了解,心生恐怖,或是曲解佛意,抹煞因果,向惡拒善,佛于是不得不又說有我,以正其偏弊。這類正用反用,種種慈濟眾生的方便,不勝枚舉?傊,全視眾生患何種病,即治以何種藥。正路雖遠而平坦易行,曲道雖近而崎嶇危險。這點,修學佛法的人,非首先了解不可。

  藥師,本可為一切佛的通稱,佛都能善治眾生病的。佛體察眾生的種種病情,能施設運用種種法藥──八萬四千法門,即是八萬四千法藥。如作大類的分別:有人天法藥,小乘法藥,以及自利利他的菩薩法藥等。約此意義,一切諸佛都是無上醫(yī)王,都是大藥師。不過東方凈土的如來,特別重視消災免難,特重于治理眾生身病,所以特以藥師為名。究竟的無上的藥師,唯是佛陀,而佛弟子依佛教法修學,或自學,或講說以利化,多少學習了佛陀的法藥,多少救治眾生的病苦,也可以稱為藥師。

  「琉璃光」:也是東方佛的名字。此中所說的琉璃,不是琉璃燈、琉璃瓦等琉璃,而是梵語薜琉璃的略譯,是一種寶物。顏色如萬里無云的碧空,又如澄清深徹的海水;體質堅固,如金剛石,為極希有的珍寶。這是以琉璃寶的光輝、明凈,而比喻佛德,所以東方藥師佛,又以琉璃光為名。

  琉璃寶,或釋作遠山寶。依佛教說,我們的這一世界,當中是須彌山,山的周圍有四大部洲,須彌山的四峰皆是寶類所成。南贍部洲所對的山峰,即琉璃寶[P12]積聚而成。此寶山光輝映入空際,遂呈青色,故琉璃義譯為遠山寶。現代科學家,對于天空何以會呈現青色,當然有他的解說。而佛出印度,取印度當時的見解,解說為由于琉璃寶光的反映。

  佛與菩薩,皆是依德立名。但佛德崇高,沒有完美適當的,所以只能從佛(自利或利他)德的某特性,或用譬喻來勉強詮示。如須彌山王佛,是以巍峨高大的山王,比擬佛德的偉大崇高;如栴檀香佛,因佛的德香遠聞,故以栴檀香立名;又如雷音王佛,形容佛的法音遠震,如空中的雷音一樣,震撼世界。佛的名號,以德或從譬喻安立,這里的琉璃光,也是從比類來贊佛的德性。

  琉璃光的含義,現在略說兩點:

  一、依眾生的心境說。本經以東方佛土為凈琉璃世界,佛名琉璃光如來;輔佛宣揚正法的,是日光遍照和月光遍照二菩薩。前面說過,琉璃寶即是遠山寶,琉璃光系由遠山寶映現于空際的光彩;而今此二菩薩,以名喻德,當然如日月行空,普照一切。眾生──人類在生死輪回的過程中,都有一種向上向光明的趣向和要求;佛陀隨應眾生的心境,也就以明凈的青天與日月,表征如來的德性。向上向光明的趣求,是人類普偏而本能的共同希望;佛教,固然是傾向于真理與光明,即一般的低級宗教,也同樣向上向光明的。多神教中,崇拜太陽、月亮;基督教的上帝,雖說無形無像,而見上帝的也是赫赫的光明;又如印度宗教有天的崇拜,天(梵語提婆)的意義,也就是光明。所以人類對于日月光輝或明凈空界的景仰,只是渴求光明與明凈的內心表現。人類的本性便是向光明的,不過如知識幼稚的,信(太陽月亮)神,信鬼,而不能自覺景仰光明的真實意義──歸向于佛陀,引發(fā)而實現佛性的明凈。所以藥師法門,即以青天與日月的光明,表征佛菩薩的功德,顯示人類最高的理想界。

  世間的光明,無過于日光和月光。此二種光明,同是清凈的,象征希望與幸福的。然多少也有些不同,大致說來,日光是溫暖的,富有熱力的,一切的一切,在日光朗照下,都能明顯地發(fā)露出來。這喻如智慧的光明,能給予世間以熱力,能透過蒙昧,灼照一切,通達世出世法的真相。月光呢,它是清涼的,安寧的,幽靜的;它在黑夜中放出皎潔清輝,引導人們走上正路,避諸險難,具有大悲慈濟的意義。太陽光給人以熱力、光明、幸福和希望;月亮給人以清涼、安寧、幽靜的境界。光和熱,能夠激發(fā)我們奮發(fā)向上;而清涼與寧靜,足以陶冶我們的性靈,獲得自在與安定──這都為人生所必須的。

  現實世界,人人都有傾向光明的意欲,人生要有光明的人生,社會也要有光明的社會。中國古有「光天化日」四字,形容光明的社會,F在中華民國,以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標幟為國旗,象征著我們的國家民族,將在青天白日之下自由平等地過著光明幸福的生活。唐朝武則天皇帝,有以佛教思想導入政治的抱負;她想使政治走上正軌,人民得以過著幸?禈返纳,所以她特別造了「曌」字,作為自己的名號;「曌」讀為照,便是日月臨空的意思。由此可見她是怎樣地憧憬著光明幸福的遠景!然而,以上所列舉的是一般人類的光明傾向;真能引導我們達到終極目標,使我們達到究竟的光明的人生境地,唯是佛法。故唯有大家向佛法的大道上走,才能完成究竟圓滿的人生,才能使我們達于永久光明、無限光明的境界。

  二、約佛陀的證境說:佛的自證境界,本是不可以心思口議,平等平等,無有差別,離一切相的。約從離無明暗翳而顯證說,稱佛的自證境界為最清凈法界,猶如凈虛空;或稱畢竟空,或稱空性,都從現證的真性說。琉璃光,即佛的自覺境界。如如智契如如理,在平等一法界中,顯發(fā)無邊光明(清凈功德),朗耀皎潔,平等無差別,不是混混沌沌黑漆一團,故喻佛的自證境為琉璃光。佛果的圓滿境界,實在不可思議,不可言說,所以經中每以菩薩的因德,表達如來的果德。如毗盧遮那佛(也是光明遍照意),以文殊、普賢二大士,表彰佛陀的大智與大行。或以四大菩薩,表彰佛的悲(觀音)、智(文殊)、行(普賢)、愿(地藏)。本經以日光遍照、月光遍照二菩薩,表彰藥師佛的大智慧(日)與大慈悲(月),如日月光輝的遍照世間,普濟一切。如來所有的無量無邊功德,在這二大菩薩的德性中,充分的表現出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