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倫之道
人倫之道
有一天清晨,佛陀著衣持缽,進入舍衛(wèi)城乞食。佛陀看到城內(nèi)才德兼具的長者子善生,全身沐浴潔凈,在附近的園林向東、西、南、北、上、下諸方禮拜。
佛陀走向前說 :「善生! 你這樣禮拜有什么意義嗎?」
善生回答 :「我的父親臨命終時告訴我 :『你要修持恭敬禮拜,先要頂禮東、南、西、北、上、下諸方。』我稟承父親的遺教,每天澡浴清凈,在這里禮拜,從不敢違背,我也不懂這樣禮拜有什么意義!
佛陀說 :「如果依照佛教的圣賢法,并不是以禮拜這六方為恭敬!
善生問 :「請問什么是佛教圣賢法中的六方禮拜呢?」
佛陀說道 :「善生! 諦聽! 我將為你仔細講說!
善生說 :「我非常歡喜聽聞!」
佛陀說 :「如果有人知道遠離四種系縛煩惱的結(jié)業(yè),又知道六種減損財富的起因,同時能夠禮敬六方,那么他今生必定能獲得福報善利,同時也能穩(wěn)固后世善法的根基,這是有智慧的人所稱贊的。就是將來身壞命終,也必定能投生善趣、天界!
四種結(jié)業(yè)就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如果一個人對于心中的貪欲、恚、愚癡,沒有自制的能力,人格就會像農(nóng)歷十五以后的月亮漸漸黯淡無光,壞名聲將日有所聞; 反之,懂得自我克制、消除惡念,人格就會像漸盈的月亮,逐漸散發(fā)光芒。
佛陀告訴善生童子,有六件事情必須防范,才能保障家庭經(jīng)濟,不至于讓家財日日耗損。
「一、飲酒。飲酒的人,神智昏昧,是百病入侵的門戶。飲酒使人身心放蕩,口無遮攔,恚怒一起則容易與人紛爭,使惡名流布,為人所輕賤。由于飲酒辦事不力,不能獲得他人的信任,自然常去財利!
「二、博戲。賭博的人,十賭九輸,使財產(chǎn)日日耗損,尤其是賭輸?shù)臅r候,很容易生起盜竊的心。同時賭博是投機的行為,也是導致與人紛爭的根源,為有德者所疏離,為智者所不恥!
「三、放蕩。好吃懶做,游手好閑的放蕩人,終其一生無有是處。放蕩有六個過失 : (一)不能保護自己; (二)不能保護財貨; (三)不能保護子孫; (四) 由于居無定所,常有驚懼; (五)惡事纏身; (六) 放蕩的人大白天睡覺,到了晚上又常虛妄幻想。」
「四、伎樂作樂。生性虛榮的人,喜歡結(jié)交權貴,晏會作樂,同時也常希望他人宴請自己。在歌舞琴瑟等聲色的娛樂場所,染上放蕩縱欲、結(jié)交惡友等不良惡習,導致家業(yè)不興,倫理道德喪失!
「五、結(jié)交惡友。惡友不但不能幫助我們,還會拖累我們。比如,壞的朋友會引誘我們做壞事,或是圖謀他財,或是誘惑他人。壞的朋友,財利向自己,輕慢禍害向他人。」
「六、解怠懶惰。家里財寶盈溢,不愁吃穿時,不肯作務; 貧窮吃不飽時,也不肯勤勞作務; 冷的時候不肯做,太熱、太早、太晚都不肯做。不是嫌晚,就是嫌早、嫌冷、嫌熱,這樣怎么能有所成就呢?」
佛陀告訴善生 :「這世間有四種行為表面看起來很親近,實際上卻是怨家仇敵的征兆,是哪四種呢?」
一、敬畏而順伏的行為。例如 : 先給與,后奪取; 給的少 卻希望得到很多的回報; 因為敬畏,所以故作親近; 或是因為利害關系,而表現(xiàn)出親密的樣子。
二、華美的巧言;ㄑ郧烧Z的表現(xiàn)形式是,無論善惡對錯都贊同; 困難的時候就背棄朋友而逃; 碰到好事來到朋友處,卻暗中加以阻止; 發(fā)現(xiàn)危難之事,便加以推拒遠離。
三、恭敬服從的行為,其實背后可能暗藏玄機。例如 : 事先說謊; 當下說謊; 發(fā)現(xiàn)小錯,就大肆攻擊。
四、惡友相親。例如 : 飲酒作樂時,結(jié)交為朋友; 睹博奕戲時,結(jié)交為朋友; 淫逸放縱時,結(jié)交為朋友; 歌舞作樂時,結(jié)交為朋友。
以上這些親近的行為舉止,是不足以依怙的。一個有智慧的人,
應該有覺知的能力,應該要快快的遠離,有如躲避深坑險道一樣的積極。
佛陀還告訴善生 :「世間有四種親近的行為值得效法,是人類的利益和救護。是哪四種值得親近的行為呢?」
一、制止錯誤的行為。發(fā)現(xiàn)有人作惡便加以制止,指引他人正直善良的行為,以慈憫心對待他人,幫助他人獲得人天的功德果報。
二、慈憫為懷?吹剿耸聵I(yè)有成,感到欣慰歡喜; 見人造惡犯罪,感到傷心難過; 時常稱贊別人的功德; 看到別人講說惡言惡語,能夠加以制止。
三、利益他人。護佑他人,不讓人放逸散亂、不讓人放逸失財、不讓人擔驚受怕。
四、志同道合。為思想一致的人,不惜奉獻出性命; 為志同道合的人,不惜奉獻一切財產(chǎn)、排難解憂; 在沒有閑雜人等的地方,規(guī)勸教誡。所以說,防非止惡才能預防罪惡的造作,心懷慈憫才是真正的親近。
當善生向佛陀請示,禮拜六方有什么意義時 -----
佛陀說 :「你這樣禮拜很好,倘若再加上觀想那就更好。當你禮拜東方時,就觀想這是在禮拜父母雙親。禮拜南方時,觀想禮拜的是師長。禮拜西方,觀想這是禮拜妻子。禮拜北方,觀想禮拜的是親朋好友。世拜下方,觀想禮拜的是仆使下屬。禮拜上方,則觀想這是禮拜沙門、宗教師。
所謂六方,也就是 :
壹、向東禮拜 : 表達親子之間的關系
一、為人兒女應以五件事敬順父母 :
1.親侍供奉,讓父母衣食無憂。
2.不論做什么事情,應該讓父母親知道。
3.父母親的要求,要恭敬順從的接納。
4.父母親的正確指示,不敢違背。
5.父母親從事的正當事業(yè),不能中斷。
二、為人父母也應以五件事對待子女 :
1.制止子女不當?shù)男袨榕e止,關心子女是否染上惡習,或交上壞朋友。
2.引導子女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教他學得一技之長。
3.慈愛子女入骨徹髓,關心子女的醫(yī)療病痛。
4.為子女成就美滿婚姻,為其迎娶婚嫁。
5.盡心盡力不使兒女饑餓、困乏。
善生! 子女敬順父母,供奉父母,能使父母安享人生。父母愛護子女,幫助子女,能使子女事業(yè)有成。
貳、向南方禮拜 : 表達師生之間的關系
一、為人弟子應以五件事敬奉師長 :
1.盡力幫助師長,使師長得到應有的生活照顧。
2.禮敬供養(yǎng)師長,假如有什么好東西應先供養(yǎng)師長。
3.尊重仰戴師長,經(jīng)常對人稱說師長的恩德。
4.師長有所教敕,恭敬承順不敢違背師長的教導。
5.追隨師長的思想言說,憶持不忘。
二、為人師長也應以五件事教導弟子
1.循循善誘,教導不倦。
2.教導學生新的知識 以及過去不曾聽聞過的法門。
3.學生有疑問,師長要有善巧方便解答其困惑。
4.介紹學生結(jié)交善友,親近善知識。
5.盡自己的能力傾囊相授,讓學生很快的學會老師的學問,使之青出于藍,更勝于藍。
善生! 弟子敬順供奉師長,能使師長安穩(wěn),沒有憂患顧慮。師長盡心教導弟子,使學生成長,傳承學識智慧,利益人間。
參、向西方參拜 : 表達夫妻之間的關系
一、為人丈夫應以五件事對待妻子 :
1.以禮相待。妻子不是黃臉婆,更不是用錢買來洗衣煮飯的傭人。家事平等,丈夫要以禮貌、尊重、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妻子。
2.威嚴不闕。對待妻子當威嚴時則威嚴,當疼惜時要溫言安慰。
3.莊嚴以時。讓妻子能穿戴整齊,幫她買些裝飾用的飾品,維護她應有的人格尊嚴。
4.衣食隨時。隨著四季的變化,要讓妻子衣食飽暖。
5.委付家內(nèi)。把居家一切事務交付給妻子處理。
二、為人妻子也應以五件事對待丈夫 :
1.早晨在丈夫之前起床。
2.等丈夫坐后再落坐。
3.說話柔和,語氣充滿體貼慈悲。
4.敬順丈夫的指示。
5.體會丈夫的心意,與之配合無間。
肆、向北方禮拜 : 表達親友之間的關系:
一、為人親友應以五件事對待親族 :
1.盡己所能布施,幫助親友度過難關。
2.若見親友犯過,應以善言慰喻,在沒有人的地方,勸導親友向上向善。
3.凡事為親友的利益著想,自己有一點好處,就與親友分享。
4.與親友合伙創(chuàng)辦事業(yè),要彼此信任,共同謀求利益。
5.與親友相處要以真心實心,坦誠相待。
二、為人親族也應以五件事對待親友 :
1.護佑親友不令放逸散亂。
2.護佑親友不使放逸失財。
3.護佑親友免遭恐懼。
4.勸導親友廣行善事。
5.稱贊親友的善行懿德。
善生! 敬重親族能使親朋好友安居樂樂,無后顧之憂。
伍、向下方禮拜 : 表達主從之間的關系
一、為人主管應以五件事對待下屬 :
1.知道屬下的能力,知道如何運用其長才。
2.提供生活衣食所需,讓屬下可以以心無旁騖的做事。
3.適時獎勵慰勞,給予屬下工作表現(xiàn)的成就感。
4.當屬下生病時,給予良好的醫(yī)護療養(yǎng),照顧其身體健康。
5.適時給予假期休息,讓屬下有正當?shù)男蓍e活動。
二、為人下屬也應以五件事對待主管 :
1.勤奮早起。
2.計劃詳細周密。
3.主管沒有給予的東西,不可私自取用。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如瑞法師: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師: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本源法師: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靜波法師:跳出三界得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本源法師: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師: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師: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界文法師: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師: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西行法師: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懺云法師: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道堅法師: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西行法師: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夢參法師: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夢參法師: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天因法師: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