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疑心之相狀

  【此種心,逢緣觸境,會以各種不同之相狀出現(xiàn),如:

  第一、我業(yè)障太重,不消業(yè)怎能往生?】

  很多人念佛確實有這種心理,我業(yè)障那么重,若不消業(yè),怎么可能會往生?如果這樣想,就是認為說,阿彌陀佛用名號要救度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救度能力不太夠。因為認為自己的業(yè)障太重,就猶如懷疑說,這顆石頭太大顆,這艘船要載我這顆石頭,這么大顆怎么可能?能載得動嗎?這種的疑心豈不是懷疑對方的能力不夠嗎?我們念佛的人將來臨命終,是阿彌陀佛現(xiàn)前接引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認為自己業(yè)障很重,不消業(yè)無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豈不是就是懷疑阿彌陀佛救度我們的能力不夠。阿彌陀佛的名號,是經(jīng)過不可思議兆載永劫廣修六度萬行所成就的,怎么會不夠?

  【第二、我修行日淺,功德不足,恐難往生?】

  這也是很多念佛人的共同心態(tài)。我修行,又不是很有功德,還很淺,還不是老修,這樣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可能嗎?這就是疑心。

  任何人只要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論他自己所修的功德多或少,阿彌陀佛都不嫌棄。若認為自己修行的功夫太淺,功德不夠,那么《觀經(jīng)》下品下生的眾生,平生造盡五逆十惡,臨命終才念十聲的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你看他的功德難道夠嗎?只念十聲的南無阿彌陀佛而已。如果說要眾生自己修行的功夫很深、功德很大,那么《觀經(jīng)》下品下生的人,他一生造盡五逆十惡,又沒有在修行,臨命終才念十聲的佛號南無阿彌陀佛而已,他便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下品下生,若論眾生自己要修行功夫、功德,他要憑什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任何人只要愿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稱念六字果號,阿彌陀佛都慈悲平等救度。

  【第三、我念佛功夫不好,妄念紛飛,如何往生?】

  這一個疑心,幾乎可以說是念佛的人共同的毛病。很多人念佛,因為一邊念佛一邊打妄想,內(nèi)心開始恐慌:我念佛的功夫又不好,一邊念佛一邊打妄想,妄念紛飛,要如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其實這種懷疑也是多余,因為阿彌陀佛的光明,第三光明就是無礙光明,阿彌陀佛的無礙光明,普攝念佛的眾生無所障礙,不會因為凡夫的妄想、執(zhí)著而有所障礙。因為阿彌陀佛發(fā)愿要以名號救度主要的對象,是十方的六凡眾生,那么六凡的眾生就是有煩惱、有妄想,要如何沒有煩惱、沒有妄想?當然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清凈的西方佛國,才可以斷煩惱、證菩提,在娑婆人間想斷煩惱證菩提,實在對大多數(shù)的凡夫而言,確實是非常的困難。

  因此念南無阿彌陀佛,要求念到?jīng)]妄念、沒煩惱才能往生,這是很高的條件,這是千百萬人當中一個、兩個能夠做得到,其它的人都做不到。阿彌陀佛要救度凡夫,難道會要求凡夫去做他做不到的修行,然后再加以救度,不會吧!佛是大慈大悲的人,怎么會去苛求眾生呢?明知道這個凡夫會打妄想,還叫他念佛要念到?jīng)]有妄想,才加以救度,有這樣的佛嗎?絕對沒有!所以安心念佛,妄想紛飛就讓它妄想紛飛,只要認真念佛,因為念佛不斷煩惱證菩提,阿彌陀佛的無礙光明普攝,使得一邊念佛一邊打妄想的凡夫眾生,照樣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站在佛這方面來說,眾生一邊念佛一邊打妄想,阿彌陀佛照樣能救到這個眾生,這樣才是了不起的阿彌陀佛,這樣才是不可思議的佛恩。

  【第四、我雖念佛,臨命終時,佛是否來迎?】

  這個疑心,對部份念佛的人來說確實有,因為這是十多年來,信愿看過很多念佛的人有這種疑心,因此才會這樣寫。我念南無阿彌陀佛,將來臨命終,阿彌陀佛若沒現(xiàn)前來接引,那我不就一生白念的?確實有人對信愿講這種話。對這種懷疑阿彌陀佛現(xiàn)前接引的念佛行者,信愿會將四十八條大愿的第十九愿臨終接引愿,讀一遍給他聽,而且稍做解釋,讓他了解,佛明明就發(fā)愿要在我們臨終現(xiàn)前來接引了,我們怎么會對佛祖的誓愿不相信呢?

  第十九愿臨終接引愿:“設(shè)我得佛,十方眾生,發(fā)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fā)愿,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xiàn)其人前者,不取正覺。”法藏菩薩發(fā)愿是從真心稱性發(fā)愿。真心是佛菩薩的心,凡夫的心是假心;真心是從真如本性流露出來的,我們凡夫眾生雖然同樣有真如本性,可是被煩惱、無明、業(yè)障遮住,所以真心沒有透露,我們凡夫的起心動念是假心。假心就是虛假心,虛假之心就是以生滅心、分別心、意識心在看待一切人、事、地、物,所以起心動念若生滅心、煩惱心、意識心,就是虛假之心。佛的起心動念,都是從真如本性流露而出,所以佛的心是慈悲心、平等心、悲愍心,對一切眾生的救度是真實心。阿彌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薩,是古佛的真心發(fā)愿,所以這愿就是真愿;以真心修行,這行就是真行。真實的愿行所成就的功德,就是無為、無漏、無上,所以我們念這句真實、無為、無漏、無上的名號,當然所得到的功德,便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菩提。所以我們在臨命終,決定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現(xiàn)前接引。

  如果我們念佛的人,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不退,將來在臨命終,佛菩薩沒有現(xiàn)前,那么法藏菩薩的第十九愿就沒有成就。法藏菩薩的第十九愿若沒有成就,法藏菩薩就不能成佛?墒欠ú仄兴_已經(jīng)成佛了,《阿彌陀經(jīng)》說:“阿彌陀佛成佛以來,于今十劫。”既然法藏菩薩已經(jīng)成佛,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十方的眾生稱念,決定在臨終之時,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會現(xiàn)前接引。所以懷疑佛是不是會在我們臨終之時現(xiàn)前接引,實在是多疑的,沒有必要。

  【第五、我臨命終時,萬一病苦太重,失卻正念,該怎么辦?】

  這一種也有很多人擔(dān)心,擔(dān)心在臨命終,因為身心受病苦的折磨,無法起念佛的正念。事實上,在十方的念佛行者臨終,很多人確實因為身心病苦很重,無法有正念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十多年來,信愿經(jīng)常受四眾佛子的禮請,到各大醫(yī)院去關(guān)心生命遭受到危急、災(zāi)難或是即將臨終的病者,去看他們、探望他們,希望能夠借著念佛,幫助他消災(zāi)免難,幫助他走完人生,幫助他起正念,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確實在這十幾年之中,信愿看到很多人,身心受到病苦折磨,無法念佛。有的看到信愿去探望他,就對我說:“師父啊,我很痛苦。”我就鼓勵他說:“你要念阿彌陀佛!”痛苦在那里哀哀叫,倒不如念阿彌陀佛的圣號,借著阿彌陀佛的慈光照耀,消除業(yè)障,減輕病苦。多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圣號,轉(zhuǎn)心念在佛念、正念、凈念,自然就比較能忘記身心病苦,也比較能夠減輕苦受。可是很多人就說:“師父啊,我很痛苦,我佛號念不出來。”確實!所以,將來我們在臨命終,除非是橫禍而亡,要不然很多人的舍報,都是因為病苦而亡。

  在臨命終,身心受到病苦的折磨,失卻正念,阿彌陀佛就不現(xiàn)前接引嗎?不會!阿彌陀佛正會因為凡夫在臨終受到病苦的折磨,無有正念,趕緊現(xiàn)前威神加持,消除病苦,令生正念,往生西方。所以我們在臨命終,就是會因為病苦而醫(yī)藥罔效,舍去這個色身肉體,離開娑婆世界,往生西方。能夠無病而終、正念分明、自在解脫的,是念佛人當中很少數(shù),大多數(shù)的人都沒有這份修行的本事。一般的人,無論出家、在家,在臨命終都是病苦連連,罕有無病而終的。

  所以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對阿彌陀佛這句佛號要救度我們,一定要有正知正見。因為我們在臨終之時,有可能重病而失卻正念,所以阿彌陀佛為了要使我們有正念,使我們決定往生,因此在我們臨終之時現(xiàn)前接引。如果我們在臨終之時,若沒蒙受阿彌陀佛的現(xiàn)前接引,凡夫因為生死業(yè)力非常的深重,就有可能被冤親債主化作父母,接往三途;有可能因為業(yè)障的現(xiàn)前,而墮落三途;有可能因為種種的障緣,而墮落三途。所以念南無阿彌陀佛,只要在平生好好用功,一心一意求往西方,將來在臨命終,阿彌陀佛絕對會現(xiàn)前,因為這是他的愿力。

  阿彌陀佛會在你我臨終現(xiàn)前,并非是因為我們臨終一定有正念,才感召阿彌陀佛現(xiàn)前,不是!是在平生念佛修行這個因,感召我們在臨終時阿彌陀佛現(xiàn)前接引,這是凈土很重要的知見觀念。有的人就是一直執(zhí)著在我臨終若沒有正念,就不能感召阿彌陀佛現(xiàn)前,而疏忽了其實是平生正念,便可以感召臨終之時阿彌陀佛現(xiàn)前。阿彌陀佛現(xiàn)前,對這個臨終之人威神加持,令心不亂,心不顛倒,意不凌亂,心不貪戀,正念往生。臨命終只要有阿彌陀佛的現(xiàn)前,就千穩(wěn)萬當。

  阿彌陀佛的現(xiàn)前,不是我們凡夫祈求拜托,阿彌陀佛才會現(xiàn)前,實在是阿彌陀佛發(fā)了第十九愿臨終接引愿,誓言要護持每一個念佛修行的佛弟子,使他排除種種的臨終惡緣障緣,使他正念往生西方,阿彌陀佛的心愿確實就是如此。我們?nèi)趔w解阿彌陀佛名號有第十九愿對我們臨終決定接引的心愿,當然我們這種疑心——怕病苦太重失卻正念,這種疑心就會消除。

  【第六、我臨命終時,如果沒人助念,那就糟了?】

  這是很多念佛的人共同有的疑心。我現(xiàn)在多為人家助念,這樣,將來我在臨命終,才有人為我助念。所以現(xiàn)在發(fā)心助念的目的,是為了祈求將來臨命終有人助念。其實助念對很多一生沒學(xué)佛的人來說,在臨終或是死后,是很好的菩提增上緣。所以在臨終,一個人遭受到生命的危急,即將要離開這個世間,我們放下萬緣,先為他念佛,幫他提起正念,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功德很大。所以去為人助念、開示,實在就是做眾生的善知識,做彌陀的大使者。

  但是助念要無求、無私、付出,不要有所求:“我就是為了臨命終要有人助念,所以我才發(fā)心去為人助念。”這種的心應(yīng)該要修正:“我為人助念,就是要幫助一切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nèi)槿酥,這個亡者已經(jīng)死在他家,我們幫他念阿彌陀佛的圣號,他當下可以接受阿彌陀佛的佛光照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活人在這個亡者的身邊,為這個亡者念佛,怎么會有不往生決定的道理?

  所以只要往這點去思惟凈土真實的道理,心中就不會祈求,將來臨命終,人家一定要幫我們助念,因為祈求的心是不安的心,是懷疑的心。將自己將來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么重大的事情,寄托在不可知的未來,這樣哪有智慧?當然沒有智慧啊!所以我們?nèi)檫@個亡者念佛,這個亡者可以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那亡者已經(jīng)往生了,我們活人在那里,難道就沒受到阿彌陀佛的佛光照耀嗎?這個亡者是我們?yōu)樗罘,他才會往生,哪有可能說這個亡者往生,我們活人反而不往生。所以這個亡者如果在當時就已經(jīng)往生,那我們?yōu)樗罘鸬娜,豈不是當下在為他念佛時就往生決定。所以不用期待,將來我在臨命終的時候,一定要有人為我助念。當然將來在臨命終,有人為我助念,這是很好的福報,但是不一定每個人都有這個福報哦!而且那種祈求的心,豈不是突顯出現(xiàn)在對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的懷疑。

  所以這“第六、我臨命終時,如果沒人助念那就糟了”,正是疑心的流露。所以將那個懷疑的心消除掉,透過聽聞南無阿彌陀佛本愿的道理,便可以將這個疑惑之心消除。

  【第七、光念一句佛號,就夠了嗎?】

  這種的疑心,十幾年來信愿也經(jīng)常聽到。很多人遇到信愿,知道信愿是鼓勵人專門念佛,所以他就問,說:“光念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就夠了嗎?”通常我若遇到有人問我這種問題,我會以較輕松的口氣跟他說:“你認為光念這句佛號,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夠,我認為有余。我認為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的真實無上功德,要回向給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余;回向給張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有余;回向給李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有余;回向給王五,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有余;回向給毛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有余,回向給十方每一個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句佛號的功德都還有余。”

  為什么?因為佛號是萬德洪名。萬德的意思就是,佛號的六度萬行功德,究竟圓滿無上。我們要了解這句佛號的功德,為什么究竟圓滿無上?因為佛號的功德,是法藏古佛所修成的。法藏古佛用真實心、慈悲心、清凈心、平等心修成的。以真如修行,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所修的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都相應(yīng)真如本性,沒分別、沒執(zhí)著。以布施來說,法藏菩薩在修布施行。布施有財施、有法施、有無畏施。法藏菩薩修諸六度萬行的布施行,舍身舍命、犧牲奉獻,不只是舍金錢、舍國家、舍妻兒、舍身軀,所有一切,只要能夠利益眾生的布施,菩薩無不盡心盡力去做。

  以財施來做譬喻,凡夫要透過財施證悟三輪體空,這是非常的困難。財施就要沒有布施的我,要沒有受施的對方,要沒有布施的金錢,三輪要體空,布施才有波羅蜜。波羅蜜就是究竟圓滿。如果有執(zhí)著布施的金錢,有執(zhí)著布施的我,有執(zhí)著受施的對方,就沒有三輪體空,這是凡夫的財施。法藏菩薩的財施,就做到三輪體空,所以阿彌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薩,是以古佛的真心修行,所以所修的六度萬行,每一行都是無為、無漏、無上、真實。點點滴滴無為、無漏、真實、無上的功德究竟圓滿了,法藏菩薩才成就佛道,佛號叫做南無阿彌陀佛。所以這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有萬善萬行無為無漏的總功德。

  剛才信愿所講的這番道理,是就名號的功德由來來作說明。現(xiàn)在信愿要再將這句佛號,法藏菩薩發(fā)愿修行,是為十方一切眾生來發(fā)愿修行這個立場來分析,讓大家了解,為什么佛號的功德回向給每一個眾生還有余——還究竟圓滿?不要說有余。因為法藏菩薩發(fā)愿修行,是為十方每一個眾生而作,不是為他自己而已。

  法藏菩薩不是一般的凡夫修到菩薩的身份地位,不是!法藏菩薩是古佛,因為在《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jīng)》說,法藏菩薩原來就是古佛。這段經(jīng)文世尊說:

  【彼法藏比丘,為度十方世界一切有情,雖起超世愿,修無量大行,是本久遠實成,本有法身常住!

  在《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jīng)》說,法藏比丘,為了要度十方一切有情,起了超世大愿,修無量的大行,也就是發(fā)四十八條大愿、廣修六度萬行的意思。“是本久遠實成,本有法身常住”,法藏菩薩原本就久遠劫之前就成就佛陀了,成佛后,當然法身常住,不生不滅。為了憐憫生死的凡夫眾生,而倒駕慈航,示現(xiàn)國王,遇到師佛世自在王佛,因此“舍家棄欲,行作沙門”,舍棄家庭、王位,作一個出家人,發(fā)了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愿愿要以本愿名號廣度十方眾生,愿愿要建立清凈莊嚴的西方佛國,這就是法藏菩薩的心。發(fā)愿,如果沒修行便不能滿愿,因此五劫思惟,發(fā)了四十八愿之后,兆載永劫修諸六度萬行。愿行功德究竟圓滿了,法藏菩薩成佛,叫做南無阿彌陀佛。所以法藏菩薩的修行,為十方有情眾生啊。這是《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jīng)》世尊所開示的。

  所以為什么很多人念佛,對阿彌陀佛沒有信心,認為光念這句佛號阿彌陀佛,這樣功德夠嗎?不但夠,還有余,因為法藏菩薩為十方每個眾生,發(fā)愿修行所成就萬善萬行總功德的名號,要給我們信受、稱念、往生、得救、成佛,怎么會不夠?若不夠,就是法藏菩薩在不可思議兆載永劫所修的六度萬行沒修成啊。

  如果你將《無量壽經(jīng)》好好的讀幾遍,心中絕對不會再懷疑,說“光念一句佛號,這樣夠嗎?”不會這樣懷疑,那個疑心就消失了。光念佛,不聞法、不讀經(jīng),當然凈土的教理非常的薄弱,就會這樣懷疑。阿彌陀佛已經(jīng)救度千千萬萬的眾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了,功德怎么會不夠?在《無量壽經(jīng)》世尊也說明,十方的國土,很多人會往生到西方佛國!稛o量壽經(jīng)》到了經(jīng)文的最后,世尊確實有如此的開示。我們看那么多的人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凡夫眾生念佛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在擔(dān)心光念佛功德不夠。

  在《無量壽經(jīng)》世尊跟彌勒菩薩開示說:“不但我剎諸菩薩等,往生彼國,他方佛土亦復(fù)如是。”不但娑婆世界有很多眾生往生到西方佛國,在十方佛土也有很多眾生往生到西方佛國。娑婆世界的眾生有多少人往生西方佛國呢?世尊跟彌勒菩薩說:“于此世界有六十七億不退菩薩,往生彼國,一一菩薩已曾供養(yǎng)無數(shù)諸佛,次如彌勒者也。”在我們娑婆世界,有六十七億的不退菩薩往生到西方佛國,F(xiàn)在我們這個地球的人口,也還不到六十七億的人口。不但我們娑婆世界,有六十七億不退的菩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經(jīng)文還說出很多世界,“其第一佛,名曰遠照,彼有百八十億菩薩皆當往生。”遠照如來的國土,有一百八十億的菩薩,都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其第二佛,名曰寶藏,彼有九十億菩薩皆當往生。”寶藏如來的國土,也有九十億的菩薩,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其第三佛,名曰無量音,彼有二百二十億菩薩皆當往生。”無量音如來國土,也有二百二十億的菩薩,皆當往生,很多啦!后面經(jīng)文說到“第十三佛,名曰無畏,彼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眾,諸小菩薩及比丘等不可稱計,皆當往生。”在無畏如來的國土,有七百九十億的大菩薩,以及諸小菩薩跟比丘等,無法計算的數(shù)目,通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世尊跟彌勒菩薩說:“不但此十四佛國中諸菩薩等,當往生也,十方世界無量佛國,其往生者,亦復(fù)如是,甚多無數(shù)。”不但這十四個佛國的國中菩薩,有很多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佛國,往生者也非常之多,“甚多無數(shù)”,無法去計算!所以我們從《無量壽經(jīng)》的經(jīng)文知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是非常之多。不是對凈土教理沒有深入了解的人認為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很少。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很少。”這種的話,我們也經(jīng)?梢月牭。其實《無量壽量》世尊的開示,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很多,無法計算啊。

  所以念南無阿彌陀佛一佛夠嗎?有!絕對夠!因為佛號是法藏菩薩為十方每一個眾生所成就的,怎么會不夠呢?

  【第八、念佛是很好,但修一點功德輔助,豈不更穩(wěn)?】

  有這種的想法,對念佛也是信心不夠。當然,念佛以外修諸六度萬行,這很好。但是信愿經(jīng)常強調(diào),我們念佛以外的修諸功德,不要把它當作是在積功累德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資糧,我們把它當作是感恩圖報的修行,更加放下,不執(zhí)著修行的功德相,這是真實的凈土教法。

  因為很多人就是認為說,光是念佛,這樣功德不夠,所以修諸六度萬行的功德來作輔助、作往生的資糧。就像要去登山、要去旅行、要去遠足,身上帶一些糧食,怕半路上肚子餓沒得吃。其實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為十方每一個眾生修諸六度萬行,已經(jīng)圓滿了,名號具足如恒河沙萬善萬行的總功德,我們信受、稱念,就將名號功德?lián)頌榧河。佛功德海言佛便足,佛的功德海只要說到這句佛號,就圓滿具足了。稱名即是稱德,念佛即是念德,所以將佛的名號功德變?yōu)樽约核,所以我們念佛,是阿彌陀佛將功德回向給我們。

  我們一念“南無”,阿彌陀佛萬善萬行的功德,回向給南無之機,所以南無一念歸命,阿彌陀佛萬善萬行功德回向而來,所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是機,“阿彌陀佛”是法,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法回向給南無,這就是機法一體的道理。

  所以念佛的人將修諸功德,當作感恩阿彌陀佛為你我修諸功德的苦心,感恩阿彌陀佛發(fā)愿、修行、犧牲、奉獻、付出,不執(zhí)著修行的功德相,這豈不是相應(yīng)放下、相應(yīng)本性、相應(yīng)不執(zhí)著嗎?我們的本性是一法不立,修行若執(zhí)功德相,當然修行自然就落入福德,不是真實功德。功德不在修福,功德在法身之中,不在修福,這是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在《法寶壇經(jīng)》所開示的。我們的真如本性一法不立,所以修諸六度萬行,不要執(zhí)著那個功德相,當然是相應(yīng)菩提。

  所以我們凈業(yè)的行者,一心念佛,將所修的萬善萬行都當作是感恩阿彌陀佛名號絕對救度的大恩大德,這樣才是凈土與禪法一如,禪凈一體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