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念超度亡靈,世人每以誦經為勝念佛為劣是否正確?

助念超度亡靈,世人每以誦經為勝念佛為劣是否正確?

  問:助念超度亡靈,世人每以誦經為勝,念佛為劣,是否正確?

  答:正確嗎?不一定正確。師父十多年來助念的一千多個,我經常遇到這種情形:“師父!你幫我們誦經,不要跟我們念佛。”會說這種話的人,都是沒有學佛的世俗人。我就會問他:為什么你要誦經不要念佛?“因為誦經功德比較大。”會是這樣嗎?不是。教界有一句話:誦千部經,不如念一句佛。當然誦經有誦經的殊勝功德利益,念佛有念佛的殊勝功德利益。凡夫無智,不可以互相比較,贊嘆念佛,貶抑誦經。我們可以根據佛經的道理去實行,也可以看祖師的開示奉行。

  大凡誦經、念佛、持咒、拜懺、齋僧、施衣、供佛、燃燈、放生、濟貧、建寺、造像、印經,皆能利濟亡靈。

  要利益亡靈,不是只有念佛一種方法,也可以為他持咒,也可以為他拜懺,也可以為他齋僧,也可以為他施衣,也可以為他供佛,也可以為他燃燈即點燈,也可以為他放生,也可以為他濟貧,也可以為他建寺,也可以為他造像——造像就是為他造佛菩薩的圣像,造佛菩薩的圣像給眾生禮拜,這也是功德無量——也可以為他印經,總之,可以為亡者做的功德很多種,不只是念佛一種而已。

  通常以誦經、念佛最為普遍,經上多有勸行,而且皆有實例可尋。若以難易相較,誦經難,念佛易,故印光大師云:“保病、薦亡,今人率以誦經、拜懺、做水陸為事,光與知友言,皆令念佛,以念佛利益,多于誦經、拜懺、做水陸,多多矣!何以故?誦經,則不識字者不能誦,即識字而快如流水,稍鈍之口舌,亦不能誦,懶坯雖能,亦不肯誦,則成有名無實矣!拜懺、做水陸,亦可例推。念佛,則無一人不能念者,即懶坯不肯念,而大家一口同音,彼不塞其耳,則一句佛號,固已歷歷明明灌于心中,雖不念,與念亦無異也。如染香人,身有香氣,非特欲香,有不期然而然者,為親眷保安、薦亡者,皆不可不知。”

  一般為亡者做功德,以念佛和誦經最普遍。那么如果將念佛和誦經做一個比較,當然誦經困難,念佛容易,所以印光大師所開示的這段話,很值得大家深思奉行。

  無論保病、薦亡,現在人經常以誦經、拜懺、做水陸為事。印光大師是民初時代的人,當時的教界這種情形很普遍,就是現在的教界也是如此。無論保病或薦亡,誦經、拜懺、做水陸,當然有功德利益,但是印光大師都鼓勵人家念佛。

  印光大師說:“念佛利益多于誦經、拜懺、做水陸,多多矣!”這種話,若不是印光大師所說,師父還不敢說。祖師如此的開示,當然有道理,下面就解釋道理。“何以故?誦經,則不識字者不能誦,”誦經對不識字的人來說,沒有辦法誦。那你會反問師父:“師父你錯了,很多不識字的老菩薩,很會誦經呢。”這種情形有,在教界很普遍,但是他是學一部經,學好幾年。以《阿彌陀經》是最普遍的一部經典,他好幾年來很認真學課誦《阿彌陀經》,久了,純熟了,不識字也會誦。隨大眾共修一年、二年,不但會誦了,而且背出來了,不用看經本。但是不識字的人,你又拿一本他不曾誦過的經典給他,他就不會了。拿一本《阿難問事佛吉兇經》給他誦,他會不會?這本經不像《阿彌陀經》這么普遍,他就不會誦了。拿一本《妙法蓮華經》,看他有沒有辦法誦,因為《妙法蓮華經》的經文非常長。所以還是以念佛較簡易,因為念佛對不識字的人來說也會念。諸位之中就有不識字的老菩薩,不識字的請舉手,一個、二個、三個、四個、五個……不識字不會誦經,但是會念佛,對不對?所以從眾生起行來說,念佛簡單,誦經困難,確實如此。以此而言,念佛功德多于誦經功德。印光大師開示的道理就是如此。

  “即識字而快如流水,稍鈍之口舌亦不能誦”,就算是識字的人,但是經文誦的很快,口舌較鈍的人就無法跟誦。我有一次去參加告別式,道士在誦經,我在那里仔細聽,聽了很久聽不出誦什么。在家祭的時候,道士三個在誦經,誦很快,我一直聽、認真聽、仔細聽,聽好久才知道,原來是在誦《阿彌陀經》。因為誦很快,所以連家屬也不知道道士到底是在誦什么。若大家沒有請經本,根本就不知道在誦什么。那這樣有利益嗎?就算有利益,利益也不大,對不對?因為活人都不知道誦到哪里了,死人怎么知道誦到哪里?活人都不知在誦什么經了,死人怎么知道在誦什么經?(等一下后面會說到《佛祖統(tǒng)紀》的一個故事)所以對亡者的利益不大。將來師父若死了,你什么經都不用幫我誦,經文的意思我都知道了,要做什么?你只要在我身邊幫我念佛就好了: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要念慢一點,不可以念太快,因為我在念佛都慢慢的,有時間我就多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念佛速度快與慢,在第十二個問答就會說到,說到那里我們再來探討。

  那么,誦經對識字的人來說,誦太快,口舌較駑鈍的,也沒有辦法跟誦。

  印光大師又說:“懶坯雖能”——懶坯就是懶惰的人。雖然口舌伶俐也識字,但是懶得誦經的人,他不肯誦。尤其家屬之中,如果有不學佛的人,他是信仰外道,譬如他信仰基督教,信仰天主教,信仰一貫道,信仰天帝教,信仰其他的宗教,他也不一定肯念佛、肯誦經,我都曾遇到過。有一次師父帶蓮友去大雅為亡者助念,我們有三輛車,一、二十人趕到喪家,希望喪家的眷屬和我們一起為他的亡親念佛,結果他們不要念:“我們信一貫道的,我們不要念佛。”我就跟他鼓勵:

  雖然你信仰一貫道的,無妨,我們尊重你的信仰。但是現在你的亡親已經死了,我們受到你們的邀請,特別放下身邊的工作,大家都很忙碌的,不論出家在家,大家這么有心放下身邊的工作,來到你們府上,為你們的亡親念佛,這是你們亡親的福報,我們大家共同來為他念佛,幫助他神識前往西方極樂世界成就菩薩。你們的亡親神識,若能夠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菩薩,你們身為家親眷屬,也感覺無上的光榮,何況你們修持一貫道也是為了要成道,F在用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幫助你們的亡親成道,也是盡了人子的孝道,是不是?

  “不要!要念你們自己念。”

  那沒有辦法的。信仰不同,他不念佛、不誦經,連請他在他的亡親靈前點一只香敬拜,他都不肯了。諸位!所以你才了解到,信仰不同確實很難接受佛法。那么很難接受佛法,這個亡者如果他肯念佛,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很好。假使他沒有因緣遇到佛法,就沒有肯念不肯念的問題,沒有肯往生不肯往生的問題,這個時候是不是很需要他陽上孝眷來為他誦經、為他念佛?那陽上的孝眷又不肯為他誦經、不肯為他念佛,他得度的因緣就沒有了。所以,我們念佛的人,幫助這些生命中苦難的眾生,成就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他促成得度的法緣,對他來說,我們是不是他生命中的貴人?所以諸位!多為人助念,多為人開示,讓人人將你當作是生命中的貴人,能夠獲得解脫,那你的生命是不是很有意義,你的人生是不是很有價值,是不是?

  “拜懺、做水陸,亦可例推。念佛,則無一人不能念者,即懶坯不肯念,而大家一口同音,彼不塞其耳,則一句佛號,固已歷歷明明灌于心中,雖不念,與念亦無異也。”他不肯誦經,也不肯念佛,但是大家一起念佛,他耳朵總是有聽見,雖然沒有念,和念是一樣的意思。但是誦經若沒有拿經本,就不知道在誦什么了。下面就說一個譬喻。

  “如染香人”,染香之人,自然因為染香的緣故,身上沾了香氣,不是他故意要讓身上有香氣,是因為染香的緣故,所以“不期然而然者”。“為親眷保安、薦亡者,皆不可不知。”

  印光大師這段開示,就是鼓勵三寶佛弟子,為亡者助念超度,以念佛為主,并不是印光大師反對人家誦經、反對人家拜懺、反對人家做水陸,不是這個意思。兩兩相較,當然以念佛為殊勝。祖師的意思,我們千萬不可誤解。

  又《佛祖統(tǒng)紀》第十五卷記載有朋法師云:“湖人薛氏婦早喪,不得脫,其家齋千僧,誦《金剛般若》,請師演說經旨。婦憑語曰:‘謝翁娑一卷經,今得解脫。’翁問:‘千僧同誦,何言一卷?’答曰:‘朋法師所誦者,蓋師誦時,不接世語,兼解義為勝也。’”由此可知,誦經需虔誠專一,而且講解經義,以令亡靈明解,比較具足超度效益。

  《佛祖統(tǒng)紀》這個故事就是說:有一個婦人姓薛,薛氏婦人,因為很早就過世了,他的家人為她供僧。供千僧,這功德很大。千僧為她誦《金剛般若經》。那么這婦人就說:感謝公公婆婆為她誦一卷經,所以她能夠因為誦經的功德而解脫。她的公公就問了:這么多出家人一起誦,怎么說只有誦一卷而已?她就回答說:因為朋法師所誦的,沒有在誦經的時候有世語,而且了解經義,因此超度的功德非常殊勝。

  由此可知,誦經的時候要虔誠專一,而且向亡者講解經義,讓亡靈了解,這樣比較有超度的效果。如果為他課誦過,這亡者也不知道這部經的意義,對亡者的超度利益就比較小了。所以我們助念的時候,一定要很專心,不可以想東想西,無論為他誦經、念佛都是如此。那么念佛,又為亡者開示念佛往生的道理,這個亡者能夠超度的功德,效果一定更大。誦經也是一樣,將這部經的道理說給亡者了解,亡者得到解脫的利益就比較大,超度的功德就比較好。從《佛祖統(tǒng)紀》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得到如此的印證。

  所以,我們?yōu)橥稣咧铋_示,都要有一份真誠的心,給亡者了解念佛可以得度的道理,那助念的效果就很好。我們本愿山就是如此,用心為亡者付出,所以我們的助念很多,很容易看到亡者的瑞相,讓參與助念的人,生出對佛法的信心。所以,希望諸位好好的為人助念開示,幫助眾生得到解脫,如此才是一個真正自行化他的凈業(yè)行者。師父祝福大家,為人助念,也為自己助念;念佛成佛,真實不虛。祝福大家,南無阿彌陀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