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和諧管理(之一)
生命和諧管理(之一) ——在浙大演講
主題:生命和諧管理
主講:悟妙法師
時間:2011.05.22
地點:浙江大學西溪校區(qū)
整理:許玉琴
感謝各位,非常感謝我們親愛的院長,還有剛才我們屈剛老師非常精彩的分享。
剛才屈老師提到了教練技術;教練技術主要是啟發(fā)性的思維跟互動……實際我可以跟大家開一個玩笑,我們最優(yōu)秀的教育家或者教練是誰呢?我們在學習《金剛經》的時候經常會讀到:須菩提一開始就在佛陀跟前啟問:佛陀,菩薩應當如何發(fā)心、如何利益眾生?佛陀就對他說:對此你是如何理解的?是不是這個樣子的,名言上是不是這個樣子的、生活當中是這個樣子嗎?究竟意義上也是這樣嗎?一直是這樣啟問下去的。直到最后須菩提豁然開悟,經中說:“須菩提……涕淚悲泣,我從昔來,嘆未曾有……”意思說我之前都沒有獲得如此的大開悟啊,所以萬分感激佛陀啟發(fā)引導,法喜遍滿,喜極而泣……所以從某個角度來講,教練技術的啟發(fā)式教學,實際上跟佛法的開導方式上有相似之處,是跟我們偉大的佛陀學的,這是我的一個感覺。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生命和諧管理”。
人雖然是有生命的,但人的身體卻是不能永生的。
由于我們有這個庸俗的身體,它必然就會生死,生與死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相對的過程。到底我們人生是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由于一般人不了解,一部分人只知道片面地追求生活,找一個生存的基礎,所以他不會重視自己的生命,由于他只知道我要怎么樣去活著,到底活著的目的是為什么?對于生活的背后有沒有什么生命的意義是從來沒有想過的;還有一部份人,他雖然知道在我們表面的生活背后還會有生命,但是他也不知道如何重視自己的生命。所以,生命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是非常渺茫的、是茫然無知的。
古希臘的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他告訴我們一切萬事萬物都是無常的,生命不可能再重新來一次。
古希臘的神話告訴我們,每個人生下來就要尋找自己的另一半,我們人生的過程就是尋找另一半的過程,也就是說我們人生來是殘缺的,我們的生活生來是不完美的。
那么,我們中國的孔子也說“未知生、焉知死?”為什么活著?生從何來都不知道;那如何死、死往何處又如何能了知呢?孔子對于死也是無法給我們一個具體的啟示。
老子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說人要依循自然的規(guī)律而行,生時生、滅時滅……
莊子一方面講“無為而為”,人以無為而成其所為,木以不材而成其所才;一方面又說生命超越的逍遙與自由:“北冥有魚,……一飛沖天,化為鵬,其翅綿延幾萬里……”
而我們一般的人,會認為生死由命、一了百了,所有的人幾乎都是這個想法。所以有人提過,他說我們人:生是在無可選擇的情況下接受生命的,因為我們生的時候,出生的時間、時代、空間、地點、父母,我們是沒有自主力來選擇的;活著呢,是在無可奈何的條件下度過生命的,隨著自己的情緒和業(yè)力一直在流轉;最后,是在沒有辦法的抗拒掙扎下又向命運交還了自己的生命的。
所以有人會說:我們人生是生得莫名奇妙,活是活得不明不白,死是死得無可奈何。我覺得是活得無可奈何、死得不明不白——到死還不知道生命是怎么一回事!不明不白、糊里糊涂又去輪回投生去了!
實際上這是幾乎我們所有生命,包括畜生等的一個總的狀態(tài)。
我們現(xiàn)在在座的各位同學很多人都上過像現(xiàn)在熱門的課程:像MBA、EMBA啊、還有總裁班(實際總裁班好像是培養(yǎng)很多想做總裁的人,開玩笑)等形形色色的管理課程。
我們說,西方管理學在短暫的一兩百年當中從資本的原始積累到資本主義社會的各方面完善當中,它積累了很多優(yōu)秀的適合于西方的管理經驗。為什么我們中國人要去學西方的管理技術呢?實際上最關鍵的原因是,你有沒有想過“資本主義”?這四個字很明確。什么是資本呀?資本它就是金錢、資具、本金或者能賺取更多利益的成本;主義是什么?是我們的思想、導向,我們的內心所崇尚的宗旨。這個決定了我們現(xiàn)在人生觀起源或者說開始,這個決定了我們生活的狀態(tài)!
現(xiàn)在我們中國人幾乎從上到下從內到外,從城市到農村,人人都向資本看齊,向錢看!所以大家都去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管理學。包括我們屈老師提到的農民也要學習,他學什么:他要學資本運營、成本核算;(是有可能的啊),生產管理,人事管理,績效管理,品牌管理等等。所以,全民齊動員,辦企業(yè)做事業(yè)的目的無非是一個:追求利潤!實際呢,最簡單的話來講就是你能夠賺多少錢!
……慢慢地這樣不管是做企業(yè)也好、做官的、教書的、演藝的、開店的、種地的、經商的,有文化的沒文化的,通通我們衡量這個人是不是一個成功人士的標準往往是,也就是我們社會給他打的標簽,用行話來講是這個人你能創(chuàng)造多少的經濟效益!說白了你有沒有錢、有沒有權、有沒有名、有沒有利,或者你有沒有女人,有了這些,這樣才叫成功。反之,如果一個人他沒有很多的錢,他沒有權、也沒有名也沒有利,我們往往會看不起他,把他歸類為弱勢群體等等,是這樣嗎?
但是,我們說,我們在這邊學習了這么多年的經營管理,真正有沒有像我們內心所期望的讓整個大地上布滿黃金呢?是沒有可能的!相反,出現(xiàn)了很多社會的問題,家庭的問題、教育的問題、青少年的問題各種各樣層出不窮;乃至我們人生存的問題也跟著出現(xiàn)了,吃的東西不放心呀,交往的人內心沒有底氣呀,每個人身體的危機還有心理的恐懼伴隨著我們的人生。
而這個時候呢,我們又有人去向西方學習了!他去學習了人文管理、人性化管理,還有人現(xiàn)在倡導的倫理道德管理,所謂的人本管理人性化管理。
由于西方的思想跟我們東方的有點不太相同,他們過分強化自我。所以現(xiàn)在很多人學的西方課程都相當強化一個人的自我,從某一個角度來講它會提升我們一個人的自信,從另外角度來講我們需要結合我們東方的智慧;所以現(xiàn)在很多西方人他非常熱衷于向我們東方古老的智慧來尋求管理之道:他們來學習老子、學孔子、學論語、資質通鑒,還有周易,還有佛法。
他從里面學什么呢?我們了知所謂的人生最高管理莫過于我們人對于自己生命的管理!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管理不好,你自己的身心都沒辦法獲得正常、和諧、健康和幸福,這個人無論去做企業(yè)也好,去成立家庭,乃至于去街上購物,去旅游觀光,去浪跡天涯,說一句話、打一個噴嚏、做一個表情……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沒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因為他沒有這個來源。
古印度2500年以前由釋迦牟尼佛所創(chuàng)立的佛教它可以把我們人從非常迷茫、庸俗、混亂、迷昧的狀態(tài)中解脫出來,回歸到我們人性最自然圓滿的生命狀態(tài)中,這就是成佛,這就是對我們生命最大最好的管理!
現(xiàn)在西方人也開始利用催眂術,還有很多的方法來求證東方古老的方法。比如說我們通過生生世世不息的努力奮斗,藉以修行,我可以達到生命的最高境界,F(xiàn)在世界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研究課題“生命學”,我們很多人可能有所了知。
前段時間我們中國非常流行的思想,是英國的湯恩比博士的一本書【探索二十一世紀】;湯恩比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歷史學家和人類學家。他曾說過一個預言,我不知道我們相關的從事教育的同學有沒有去研究過,我覺得對我們現(xiàn)在來講非常有啟示。他說第一點;以中華文化為主的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結合將是人類最美好和永恒的文化!
我們國內人現(xiàn)在看到國外有孔子學校,然后回過頭來找我們老祖先東西的時候,有些人也許會走得很極端,他認為一個“弟子規(guī)”什么的就完全能夠應付我們現(xiàn)在生活過程當中所面臨的一切的問題。這樣也許是不合適的。那么,有些人片面的追求西方文化,認為西方的管理學還有某些家庭排列組合、心理學等學到了以后就可以解決我們當下的很多問題,這個我們說也不完善。但是如果像他所提到的,我們如果能夠把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完全融合起來,這樣是可以達到我們社會的和諧的。
還有,他提到了人類如果想要解決21世紀的問題,必須要從中國的孔子思想和大乘佛法當中來汲取智慧!
這個智慧來源于哪里?我們大家要了知,智慧來源于我們自己的本性,來源于我們本來具有的佛性。因為我們的本性它純凈,純善,光明……如果一個人的本性它沒有這本來的純凈,那多好的教練,多好的教育者也沒辦法讓我們把這個像煤碳一樣的東西洗干凈的!
正因為我們每個人內心當中都具有純善凈美的佛性和善根的原因,所以我們一個人通過學習,通過老師的教導,來修正我們的身心,才有可能決擇一個非常完美的人生。
我們看孔子思想:我們中國人講“仁義禮智信”。這個是從“仁”出發(fā)的,包括現(xiàn)在很多的人性化管理,它也是跟我們東方的文化相結合來給大家做教育的,所謂“人性”,即是我們說的“人之初、性本善”。
“大乘佛法”是什么呢?
“大乘佛法”講一個人所具有的大智慧大慈悲,悲智雙運、空有不二。不光是21世紀,我們在生生世世中所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個人生活以及社會問題,我們要想解決、獲得解脫,要獲得全然的和諧、安祥和快樂,“大乘佛法”里面有非常詳盡的教育和修行方法。
所以,我們現(xiàn)在人類社會與大自然乃至個人的許許多多問題,必須回頭在大乘佛法和儒家思想中尋求解決的方法,實際就是要學習身心和諧管理的方法。
現(xiàn)在很多的老師也是運用了很多傳統(tǒng)文化當中的精髓方法與我們世間文化結合做很多課程,這個我們很多人都有接觸。
那么,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學”?
“管理學”是應時代而產生的一門學問。我們顧名思義,“管”呢,古代人說“管”是管道的,是管制、約束、通道;理是整理、疏理、清理和理順。
實際上“管理”就是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tǒng)、有目標的一個運作的方式,我們把它歸納起來就形成了“管理學”。
我們大家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最大的管理在哪里呀,有沒有見過?
我們看宇宙天體的運行,太陽東升西落,世界的成住壞空乃至于人的生老病死,這個有沒有人具體在管呀?有沒有誰在管?這個不管而管、不治而治,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說的“道法自然”,這就是管理最高的境界!
我們好好觀察很多人對自我的管理、對員工的管理、對企業(yè)的管理,你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的領導者做的是“保姆型”的領導人!他是做保姆的,他不懂“不管而管”是怎么管的,他沒有這個修行和悟性,所以做保姆做的很累。
大自然告訴我們這個規(guī)律,最高的管理就在這個世界,它每天都在我們跟前演示,但是我們很少有人對自己獲得啟發(fā):管理最高的境界就是大自然,中國人叫它“大”,是大而無形、大而化之,是“自然而然”,佛法叫做“法而如是”,沒有任何造作,本來就是這樣啊……
它本來就應該如此,我們一般人把它叫做“天道”,有的電視劇也有叫【天道】呀、【商道】呀,確實是這個樣子的,天道講究自然!
我們前面提到湯恩比博士說:“如果我們能夠把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有效的結合起來,是我們人類最為美好和永恒的文化!”
我們大家現(xiàn)在來看一下西方的文化、西方的管理。西方的管理它講的是法規(guī)化、規(guī)范化,乃至于人性化、民主化,它尊重的是民情、民意,還有人心,也就是對所有人的博愛。那它強調的是什么呢,西方的管理學之所以獲得成功,大家會發(fā)現(xiàn)它有一個根本的原因,在于它尊重人的生命,它來自“尊重”!
再看,我們東方文化的代表“儒釋道”三家!寮襖’的孔子,他說的是安身、立命、治國、平天下,他講的是:仁、愛、倫理道德、仁、義、禮、智、孝、悌、忠、信。這個是尊循我們人的內心的,一個人心中的理智和道德,所以他教導我們,你要想成事要先作好人,“不成功、則成仁”。這個事情我雖然沒完成,但是我對別人的仁愛之心,已經完全造就了我內心里面崇高的素質,所以“儒家”講的是以德為本,以孝為先,克已復禮;首先規(guī)范我們自己,然后再把禮效法于社會,人群當中去。
“道家”由老子的【道德經】而來。他主張的是什么呢?“天人合一”!如果你遵循自然的條件而承辦事業(yè)的話它叫‘順天者倡\’;如果我們不遵循自然的規(guī)律呢,它叫‘逆天者亡\’。它尊重的是自然!
還有佛教。佛法說:“心凈則國土凈”。西方極樂世界不在遙遠的西方,而在我們每個人的心當中。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凈其意,對社會無私奉獻,慈悲為本、方便為門的話,人人都可以創(chuàng)造自己內心里面最寧靜最美好的世界!它的根源在于尊重人心。
那么我們看一下,從西方優(yōu)秀的管理到我們東方的智慧,所有這些能夠成功的管理,皆來源于兩個字:“尊重”!
昨天我看到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在給美國一個高中的學生做了一個演講,我感覺非常好,他不像我們中國某些教育學者一樣,學校對學生要強調分數(shù)、強調將來,他沒有。他演講非常精辟簡練,他提到學生為什么來學習?他提到了學生學習的目的是在于對社會的責任!
我們要想教育好一個學生,或者任何一個人我們要給孩子強化一個思想,就是要讓他懂得一個人對社會是有責任的,他有了責任心才會有擔當,有了擔當才會熱愛這個世界!如果一個人對這個世界沒有熱愛的話,他自己過得也是庸庸碌碌的,他也不會給社會奉獻任何的光和熱;他的責任就是來源于對社會的尊重,對于國家的尊重,對于教育的尊重!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尊重人性、尊重善良,用責任和道德凈化我們自己的內心;尊重來自于對自我的完善或者管理,我們個人的人心自然清凈莊嚴,如果一個人自心獲得和諧:從內而言可與內心相通,也就是我們每個人具有的虛空般博大、清凈、心懷萬物的這個心,它是時刻安住在自己的本性當中的;對外而言可與萬物和諧,與家庭與社會與自然宇宙全在我們一個人的清凈心當中和諧統(tǒng)一,這樣心境一如……我們中國人叫“天人合一”,這個就是“自然”!“自然”是什么?無管而管,是最自然的管理。當然這個對我們來說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我們現(xiàn)在倡導和諧社會,我們看這個“和”字,“和”呢,一棵莊稼一張口;它指的是什么?均富,人人有糧食吃;“諧”字是言字旁一個皆字,眾口一言,無爭;大家沒有爭斗、沒有比較、沒有攀比、沒有攀緣、沒有對比、沒有高低不平,象古人說的“眾樂樂”,讓大家歡喜才是我最大的歡喜……所以我們老祖先說的“和諧”是,物質方面大家都有安定的生活,精神方面大家內心都獲得歡喜,這就叫“和諧”!
那么,我們管理的的根本是“錢”、是“事”、還是“人”?
我們大家都會說它管的是“人”。那管的是別人還是自己呀?管的是自己;自己從哪里管起呢?要從我們人的“心”管起,一個有心識活動的身體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生命。
我們管天、管地、管國家、管企業(yè)、管家庭、管人、管事、管吃、管喝……究竟有沒有管過自己的生命,有沒有讓我們的生命我們的身心,有組織、有計劃、有系統(tǒng)、有目的的運作呢!
當它要出生的時候呢,我是如何讓它出生?它為了什么而生?當它死的時候,我如何讓它死?它是為什么而死?當它活著的時候是為什么活著的?我要如何有序、有意義地明明白白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生命和諧管理。
我們的生命是需要管理的。
我們每個人,任何一個人的事業(yè),譬如有人問你,去年一年當中你是贏利了呢還是虧損了呢?一般而言我們會馬上用資金來衡量,好好算一下,我去年凈賺了五個億。你是凈賺了嗎?我們有沒有考慮過?實際了我們說每一個企業(yè)從計劃項目到動作、實施,我們人往往只計劃了經濟成本、時間成本、人工成本、利潤目標,利潤目標往往是以金錢來代替的利潤;還有一些附帶的價值是什么呢?品牌效益是不是?還有所謂的企業(yè)形象,這些屬于你所經營的這所企業(yè)的名聲、名譽,是潛在的價值。
所謂追求的人性化管理,當我們口口聲聲強調人性的同時,我們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是什么呢?或者你根本就沒有想到這個方面——我們的生命為此付出的成本和代價!
我們沒有人想過,有多少人能夠為自己的事業(yè)成功,自己預期的利潤也賺到了,但是下來也得到了癌癥的痛苦。當他離開這個世間的時候,兩手空空來、兩手空空去,我們自以為我管了很多人、很多錢,實際到頭來我們會發(fā)現(xiàn)我們最缺乏的是對自己的負責和管理,我們沒有顧及我們可貴的生命。我們沒有計入生命的成本,我們忽略了生命中為了每一件事情,我們所奉獻的感情、精神,還有道德、良心、親情、健康、快樂、自由,以及我們生命中更深層的東西;更進一步說,還有整個社會、地球、自然界的恩惠……整個宇宙對于這個事情成就的所有的因緣以及我們所付出的代價或影響,這些我們從來沒有人想過!
現(xiàn)在世界上也有所報道,人類為了片面的追求經濟效益,地球在幾億年當中存儲了很多的地下資源在短短的幾十年不到一百年的時間,70%全部被開發(fā)掉了!
我們老祖先為了善保我們后代有口飯吃、有資糧用,給我們存儲了這么多的資源和能量,那我們回報給大自然的是一大堆的白色長城、白色垃圾!現(xiàn)在宇宙飛船在宇宙空間拍到的地球的片子呢,有一大堆無法降解的白色垃圾,我們留給后代的原來是這個東西,我們說這一切都會有因果的!
那么還有什么影響呢?我們在創(chuàng)造所謂的利潤的同時制造了很多的副產品,給我們自己帶來的生病、不健康,心理的煩惱、痛苦、家庭的破裂,還有煩燥、不安定,更不用說貪心、嗔心、癡心、慢心、疑心、嫉妒心等等……這些盜賊是緊跟著我們的生命隨行的,時刻打劫我們內心殘存的僅僅如同針尖一般小小的快樂或者幸福!我們人的幸福是很容易被摧毀的。
前一天你還覺得你自己的家庭很和諧,突然有一天你的妻子要經跟你離婚時,你馬上感覺世界不完全了,連帶身邊的很多人好像都有問題了。原因是什么?我們把我們自己的和諧幸福建造在外在的人或者事情上。
那么我們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呢?如果只是為了鈔票或者是鈔票所建立的利潤的話,為什么我們不會計算管理我們精神方面的利潤呢!
有的人說我們人是非常奇妙的一種東西啊,我們小時候呢往往要急于長大,拼命的想要長大,想著我長大了就可以自由了;但是當我們長大的時候呢又非常的哀嘆自己的過去,失去我們童年美好;之后我們用健康換取金錢,過去之后又用金錢來換取健康。
我們每個人對未來是非常焦慮不安的,但是卻無視我們當下所擁有的幸福和快樂,我們人既沒活在現(xiàn)在,又沒活在未來,活在哪里呢?活在“神馬都是浮云”當中!所以說好像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但是完了到頭來發(fā)現(xiàn)所有的都不是為了自己,沒辦法為自己啊!
所以,我們人活著的時候永遠不會想著有一天我會死亡,到死的時候發(fā)現(xiàn)好像我從來沒有活過,我還沒來得及生活就面臨絕境了,這就是我們生命的狀態(tài)!
如果我們人只有一世的話,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是非常簡單的。
就像一個工廠,偶爾生產了一批產品,這樣這個產品報廢掉之后,就可以不用它了。但是我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人跟人之間有那么多的不同,每個人的世界都不一樣,原因是什么?因為成就每一個人的“因”是不一樣的;那么如果說成就一個人的“因”不一樣,由今生的行為導致的我們將來的“果”也一定不一樣的。
所以,生命當中有大奧秘在,是極不簡單的!
有的人常說“人活一生,草木一秋”。
但是,大家看一看,即是僅僅存活的一季的草,你看現(xiàn)在季節(jié),外面的綠色呀,幾千種綠的顏色,小草呀、大樹呀,我們好好看一下,小到一棵小草,大到一棵大樹,它都有它的繁榮以及將來枯萎的歷程。
夏花燦爛、秋葉靜美,她是那么的生機盎然!
我們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仿佛一朵花、一片葉都可以預見它所有的生命,用它的熱情釋放自然的美麗,向世界展示它短暫一季存在的不平凡!
那我們人呢,萬物之靈呀!一個草木它都是這樣子,那個花開的時候好像要把它最美麗的一切都要展示給我們看!但是我們人類怎么沒有活得最美呢?甚至活得很無奈呢?原因是我們讓我們內心很多的憂慮、貪心、嗔心等各種各樣的煩惱,還有交雜的生命的不安定、勾心斗角、疑慮和憂懼,以及我們所追求的衣、食、名、利、財、權等等等等……這一切庸俗的事物把我們生命的輝煌和莊嚴完全給淹沒了。
所以,我們說活出對生命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是我們當下的課題!我們需要學習,我們需要好好作好一個人!
- 上一篇:第一頁
- 下一篇:喜悅禪的啟發(fā)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