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附物 是真修行

\

  念佛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至誠的心,我們經(jīng)常說,至心堅定;「至心」,就是真誠的心;有了真誠的心,妄想的心就會被調伏,否則的話,念佛就不容易有成就。因此,我們要用真誠的心來念佛,只要真誠才能找到我們的清凈心和平等心,也就是覺悟的心,否則的話,即使我們不斷念佛,其功用也很有限。試問為何我們人生會有如此多的痛苦呢?就是因為我們的心不清凈、不平等;所謂「迷而不覺」,如果覺悟了,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心是如此的精純簡潔,沒有煩惱;不多、不雜亦不亂。所以佛教我們要一門深入,專心念佛,一個佛號念到底,自然就會有感應,自然就能念到一心不亂。所謂「器凈而后容物,心凈而后悟道」,意思是說,一個容器里面不是空的,就沒有辦法盛載東西;如果心不清凈的話,就沒有辦法真正入道。經(jīng)上說: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凡夫大部份的時間都在財、色、名、食、睡里打滾,糾纏不清,沒有辨法得到解脫。因此,如果我們想真正的念佛,就一定要萬緣放下;把萬緣放下了,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毒S摩經(jīng)》說:「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挂虼私饷撆c否,就看我們的心清不清凈;如果我們的心清凈,即使在污穢的國土里面,我們的心、我們的身還是清凈的;如果我們的心不清凈的話,即使去到他方國土,仍然是不清凈,心中仍然有許多的煩惱。因為佛學是內求的,所以真正的修行,必須在心性上下功夫;因此,我們念佛人必須從內心生起至誠想、慚愧想,如此念佛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所以佛說:「三界皆苦,我當安之!蛊鋵嵰粋佛號就能安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找到真正的皈依處,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找到這個心,就能破迷開悟,就能離苦得樂。為什么我們無法離苦得樂呢?就是因為我們的心性太迷了,苦就是從迷惑中來;從妄想、分別、執(zhí)著中來;而樂是從那里來呢?樂就是從覺悟中來。我們大家要懂得這個道理,迷得越深,苦就越重;覺得越多,樂就越多。因為佛是圓滿的,所以他得到究竟圓滿的大樂,也就是清凈彼岸之樂;阿彌陀佛亦得到大樂,祂的極樂世界,就是真正的快樂。所以學佛、念佛,就是幫助我們破迷開悟。我們都知道,所謂「種善因,得善果」,又謂「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念佛就是種因,就是灑種子;把種子灑下去,將來便能開花結果,如果我們能明白這個道理,一切逆境便能逢兇化吉,一切災難都會袪除,便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幸福不但是將來能往生極樂世界,我們活在當下也要幸福;只要我們當下幸福,便能從佛法中得到最大的妙用,這是我們學佛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經(jīng)常說:「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刮覀兠坑X悟一點,煩惱就會減輕一些;《六祖壇經(jīng).機緣品》亦謂:「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我們悟道之前,心隨境轉;悟道之后,境隨心轉;心隨境轉的時候,我們就是凡夫;境隨心轉的時候,我們就是佛。心隨境轉的時候,就我們不能自我作主,但如果能把外境界轉化,我們當下就是如來。因此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轉化外在的環(huán)境,而不是倒過來被外在的環(huán)境所驅使、所束縛。唯有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解脫之后,當六根面對色、聲、香、味、觸、法,或名聞利養(yǎng)的時候,都能不為所動、都不會動搖;面對五欲六塵,都能舍棄、都能放下;能放下,才能安樂、自在。而且不但自己安樂、自在,更要影響身邊的人,都能安樂、自在。

  以佛法來說,世間的愛辱榮華都是不長久的,所以,我們要盡量舍棄;舍棄即是選擇善法,遠離惡法;而所謂惡法即是貪、瞋、癡三毒。據(jù)經(jīng)上說,貪欲有三種之多;然此三種貪欲,從何處而生呢?一、從妙境生;二、從愛想中生;三、從我見中生;那么要用什么方法來對治呢?要用「不凈觀」,來觀想、來對治。前幾天我講了很多對治貪的方法,亦可作為參考。而瞋也有三種:一、從恚生;二、從逆境中生;三,從過去隨眠中生。一般來說,我們遇到逆境之時,就容易生起瞋恨想,因此應該以「慈悲心」來對治。另外,愚癡亦有三種:一、從無明生;二、從身見中生;三、從疑心中生。由于我們凡夫有很多的疑心,所以在《中觀論疏》里說,要用「因緣觀」來對治。因緣觀即是四諦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又名「正見」;四諦即「苦、集、滅、道」,這都是破種種的邪見,顯示種種的正見;如果能破邪見顯正見,我們便不愚癡、不執(zhí)迷不悟了。

  釋迦佛曾說祂以精進力,使正法住世三千年。但為什么時間如此的短呢?因為祂說:「因度女人出家的緣故,我的正法要減五百年。」因此只余下二千五百年。據(jù)《華嚴經(jīng)隨疏演義鈔》卷二載,佛陀入滅后二千五百年間,可區(qū)分為五個五百年,簡稱「五五百歲」。以表示佛教消長的趨勢。其中,前二個五百年為「正法時期」,此時有修證解脫禪定之人;第三、第四個五百年為「像法時期」,此時之人雖有修行而無證果,唯有多聞、布施者;最后一個五百年又稱「后五百年」,則為「末法一萬年」之「初五百年」,此時之人無修無證,唯以斗諍而為正修。另據(jù)《大方等大集經(jīng)》卷五十五,亦同樣舉出「五五百年」的說法:依次為解脫堅固、禪定堅固、多聞堅固、造寺堅固、斗諍堅固等五個時期: (一)第一五百年,為解脫堅固時期,得智慧悟道的解脫者為數(shù)甚多。(二)第二五百年,為禪定堅固時期,得禪定者眾多。(三)第三五百年,為多聞堅固時期,此時期熱心聽聞佛法者眾多。(四)第四五百年,為造寺堅固時期,于此時期間熱心建立寺院者頗多。(五)第五五百年,為斗諍堅固時期,此時期則互相攻伐,以自說為優(yōu)、他說為劣的斗諍風氣盛行。五個時期以后,雖有剃除須發(fā)、身著袈裟者,然毀破禁戒,不如法行。

  由于末世眾生愚癡太堅固,所以修行不容易成就,更無法從中得到真正的利益與受用,所以現(xiàn)在修行人也好、念佛人也好,真正能得道的,就好像鳳毛麟角毛一樣,越來越少。因此我們今天有機會聽聞佛法,實在是很大的福報;既然是如此難得的福報,我們便要好好珍惜;為了破迷開悟,為了袪除種種愚癡的心,為了得到真正的解脫,我們就必須要福慧雙修,所謂「福具足即不貧,慧具足則不癡」;所以,我們要修福修慧。以下我為大家講一個「福慧雙修」的公案:從前有兩個修行人,一人專門修福;一人專門修慧;過了幾十年之后,專門修福的人,由于修福的關系,所以非常的有福報,可是有了福報之后,他便經(jīng)常作惡,結果死了以后,便墮落到畜生道中,成為一頭大象;不過雖然投生到畜生道中,由于以往一直修福,所以還是有余福,成為皇室里的大象,時常被珍愛保護。我們都知道古時候戰(zhàn)爭,人們都是騎著馬或象來打杖的,而且相信騎著大象便能逢戰(zhàn)必勝,于是當時的國王便給大象設計了一個瓔絡,掛在大象的身上,看起來非常的莊嚴,所以大象感到非常的得意。另一人則專修慧,最終得到了阿羅漢果,但是由于他修慧不曾修福,所以出來乞食就沒有人供養(yǎng),而其他人所得的供養(yǎng)就很多。所以說:「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瓔絡,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乖囅腚m同是出家修道,有修福的人,就能感得大眾供養(yǎng);若不修福的話,能得到的供養(yǎng)就非常之少。以此為鑒,我們無論出家在家,都應該修福修慧;此兩者能兼修當然是最好,若從中選其一的話,還是修慧較好,因為慧能滅除貪、瞋、癡煩惱,特別是能從愚癡中解脫出來,不復無明;不會輪回三有;不會墮落地獄餓鬼、畜生,而且往生凈土也很容易,同時,若有了慧然后再修福,相對來說也較容易,所以大家選擇的時候,還是要多聞佛法,以修慧為先。

  什么叫做「愚癡」呢?愚癡就是沒有智慧。在《大智度論》里有一個公案,說明了愚癡之害:從前有一個比丘,某日來到在一個穿珠的師傅的家門前乞食;當時印度地方天氣比較炎熱,人們一般習慣在上午生產(chǎn)貿易,到了下午便休息;因此比丘應供,一般都在上午。當時比丘站在門口,珠師正在忙著為國王穿摩尼珠;摩尼珠即是寶珠,由于比丘所穿的衣服是紅色的,透過陽光的反映,寶珠看起來便變成了紅色。由于珠師跑到廚房里去取食物給門外的比丘,當時剛巧有一只鵝進入屋內,看見紅色的珠,以為是糧食,一口便把它吞到肚里去。當珠師出來將依食供養(yǎng)給比丘后,卻發(fā)現(xiàn)摩尼寶珠不見了,于是便責問應供的比丘:「剛才我放在這里的寶珠跑到那里去了?」比丘心想如果珠師知道了真相,一定會把鵝殺死然后將珠取出;為了慈悲愛護將寶珠吞下的鵝,所以比丘不忍將實情說出來。由于比丘不肯說,珠師便懷疑寶珠是比丘偷去的,因而非常的生氣,可是比丘寧舍身命都不肯說,唯默然無語,閉目打坐,于是珠師就更為氣憤了,由于這顆珠是呈獻給國王的,如果不見了,如何交待呢?所以珠師真的是又氣又急,但比丘卻全無響應,珠師毫無辦法,憤怒地說:「你不把珠交出來,就是跟我斗、跟我作對!贡惹鸹卮鹫f:「我不是跟你斗,因為我是修行人,由于戒律的關系,我不能說,若我說了,便是犯戒!勾藭r珠師再也無法忍受了,盛怒之下,于是便出手打比丘;比丘心想,生死本來就是平常的,如果今天的緣是要死在這里,也是無何奈何。于是便任由他打,當打到頭破血流,且流滿于地的時候,鵝又走過來吸食地上的血,珠師在怒不可遏的情況下,結果把鵝也打死了。看見這個情況,比丘忍不住便流淚了,珠師問他:「你為什么哭呢?」比丘回答說:「你打死我不要緊,但是打死這只鵝卻是殺生的罪;其實是鵝吞了你的寶珠,雖然我與鵝非親非故,但是為了要保住牠的性命,所以我不肯將真相說出,可惜我愿未了,你卻把牠打死,因此我覺得非常的難過!怪閹熉犃诉@番話之后,便把鵝腹剖開,將寶珠取出,真相終于大白。師珠深受感動,非常后悔把比丘打傷,也很后悔把鵝打死,更對比丘的道德人格非常的贊嘆、佩服──比丘寧舍身命不肯破戒,就是由于有大悲心、大智慧,這是多么的令人尊敬啊!從此,這則故事便廣為流傳。

  因此一個修道人,愛道護道更重于自己的生命,就是真正的慈悲。就好像我們凈土宗的六祖永明延壽禪師,為了放生而不惜奉獻自己生的事跡一樣。永明禪師未出家時俗姓王,在江口作稅務官,因他在江邊天天看見漁民捕漁作業(yè),不忍魚類天天被捕殺,生起了慈悲心,于是便把每月的薪金都拿來買魚放生。及后,連薪金都不足以用來放生,他就把稅庫的錢用來放生,后來事情被上級發(fā)現(xiàn),上級報上朝廷,朝廷判他死罪。臨將行刑的時候,他神色不改,毫無恐懼,而且說:「能救百千萬億性命,如今死而無憾,并一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勾藭r合掌稱念「阿彌陀佛」;行刑之際,但聽「當」的一聲,大刀斷為三節(jié),監(jiān)斬官實時上報上級,上級亦為信佛之人,了解情況后,實時下令赦免死罪,并恢復官職,但當時這位王稅官己看破世情,不戀塵俗,毅然棄官出家,精進修行,其后成為凈土宗第六祖永明延壽禪師。

  永明禪師為放生救物,寧舍身命毫不懼怕,當時的想法,就是以自己一人的生命去換取更多的生命,也是值得的。所以我們戒殺放生,培植我們的福田、增加我們的智慧,也是值的。這對袪除我們的愚癡,增加我們的正知正見,也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都知道,洞山良介禪師,是我國禪宗曹洞宗的祖師。禪師嗣云巖曇晟之法后,于江西洞山弘揚佛法,倡五位君臣說,門風頗振。據(jù)《瑞州洞山悟本禪師語錄》所載:「師將圓寂,乃命剃發(fā),澡身披衣聲鐘辭眾,儼然坐化。時大眾號慟,移晷不止。師忽開目謂眾云:『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勞生惜死,哀悲何益?』復令主事辨『愚癡齋』。眾猶慕戀不已。延七日,餐具方備,師亦隨眾,齋畢乃云:『僧家無事,大率臨行之際,勿須喧動!凰鞖w丈室,端坐長往。當咸通十年三月,壽六十三,臘四十二。謚『悟本禪師』。塔曰『慧覺』!

  禪師說,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什么是「心不附物」呢?「心不附物」就是萬緣放下;以佛法來說,一切外在的事物,都是無常的、虛幻的、假的,甚連我們執(zhí)為實有的心都是假的。所以他說只有心無一物,才是真修行。生死是常理,是沒有什么可以悲傷和苦惱的,于是便與弟子們告別,但為了破除他們的愚癡,特舉行七天「愚癡齋」的齋會;為什么叫「愚癡齋」呢?他說:「我死而你們難過,就是因為愚癡的關系,你們若要不愚癡,就要學我一樣精進向道,不要難過,也不要痛哭流淚!沟搅说诎颂,禪師圓寂前對大眾說:「僧家無事,大率臨行之際,勿須喧動。」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出家人過身的喪事,不要如斯勞司動眾當大事來辦;臨終之際不應如此喧嘩熱斗,哭泣更是不應該的,大眾應該以歡喜心來向他送行。

  所以說,以前的祖師真正能做到萬緣放下,心無一物,他們知道自己何時生、何時死,所謂「了生脫死」、「生死自在」,他們都做到了,這是無論我們出家、在家都應該學習的。以世間法來說,所謂「生榮死哀」,一般人都把生死當成是大事來辦,排場很大,事實上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何必如斯隆重呢?特別是我們念佛人,都是求生極樂世界的人,只要有臨終助念、臨終關懷就夠了。我們?yōu)榱说玫秸嬲慕饷?世間上的一切都要放下,即使舍不得的,也要放下;不能放下的,也應該放下;我們所該放下的,其實不外乎貪、瞋、癡三毒,如果不能放下,就得不到念佛的利益、就無法解脫、就無法往生極樂。阿彌陀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