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在人間——佛教凈土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

  凈土在人間——佛教凈土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

  覺 醒

  我們這個世界被稱為娑婆世界,是缺陷多、苦難多的世界。面對這個多苦多難的世界,而引發(fā)向往美好的世界,是應該的,也是一切人類內在自覺所共有的。透視現(xiàn)實的痛苦與殘缺,不斷地批判、超越現(xiàn)實,從內在自覺所產(chǎn)生的對美好生活與世界的追求,是凈土產(chǎn)生的最主要原因。凈土思想是大乘佛教的理想與核心,不僅包括往生凈土,更強調凈化國土。但是,一味強調往生凈土,而不重視現(xiàn)世人生的凈化與提升,這其實離佛陀設立凈土法門的本意甚遠。

  一、凈土的存在根據(jù)

  凈土是佛陀所開示的法門,這是從佛陀大悲與智慧海中流露出來的意趣。作為凡夫的我們,因為受煩惱情識的限制,只能看見“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的經(jīng)驗世界的種種染污,往往容易對凈土的存在生起懷疑。而且,對于自己凡胎肉眼所未見的凈土,很難生起信心。因此,諸佛慈悲,為眾生宣說凈土的種種狀況;祖師大德通過自己的精進修行,也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同時,通過我們的理性分析、邏輯推理能力,也能得到一些有關凈土的信息。

  第一,自佛陀的圣言量中知有凈土的存在。佛陀在《阿彌陀經(jīng)》中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xiàn)在說法。”佛陀是圣人,他所講的話一定不會錯。在佛的三十二相中,有一相名“廣長舌相”,舌頭伸出能蓋住鼻子和臉。他能有此殊勝,因為他從不說謊話。所以,佛陀告訴我們在宇宙中有一極樂世界,這話是絕對可以信賴的。

  第二,歷史上往生凈土事跡知有凈土的存在。 清朝乾隆年間彭際清居士及他弟弟編的《凈土圣賢錄》共有上、中、下三冊,記載歷代高僧大德修持凈土法門,稱念阿彌陀佛名號,以及往生凈土的事跡。例如最早凈土宗祖師慧遠大師,在江西廬山結社念佛,就曾有三次親見阿彌陀佛現(xiàn)身。唐朝善導大師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每念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口出一道光明,念十句阿彌陀佛,口出十道光明,所以被稱為光明和尚。近代的印光大師,一生念阿彌陀佛,最后能預知時至。就是在家居士念佛往生凈土的人也很多。由往生種種瑞相,可以推知凈土的真實存在性。

  第三,從科學證明確知凈土的存在。就現(xiàn)有的科學研究成果而論,已知太陽系以外尚有其它星系,銀河系外尚有其它銀河系,宇宙是廣大無垠的,實在超出以往人類的想象?梢钥隙ǖ卣f,地球世界以外,尚有很多其它世界。

  二、人間凈土的理想

  我們需要一個怎么樣的凈土呢?我們要讓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世界能像藥師如來的凈土、阿彌陀佛的極樂凈土、彌勒凈土一樣,不論是哪一樣凈土,我們總要使人間也成為一個凈土,我們如何建設人間的凈土呢?

  第一、要有美好的環(huán)境--這美好的環(huán)境,道路,如極樂世界一樣的平坦;建筑房屋、樹木花草,像極樂凈土一樣的整齊。環(huán)境非常干凈,公共設施非常美好,社會中只有公益,沒有公害;只有美好,沒有臟亂。

  第二、要有安全的居所--我們希望能有一個安全的居所,沒有壞人的侵犯迫害,沒有臺風、洪水、地震等天災,鄰居都是有道德的善友,我們旅行很方便而自由,看到的都是慈祥的面孔,聽到的都是美好的音聲,我們家庭的四周都是公園、學校、圖書館、文化中心,并且到處都是樹木花草。

  第三、要有善良的親友--彷佛極樂世界一樣,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我們的親戚朋友都是正直高尚人士,不以金錢相結合,不以酒肉享樂相交往,大家以論道做朋友,以知識來做朋友,以修行來做朋友,我們以服務、喜舍、布施來做朋友。

  第四、要有自由的生活--我們在家庭也好,在社會也好,在路上也好,都不感到有危險有迫害,三更半夜走在黑暗的陋巷中也沒有危險。人人都有自由,也不侵犯別人的自由。政治,人人有自由參與的權利;商業(yè),人人有自由經(jīng)營的權利;正當?shù)膴蕵坊顒,大家都可以自由參加。尊重別人的自由,就是尊重自己的自由。

  第五、要有凈化的感情--人又稱為有情眾生,也就是說:人的生存從情愛而來,感情是少不了的?墒歉星樽钊菀妆晃廴荆衩と讼柜R,我們必需以智慧來凈化感情,以慈悲來引導感情。要實現(xiàn)生活中的凈土,必須改變我們的觀念,改變我們的心理。如果我們的心不改,每天在貪、瞋、癡里打轉,走遍天下,即使到西方極樂世界,那也不是我們的凈土。

  三、人間凈土的實現(xiàn)

  建設人間凈土,近代大德以《維摩詰經(jīng)》的一句話作為根據(jù),即“若菩薩戒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而且,包括佛教界所提倡的“心靈環(huán)保”都是以此為依據(jù)。但是,《維摩詰經(jīng)》提出十七種凈土之行,這才是建設人間凈土所應成就的凈土行。下面,我們依這十七種凈土行分成幾點,提出實現(xiàn)人間凈土的途徑與方法。

  第一,菩提心、良心、深心、精進,這說明實現(xiàn)人間凈土是大乘菩薩的宏愿、功德。成就人間凈土,這是菩薩為了能夠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生起的愿心;為了成就菩提心,所以能夠不辭辛勞,修習種種功德事業(yè)。在這現(xiàn)實的社會,別人對我們的侮辱,不必認為可恥;工作卑微,不要以為自己下賤;艱難困苦,也不必視為挫折失;事業(yè)順利,有了光明的前途,也不必過分志得意滿;我們?yōu)槿朔⻊眨然娚,也不要認為是負擔麻煩。心中有了勤奮的愿力,就能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如此,道行會越來越深,凈土也才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現(xiàn)在的佛教界,不管出世或入世,各有兩種現(xiàn)象:講入世的人,有的太過于入世,整天在名利上討生活,在人情上攀緣,這種人太過世俗化,離佛道已遠。另一種人雖有慈心悲愿,卻沒有智慧遠見去思考佛教深層的前途問題,因此只是胡搞活動,不能真正把握佛教的何去何從。講出世的人,一種太過于出世,只知趕快參禪悟道、念佛往生,把眾生丟在一邊,這種人是藉修行而自修,與佛教的人間性格背道而馳。另一種人口口聲聲清凈無為、無欲無貪,其實心懷嫉妒、自我標榜,這種人只是藉修行之名而懶惰,實是佛教中的焦芽敗種。

  現(xiàn)代的佛教徒,在復興佛教、普濟群生的前提下,我們應以觀音的慈悲,給眾生方便,為眾生服務;以文殊的智慧,引導眾生走出迷途,獲得光明;以地藏的愿力,使佛法進入每個家庭里,傳遍世界每個角落;以普賢的功行,契理契機,隨順眾生,行難行能行之事。而四大菩薩中,大都是以在家菩薩的形相示現(xiàn),只有地藏菩薩是出家的僧相?雌饋,現(xiàn)代佛教今后還要靠在家信徒,以大乘佛教的菩薩精神,建設現(xiàn)代佛教會比較容易些。

  第二,布施。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韓國、日本等地,能在當?shù)厣鐣毡楸唤邮埽渲幸粋原因,是因為佛教能注重資生的貢獻,利眾的事業(yè),幫忙解決民生問題。佛陀時代,信徒紛紛供養(yǎng)精舍給佛陀,作為弘法利生之用。在《仁王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中,佛陀諄諄告誡仁君治國之道,其中一項是:“讓人民資具充足,不虞匱乏。”經(jīng)中描述極樂凈土或東方琉璃凈土,都是生活自在,衣食無慮,民生富庶,物質隨心所欲,人民在安樂的環(huán)境中修學辦道。由此可見,佛教是非常重視資生用具與社會事業(yè)的完備,這也是建設人間凈土所必須的。

  只要能對國計民生、對社會大眾的經(jīng)濟利益、幸?鞓飞钣兴黾拥氖聵I(yè),佛教徒都應該去做,這叫做普濟群生,F(xiàn)代佛教所需要的,必定是合乎現(xiàn)代大眾所需要的;現(xiàn)代大眾所不需要的,應該是現(xiàn)代佛教所不取的。建設人間凈土,要求佛弟子能夠做種種利生事業(yè),促進社會的進步與改善。

  第三,忍辱。成就人間凈土,這是一種菩薩道的行為,也是一條艱難、痛苦的道路,需要一種忍辱負重的精神,以三十二相莊嚴眾生。有一首偈語說:“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低了頭,就能看見水中天;退了步,就能把秧插滿田,這實在是耐人尋味的話。

  第四,禪定、智慧。禪心,是清凈自在而無所掛礙的凈土。把我們自己安住在“禪”的里面,禪就是我的凈土。 在這種動蕩不安的時代里,社會給予我們各種人情世故的束縛,種種工作與生活的壓力,如果我們自己不能安住在禪心里面,不從我們的內心求解脫,不從心理上去建設淨土,就不容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要想實現(xiàn)凈土,還要有智慧、靈巧。用智慧、靈巧來生活,地獄都是他的凈土;沒有智慧靈巧,容易讓人牽著鼻子走,東風吹東邊倒,西風吹西邊倒。我們生活在世間,無論養(yǎng)育兒女或是教導學生,都必須訓練他們學習智慧靈巧,才能創(chuàng)造人間凈土。

  第五,自守戒行,不譏被缺。作為一個佛教徒,目的在于運用佛法凈化身心。佛法的具體內容,便是戒、定、慧三無漏學,所以從釋尊于鹿野苑為五比丘初轉法輪,開始宣講八正道及四圣諦,便是戒、定、慧三無漏學的另一種表現(xiàn)法。所謂修道,即是實踐八正道、體驗四圣諦。修道的目的是在于除卻一切苦難的折磨,獲得解脫安樂的幸福。八正道是修行的條件和方法,四圣諦是流轉生死及出離生死的原理原則。必須照著去做,才能如愿幸福。也就是說,為了離苦得樂,化污穢的身口意三類行為,成清凈的身口意三業(yè),就必須遵守修行規(guī)則的約束。佛制戒律,不僅是為使佛教徒適應所處時空環(huán)境的風土人情,以及社團的公約、國家的法令,更進一步是為促成每一個人身口意的凈化,并且保障這三種行為的不斷凈化,也用此凈化的功能,奉獻給他人、影響到他人,以達成由凈化個人而凈化社會、凈化國家的目的。也就是說,營造人間凈土,必須要從行為的凈化開始,要想凈化人的行為,必須遵守佛的戒律。

  第六,十善法、四無量心、四攝法、三十七道品。五戒十善就是人間的佛教,實行五戒十善就是凈化人間凈土。其實十善也是五戒的再擴大。比方說,身業(yè)修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業(yè)修持不妄言、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意業(yè)修持不貪、不瞋、不邪見。有了邪見,思想錯誤,自害害人,一生都痛苦不堪。不邪見,佛教稱為慧學,最終的目標就是在啟發(fā)自性智慧,破除邪見。

  佛教有喜樂的性格,有歡喜的精神,所謂喜無量、悲無量,要把歡喜布滿人間。講苦,是讓我們認識苦的實相。“苦”不是最終的目的,如何來解脫苦惱,得到歡喜,才是佛陀說苦諦的真正用心。佛說諸行無常,無常很好,無?梢宰兓,壞的可以變好;不幸的命運,因為無常,它會否極泰來,時來運轉另有生機;因為無常,所以命運不是定型的。我們如何來散布歡喜的種子,讓舉世之間都能得到佛法,大家都在幸福美滿歡喜中過日子。

  有時候,物質上的生活這么豐富,經(jīng)濟成長,一切繁榮,也不一定能解決人的痛苦。金錢多、物質多,帶給人的煩惱也很多。佛法的歡喜,是要我們從法喜、從禪悅、從真理中去體會內心的自在、內心的安樂。如果我們民間的信仰,只是建立在貪的上面,向菩薩、一切神明要求貪取,要平安,要富貴,要家庭美滿,要長壽,中獎券,這種以貪婪為出發(fā)點的宗教層次,并不高尚。我們應該把信仰建立在“舍”上面,信仰宗教是奉獻的,是犧牲的,是利眾的。人間佛教的利他性格,應該具有這種慈、悲、喜、舍的精神,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是人間佛教的主要內容。

  第七,具有無量方便。在群體生活中,無論是讀書、做人、做事,為社會為國家,都需要有無量的方便作為我們的凈土。我們的佛法要灑脫,要高人一等,就要用超越的智慧,來看大乘方便法門。所以,大乘的方便也是我們的凈土。

  第八,回向心。建設人間凈土,就必須在這個世間從事種種利生事業(yè),因此就需要我們具有一顆回向心,能夠將自己的種種功德,回向給十方眾生,祈愿人間凈土早日實現(xiàn)。

  佛法的內容浩瀚無涯,宗派林立繁多,但是,無論是禪宗、凈土宗,還是般若中觀,都可以作為我們建設人間凈土的指導。說到禪,歷代的祖師們,參禪都不求成佛,只求開悟。在人間悟道以后,當下的生活能夠解脫,能夠安住身心,獲得現(xiàn)在身心的自在,所謂的明心見性,就滿足了。所以禪者是最有人間性了。

  凈土也是一樣。凈土行人希望求生凈土,也是要現(xiàn)世念佛,念佛功夫不夠,也是無法往生的,所以把現(xiàn)實的世界,做為立足點,老實念佛、修持,別無快捷方式。對于現(xiàn)代家庭、對于忙亂的社會人生,凈土是安定我們身心的良方。假如你禪凈雙修,更能契合人間佛教的思想。

  人間凈土是過著一種有物質也有精神的生活,物質、精神的生活是同等的重要。有向心外追求的,也有心內的世界;有前面的世界,也有回頭的世界。不是盲從,一味往前沖,沖得頭破血流,也要懂得回頭是岸。人間佛教有擁有的,也有空無的;有群居的,也有獨處的。把世間所有的一切都調和起來,使人間成為最美好的生活。

  極樂世界是我們幸福的國土,是身心永久的故鄉(xiāng);涅槃解脫是我們安樂的世界,是身心安住的家園;清凈佛國是我們究竟的依止,是身心永恒歸宿。但是極樂世界的往生,需要靠現(xiàn)世人生的千番歷煉、百般修行,才能達到不生不滅的境地。涅槃的證悟需要落實于生死苦海,去觀照染凈不二的實相,才能成就涅槃的解脫妙果。佛國的完成不在他方世界,也不在未來流光,而在當下人間凈土的建立,現(xiàn)世人生的莊嚴。因此,我們目前所要努力的是去凈化我們的現(xiàn)世生活,使它成為美滿、幸福、快樂、光明的歸宿,能夠如此,這個歸宿必定是我們身心得以安住的家園。

精彩推薦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