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修證指要 平常心是道 一 不修不坐即是禪
江西大寂道一禪師云眾云: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圣。經(jīng)云:“非凡夫行,非賢圣行,是菩薩行。”
只如今,行住坐臥,應(yīng)機(jī)接物,盡是道。道即是法界,乃至河沙妙用不出法界。若不然者,云何言心地法門?云何言無盡燈?一切法皆是心法,一切名綿是心名,萬法皆從心生,心為萬法之根本。經(jīng)云:“識心達(dá)本,故號沙門。”
名等義等,一切諸法皆等,純一無雜。若於教門中得,隨時(shí)自在。建立法界,盡是法界;若立真如,盡是真如。若立理,一切法盡是理;若立事,一切法盡是事。舉一千從,理事無別,盡是妙用,更無別理,皆由心之回轉(zhuǎn)。
譬如月影有苦干,真月無若干;諸源水有苦干,水性無苦干;森羅萬象有若干,虛空無若干;說道理有若干,無礙慧無若干。種種成立,皆由一心也。
建立亦得,掃蕩亦得,盡是妙用。妙用盡是自家,非離真而有立處,立處即真,盡是自家體,若不然者更是何人?
一切法皆是佛法,諸法即解脫,解脫者即真如,諸法不出於真如,行住坐臥,悉是不思議用,不待時(shí)節(jié)。經(jīng)云:“在在處處,則為有佛。”
佛是能仁,有智慧,善機(jī)情,能破一切眾生疑綱,出離有無等縛。凡圣情盡,人法俱空,轉(zhuǎn)無等輪,超於數(shù)量,所作無礙,事理
雙通。如天起云,忽有還無,不留礙跡,猶如盡水成文,不生不滅,是大寂滅。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大法身。法身無窮,體無增減,能大能小,能方能圓,應(yīng)物現(xiàn)形,如水中月,滔滔運(yùn)用,不立根栽。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有為是無為家用,無為是有為家依。不住於依,故云如空無所依。心生滅義,心真如義。
心真如者,譬如明鏡照像。鏡喻於心,像喻諸法。若心取法,取涉外因緣,即是生滅義;不取諸法,即是真如義。
聲聞聞見佛性,菩薩眼見佛性,了達(dá)無二,名平等性。性無有異,用則不同,在迷為識,在悟?yàn)橹?順理為悟,順事為迷,迷即迷自家本心,悟即悟自家本性。一悟永悟,不復(fù)更迷。如日出時(shí),不合於冥,智慧日出,不與煩惱暗俱。
了心及境界,妄想即不生。妄想既不生,既是無生法忍,本有今有,不假修道坐禪。不修不坐,即是如來清凈禪。如今若見此理真正,不造諸業(yè),隨分過生。一衣一缽,坐起相隨,戒行增熏,積於凈業(yè)。但能如是,何慮不能?久立諸人珍重。(《景德傅燈錄》卷二十八、大正五一·四四O)
- 上一篇:禪門修證指要 二 即心即佛
- 下一篇:禪門修證指要 顯宗記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guān)策進(jìn)(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dòng)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jiān)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shí)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dāng)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bào)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yùn)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dá)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dāng)說別人時(shí)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yùn)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shí)而轉(zhuǎn)彎,時(shí)而放平
- 學(xué)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xué)到無學(xué)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景德傳燈錄
- 指月錄
- 五燈會元
- 碧巖錄
- 宗鏡錄
- 臨濟(jì)宗
- 祖堂集
- 法眼宗
- 禪門修證指要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
- 溈仰宗
- 曹洞宗
- 圣嚴(yán)法師108自在語
- 古尊宿語錄
- 禪宗詩歌境界
- 萬善同歸集
- 云門宗
- 星云大師講演集
- 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
- 大珠慧海
-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 參禪法要
- 禪宗哲學(xué)象征
- 禪宗的開悟
-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
- 楞伽師資記
- 華嚴(yán)經(jīng)華嚴(yán)宗與禪宗思想
- 禪林僧寶傳
- 趙州從諗
- 感官接觸智慧的泉源
- 禪宗大意
- 龐居士語錄
- 五燈會元續(xù)略
- 洞山宗旨
- 佛教的時(shí)空觀
- 慈舟法師開示錄
- 禪海微瀾
- 心地法門
- 與祖師同行
- 趙州禪師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