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論著 >

與佛學報館書節(jié)錄

  而妙峰、紫柏、蓮池、憨山、蕅益,尤為出類拔萃,末法所不多見。

  上文已說過,明朝自萬歷至明末的臺、賢、禪、律、諸宗的高僧;在這些高僧大德中,如:妙峰、紫柏、蓮池、憨山、蕅益,尤為出類拔萃,末法時代所不多見的。

  妙峰大師:諱福登,妙峰是別號。山西平陽續(xù)氏子,春秋續(xù)鞠居的后裔。師七歲時,父母逝世,頓失怙恃,為里人牧羊。年十二,投近寺僧出家,不得善視,年十八,遂逃,攜一瓢,至蒲板,晝行乞食于市,夜宿文昌閣,閣為山陰王所創(chuàng),值王游,一見,奇之,謂其五官皆陋——師生而唇掀、齒露、鼻昂、喉結,而神凝、骨堅,乃囑閣僧曰:當善視此子,他日必成大器。頃之,地大震,民居盡塌,師被壓,三日,不死,王聞而益異之。遂修中條山之棲巖蘭若,令師閉關以修禪觀,師于關中,日夜鵠立者、三年,心有開悟,乃作偈呈王,王見之,曰:此子見處早如此,不折之,他日必狂。因取敝履,割底,封寄之,乃書一偈曰:“者片臭鞋底,封將寄與爾,并不為別事,專打作詩嘴!”師見之,對佛作禮,以線系鞋底,掛于項上。自此,絕無一言矣。出關后,王見師具大人相,甚喜,令往介休山聽講楞嚴,遂受具戒,時年二十七。后,游南方,徧參知識,至南海,禮普陀,回寧波;染時癥,病幾死,旅宿,求滴水不可得,乃探手就浴盆,掬水飲之,甚甘;詰朝視之,極穢濁,遂大嘔吐,忽自覺,曰,飲之甚甘,視之甚濁,凈穢由心耳。即通身大汗,病乃痊。后歸中條最深處,誅茆吊影以居,辟榖、飲水三年,大有發(fā)悟。王建梵宇于南山,延師居之。每念二親魂未妥,復覓地遷葬。刺舌血書華嚴經(jīng)一部,以報劬勞。萬歷中,祈皇嗣有應,帝為建華嚴寺以安之。性善巧思,能建長橋、大像,精巧妙絕,殆人所不能為!又于峨眉、五臺、寶華、建銅殿各一,今仍在焉。萬歷四十年壬子(西紀一六一二),師修會城橋,長十里,工未成,九月,以微疾,還五臺山。一日,鳥雀翻飛,繞檐亂鳴,逐之不去,師聞之,曰:百鳥哀鳴,吾將行矣。臘月十九日,端然而逝。壽七十有三。(新續(xù)高僧傳四集五五、憨山大師夢游集三○、寶華山志五及一二)

  紫柏大師:諱真可,字達觀,號紫柏老人。吳江沈氏子。性雄猛,狀魁偉,少好游俠。年十七,投虎邱僧明覺剃落。嘗閉戶讀書,足不越閫者,年半。凡見僧有飲酒茹葷者,師曰:“出家兒,如此者,可殺也”!時僧甚憚之。既圓具,入武塘景德寺閉關三載,期滿游方,聞誦張拙偈:“斷除妄想重增病,趨向真如亦是邪”,大疑之,一日,齋次,忽大悟!乃曰:“使我在臨濟、德山座下,一掌便醒,安用如何若何?”北游京師,參徧融大老,依住九載。萬歷十七年,于五臺創(chuàng)刻方冊藏經(jīng),后移徑山寂照庵。復與憨山議修大明傳燈錄。二十八年,朝廷榷礦稅,宦者乘機四出擾民,師遂入京,思有以解之。每嘆曰:憨山不歸,則吾出世一大負。礦稅不止,則吾救世一大負。傳燈未續(xù),則我慧命一大負!居無何,忽妖書事發(fā),震動中外,忌者乘機構之,遂下詔獄。官鞠之,但以三負對,絕無他辭。時執(zhí)政欲死師,師聞之,乃曰:“世法如此,久住何為?”索浴罷,囑侍者曰:“吾去矣!幸謝江南諸護法!”端坐而逝。時萬歷三十一年癸卯(西紀一六○三)十二月十七日也。世壽六十有一。門人集其遺著,名“紫柏老人集”行世。

  紫柏大師,禪凈雙修;對于念佛法門,亦有微妙開示,茲錄其最切要者一二段,以資策勉。

  “念佛求生凈土之義,義在平生持念;至于臨命終時,一心不亂,但知娑婆是極苦之場,凈土是極樂之地。譬如魚、鳥,身在籠檻之內(nèi),心飛籠檻之外。念佛人,以娑婆為籠檻,以凈土為空水。厭慕純熟,故舍命時,心中娑婆之欲,了無芥許,所以無論其罪業(yè)之輕重,直往無疑耳。倘平生念佛雖久,及至舍命,娑婆欲習不忘,凈土觀想不一。如此等人,亦謂念佛可以帶業(yè)往生凈土;以義裁之,往生必難。……”(紫柏老人集卷之一)

  “僧海州參師,問曰:“汝出家為什麼?“曰:“為求出苦,“師曰:“以何法則求出苦?“曰:“我資鈍,但念佛。“師曰:“汝念佛,常間斷否?“曰:“合眼睡時便忘了!“師震威呵曰:“合眼便忘,如此念佛,念一萬年也沒干!汝自今而后,直須睡夢中念佛不斷,方有出苦分。若睡夢中不能念佛,忘記了,一開眼時,痛哭起來,直向佛前叩頭流血!或念千聲,或念萬聲,盡自家力量便罷。如此做了三二十番,自然大昏睡中,佛即不斷矣。且世上念佛底人,或三二十年,或盡形壽念佛,及到臨時,卻又無用。此是生前睡夢中不曾有念頭故也。人生如覺,人死如夢;所以夢中念得佛底人,臨死自然不亂也。“”(紫柏老人集卷之四)

  民國二十三年,王固存居士讀紫柏老人集,嘗錄出有關念佛者,題曰“念佛槌”,印行于世。其序曰:“余讀紫柏大師集,觀其語言文字,如千均弩發(fā),皆從心光中噴出,無非指示向上,振揚宗風。即其關于凈土啟示較少,然莫不言言懇切,字字精悍,簡要直捷,妙應時機。余因從其集中摘出此冊,以為修念佛者之一助,而名之曰‘念佛槌’。昔紫柏與王宇泰書,有‘見地不透徹,凈土豈能親切?’之語,二林居士謂為‘念佛人腦后一槌’,書以此名也。”今此書未見流通;念佛人,缺此一槌,難怪念佛人多、而往生者少也。

  蓮池大師,見第二十九頁。

  憨山大師,見第五十一頁。

  蕅益大師,見第三十六頁。

  雖不及唐宋盛時,亦可謂佛日重輝矣!

  明代萬歷初至明末,高僧輩出,盛極一時;雖然不及唐宋,但亦可謂“佛日重輝”啊。

  及至大清啟運,崇重尤隆。林泉隱逸,多蒙禮敬;如:玉林、憨璞、木陳等。

  “大清”,清朝。滿洲族愛新覺羅氏興起后,至太宗(皇太極)即位,始定國號曰“清”。傳至世祖(福臨,即順治),入關,代明而有中國。又十傳而至溥儀(宣統(tǒng)),以革命軍興,遜位,清乃亡。自世祖至溥儀,凡九世十帝,共二百六十八年;起西紀一六四四,訖一九一一! 

 印祖謂:清初諸帝,對于佛教,尤為崇重;就是隱逸于林泉的高僧,多有蒙受帝主禮敬者,如:玉林、憨璞、木陳等。

  玉林:諱通琇,號玉林(或作琳)。常州(江蘇。┙帡钍献。天隱修法嗣。修圓寂后,繼其法席。順治十五年(西紀一六五八),受詔入內(nèi)。十七年,賜號“大覺普濟能仁國師”?滴跏哪辏ㄎ骷o一六七五)八月十日示寂。壽六十二。嗣法弟子二十余人。著語錄十二卷。世宗雍正帝御選語錄中,錄其語要。

  玉林法嗣茆溪行森,侍玉林受順治帝詔,帝請玉林于萬善殿升座說法;后迎入西苑,時時問法;遇合之隆,一時無比!之后,玉林還山,帝留行森,問答稱旨,賜號“明道正覺禪師”。著有語錄。雍正亦錄其要于御選語錄中。其序云:“朕覽玉林父子之書,闡揚宗乘之妙旨,實能利人濟世,如杲日在空,迷云頓凈;如清鐘響夜,幻夢旋消”云云。

 憨璞:諱性聰,憨璞、其字。延平順昌連氏子。十八出家,廿五參方。徧參永覺、天童諸老宿,后依百癡元禪師,即承記莂。順治十六年已亥,應詔萬善殿,賜號“明覺”?滴跷迥瓯纾ㄎ骷o一六六六)臘月十三日,書偈畢,擲筆而逝。壽五十七。(正源略集一○)

  法系:密云圓悟──費隱通容──百癡行元──憨璞性聰。

  木陳:諱道忞,字木陳,號夢隱。潮陽林氏子。薙染于匡廬,具戒于憨山。順治十六年已亥,應詔萬善殿,賜號“弘覺禪師“”康熙十三年甲寅(西紀一六七四)六月示寂,壽七十九。著語錄二十卷,北游集(住大內(nèi)萬善殿語錄)六卷,布水臺集(即文集)三十二卷,禪燈世譜九卷。

  法系:密云悟——木陳忞。

  世祖遂仰遵佛制,大開方便,罷除試僧,命其隨意出家。因傳皇戒,制護戒牒,從茲永免度牒矣。佛法之衰,實基于此!

 古時要出家,并不容易,必須經(jīng)過考試及格,才得為僧。如佛祖統(tǒng)紀五一載:唐中宗景龍初,詔天下試童行經(jīng)義無滯者,度之使為僧。試經(jīng)度僧,自此始。

  所謂“度牒”,是許出家之公驗。又名“祠部牒”,以從尚書省之祠部司出之故。隆興編年通論一六:“天寶五年(西紀七四六)五月,制:天下度僧尼,并令祠部給牒。今謂之祠部者,自是而始。”

  至清世祖順治帝,乃罷除試僧,令民眾得隨意出家。既免除度牒,出家人,只要有戒牒,就可以到處云游,所謂“天下叢林飯似山,缽孟到處任君饌”。既自由出家,不必考試,久之,難免“良莠不齊”,“龍蛇混雜”。印祖認為清季以來,佛教衰落,實由于此。

  在當時,高人林立,似乎有益。

  順治、康熙、雍正、至干隆間,高僧輩出,佛法興隆,看起來,順治免除度牒,似有益于佛教。

  而世宗以大權乘愿,建中立極,其發(fā)揮佛祖慧命之言論,精深宏博;入藏流通者、不必言;外有“御制揀魔辨異錄”八卷四冊,系吾友子任氏,乞食京師,于書肆中得之,送于楊仁山,命寄東洋,附于新印大藏之內(nèi);想其書已出,好古探奇之士,試一讀之,不但于性命有益,而學識文章,當頓高十倍矣!嗚呼!盛哉!世宗實為法流震旦,皇帝中之絕無而僅有者。其君如此,則宰官、僧侶,概可知矣! 

  世宗,即雍正帝。其著作,所謂“已入藏流通”者:諒即指“御選語錄”,四十卷,龍藏自林字函至即字函。卍續(xù)藏第一一九冊,作十九卷。

  所謂“東洋新印大藏”,諒即指大正藏;但大正藏并無此書。“揀魔辯異錄”,在卍續(xù)藏第一一四冊。揚州藏經(jīng)院木刻本,前有印祖撰重刻序,此序見印祖文鈔卷三:“揀魔辯異錄重刻序”及“揀魔辯異錄石印序”。欲知此錄內(nèi)容,讀此二序可知。此從略。又、雍正七年,嘗頒行“大義覺迷錄”。蕭一山著“清史”云:“至于頒行大義覺迷錄、揀魔辯異錄,以帝王之尊,和秀才和尚作學術上的辯論,其精神、值得欽佩。”

  雍正帝,于禪門,頗有造詣;自謂少年時,喜閱內(nèi)典,惟慕有為佛事,于諸公案,總以解路推求,心輕禪宗,謂如來正教,不應如是。自親近西藏喇嘛章嘉呼圖克圖,得其啟示,乃知向上一事;尋因隨喜結七,同坐兩日,得洞達本來,方知“惟此一事實”之理;復著力參究,經(jīng)行次,桶底當下脫落,始知實有重關;復堂中靜坐,無為中,忽蹋末后一關,得大自在,受章嘉印可。此時,帝所接近者,尚有迦陵性音。此皆未登位前之事。

  帝自號“圓明居士”,嘗輯古德語錄中之提持向上、直指宗乘者,名“御選語錄”;而以自己與人問答言句,收錄于第十二卷(卍續(xù)卷次)中。帝即位后,當于內(nèi)廷,提示宗乘,王大臣得其印可者,凡八人,因取所著述,擇其合作,編為一集,名“當今法會”,附于御選語錄之十九卷。

  帝既喜研宗乘,又極提倡凈土;蓋鑒于禪門空洞之弊,而欲矯正之,示學人以腳踏實地之修行也。其于凈土祖師,特提蓮池大師,以為模范;御選語錄中,采其要語,別為一卷(卷十三),帝自序云:“云棲法匯一書,皆正知正見之說;朕欲表是凈土一門,使學人宴坐水月道場,不致歧而視之,誤謗般若;故擇其言之融會貫通者,刊為外集,以示后世。”──御選語錄分正集、外集、前集、后集四類。

  帝主張佛、道、儒三教并行;于佛教中,調(diào)和教、禪、凈;于宗門中,說五家宗旨之一味──語錄后序中,性音勸帝研辯五家宗旨,帝謂:五家宗旨,同是曹溪一味,不過權移更換面目接人耳。

  至于世間法,蕭著清史云:“只有雍正帝懂得中國文化精義和孔子的中庸之道,所以他的政治是超乎尋常的。”又云:“他對于清朝的政治,關系甚大,如果沒有他,康熙六十年培養(yǎng)的政績,表現(xiàn)不出來;乾隆六十年的威權,發(fā)揮不出來。”可惜他在位不久,僅有十三年。壽五二八歲(據(jù)“清史稿”九、世宗本紀)。

  迨至高廟以后,哲人日希,愚夫日多。加以頻經(jīng)兵燹,則鄙敗無賴之徒,多皆混入法門;自既不知佛法,何能教徒修行?

  “高廟”,指清高宗乾隆帝。自乾隆以后,至清末,一百余年間,佛教日漸衰落,僧團龍蛇混雜,且有德真修之出家人少,而“混飯”者多,“自既不知佛法,何能教徒修行”?

  自既不知佛法,何能教徒修行!這兩句語,我當永記在心,不可暫忘。

  從茲日趨日下,一代不如一代,致今,僧雖不少,識字者,十不得一,安望其宏揚大教,變利群生耶?

  自既不知佛法,何能教徒修行?所以不能宏教利生耳。

  由是,高尚之士,除夙有大根者,但見其僧,而不知其道,厭而惡之,不入其中矣!

  上來已把清代以來佛教衰落的原因道出。請再參閱后文“復泰順謝融脫居士書二”,更能了了。

  夫流通佛法,非一朝一夕之故。須深謀遠慮,隨機設法。佛制固不可不遵;而因時制宜之道,亦不可不及及研求,以預防乎世變時遷,庶不致顛覆而不能致力,有如今日之佛法也。倘諸君不乘時利見,吾恐此時震旦國中,已無佛法聲跡矣。嗚呼!險哉!

  宏揚佛法,使佛法在時空中永遠流傳下去,必須在不違佛制的原則下,通權達變,因時制宜,才能成就。

  佛法高深,非淺見所能窺。若欲深知,必須由教而入,次及禪宗,方可無弊。

  “必須由教而入”,這是印祖徹底悲心,示人學佛入門途徑。下文正明不由教入,直從宗入之弊。

  宋儒若周、程、張、朱等,夙世固有靈根;奈最初所親近者,皆屬直指宗師;于一席話、一公案下,仿佛領會得個虛靈不昧,具眾理而應萬事之意義;實未徹悟自心。遂自以為得,畫地自限,不肯前進;良由一向在義路上著腳,絕未會真參力究也。

  周敦頤,宋,道州人,字茂叔,世稱濂溪先生。宋神宗熙寧六年癸丑(西紀一○七三)逝世,壽五十七。

  居士分燈錄下云:濂溪初見晦堂心禪師,問教外別傳之旨,心諭之曰:“只消向你自家屋裹打點,孔子謂:朝聞道,夕死可矣。畢竟以何為道,夕死可耶?顏子不改其樂,所樂何事?但于此究竟,久久自然有個契合處”。又扣東林總禪師。后謁佛印了無禪師,于言下有省。嘗嘆曰:“吾此妙心,實啟迪于黃龍(祖心),發(fā)明于佛;然易理廓達,自非東林開遮拂試,無由表裹洞然”。是謂“最初所親近者皆屬直指宗師”。

  張載,字子厚,宋,郿縣人。宋神宗熙寧十年丁巳(西紀一○七七)逝世,壽五十八。

  程顥,字伯淳,宋,洛陽人。宋神宗元豐八年乙丑(西紀一○八五)逝世,壽五十四。世稱明道先生。

  程頤,字正叔,顥弟,世稱伊川先生。宋徽宗大觀元年丁亥(西紀一一○七)逝世,壽七十五。

  居士分燈錄下云:“明道先生,嘗曰:‘佛說光明變現(xiàn),初莫測其旨,近看華嚴合論,卻說得分嘵。應機破惑名之為光,心垢解脫名之為明。只是喻自心光明,便能教化得人,光照無盡世界,只在圣人一心之明;所以諸經(jīng)之先,皆說放光一事。’顥每見釋子讀佛書,端莊整肅,乃語學者曰:‘凡看經(jīng)書,必當如此。今之讀書者,形容先自怠惰了,如何存主得?’一日,過定林寺,偶見眾僧入堂,周旋步武,威儀濟濟,一坐一起,并準清規(guī),乃嘆曰:‘三代禮樂盡在矣!’……

  伊川先生:或問:佛說生死事,如何?顥曰:譬如水上漚。又問:佛說生死輪回,可否?顥曰:此事說有無皆難,須自見得。圣人只一句斷盡了,曰:未知生,焉知死?”

  朱熹,字元晦,號晦庵,婺源人,僑居建州。宋寧宗慶元六年庚申(西紀一二○○)逝世,壽七十一。

  居士分燈錄下云:誨庵少年不樂讀詩文,因聽一尊宿談禪,直指本心,遂悟照照靈靈一著。年十八,從劉屏山游,山意其留心舉業(yè),搜之,篋中、惟大慧語錄一帙而已。嘗致書道謙禪師曰:“向蒙妙喜開示:從前記持文字,心識計較,不得置絲毫許在胸中,但以狗子話時時提撕。愿投一語,警所不逮。”謙答曰:“某二十年不能到無疑之地,后忽知非,勇猛直前,便是一刀兩段;把這一念提撕狗子話頭,不要商量,不要穿鑿,不要去知見,不要強承當。”熹于言下有省。有齋居誦經(jīng)詩曰:“端居獨無事,聊披釋氏書”云云。

  以上引分燈錄,可知周程等人“最初所親近者皆屬直指宗師”亦可知其“一向在義路上著腳,絕未曾真參力究”也。

  且見宗家法法頭頭指歸向上;因此、縱看經(jīng)教,亦作宗意解會,謂佛法但止如此而已。而因果罪福之實事實理,亦皆以指歸向上之意見領會,遂致瞞昧自心,撥無因果,攘人之物以為家寶;拾佛法之遺余,扶儒教之門墻。又恐后生高推釋氏,因巧設方法,作盜鈴計,橫造謗議,陳其禍害,關閉后生,永不能出。又恐或不死心,遂現(xiàn)身說法,謂:吾昔求道,亦曾旁及釋老,然皆了無所得,后反求于六經(jīng)而得之,從此、釋老之破綻,一一徹見矣!

  宋史四二七、程顥傳:“……自十五六時,與弟頤聞汝南周敦頤論學,遂厭科舉之習,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濫于諸家,出入于老、釋者幾十年,返求諸六經(jīng)而后得之。秦、漢以來,未有臻于斯理者。”

  張載傳:“……又訪諸釋、老,累年究極其說,知無所得,反而求之六經(jīng)。”

  六經(jīng):詩、書、易、禮、樂、春秋。

  夫諸子誠意正心,躬行實踐,誠足為儒門師表;但以扶持門墻之念過重,致于最宜感佩表彰之處,反掩人之長以為短;以已之得于人者,反謂人不我若;竟使誠意正心,躬行實踐,不能圓滿完備,徹頭徹尾。噫!可哀也已!一乘居士謂其“入室操戈,喧賓奪主”,其言甚確。

  居士分燈錄下曰:“溓溪開伊洛之傳;而考其源,實自佛印、黃龍點破;所著太極圖,亦得之東林。至于兩程師弟,靡不從禪門中印證。然則、佛氏何負于儒,而儒者乃忍為入室之戈耶?善乎、伊川之言曰:吾所攻者、跡也。然、跡安所從出哉?知此、可與談‘儒釋一貫’矣。“

  然不詳陳其故,關裹人,決不肯服。宜將諸子學佛得益處;及以宗意錯會教意,因茲不信因果,不信輪迥,不唯悖佛,亦悖儒經(jīng)處;及自謂求道于釋老皆不得,后于六經(jīng)反得處,詳陳而明辯之。則贓證具在,不但閉關者佩服而直下出關;縱諸子復生,亦當任過自責,無從置喙強辯。從茲“慧風掃蕩障翳盡,佛日重輝宇宙中”矣!

  請參閱:明.沈士榮著《續(xù)原教論》二卷,姚廣孝著《道余錄》一卷,清.彭際清著《一乘決疑論》一卷,等書,可知諸子如何排佛,古人如何辯釋,恕不一一。

   ──文鈔一、“與佛學報館書”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