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 有尋有伺等三地第三—五

  【譯文

  什么是從世間眾生差別方面加以確立?分立的略語說:

  數(shù)、處、量、壽、受用、生、自體和因緣果,各有差別。

  應(yīng)當知曉從世間眾生差別方面加以確立通由八種相狀:第一、從眾生所處的界數(shù)加以確立,第二、從眾生所居的處所加以確立,第三、從有情眾生的身量加以確立,第四、從有情眾生的壽命加以確立,第五、從有情眾生的受用加以確立,第六、從眾生不同追求生不同欲樂加以確立,第七、從眾生自體形態(tài)及生存命運加以確立,第八、從因、緣、果的關(guān)系加以確立。

  什么是從眾生所處的界數(shù)加以確立呢?概略分有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

  如此三種界,稱作墮落世間法統(tǒng)攝的界。由不墮落世間法統(tǒng)攝的界,指修習道諦和滅諦圓滿所處的界,以及無戲論的不漏落世間法的界。

  這些界中,欲界及色界的初靜慮,除開初靜慮與第二靜慮中間的大梵天,稱為有尋有同吔。

  即初靜慮與第二靜慮中間的大梵天,稱作無尋唯伺地。任何一位有情眾生,只要在初靜慮修習上品善圓滿,就能成為大清凈的大梵天。

  從第二靜慮天起,包括其余的有色界天和全部無色界天,稱作無尋無伺地。此境界由于脫離了有貪欲煩惱的尋伺這一道理,才稱名作無尋無伺地,這樣稱名,并非由于完全沒有慧思處于對境匆略推尋、精深思考境界的心意運行現(xiàn)象的緣故。這樣的原因是什么呢?未脫離欲界中的貪欲的人,由于有瑜伽師教導使心識慧思入定趨向不同的境性,在某一時間,也有無尋無伺的心意運行現(xiàn)象出現(xiàn):脫離了有貪欲煩惱尋伺的人,也有尋伺的心理運行現(xiàn)象出現(xiàn),如修定的人出離那禪定狀態(tài)和生入那禪定境界的時間。

  如果處在通入無漏界的有為性范疇的初靜慮,也稱作有尋有伺地。這是依據(jù)尋伺處在有為法,以真如為對境進入此定的緣故,不是以存在尋伺心理活動現(xiàn)象為依據(jù)的綠故。……

  【原典

  云石何界施設(shè)建立?別嗢柁南日:

  數(shù)①處②量③壽④受用⑤生⑥,自體⑦因緣果⑧分別⑨。

  當知界建立由八相:一數(shù)建立,二處建立,三有情量建立,四有情壽建立,五有情受用建立,六生建立,七自體建立,八因緣果建立。

  云何數(shù)建立?咯有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如是三種,名墮攝界⑩。非墮攝界⑾者,謂方便⑿并薩迦耶滅⒀,及無戲論無漏界⒁。

  此中欲界及色界初靜慮,除靜慮中間若定若生⒂,名有尋有伺地。

  即靜慮中間若定若生,名無尋唯伺地。隨一有情,由修此故,得為大梵⒃。

  從第二靜慮,余有色界及無色界全⒄,名無尋無伺地。此中由離尋、伺欲⒅道理故,說名無尋無伺地,不由不現(xiàn)行⒆故。所以者何?末離欲界欲者,由教導作意⒇差別故,于一時間(21),亦有無尋無伺意現(xiàn)行;已離尋、伺欲者,亦有尋、伺現(xiàn)行,如出彼定及生彼者。

  若無漏界有為定所攝初靜慮(22),亦名有尋有伺地。依尋、伺處法,緣真如為境(23),入此定故,不由分別現(xiàn)行(24)故。……(25)。

  【注釋

  ①數(shù):本論從八種相狀展開論述界,數(shù)為八相之一,指界的分別數(shù),此處概分為欲、色、無色三界。

 、谔帲喊讼嘀,指各界中眾生所居的種種處所。

 、哿浚河星楸娚黹L量。

 、軌郏河星楸娚鷫勖

 、菔苡茫河星楸娚目鄻犯惺芗帮嬍、淫欲。

 、奚褐覆煌缣幈娚非蟛煌瑢е碌挠麡凡煌

 、咦泽w:指眾生自體形態(tài)及生存的命運。眾生都具有一定形體,從胎中各位到六趣眾生,從中有身到菩薩最后身,自體都不同。命運也各異,有的夭折,有的不夭折。夭折的原因也不同,有的由自害,有的由他害。

 、嘁蚓壒悍治鲋T法的因、緣、果關(guān)系。彼法的產(chǎn)生,要有最先生的因;還要有緣,即建立(形成自性)和和合(與其它因素相結(jié)合);最后產(chǎn)生的果報焉果。

  ⑨分別:指從界的大方面論述有尋有伺等三地要注意八相分別。

 、鈮檾z界:由墮落世間法統(tǒng)攝的地界。墮,墮入世間法,未出世間。界,境地界。

 、戏菈檾z界:由不墮落世間法統(tǒng)攝的地界。

 、蟹奖悖悍奖闵魄(Upayakausala) ,菩薩為普度眾生獲究竟真理過程中所采用的種種妙法。此處指四圣諦中的道諦。

  ⒀薩迦耶滅:執(zhí)身有實我的妄心滅,此處指四圣諦的滅諦。薩迦耶,SatkaYa,有身、懷身。

 、覠o戲論無漏界:沒有任何不合真實言說的不漏落世間法地界。

 、尤舳ㄈ羯杭炊ㄇ疑,若為虛語詞。中間定,即初靜慮修習上品善圓滿便生入大梵天。

 、源箬螅杭创箬筇(Mahabrahman),初禪天之王。梵,離欲清凈。

 、沼嘤猩缂盁o色界全:其它有色界及無色界全部。

  ⒅尋、伺欲:有貪欲煩惱的尋、伺。

 、撞挥刹滑F(xiàn)行:(稱為無尋無伺地),不是由于完全沒有慧思尋、伺的運行。

 、刈饕猓赫{(diào)動慧思入定。

  (21)于一時間:當末離欲界欲者由瑜伽師導引修行入定,一時進入了六想(無相想、無分別想、寂靜想、無作用想、無所思慕躁動想、離諸煩惱寂滅樂想)境界。

  (22)無漏界有為定所攝初靜慮:屬于通入無漏界的有為性范疇的初靜慮,即初靜慮中有一種定,統(tǒng)攝入通入無漏界的有為性。無漏界有為,又作無漏有為、有為無漏,即既是有為法的又通入無漏界的,如道諦。

  (23)緣真如為境:以真如為所對的境。

  (24)不由分別現(xiàn)行:不是依據(jù)尋、伺的現(xiàn)前的運行加以分別命名;或不是由于存在尋、伺心理活動現(xiàn)象的緣故。此處分別即指代依心心所法分別的心理現(xiàn)象。

  (25)略去部分為其他七相的論述。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