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jīng)大全 > 心經(jīng) >

心經(jīng)

《心經(jīng)》可以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佛經(jīng)中字?jǐn)?shù)最少的一部經(jīng)典著作,因其字?jǐn)?shù)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所以古往今來無數(shù)藝術(shù)家都傾注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把《心經(jīng)》創(chuàng)作成為異彩紛呈的藝術(shù)品。自由自在的菩薩用般若智慧言傳身教眾生,依靠自心的心靈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到..[詳情]

《心經(jīng)》的大智慧(四十二)

(三)中觀

  第三個是“中觀”,中觀的意思是以般若智慧,觀一切法的性相不二、色空不異。

  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空的意思。“空”不是“沒有”,是指沒有主宰性、獨立性、永恒性這三性。雖然那棵樹好端端地在那里顯現(xiàn),但它就是沒有這三性,所以我們就說這個樹是緣起的、性空的。

  所以是“色空不異”,即:性空不礙緣起,緣起不礙性空。從性上來說,“性相不二”。如果我們有這種智慧就可以解脫,沒有這種智慧,把“空”解釋成“無”,解釋成“沒有”,就完全錯了。如我們能透視萬事萬物沒有這三性,就明白緣起性空的道理,就不妨礙見一切相,而當(dāng)下萬法皆空。

  我們對“空”的意思一定要搞清楚,“空”不是“無”,不是“沒有”,而是指無獨立性、無永恒性、無主宰性。若能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一切境相全都是假的,空的,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是說空就是完全沒有,而是說一切相顯現(xiàn)的當(dāng)下它是沒有獨立性、沒有永恒性、沒有主宰性的,它是一個因緣聚合的假相。

  比如一輛汽車,是由發(fā)動機(jī)、鐵皮外殼、橡膠輪胎、塑料、皮具、鋼架、電線、螺絲等幾千個零件所組裝而成的,并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汽車存在,它自己做不了主,它沒有主宰性、沒有獨立性、沒有永恒性。所以這個汽車也是“緣起性空”的。這是從教理上來分析。

  禪宗的方法就更直接。禪宗直下就是一切萬法都是靠心性來顯現(xiàn)。既然是靠心來顯現(xiàn),萬法都沒有實體,萬法都要靠心作為載體來顯現(xiàn),萬法都沒有實體,所以是“空”。用“禪”的方法一下子就直接契入“萬法唯心”,不用從現(xiàn)象的層面觀緣起性空,不用逐一地分析它的組成。

  就像鏡子,外境是怎么樣就是怎么樣顯現(xiàn),不用分析電影里種種顯像,一句話,它都是銀幕顯現(xiàn)的,只要知道是銀幕顯現(xiàn),全都是假的,全都沒有實體。這是禪的方法。明白了,去看電影,就不會受騙上當(dāng)了,不會覺得看電影津津有味,實際都是空白的銀幕顯現(xiàn)出來的幻相,沒有實在的。我們看得津津有味,說明我們已鉆進(jìn)去了。無論情節(jié)再好、人再美麗或再恐懼,都是銀幕顯現(xiàn),都是假的,沒有實體,看的當(dāng)下就知道是空的、是假的、是虛幻的。

  禪的方法就是快,直接,萬法唯心。實際用緣起性空的道理也可以解釋,但“禪”更直接。一切萬法是要靠心性來顯現(xiàn),離開了心性就沒有萬法,這也可以說是緣起。從禪就更直接的契入,心性是無相的,如果哪一天,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電影電視里面的故事是假的,就容易明白“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如果我們迷進(jìn)去了,還覺得電影電視里面放出來的都是真的,我們就開悟不了。哪一天,我們知道不管什么電影故事都是假的,明白為什么是假的,知道再怎么美麗、豐富、變化,都是靠銀幕來顯現(xiàn)的,都是沒有實體的,這就容易開悟。反之,對銀幕上放出來的景象都迷進(jìn)去了,就開不了悟,這是一個比喻。

  我們對一切萬法都要清楚明白:是要靠心性來顯現(xiàn),沒有心性就沒有萬法,萬法皆空!其實,我們現(xiàn)在就是在看電影,看什么電影?“立體電影”。你看那個電視、電影是平面的,我們現(xiàn)在看的是立體的電影。什么是立體的?就是我們的心性,心性就是銀幕。只能用這個來比喻。實際也不是這樣,實際心性也不可見,心性也不是有形有相的東西,沒辦法表達(dá),只能做個比喻。

原標(biāo)題:傳承-明向法師:《心經(jīng)》的大智慧(四十二)

文章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禪宗文化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