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根據(jù)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督饎偨洝穫魅胫袊,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詳情]
金剛經注解 第一卷
金剛經注解 第一卷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注解 前言 其名
禪凈融洽論
緣起 第一章
有人問疑者、頗多余扣其兩端、而應之。誠恐未來人、仍有其疑、故筆之於書、而冠其注之首。以備未來人、參之禪用之凈。余寫至於此、而思禪息、方入座而坐之。見一老人、以手撫余之肩、而言曰、汝能入海、取珠耶余答能、即悟其義。隨開目而視鐘、其時中夜一時許。因此銘之而志之
釋義 第二章
凈土者、土地也、地心也、凈土者、凈心也。猶如金剛經中能生凈信心是、甚有符合之處。所謂心凈、土亦凈、故名為、凈土也。其二、參禪者、靜慮也、慮者、思也。亦與、一心念佛者、有應處。其三、一心不亂凈與無四相者禪其含義、非一非二也。其則、亦有相似之處。其四、無四相者。以無妄而歸真、即歸真已、亦無歸真之相。一心不亂者。以。一心而治妄也、一心者、一心念佛也、念至無所、之所之處、即名見阿彌陀佛。猶如用竹木二伐而度識別之愛河。既到彼岸禪即入覺地矣 至已、二伐亦當舍之、其伐之義、留於后學、參而用之。於禪於凈、勿可勿明、其要其道之義也。倘若互疑互忌、即非真禪、純凈、之道之義也。
錄經 第三章 片斷
如是等、恒河沙、數(shù)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互贊 第四章
上章經文、是釋迦牟尼佛、與六方諸佛、共同贊嘆、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益者即是念經念佛、之人利益也。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護念不退轉於、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之人也。然而、彼諸佛等、亦稱贊我、不可思議功德等……甚至六方諸佛之功德、佛佛亦如是贊。猶如七寶珠網、網盡虛空、珠珠光明、互照互耀、而無斷竭。然而我等皆是佛子。亦當互贊互嘆、諸宗之誼、如律密教義、以及華嚴唯識等..之誼亦當如是贊嘆、宗宗之旨、各有妙諦、之道之德、何能盡宣、所謂我等、是佛嫡兒、亦當依教秉承、必須互贊互嘆、無窮無滅、即是不辜負、本師付囑之道義、之恩之德之真心
問疑 第五章
問、禪凈雙修者、若何。答、其義善哉、其命終時、必然往生極樂國土。問、何者、答、禪如白紙一張。倘加一色點兒、即非全白紙矣。其二、禪是空無我相。其他諸宗、以相而顯宗、是故可能融洽、而不可合并也。復問、其他宗、與其他宗、能合修耶、答、非能非不能、其人合修二宗者、此人善哉、其命終時、其心偏於何處、其人即往生於何處。問、真空能含妙有者、何也、答、不悟不可見。不證弗能用、倘若勉強勉力、求見求用者、邪也。我等應當、五體投地、諸宗諸派、共禮空王之寶座。承此愿力、以此愿力、以此為自論、冠之於注之首。
無名人、自序於、無住之室;
問、今日、是哪一位、觀世音菩薩、圣誕、希參;
於一九九一年六月九日、落筆而完成
悟證銘
悟而不證如故紙 且悟且證世間希
證如盤石道若天 無惡無善證菩提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注解 金剛經是略稱號
讀者須知
佛是說經者 須菩提是啟請人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是譯經人
一九九零年無名無住僧是解經人
經注號
佛說用⊙須菩提說用8阿難說用句用。逗邊點、句終與偈空白
驅偽顯真
世俗本。前言后語。均是后人妄增。很違本經道。甚至三十二分。有斷經脈。學佛人。不可閱讀。慎之慎之
解無名
名住是虛偽。猶如演幕。生滅如電。迅急迅速。名住如同;脡襞萦。用淺言注。易於初學。佛弟子。易知易懂。用文白混合解。易於徹悟真常。空色不二。希諸讀者。一肩荷擔。佛陀付囑。早等覺岸。是無名無住僧。真心實愿
聯(lián)句
一肩荷擔、如來付囑、千鈞不累、須菩提
徹底放下、無掛無礙、一塵無染、微妙法
參學
藏經中。共有六種。金剛經譯本。1. 鳩摩羅什2.菩提流支3.真諦4.達摩笈多 5.玄奘6.義凈。多種譯本。根本是一體。枝葉花果。各有妙色。略舉幾則。與讀者參。
。ㄒ唬┝_什本。經提是金剛般若波羅蜜。
。ǘ┬逝c義凈本。經提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
(三)其他本。經提是。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羅什本、雖然沒有能斷二字。金剛二字中、含有能斷性。少能斷二字、爽朗些。有能斷二字、易懂些。其二、羅什本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玄奘本是。無我執(zhí)。無人執(zhí)。無有情執(zhí)。無壽者執(zhí)。義凈本是。由有我想。眾生想。壽者想。更求趣想故。復次妙生。菩薩不住於事。應行布施。妙生即須菩提另號。應知有情、即是眾生。趣想、即是人想。我相我執(zhí)、亦復如是。不住於事、應行布施。即是、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多種翻法、是一諦。諦什么。無妄想。三個字。無妄想、與放下屠刀。海不揚波。回頭是岸。如如不動。無一切相。是如如。文字雖有差別。如中文中。日光二字。亦可說陽光、與太陽光。佛無二說。其義是一體
偈云
非一非二非差別 竹筏木筏度有情
若解如來玄妙義 非空非色薩婆訶
斷相想趣度有情 爽些易些假名詞
言說妙義具放盡 太平無事過新年
如是一句平凡語 解悟確是真菩提
自參自解自悟道 欲學多聞是凡情
千鈞重擔能擔放 絲毫無茍亦無邪
無人無我無取證 太平無事過新年
初學須知
初學金剛經 首閱經和注 解偈甚難透 暫不急追求
解補注不足 偈輔解不徹 機緣成熟時 一透透一切
深透無透相 是名透一切 一切一切相 無相無一切
能無一切相 是名持金剛 持亦無持相 是名解金剛
解亦無解處 處處真金剛 真真真真盡 無真無不真
悟證感
滿眼皆覺境 只因業(yè)所遮 求名利求佛 都是睡中人
覺王覺自性 大覺在世間 有人來問我 反問自不知
知者誰是知 覺者誰自覺 三世本一世 十方在一方
若悟人我相 處處見法王 盡虛空空界 色色皆金剛
自序
夫金剛者。能斷一切相也。相者何。見人是人。見物是物。見而不能無見。是而不能非是。是名凡夫。能無是非者。即名為賢圣也。無能無相。無見而見。於是時中。倘能見人是人。見物是物。即名到彼岸。到者本地風光。本覺之慧命也。無道而到,即名為大覺。學佛兒。弗可弗見 弗可弗明者。其名為。明於本心。而見本性也。亦名為。悟證齊輝。亦無齊輝悟證之相。是名證菩提。以此為序焉
禪宗必要
讀本注者。勿可貪多而圖奧。當按佛語。能持四句等。其功德超越一切功德之上。亦名為功德母。能生一切佛種之兒。等字者、一節(jié)一義之妙也1.無我相2.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3.不以色布施、不以非色布施。當參三者之義。非一而非三。倘能徹悟而能證之。非菩提而再生。吾弗信之
偈云
倘能真我無我相 十八獄中獄獄空
希汝自參勿參我 前程廣大若太虛
- 上一篇:金剛經纂要刊定記 第七卷
- 下一篇:金剛經注解 第二卷
- 跟著《金剛經》學好心態(tài)!
- 《金剛經》“空”的境界是什么?
- 讀誦《金剛經》的功德殊勝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如何把邏輯思維提升到悟性?《金剛經》的悟性思維
-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名是什么意思?
- 是凡夫者、即非凡夫、是名凡夫是什么意思?
- 在家怎樣去學佛修行?依《金剛經》修菩薩行
- 金剛經分幾部分?講什么內容?
- 《金剛經》都說了些什么?
- 《金剛經》教眾生做什么呢?不要執(zhí)著
- 《金剛經》譯文及注解評析
- 《金剛經》里的法、非法和非非法
- 《金剛經》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金剛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離相修行
- 《金剛經》是我們學佛的基礎
- 怎么理解“一切賢圣,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 六祖慧能是怎么開悟的?通過《金剛經》開悟
- 《金剛經》可以解決修行中遇到的誹謗和委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