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
《華嚴經》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果地,故曰華嚴。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法身,故曰華嚴。華嚴經是大乘佛教修學最..[詳情]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第四十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第四十卷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夫機差教別下。第三結成前義。于中有六。一嘆深謙推。二進退立理。三結成損益。四舉例證成。五況出功高。六引文成立。今初。初雙明教旨深玄嘆法也。次明未證謙也。后共詳下推也。疏且以淺下。第二進退立理。明有損有益。初住頓具佛法深也。而推在登地。地前所無淺也。故成謗法。智度論云。謗有二種。一者言此非佛說等。即為深重墮大地獄。二者說不契理。并為謗法。即深為淺是也。且以淺為深等者。以初住之淺。釋為圓融該博深也。豈非符合于理。理本具故。然此二對亦是泛舉一切深淺法也。以遠為近者。一僧祇滿方證初地遠也。今為初住近也。則一生有望豈非有益行人。以近為遠者。初住近也。而推在登地此為遠也。未歷僧祇何由造此。故云法非我分。疏諸佛下。第三結成損益可知。疏且夕釣磻溪下。第四舉例證成。以君臣為一對。磻溪即是太公垂釣之處。頓為武王之丞相。豈要歷資略舉一事其例甚多。諸葛亮受黃鉞于茅廬。韓信升將壇于一卒。蔡澤奪范睢之印。張儀霸秦主之威。皆布衣也。才生王宮約主亦是外事。約經即七十八中。譬如王子初生。即為耆舊臣佐禮敬。此菩提心亦復如是。出現品云。如轉輪王所生太子。具王相者七寶不散即紹輪王。若約外典其事甚多。如周成王晉獻公。皆自小為人主。百戰(zhàn)夷項即漢高祖。古人詠史云。百戰(zhàn)方夷項。三章且代秦。功歸蕭相國。氣盡戚夫人。十年征戰(zhàn)七十二瘡。方南面稱孤在位無幾。豈與上同。疏況十千劫下。第五況出功高。以修行十千劫。方入初住成正定聚。亦非但發(fā)無分限心即得爾也。言非聊爾人耳者。聊耳為且略也。史書敘周公為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非聊爾人耳。今借此言用之。疏是以語其智下。即是功高所成之德也。天池即海也。疏故經云發(fā)心畢竟二不別下。第二引文成立。即涅槃文。下半頌云。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fā)心。至法界品當更廣引。法慧仰推即當經意。如或未喻者。未喻即未曉也。勝鬘有文十地廣釋。勝鬘說三種智。此即第三仰推智也。疏或曰十六分之一者。如秤斤有十六兩故。然此言出涅槃第六如來性品云。若有眾生于四恒河沙佛所發(fā)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為他廣說十六分中一分之義。雖復演說亦不具足。供五恒佛能說十六分之八分。六恒說十二分。七恒說十四分。八恒佛所方說十六分方具。遠公亦舉如秤不別解釋。疏此云近少。即音義中引大般若。譯為塢波尼殺曇。塢波近也。尼殺曇少也;蛟平鼘。謂相近比對;蛑^極少也。疏事隨性融此彼相即者。如經一毛端中。一切世界差別性者。謂一毛端性即是一切世界差別性。今一切世界。即事隨其法性即一毛端。以性即毛端諸界即性故。下句亦然。一切世界中性。即是一毛端性。一毛隨性即一切世界。上句多即一。下句一即多。言事攬性起彼此相入者。謂一毛端之事。攬一切世界性成故。一切世界隨其多性在一毛中。下句亦然。一切世界攬一毛端性成故。一毛隨性遍在一切世界中。言各有同體異體者。謂一毛端。及一切剎為各有也。云何異體一一剎等各有體故。云何同體差別界體同一體故。今一毛中自有體性是為異體。而同諸剎體故曰同體。一一諸剎各自有體。即與毛端共同一體。今諸剎相隨其異體。即彼毛端之同體故。剎即毛端毛端。異體隨其同體遍于諸剎之異體故。彼體即剎故毛即諸剎體。然上釋理性融通之中。卻不廣出同異體義。但有其意如上文云謂不異理之一事。具攝理性時即同體義。今彼不異理之多事。隨所依理皆于一中現。即異體隨同也。故云準上思之。疏謂諸緣起更互相生者。一毛之一由剎之多。剎為能生毛為所生。因毛之一有剎之多多為所生。所生無體多即一毛。能生有體毛攝諸剎。上毛為所生。反此可知。一毛是能生即是有力。諸剎是所生即是無力。力攝無力一毛有于多剎。多剎能生一毛一毛即無力。力攝無力毛入多剎。同體異體廣如玄中。疏以大非定大故能即小等者。等取小非定小故能即大。及等染非定染故能即凈。凈非定凈故能即染等。至大有于小相不壞于大小入大也。反顯至小有于大相不壞小相則芥納須彌。疏別中言平等者。通相即等者?側≈T句平等。而平等字要須長短等相方有即入故。然云劫者婆沙一百三十五云。分別時分故名為劫。體即五蘊生滅以成于劫。大乘即以時為體。經云長劫與短劫平等等者。意云。長劫即短劫。短劫即長劫。亦是平等。長劫入短劫。短劫亦長劫。亦是平等。就緣即緣起相由門。就性即法性融通門。唯心即唯心所現門。即十因中之三。等取余夢幻等七。疏二三及四文并可知者。二即一多。三即有佛無佛。如過去莊嚴。現在賢劫。未來星宿。各有千佛名為有佛劫。此后六萬二千劫空過無有佛。名為無佛劫。四即多少。如威光修因種種莊嚴劫中。有十須彌山微塵數佛。法華大通智勝佛處。東南方梵王贊云。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準十住毗婆沙第十云。如經中說。諸比丘是賢劫前。九十一劫毗婆尸佛出。百三十一劫有二佛出。一名尸棄。二名毗式婆。此賢劫中鳩樓孫迦那含牟尼迦葉佛出。六萬二千劫空過無佛。疏如勝蓮華界等。即壽量品。疏謂于決定境印持為性等。謂以邪正等教理證。力于所取境審決印持。由此異緣不能引轉故。猶豫境勝解全無非審決故。疏別中總有十三句者。此是義句以一解為一句故。疏即勝解智所攝者。約十力智言以種種解智亦名樂欲。若約法相欲與解別。皆是別境五中之一。而在十力合之為一。取名有差。疏所望別故等者。前三方便屬解。今屬諸禪故。疏即他心智者。若是十力即屬界攝。疏一切煩惱各有輕重者。分九品故。約起惑下出輕重所由。如一貪惑重者。于下劣境起猛利貪。中者稱境而起。下者設于勝境心亦微薄等。三品各三故成九品。疏據難易下。別別相望以論輕重。言種子為重者。如俱生惑種金剛喻定方斷盡故。故下經云金剛道滅方畢竟。疏又分別為輕者。真見道中一時頓斷故。唯識云見所斷惑十俱頓斷。以真見道總緣諦故。此約大乘。若通三乘。唯識論云。煩惱障重見所斷者。三乘見道位真見道中一時頓斷。俱生為重者。于修道位中。數數修習無分別智方能斷故。余如十地初說。疏邪見最重者。涅槃經云一切煩惱邪見攝盡。戒經十重謗三寶為最重。十惡亦然。疏嗔恚最重者。如普賢行品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疏無明愛取為重者。凈名經云從癡有愛則我病生。涅槃經云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無明。二者愛等。疏三毒為重者。本行經云。世間之毒莫過三毒。又諸隨惑等皆從此生。疏見慢為重者。見則遍執(zhí)一理究徹在心安受圣教。慢既恃己豈復他求。疏我愛慢重者。略有三義。一約識至第七故四惑相應是也。二約行通。至諸禪故。如明法品當辨三約四果阿羅漢。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則不得故。疏十大煩惱為重者。唯識云。諸煩惱。謂貪嗔癡慢疑惡見。即六根本。俱舍論云。六由見異十。謂開惡見為五。一身見。二邊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禁取。故疏隨煩惱中大中小。隨展轉輕重者。大隨為重中小為輕。中隨為重。小隨為輕。名為展轉。言隨惑者。唯識論云。隨煩惱。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與害憍。無慚及無愧。掉舉與昏沉。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亂不正知。長行釋云。唯是煩惱分位差別等流性故名隨煩惱。彼疏釋云。謂忿等十。及失念不正知放逸等。假染心所是貪等差別分位名隨煩惱。無慚無愧掉舉昏沉散亂不信懈怠七法。雖別分位有體。是前根本之等流故名隨煩惱。由煩惱為因此得有。故論云。此二十種類別說有三。謂忿等十各別起故。名小隨煩惱。無慚等二遍不善故名中隨煩惱。掉舉等八遍染心故名大隨煩惱。疏釋云。然忿等十自類相望各別起故非不共他中大惑俱行位局故名之為小。無慚愧二自類得俱行通忿等。唯遍不善位局后八但得名中。掉舉等八自得俱生。但染皆遍得俱生故不可名小。但染皆遍故不得名中。二義既殊故八名大。疏習氣為輕者。此即阿羅漢等余習也可知。疏更有異門。可略言也者。上來已有十門解釋。有以五住煩惱無明為重。障大菩提故。前四為輕。障見修故。今以前四住亦障菩提。無明住地亦障見修故不存之。又有云。等分為輕稱境起故。多分為重過境起故。又云暫起間起羸劣起者為輕。多起常起猛利起者為重。此二即前約品中收之。又云迷事為輕后得智斷故。迷理為重根本智斷故。此則與前無明為重。障菩提故亦小相違。故略不言耳。非無有理故云可略。迷事迷理至十地中當廣分別。疏能生貪等無量煩惱如涅槃說者。即第二十三經。高貴德王菩薩品。經云。復次善男子一切凡夫。雖善護身心猶故生于三種惡覺。以是因緣雖斷煩惱。得生非想非非想處。猶故還墮三惡道中。善男子譬如有人渡于大海。垂至彼岸沒水而死。凡夫之人亦復如是。垂盡三有還墮三涂。何以故無善覺故。云何善覺。所謂六念。下廣說惡覺之過。故云如涅槃說。言加五說有八覺者。即俱舍等論亦名八尋。下疏所列惱覺即是害覺。涅槃通說六念為善。今別說之故以不凈等治為善。大意可知。疏利中身見為本生六十二者。言身見者。唯識論名薩迦耶見。論云。謂五取蘊執(zhí)著我我所。一切見趣所依為業(yè)。此見差別有二十句六十五等分別起攝。釋曰。后此見差別下。即疏云。一依三世五蘊說者。彼疏釋云薩迦耶見具足梵云薩迦耶達利瑟致。經部師云。薩是偽義。迦耶是身。達利瑟致是見。身是聚義。即聚集假。應言緣聚身起見名為身見。薩婆多云。薩是有義。迦耶等如前。雖見聚身。而是實有。身者即是自體異名。應言自體見。大乘法師解云。僧吃爛底薩。便成移轉。以大乘心心上所變之法故。言移轉身見。依五蘊起此我見。此為依故諸見得生故。言見趣所依為業(yè)者趣者投也。惑所歸處也。言二十句者。對法第一云。謂如計色是我我有色。色屬我我在色中。一蘊有四。五蘊合有二十句也。五為我見余皆我所。謂相應我所(即我有色)隨逐我所(即色屬我)不離我所(即我在色中)故有十五我所。此即分別行緣蘊不分別所起處。若歷三世便有六十。加身即我為六十一。我復異身為六十二。又計常無常等為六十二。如十藏品。論言六十五者。婆沙論云。謂如以色為我。于余四蘊各三我所。謂是我瓔珞。我僮仆。我器。即有十二。色為一我。即總有十三。五蘊總有六十我所見。有五我見為六十五。此即分別行緣蘊亦分別所起處。此等皆是分別我見。疏二依異道邪見具如瑜伽八十七說者。論中約迷前際后際為次。今依唯識。約所依見分之。謂于前際計四遍常四一分常。及依計后際有想十六。無想俱非各有八論。共四十種常見差別。有計后際七斷滅論。此四十七共因我見而起邊見。有計前際。二無因論。四有邊論。四不死矯亂。及計后際五現涅槃。故六十二。此六十二以邪見邊見二為自體。以余二見而為眷屬。依于身見以為根本。此亦舉大數。次依瑜伽以釋相者。初四遍常者。謂我及世間一切皆常。但有隱顯依上中下靜慮等。起起宿住隨念生四常論。一由能憶二十成壞劫。二能憶四十劫。三能憶八十劫。四依天眼所見現在世。見諸有情死時生時諸蘊相續(xù)。彼便執(zhí)我及世間俱常。言四一分常者。謂四皆一分。一者從梵天沒來生此間。得宿住通作如是等執(zhí)。梵王是常。我等無常故名一分。二聞梵王有如是見。大種是常。心是無常;驈头。三有先從戲忘天沒來生此間。得通起執(zhí)不生此者常。我生此者是無常。四有先從恚憤天沒。一分同前。此天住處住妙高層級。或三十三天。釋曰。若依瑜伽此中即說二無因。以同計前際故。唯識此后即明有想十六等。言十六者有四四句。一我有色。死后有想。執(zhí)色為我名我有色。取諸法說名為有想。即欲界全。色界一分。除無想天。二我無色。死后有想。執(zhí)無色蘊為我。此在欲界乃至無所有處。唯除非想。三我亦有色。亦無色。死后有想。執(zhí)五蘊為我。四我非有色非無色。死后有色。遮第三也。依尋伺等至皆容得起。第二四句云。一執(zhí)我有邊死后有想。執(zhí)色為我體有分限。如指節(jié)等。二執(zhí)我無邊死后有想。執(zhí)非色為我。遍一切處故。三執(zhí)我亦有邊亦無邊。死后有想。執(zhí)我隨身卷舒等。四執(zhí)我非有邊非無邊。死后有想。遮第三也;蛞缹に诺戎两云稹5谌木湔。一我有一想。二我有種種想。三我有小想。四我有無量想。一一想者在前三無色。二種種想者。在欲界色界。除無想天。三執(zhí)少色。或執(zhí)少無色。為我想。為我所。我與彼合名為小想。在欲色界除無想天。四無量想者。執(zhí)無量色為我想。為我所。我與彼合名無量想。第四四句者。一我純有樂。死后有想。在前三靜慮。二我純有苦。死后有想。在地獄中。三我有苦有樂。死后有想。在人欲天鬼畜生界。四我無苦無樂。死后有想。在第四禪。已上尋伺等至皆容得起。無想俱非各八論者。無想八論者。有二四句。初四句者。一我有色死后無想。執(zhí)色為我得無想定。見他有人得定生彼作如是計。二我無色死后無想。執(zhí)命根為我得無想定。三執(zhí)我亦有色亦無色。死后無想。雙執(zhí)色命根為我。于此二中起一我想。四執(zhí)我非有色非無色。死后無想。遮第三句。等至尋伺皆容起故。第二四句者。一執(zhí)我有邊死后無想。執(zhí)色為我。其量狹小等得無想定。二執(zhí)我無邊死后無想。執(zhí)色為我遍一切處等。三執(zhí)我亦有邊亦無邊。死后無想。執(zhí)色為我隨身有卷舒故。第四句者。遮第三句。更無別義。等至尋伺皆容得起。后俱非八論者。有二四句。一云。執(zhí)我有色死后非有想非無想。執(zhí)色為我。見諸有情入非想非非想定。想不明利。作如是執(zhí)。唯尋伺執(zhí)非得定也。二執(zhí)我無色。死后如前。執(zhí)無色蘊為我等。入非想非非想定。想不明了故。作如是執(zhí)。三執(zhí)我亦有色。亦無色。死后如前。執(zhí)色無色為我。見有情等同前。上皆依尋伺起非由等至。其第四句遮第三句更無別義。第二四句云。一執(zhí)我有邊。死后非有想非無想。乃至第四句其文易知。如是一切皆執(zhí)四無色為我。以得非想非非想定。容有此執(zhí)。一由彼定時分位促故。別以一一蘊而為所緣。執(zhí)我有邊。二由彼定時分長故?傄运奶N為所緣故。執(zhí)我無邊。三由彼定或一一蘊;蚩倿樗壒省3傻谌。第四句遮第三更無別義。七斷滅論者。一執(zhí)我有粗色。四大種所造為性。死后斷滅畢竟無有。見身死后有而無故。二我欲界天死后斷滅。三我色界天死后斷滅。四我空無邊處乃至非想。皆云死后斷滅。后之四執(zhí)執(zhí)彼彼地為生死頂故。前四十見為常。后七見為斷。此皆見斷名分別起。言有計前際二無因論等者。皆因邪見起。見不正故名之為邪。二無因者。一從無想天沒來生此間無宿住通。不能憶彼出心已前所有諸位。便執(zhí)諸法本無而起。如我亦應本無而起。便起執(zhí)言我及世間無因而起。二由尋伺不憶前身。作如是執(zhí)。無因而起。如是二見由無想天及虛妄尋伺二事而起。四有邊者。一由一向能憶上下。下至無間地獄。上至第四靜慮。執(zhí)我于中悉皆充滿。便作是念。過此有我。我應能見。故知有邊。二由一向能憶傍無有邊。執(zhí)我遍滿故執(zhí)無邊。三由能憶上下及傍故。雙執(zhí)有邊無邊四由能憶壞劫分位。便生非有邊非無邊想。諸器世間無所得故。四不死矯亂者。先總釋名。準婆沙意。外道計天常住名為不死。計不亂答。得生彼天。今佛法訶云。汝言秘密等即是矯亂言四種者。一恐無知念我不知善不善等。有余問我不得定答。我若定答?炙b我無知因。即輕笑于我。彼天秘密義不應皆說等。二行諂曲者作是思惟。非我凈天一切隱密皆許記別。謂自所證及清凈道故。三懷恐怖而無記別。恐我昧劣為他所知。由是因緣不得解脫。以此為室而自安處。懷恐怖故四有愚戇專修止行而無所知。若有問我。我當反詰一切隨言。無減而印順之言。五現涅槃者。一見現在受若天若人諸五欲樂。便謂涅槃。二雖厭五欲現住初定以為涅槃。引在身中名為得樂。見他現在住定亦爾。下皆準此。三厭尋伺故,F得第二定以為涅槃。四厭諸尋伺喜故,F住第三定以為涅槃。五厭喜樂乃至出入息。現住第四定以為涅槃。待過去故名為后際。又此計我現既有樂。后亦有樂。故后際攝。以現樂為先。而執(zhí)后樂。總名現法。此不依我見起故邪見攝。六十二見大意已周。疏皆已無得即大般若意。至回向當釋。疏貪欲即道勝熱處說。疏古德判此一段以為攝位修成者。上直就初住之德以為深勝。今明攝位。即初后圓融。不違經宗。事事無礙故云亦是一理。疏力等未證亦定無疑者。即是偈意。偈云。菩薩于佛十力中。雖未證得亦無疑。故十八不共凈行品已說。疏望圓極之果等者。當得佛言且順經文。分為二義。故引晉經梵本。即知當字是譯人之意。譯人意欲不壞初后故作此譯。若此意存不壞初后。則前梵行品。初發(fā)心即得菩提。如何會釋。此改為當彼亦須改。彼成無妨此即何違。故此即佛正是梵行初心即成耳。且順彼釋故云見性即成智身。若約圓融此后更無別佛。疏三得知身無從等者。釋經得如來一身無量身。究竟平等真實智慧。即用上光明覺品偈。釋偈云。一身為無量。無量復為一。了知諸世間。現形遍一切。此身無所從。亦無所積聚。眾生分別故。見佛種種身。文意可知。疏其十行十向十地皆爾。各自品說者。十行第十智度滿故。入因陀羅網境界。明知已攝諸位。十回向品第十入法界無量回向證窮法界故。十地墮在佛數故。如普賢作用下。例引等妙二覺證成。疏二約見性下。此上即藏和尚意。此下即天臺圓教之意。故云昔人豎說五種菩提。我即橫開六即。此中當其分真即也。于中四。一正明。二若爾下設難。三請以下解釋。先喻圓融法。后喻行布。四依于此義下結成。疏又即由此義廢高就下等者。亦天臺意。智者雖說四教三教及至果處無有實事。但就教中施設有果。進入位后果即便虛。如別教說三賢十地。修三賢位則有可修。及至登地更無有別。別教十地證竟但是圓家住耳。即由此義圓教初住自在過地。不知此意故謂此會是說十地。疏文含多意者標也。前二敘昔。言求之于己尚未免求者。破第二釋也。則違凈名于一切法應無所求。疏今釋有二下。述正義也。前意即順般若性空。后意則明事理雙現。經云。無所求中吾故求之。即方等經中。佛為雷音菩薩。說于法華昔因緣已。又云。過去有佛名栴檀華。彼佛去世甚久。我于彼時如汝無異。彼有菩薩。名曰上首。作一乞士入城乞食。時有比丘。名曰恒伽。謂乞士言。汝從何來。答曰。我從真實中來。又問何謂真實。答曰。寂滅相故名為真實。又問。寂滅相中。有所求無所求耶。答曰。無所求。又問。無所求者。何用求耶。答曰。無所求中吾故求之。又問。無所求中何用求耶。答曰。有所求者一切皆空。得者亦空。著者亦空。實者亦空。求者亦空。語者亦空。問者亦空。寂滅涅槃一切虛空。一切世界亦復皆空。吾為如是次第空法而求真實。又問。菩薩于何處求。答曰。于六波羅蜜中求。恒伽聞已。賣身供養(yǎng)。釋曰。然上經文雙證二意。以正說求者皆空即般若意。故不礙求即雙行意。雙行亦即不共般若之意耳。疏而經多劫者。此標舉。亦是問難也。應有問言。前來贊經玄妙。則言一生圓曠劫之果。今既圓妙。何以多劫方成。后然余教下答。于中四。一標他宗。二此宗下。示其正說。三起信則以若遲下。雙出二宗之意。四并有下結勸修學。三中即起信發(fā)趣道相中證發(fā)心。后云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蛘f我于無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fā)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釋曰。此即以遲速皆方便也。此宗則楷定為權。以不定或遲或速為實。如前第二段明。故毗目瞿沙暫時執(zhí)手時經多劫則一生不定。一生無量劫。即一念多劫。豈為多劫故結勸之勿執(zhí)也。疏大旨同前十住者。同十住中加所為也。此中顯示佛法。即前持說佛法故。二智光普照即前覺一切佛法。三開闡實義。即前增長佛智。四證得法性。即所入無礙。五眾會歡喜。即善了眾生界。及知眾生根。六開示佛法因。即前所行無障礙。及得無等方便。七為得一切佛平等。即前入一切智性。八為了法界無有二故。即前深入法界。故結云說如是法明是說因。疏一凈業(yè)顯理者。業(yè)凈則理顯故。二除惑開信者。若無妄想即增信解故。余可知。疏八大人覺者遺教經明。一少欲。二知足。三寂靜。四精進。五正念。六正定。七正慧。八無戲論。涅槃二十七加二為十。云善男子。菩薩成就十法雖見佛法不得明了。前七同上。八即解脫。九贊嘆解脫。十以涅槃化他眾生。十地抄中更當廣釋。疏亦總相頌前嘆深難說。若將別配則令證等互有局者。昔以二十三偈。頌前嘆深難說。即分為十。初四頌甚深。二有一偈頌難知。三有二偈頌難分別。四菩提心下二偈頌難信解。五三偈頌難證。六二偈頌難行。七二偈頌難通達。八了法自性下二偈頌難思惟。九二偈頌難說。十有三偈頌難度量。故云若將別配言則令難證等互有所局者。如一切獨覺及聲聞悉以發(fā)心作根本。頌難證者。前文十力十八不共等豈易證耶。故云互有所局。今二十三偈。皆通難信難知難證等。故云總相頌前則令證等互有所局
明法品第十八
疏。統(tǒng)有四義者。然法光明攝論中釋本論。釋云。能正了知周遍無量。無分限相大法光明。今疏取諸釋意參為四義。初一即世親意。世親先牒本論竟。釋云。謂正了達十方無邊無分限相。如善習誦文字光明名法光明。今疏取意。以能正了達即法智慧。十方無邊法即此勝進。能所詮法也。二即無性意。彼牒本論竟。釋云。謂正通達十方無邊無分限相。顯照行故名法光明。今疏取意。無性但有顯照行言異于世親。故取意義以能詮為光明。而無性意亦有菩薩智為明耳。上二攝論所釋皆是第七。三即梁論意。梁論即世親同本異譯。而文稍廣多。是敵對譯故。彼論第十先牒本論云。三能見一切處無量分別相善法光明。次釋云。約三乘法說一切處。又約內外法說一切處。又約真俗法說一切處。如此一切處菩薩能見無量相。如佛所說法相。及世間所立法相。菩薩皆能了達。即如量智。如其本數量菩薩以如理智通達無分別相。此二智能照了真俗境故名法光明。釋曰。此中論意不異初釋。但文廣說一切處等耳。而能了達者。亦通諸菩薩智。今取其別意。但取所詮中菩薩之智。異法慧智故為別耳。其第四意一向義加。顯此四解后后狹于前前耳。疏德雖無量下總結。謂顯其當位已得勝進云何上求。故云而于勝進義非愜當。疏非明無之處即名無明等者。即俱舍第十偈云。明所治無明。如非親實等。上句正明有體。謂此無明不了四諦。明所對治名曰無明。與明相違方名無明。非是離明之外皆是無明。此揀眼等亦非明無之處即名無明。此即正明有體。下句舉喻釋成。六地當釋。正說中。疏不守根門名為放逸。即瑜伽意。前文曾引此段。疏文乃有三義。初略釋名。二涅槃云不放逸下。明先彰所以。三世其體業(yè)。二中即涅槃二十四。高貴德王菩薩品十功德中第四。十事利益功德。于中一根深難拔。經自牒云。云何根深難拔。所言根者名不放逸。不放逸者為是何根。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根。善男子。一切諸佛諸善根本皆不放逸。不放逸故諸余善根展轉增長。以能增長諸善根故。于諸善中最為殊勝。善男子。如諸跡中象跡為上(云云)如諸明中日光為最。如諸王中轉輪圣王為最第一。如諸流中四河為最。如諸山中須彌山王為最第一。善男子。如水生華中青蓮華為最。不放逸法亦復如是。于諸善法。為最為上。善男子。如陸生華中婆利師華為最為上。不放逸法亦復如是。為最為上。師子金翅羅睺大身。乃至佛僧為諸眾中最廣。引喻竟結云。以是義故。不放逸根深固難拔。即其文也。疏即精進三根下。第二出體業(yè)。即唯識第六釋曰。謂依精進及無貪等三種善根。此之四法于所斷惡防令不起。于所修善修令增長。體是四法約別功能。而假建立名不放逸。非別有體。疏寧起疥癲下。即薩遮尼犍子經。難反復故即凈名文。彼第二經云。凡夫于佛法有反復。而聲聞無也。疏謂離善知識下。合上四種重任。此合大海最深重難持故。諸山喻菩薩。如十地十山故。草木喻緣覺。獨善不從師故。眾生喻聲聞。有師屬故。疏言五印者。即同凈名迦旃延章五非常觀。然前四非常即是有為。寂靜為涅槃。即是無為。攝為無為盡。又前四俗諦。后一真諦。疏言四印者下。即莊嚴論第十一。名四法印。論云。四法印者。一者一切行無常印。二者一切行苦印。三者一切法無我印。四者涅槃寂滅印。所以知合空入于無我者。論云。此中應知無常印及苦印。為成無愿三昧依止無我印。為成空三昧依止寂滅印。為成無相三昧依止。說此法印為三三昧依止故。疏或名優(yōu)陀那者。即地持第八亦名優(yōu)檀那。論云。有四優(yōu)檀那。諸佛菩薩為令眾生得清凈故說為四。云何為四。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諸佛菩薩具足此法。復以此法傳授眾生是名優(yōu)檀那。過去寂滅諸牟尼尊。展轉相傳。是名優(yōu)檀那。疏菩薩藏經第二名法鄔陀南者。亦是大寶積第三十六菩薩藏會。第十二卷末。即試驗菩薩品。經云。舍利子。諸佛世尊。具大智力總攝諸法。安處四種鄔陀南中。何等為四。所謂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舍利子。所演一切行無常者。如來謂諸常想眾生斷常想故。所演一切行苦法者。如來謂諸樂想眾生斷樂想故。所演一切無我法者。如來謂諸我想眾生斷我想故。所演寂滅涅槃法者。如來為諸住有所得顛倒眾生。斷有所得顛倒心故。舍利子。是諸菩薩若聞如來說一切行為無常者。則能善入畢竟無常。若有聞說一切行苦。則能興起厭離愿心。若有聞說諸法無我。則能修習空三摩地妙解脫門。若有聞說寂滅涅槃。則能修習無相三摩地。而不非時趣入真際。如是舍利子。若諸菩薩摩訶薩。能善修習如是法者。終不退失一切善法。速得圓滿一切佛法。疏鄔陀南者。此云標相者。釋經也。言涅槃寂靜是無為法標相者。略舉亦應云無常是有為法標相?嗍怯新┓讼。無我是諸法標相。亦有說。言鄔陀南者。應言說也。佛常說故。義當無問自說經。疏印即決定義者。卻釋法印之名。決定無常等者。諸有漏法決定是苦。一切法決定無我。無為法決定寂靜。疏善戒第七下。略示源由。地持第八已如上說。善戒第七者。經云。智有三種。一者能舍外物。二者舍內物三者舍內外已兼化眾生。云何教化。見貧窮者先當語言。汝能歸依于三寶。不受齋戒不。若言能者。先受三歸及以齋戒。后則施物。若言不能。復應語言。若不能者。汝能隨我說一切法無常無我寂滅涅槃不。若言能者。復當教之。教已便施。乃至云若能如是先教后施。是名大施。釋曰。此即次下。云言三法印者。四中合苦入于無常。即智論所說三法印也。疏瑜伽四十六者。論云。復次有四種法嗢陀南。諸佛菩薩欲令有情清凈故。說與地持同。地持即瑜伽同本異譯耳。疏或除涅槃等者。此三唯說有為。即不合苦入無常也。言三者。一無常。二苦。三無我也。然嗢陀南此云集施。應與鄔陀南異。今論亦云嗢陀南或譯之少巧。此三即涅槃三修。疏今以諸印下。結前諸印生后。釋一印義。疏法華云佛自住大乘者。即第一經。偈中此前偈云。唯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終不以小乘濟度于眾生。疏住地觀修者。梁論云。地者對治義。疏雖數名小異大同十行。亦通十度等者。以刊定不許通十行故雙定之。彼云。初四五七名同十行。余并全別。不可懸指。次后有文具顯十度。釋曰。此公雖為十度釋經意明但是行法。亦非十行。亦非十度。故今雙定俱是無過。次云十行所行即十度者。明二義相成俱明無失。次云欲勝進彼故此前修者。別通十行。以其上意云十行自是后位。何用懸指。今疏通云。夫勝進者進修后位。今十住勝進正修十行何有違耶。從又下文由為物下。通其不許十度。彼云。下文自有十度。此是十度乃成重也。故今釋云。彼約說法成度。此約通修。所望既差。亦非繁重。彼唯前四名同。今取其后二說同十行。指文顯著前七雙具文理自顯。疏依彼文次者。五七一二等。如次將今之十以對彼十。此中第一即彼第五。是成熟眾生等。疏五深心則可久等者。此則用周易系辭。系辭云。干以易知坤以簡能(天地之道不為而善始不勞而善成故曰易簡)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順萬物之情故曰有親通天下之志故曰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有易簡之德則能成可久可大之功)?删脛t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yè)(天地易簡萬物各載其形圣人不為群方各遂其業(yè)德業(yè)既成則入于形器故以賢人目其德業(yè)也)。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地之理莫不由于易簡而各得順其分位也)。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成位況立象也極易簡則能通天下之理通天下之理故能成象并乎天地之言其中者則明并天地也)。但觀向引。疏文可見但取可大可久之言。而不取易簡之義。疏文有五對并顯可知者。一見佛持法對。二智深悲廣對。三多定廣福對。四辯深通勝對。五豎永擴該對。疏金師之子等者。涅槃經說。乃是身子差機十地當引。今且引莊嚴論說。目連教二弟子。金師之子教不凈觀。浣衣之子教數息觀。久無所證。舍利弗問目連。汝以何法而教之乎。答之以二觀。又問。二人從何來。答一浣衣。二鍛金。身子云。鍛金之子。應教數息。浣衣之子。令修不凈。于是目連于法教之。則得羅漢。即說五頌贊身子云。第二轉法輪。佛法之大將。于諸聲聞中。得于最上智。又云。行自境界中。獲得所應得。行他境界中。如魚墮陸地。我常在河邊。習浣衣自凈。安心于白骨。相類易開解。不大加功力速疾入我意。金師常吹囊。出入氣是風。以其相類故。易樂入安般。眾生所玩習。各自有勝劣。釋曰。上皆隨宜之意
- 上一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第三十九卷
- 下一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第四十一卷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華嚴經》“華”是大乘的因地,“嚴”是果地的功德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yè)”是什么意思?
- “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七個字有什么含義?
- 十種自在指的是什么?解讀《華嚴經》十種自在
- 入無生智,到無依處是什么意思?
- 為什么說《華嚴經》是別教一乘?
- 脫去俗服,當愿眾生,勤修善根,舍諸罪軛的意思
- 只在誦《華嚴經》的時候口臭,還要繼續(xù)誦嗎?
- 怎么理解“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業(yè),是為魔業(yè)”?
- 《大方廣佛華嚴經》經題含義是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什么時候傳入中國?
- 《華嚴經》是屬于開智慧嗎?
- 人要精進學習,切莫放縱欲望
- 發(fā)起殊勝的菩提心,讓世界變得更清凈
- 機緣到來時,因果報應是逃不掉的
- 《華嚴經》是阿難尊者記錄的嗎?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于彼岸的解釋
- 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待的解釋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