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連步不脫離

  步步連步不脫離

  證嚴法師

  很感恩、也很歡喜,教師聯(lián)誼會的老師們多年來的耕耘,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許多令人感動的成果了。許多老師已經(jīng)知道教師的使命是什么,慢慢地已投入志業(yè)的精神,不再把教師的工作當成職業(yè),這讓我感到臺灣的教育,愈來愈有希望。

  志業(yè)與職業(yè)

  志業(yè)與職業(yè)不一樣,抱著「職業(yè)」的心態(tài),是教書的時候就踏上講臺,教孩子幾個鐘頭書本上的知識而已,像是一位教書匠;放寒暑假時,就過著輕松悠閑的生活,這就是職業(yè)的心態(tài),只能算是時間的交易。但是,「志業(yè)老師」就不一樣,志業(yè)是以自己當初選擇當老師的那分心愿去努力,懷抱著很大的抱負,期待將來為人師表時,要把孩子們教導得很好,寒暑假時,就參加各種研習和教學研討,充實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這就是志業(yè)老師。

  近幾年來,我們看到老師們不斷地在轉變,不只在精神上,連形象也改善了,F(xiàn)在許多老師不再有教學上的倦怠感,能重新提起教師的毅力和沖力,甚且也自我凈化心靈,而且真正用菩薩心和父母心在愛學生。

  人師

  教師聯(lián)誼會的種子老師很美,美在他們的言行、穿著和儀態(tài),能用心的將慈濟精神形象化。剛才有位老師說:「你用什么心看人,人就是什么樣。」其實這是要教育自己,盡量以善解的心,去尊重別人。假如我們將這句話變成「你是用什么心看我」,這就有偏差了,如果自己沒有將自己的精神和身形美化,卻要人家「看」你是美的,那就難了!

  我們如何在教書的生涯中,真正好好地教人呢?就是要做個「人師」。人師,就是要「以身作則」,用我們的身教來做給學生看,因為孩子總是在學習老師的行誼和舉止!老師們,孩子很好教,老師用什么樣的形態(tài)教學生,學生就一定會是那樣的形態(tài)。假如老師說:「我的學生像牛一樣!」那么,自己就應該要反思一下,自己是用什么心態(tài)在教孩子?

  我常常喜歡說一個真實的小故事。年輕時,我寄住在花蓮的慈善寺,寺后方有一條鐵軌,寺里也住著一位小學二年級的女孩。有一天早晨,我在古井邊洗衣服,看到小女孩背起書包要上學,她剛走到古井邊,就忽然間大喊了起來,一面用小手指著說:「你看!你看!我們的老師叫我們不要走鐵軌,可是,老師自己在走鐵軌!」

  這位小女孩的話,深深的啟發(fā)了我,我慎重的告訴自己,以后如果要說,就一定要能做,也就是要說到做到,絕對不能讓人家在背后說:「你看,他只會說,又能做些什么?」我們不要以為「小孩子的童言童語,不必太認真」,錯了!孩子的話雖然無心,卻是非常純真。

  應機對緣

  曾有一位美國回來的老師,對靜思語很疑惑,認為教中華文化就好,為什么要說靜思語?其實,這可能是一種緣吧!因為靜思語能和現(xiàn)代人的生活很相應,所以,一切都是應機對緣,應現(xiàn)在的時機,對現(xiàn)在的緣。

  有一位國小三年級的小女孩,曾用唱歌的方式來歌頌靜思語;這位小女孩有一個小小的心愿,就是想看看自己心目中的偶像,你們知道她心目中的偶像是誰嗎?就是師公。于是她的父母就陪她來到精舍。

  她的父母本來不太認同慈濟,但自從陪她來這里之后,看到很多有愛心的老師,看到靜思精舍的生活,以及慈濟一路走來的歲月和所做的一切,心中很感動;于是爸爸發(fā)心要加入慈誠隊,媽媽也要參加委員的行列,一起來為大眾服務,這就是這位小女孩帶引父母進入慈濟的因緣。

  你看,一個小女孩小小的動作,就能帶她的父母進來,這個因緣應該是來自于靜思語教學的教師。

  凈化人心

  三十多年來,我一向的心愿是要凈化人心,祥和社會,祈求天下無災難。這三愿,其實最先要做的是凈化人心。人心能凈化,社會一定會很祥和,佛陀眾生共業(yè),如果每一個人的善念、愛心都啟發(fā)了,人人同樣具足善業(yè)、愛心,天下就會減少災難。因此,雖然我發(fā)的是三個愿望,其實它們是互相連貫的,就是在凈化人心。

  但盡管我有愿,單靠一個人是絕對沒有辦法成就的,不論我的愿再大、愛心再大,一個人總是孤掌難鳴。所以,很感恩有這么多人和我產(chǎn)生共鳴,一起來協(xié)助我。

  三十多年來,起初是委員陪著我,從一步一腳印,一步兩腳印,到一步三個腳印、四個腳印,甚至六、七、八個腳印,這樣一步一步地由委員、慈誠、榮董、老師及社會上每一個階層的人,步步跟上來的,大家用心地盡一分力量,幫助我向前推動一直到現(xiàn)在。

  如今慈濟已在國際間被肯定了,老師們也將慈濟精神文化融入教學中,為凈化人心在實施靜思語教學,現(xiàn)在不只是小學生在學靜思語,連國中、高中和大學也在學了。我曾提起,很擔心現(xiàn)在青少年的問題,究竟要如何導正青少年不正確的心態(tài)?我想必須從往下扎根開始,要從幼教、小學、國中、高中,每個階段不斷地趕快教好,這副重擔就要落在老師的身上了,所以很感恩老師們。

  當然,更要感恩委員、慈誠及所有的慈濟人,若不是這三十幾年來,他們一步一步陪著我走,從本地的慈濟,到走出國際的救災救難工作,若不是這樣,慈濟的精神憑什么走入國際間呢?

  慈悲喜舍

  有些人想看看「慈濟」是什么?剛才清水那位黃老師說,自己是一位跑道場七、八年的老修行者,今天他來到慈濟只有三天。我想,他可以用這三天和以前七、八年的時間相較,說不定這幾天所學的更能派上用場。

  因為我們日常面對的是凡夫,如果動輒「佛言佛語」,對方會不知道你在講些什么?不過在這里三天的研習,我們所聽的,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出來的睿言智語,老師說的話,都是最具教學效果的經(jīng)驗談,將來回去后對學生就會應機說話了。

  慈濟這幾年來,本著佛教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yè)。有人曾說:「慈濟人只會做,不會念經(jīng)。」老師們可知道,千經(jīng)萬論沒有離開哪四個字?就是「慈悲喜舍」。你們會不會念「慈悲喜舍」呢?若能實際應用「慈悲喜舍」這四個字,等于就是把千經(jīng)萬論讀完了。

  「慈」,就是無緣大慈。剛才我們聽到一位老師說他的孩子本來很乖,不知道為什么這段時間會蹺家,雖然他很煩惱,但每天仍然用快樂的形態(tài)來面對他的學生,以老師心奉獻給學生,這就是慈。

  「悲」是人傷我痛,人苦我悲。老師們有時也會到慈濟醫(yī)院當志工,走在醫(yī)院道場里,也會感覺到人傷我痛,人苦我悲,這就是悲。當我們在做國際賑災時,大家都能很踴躍地呼吁捐輸,這種生命共同體的大悲心,我想老師們也應該做得到。

  「喜」是什么呢?這幾天下來,各位老師在這里聽到許多人的分享,心靈充滿歡喜,這就是我們的文化。其實他們所說的,就如手指頭里的沙和大地的土相比較,這只是慈濟世界中微少的一點點,慈濟的文化有很多說不完的感受,慈濟人把吃苦當成「了苦」,大家愈投入,就愈做愈幸福,都覺得很歡喜、很美滿、很快樂,這就是喜。

  至于「舍」,老師應該更能體會,你們平常教學時,都沒有暗藏秘方,和學生互動之后,哪一種方法是成功的,就馬上和所有的老師分享,這就是舍。

  步步連步

  大家為了凈化人心,覺得好方法一個人使用,不如讓更多人應用,讓大家在教學上更能步上軌道。過去這一、二十年來,我們的教育已經(jīng)脫序了,如今我們要想辦法趕快回歸人性的倫理,注重道德教育,這是我們的使命。

  老師們,真的非常感恩你們,現(xiàn)在慈濟在大家的重視、肯定與信任下,更不能缺少你們。所以,不論是一步八個腳印或十個腳印,我永遠需要你們的腳印和我在一起,我們對青少年未來的希望有共同的方向,因此要步步連步,不要脫離,這是我最大的期待。

  我們希望未來的慈濟小學、國中和高中,能成為示范的學校,所以歡迎老師們趕快回來,我們要以決心、毅力和勇氣,共同承擔并建立起教育的良好模式。

  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人「移民」到花蓮讀慈濟小學了,而且阿公、阿嬤、爸爸、媽媽都陪著孩子一起移民過來。

  昨天我又聽到另一個家庭里的兩兄妹,為了來這里讀書,都爭了起來。原來是妹妹聽說慈濟小學第一年暫時不招收六年級的轉學生,著急地問:「六年級可以來嗎?」哥哥立刻就說:「我可以來!但你還不行,因為我今年要上國中了,慈濟中學今年有招收國一生!姑妹寐犃撕苤,兩人就爭起來了。我問孩子的父母:「他們要來這里讀書,你們怎么辦?」孩子的父母回答:「我們也愿意移民。」

  想起幾年前,我說過不要讓孩子到國外當小留學生,我們可以留在臺灣,不要這么辛苦,F(xiàn)在,終于有人對我們的教育和環(huán)境產(chǎn)生信心,愿意移民過來了。

  總之,教學工作是我們社會的希望,祥和社會也要從教學開始,所以大家都應該負起未來新世紀的責任。老師們,但愿普天下無災難,社會祥和,孩子們的心地需由老師來凈化,這就是我們未來的愿景。但愿在這條菩薩道上,有我有你一起同行,在此祝福你們天天吉祥,家家平安,;雙修。阿彌陀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