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攝六根,凈念相繼。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①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于此界,攝念佛人,歸于凈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②,斯為第一。

  ——《大佛頂首楞嚴經

  注 釋

 、偻瑐:倫,相等意。謂志同道合者。

  ②三摩地:意謂等持。離開掉舉為等,心不散亂為持。

  譯 文

  大勢至法王子,與五十二位同行同志諸菩薩,即從座席而起,稽首頂禮佛足后,向世尊稟白:“我回憶往昔曠大久遠恒河沙劫前,有一尊佛出興于世,號無量光佛。共有十二尊如來在此一劫中相繼出興于世。最后一尊佛,名為超日月光如來。彼超日月光佛傳授我念佛三昧的修持方法。譬如親友二人,一方專心恒常地憶念對方,一人專門忘懷對方。這樣二人,若對面相逢,專心憶念者了知,而專門忘懷者不識。專心憶念者可看見那人,而專門忘懷者渾然不見。如果專門忘懷者一念回光,也起心憶念親友,那么二人互相憶念,立時得以溝通互應。如此互相憶念一天天加深,今生或能相見,乃至他生盡未來際,都能如同形體與影子一樣,不相乖違離異。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就如同慈母憶念兒子。倘若兒子背棄母親而逃跑,慈母縱然恒常憶念,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倘若浪子一念幡然醒悟,也來憶念慈母,如同慈母憶念他一樣,這樣母子天性相關,經歷多劫也不會違背疏遠。若眾生心中憶佛念佛,或現世或當來,必定能見到阿彌陀佛,離佛不再遙遠。念佛法門無須借助觀想、參究等方便,一門深入,自然心開意解。好比從事染香工作的人,身體服裝自然熏染香氣。托彼名號,自然顯發(fā)行人自性本具的戒定真香與智慧光明,這就叫做香光莊嚴。我自己在因地修行時,以念佛心,契入無生法忍。而今在此娑婆世界,專門攝取念佛人回歸凈土。世尊敕問契入圓通的方法,我對各種修行方法并無分別選擇,只是把眼耳鼻舌意六根都統(tǒng)攝于佛號,令佛號的凈念相繼不斷,獲得定慧等持之三摩地,這念佛一法最為第一!

  【按】

  勢至圓通章是為念佛最妙開示,以如子憶母的心態(tài)執(zhí)持名號,都攝六根,念念相攝,便可獲致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的效用。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中,觀音耳根圓通被明選,勢至根大圓通被暗選,二者互為表里,相得益彰。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