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王梵志詩的“八難”和“八字”(二)

  要想翻身的人注意呵!“念佛的是誰?”說穿了即無意思。因為不是你自己的功力智慧成就,到底力量不大。所幸天地間的事都可以借錢來玩。“念佛的是誰?”“就是我!”罵人的是我!穿衣吃飯的是我!拉屎撒尿的也是我,喜怒哀樂的還是我。不是我,哪會參?不是我?還是誰?這頂天立地,孤零零,肅然獨(dú)立的就是我。“天上天下,唯我獨(dú)尊。”釋迦牟尼一生下地來就告訴你,一句話就說完了。噫!你這不就翻過來了嗎?提起即用,放下便休。提起是它,全水即波;放下亦是它,全波即水,波平了不就見海水?真笨!參來參去,這一點(diǎn)都不懂!但還有人千生萬劫參不透哩!如果要瞞著你,念佛的到底是誰?你看那大叢林的老和尚坐在禪堂里,莊嚴(yán)肅穆,煞有介事地唱著“離--心意識--參!”像唱京戲的一樣,聽到就生氣,使人拋家棄親,癡兒癡女走天涯,你說慘不慘?但話說回來,這是個絕大的秘密,是大密宗,說穿不好的。你們將來還是要欺人一番,這是善騙,發(fā)善心騙人用功;參,參到后來,把人的業(yè)障都參完了,參通了,身心都轉(zhuǎn)過來了,然后自己跳出來的,才是真的。現(xiàn)在時代不同,說明了再參--“恩生于害”--這是借力給你用功的辦法。

  儒家說圣人即是大人,所謂:“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記得我在靈巖山下來后師友皆說我明白了此事。我自己也覺得對了。果然在此后,什么都懂了。這一點(diǎn)是根本智、無師智。凡是什么新舊學(xué)問,疑難雜癥,不懂的,到了心中,只要一念回光,什么都眾流歸元,就都懂了。如石頭投到大海中,連個波紋都不見,提起即用,放下便休。

  其時有一清末舉人,當(dāng)時快八十歲了,他是袁老師的朋友,某日問我:“小兄弟!悟了的人,即入圣界。我窮數(shù)十年之力,由理學(xué)入禪,見袁先生后,于禪略知一二,對于上述《易經(jīng)》之理猶未悟及,請你試說看。”我當(dāng)時告以人人都是圣人,大家早已到達(dá)。他說:“我可不是圣人!”我說:你的“我”正是圣人。蓋所謂與天地合其德者,未將天當(dāng)作地,地當(dāng)作天,亦未將白天當(dāng)夜晚,夜晚當(dāng)白天,此即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也。夏天未穿皮袍子,冬天未穿單衣褂,即與四時合其序。你知道躲飛機(jī)、避炸彈,知道趨吉避兇,見鬼就怕,見神即禮拜,豈不是與鬼神合其吉兇嗎?此時日本飛機(jī)丟炸彈,大家都知道躲,并沒有去用頭和它硬頂,如此皆自然合其道理,平常得很,人人都有知道,能做到,豈非人人可以為堯舜,可以為圣賢,人人可以為大人?其實《大學(xué)》、《中庸》學(xué)說的源頭,一千多年來,包括宋明理學(xué)家在內(nèi),都說錯了,未找到出處。《大學(xué)》中大人的觀念從何而來?大學(xué)者大人之學(xué)也。所謂大人即從《易經(jīng)》中的乾卦卦辭來的(見前段引述《易經(jīng)》的一段話)。然如何才做到大人?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見到如此即為大人,即為圣人,出家即為佛。中庸則從《易經(jīng)》中的坤卦卦辭來的,“黃中通理,正位居體”。“黃中通理”即謂中之庸。大學(xué)、中庸的基本根源,是從乾坤兩卦的涵義而來,說天地之正氣、天地之大德,大學(xué)從理入而說到行證境界;中庸從身證而說入理地境界。老先生學(xué)理學(xué),根源都找不到,還談什么儒學(xué)?

  這是說我少年的鋒芒太露,但也是因為見了這個,信得過、見得切故耳。當(dāng)時重慶耆宿余叔癡老先生也在旁邊,聽了抓住我,樂得眼淚直流,哈哈大笑。

  所以嘍!話說回來,不要以為叫你拜佛是拜這個泥塑的佛,信這個、信那個,是信你那個“天上天下,唯我獨(dú)尊”。天真至性的自性佛,要你認(rèn)得這個就是“我”。你說見了這個“我”以后,還要修什么呢?莫胡鬧,見了“我”以后正好修行哩!如何修?佛經(jīng)自始至終就叫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但是誰又能做到?念念為善,孜孜為善,孜孜去不善,隨時隨地這個“我”能孤零零地做主。當(dāng)然后面還有問題慢慢再說。

  “念佛是誰?”“是我!”但可千萬不能隨便認(rèn)可,否則真正害死人。要念得把無始業(yè)障習(xí)氣一起捆攏來,捆到一句佛號之下,最好由它自己“吧!”的一聲跳出來,讓它來打你兩個耳光,說你為何要騙他,你就可以說“善哉!善哉!”我也可以為你印證,你行了。但首先必須要忍住,才能助人,你看我忍了這多少年,機(jī)緣未到,從未說過,不想說就不說。“釋迦拈花,迦葉微笑。”笑個什么?拈花的是誰?就是我!故他笑了,拈花就拈花,有什么意思?什么意思都沒有,拈花即是我的妙用,可是環(huán)顧四周,又看眾人都在干瞪眼。佛陀實在多事,故迦葉笑了,佛見他笑了,這一下可抓到他了,誰叫你懂得這個意思,這個責(zé)任就放到你的頭上來了。所以害得迦葉一直到現(xiàn)在還走不了,這是一笑找出來的麻煩,所以快嘴菩薩實在不能多事。

  龐居士問馬祖:“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么人?”祖曰:“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天哪!西江水哪能吸盡,根本就沒有這回事。龍湖禪師(唐僖宗太子)問石霜“祖師別傳”之意。石霜禪師說:“待案山點(diǎn)頭,即向汝道。”要等對面的案山點(diǎn)頭,才向你說。其實:“才說點(diǎn)頭頭已點(diǎn),案山哪有點(diǎn)頭時。”龐居士也好,龍湖禪師也好,聽人如此答案,當(dāng)下即悟。“祖師別傳”的那個意,什么意!屁的意都沒有。說有意,早錯了;說無意,也不對。

  大根器,自己真知道了,真知道自己了,他就成功了。若是小根器就要問,見了“我”又如何呢?你看龐居士悟后,馬上舍家棄財,優(yōu)哉游哉地全家去修行了。那你又要問,為何不去弘法呢?彼時他的師兄弟們都是各居一方的大德、大禪師,要他出來干什么?若是情勢需要,他還是照樣出來弘法的。

  老參菩薩們該翻身了罷!怕你們這個“我”認(rèn)得不真,揀擇得不夠熟,這個“我”定不住,因此卻把假“我”當(dāng)真“吾”,如何能定得住呢?

  你們天天想空念得定,卻不能空。若到絕對空,一念不起,即羅漢境界。何謂絕對空?即擺到本來不動的本來面目處,其他妄想念頭不起,永遠(yuǎn)定下去,即是無漏果。但你說羅漢應(yīng)有神通。亂說!誰叫你們不通教理!洞笾嵌日摗飞弦哺嬖V你們羅漢有兩種:一種有神通,一種無神通,達(dá)此無漏果時,要修才有神通,不修則無,與道體無關(guān),誰說當(dāng)今無有羅漢?不通經(jīng)教,武斷!

  當(dāng)然,一念不生不容易永遠(yuǎn)保持下去,但生起念頭,也不失羅漢果位,若能一念專精亦是定。如何定?譬如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念念念下去,一個雜念忘想都沒有,一心不亂,這個念的不就是我?我不是在念嗎?“一念萬年,萬年一念。”就是定。你說你空不了,其實叫你有,亦有不了。念不到十句后,看你妄念來不來!你說妄想妄念不好,要丟了才對。但大家不是很窮嗎?黃金美鈔最喜愛,現(xiàn)在我就叫你念念都要妄想黃金美鈔,不間斷,看你妄想得成功否?你若真正能妄想得成功,那我就要恭喜你這個財迷,你已經(jīng)得財迷心竅世間大定了。這也是“我”的起用。所以世間有凈土,有壇場(密宗術(shù)語),只是你修行不得力,見證不了耳!故永明壽禪師悟道后,提倡凈土,何則?因為深知眾生慧根淺,不知念佛的好。如此修持,謂之順道。所以說你們?nèi)绻庀雽W(xué)空,只知這邊事,亦只落得擔(dān)板漢。若是士農(nóng)工商們走入世的路,而起心動念處,念念做主,明明覺性,則是大菩薩境界,將來成就更大,作用更大。所謂“善能分別一切法,于第一義而不動。”

  但是你們居士們,叫你們大亦不敢,小又不能;叫你們有既有不了,空也空不掉。悠悠歲月,歧路徘徊,無常迅速,伊于胡底。此乃見地不正,非功夫上事也,亦即理上的問題。譬如大XX法師回去,人家問你,山上和這一班居士們混了些什么?因你是親身經(jīng)過的,因此事上即能說出如此之理,理即事,事即理。你們最喜歡申辯說此乃理邊上的事,唉!你們有什么理,你們所看佛經(jīng)皆是佛的理,看了即迷信了,盲目了,不肯自己做功夫,切身體驗修證,無此智慧窮此理,你所有的理,充其量只是“圣教量”。都是“比量”妄推而已。告訴你,你就相信了,這是迷信,不是正信,所以不能成佛。溫州壽昌絕照輝禪師有偈說:“功夫未到方圓地,幾度憑闌獨(dú)自愁。今日是三明日四,雪霜容易上人頭。”

  宣化上人 ◎一九八○年十二月禪七開示

  參話頭,就是研究"念佛是誰?誰在念佛?"這句話的來龍去脈。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參透"念佛是誰?"就是金剛王寶劍,能斬斷一切欲念,只留有參話頭的念,別的念一概沒有了,這時道心就生出來。

  "念佛是誰?"在沒有打禪七之前,先打個佛七。打完佛七之后,再打禪七,比較有功效。先念佛,后參"念佛是誰?"參就是找,找這個念佛是誰?是鬼,是哪個鬼?是人,是哪個人?是我,我死了,還會不會念?裝在棺材里,就沒有人念佛。找究竟對"誰"念佛?念"誰"呢?找念佛是"誰"?"誰"在念佛?找不到。永遠(yuǎn)的找,也找不到。這個"誰"如果找到了,什么妄想也沒有了。為什么還有妄想?因為沒有找到"誰"的緣故。這個"誰"字,可以找上個大劫。

  老修行坐在那里不動,就是在定中找這個"誰"字。因為專參這個"誰"字,一切妄想沒有了,豁然開悟,在黑暗中現(xiàn)出光明,什么都看見了。所謂"迷時千卷少,悟時一字多。"這就是"念佛是誰?"的道理。所以,誰能不打妄想,誰就有功夫;誰要打妄想,什么功夫也用不上,這就是參禪的中心思想。

  參禪的功夫,就是專一其心來參,行也參,住也參,坐也參,臥也參?偠灾,時刻在參,不放棄參的機(jī)會。所以,在打禪七的期間,不拜佛、不念經(jīng)、不上殿,也不過堂。到時候去吃飯,吃完飯立刻回到禪堂,繼續(xù)參禪。到時候去廁所,方便后即刻回禪堂,繼續(xù)參禪,不可浪費(fèi)一分一秒,不知在哪一分哪一秒時間內(nèi)是開悟的時間?所以分秒必爭。

  所謂"不離這個。"不離哪個?不離"念佛是誰?"不離念佛是誰,那就是智慧劍,斬斷七情六欲。這種習(xí)氣毛病一除盡,本性就現(xiàn)前。本性現(xiàn)前,菩提道果就成就了。

  我們在參禪時間,要面對現(xiàn)實,克服一切環(huán)境,抱定宗旨?,就是快樂的開始。我常對你們說:"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古人說:"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附。"就是說在不吉祥事情的后面,會有吉祥的事來;在吉祥事情的后面,會有不吉祥的事來。世間法都是相對待的。

  我們在往昔的時候,不知造了多少業(yè)?所以要受果報。若能努力用功,勇猛精進(jìn),把業(yè)果受完,就會證道業(yè)。各位要注意!無論遇到"順"的境界或"逆"的境界,都要忍受,忍受不了也要忍受。修道,就是修忍受。所謂"忍是無價寶",能忍受得住,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好像練過武術(shù)的人,沒有經(jīng)驗,等打架的境界來了,就把所學(xué)的招式忘了;等境界過去了,想起招式,已經(jīng)太晚了。參禪也是這樣,等境界來了,要忍受,要吃虧,咬緊牙根,度過難關(guān),便得到自在。

  參禪,要朝于斯,夕于斯。在早晨也修這個禪定,在晚上也修這個禪定,修的時間久了,自然就有成就。要能忍耐,腰酸不要管它,腿疼不要管它,一心一意參"念佛是誰?"這樣就時刻不會打妄想,能攝受身心,令其清凈,一點(diǎn)妄念不生。心不離"念佛是誰?"四個字,時時提起來,刻刻不忘記,這就是用功的目標(biāo)。

  參話頭,是一個妄想;雜念,是多個妄想。用以毒攻毒的辦法,所以用參話頭的妄想來控制多個妄想。慢慢將妄想一個一個消滅,不再起作用。這時候,無論什么境界來了,都不會迷惑。分析清楚,就不會走火入魔。古德說:"寧可千生不悟,不可一日著魔。"修禪定要謹(jǐn)慎小心,不可偏差,正大光明,不要給魔找機(jī)會。雜念,是替魔開門;而參話頭,即是驅(qū)魔的法寶。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