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大全 > 心經 >

心經

《心經》可以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經中字數(shù)最少的一部經典著作,因其字數(shù)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所以古往今來無數(shù)藝術家都傾注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把《心經》創(chuàng)作成為異彩紛呈的藝術品。自由自在的菩薩用般若智慧言傳身教眾生,依靠自心的心靈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到..[詳情]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一十)

  上節(jié)課已經講到經文的第二部分:“色空分”。“色空分”主要是幫助我們破除執(zhí)著。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段我們已學了三個課時,還要繼續(xù)學習,因為這部分對我們的修行非常關鍵。如果我們能夠理解這部分內容,能夠對目前的修行上有受用,對將來的修行也有非常大的指導意義。我們不趕時間,講細一點,讓大家可以深刻體會,盡量與我們的生活結合起來應用。這樣不單是學理論,更重要的是大家得到真實受用。

  上節(jié)課我們從緣起性空的角度來講,解釋了什么是緣起、什么是性空。我們對感恩緣起也做了講解,但不一定每個人能對感恩緣起的妙處認識到位。

  “感恩”和“緣起”,我們看起來好像很熟悉。實際一般人很少從感恩緣起的角度去看待緣起,一般只是從五蘊的角度看待。但我們從感恩緣起來說——比如說父母師長恩、三寶恩,實際我們每個人一生都離不開他們。

  國土恩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國家社會,一個是天地(即大自然)。還有眾生恩。實際我們時時刻刻都離不開這四重恩。佛教講:“上報四重恩。”我們常講的“父母恩”也包括師長恩,父母成就我們的肉身,師長成就我們的慧命,實際我們時時都感受到它們的恩德。這個感恩緣起和泛泛的感恩實際上有根本的不同,一般人很難體會到。

  感恩緣起就是講,我們能成就這個肉身,離不開父母的恩德和天地的恩德。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成長,離不開師長恩德、社會國家恩德,也離不開三寶的恩德。我們日常生活的受用,我們身心的成長,都離不開這些恩德。因此,可以說,五蘊(身心)就是四重恩德的代名詞。父母、天地成就我們的身;眾生、國家、三寶成就我們的身心。師長主要成就我們的心和慧命。拿五蘊來講,也是可以落實在四重恩德里。

  一般人很難從感恩緣起的角度來看,一般都是從五蘊。實際是一致的、并沒有沖突的。

  感恩緣起讓我們更加容易體會到儒家的“孝”的精神、感恩的思想。如果只從五蘊是由色、受、想、行、識組成的角度來說,這是小乘的思想——緣起生滅思想。但我們從感恩的四重恩德來看,不僅可以通達小乘的思想,還可以通達大乘思想,可以通達天人合一思想。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得到父母師長的恩德、自然的恩德、三寶的恩德、國土的恩德、眾生的恩德,我們時時刻刻都在他們的恩德之中,所以我們的身心都離不開他們的恩德。我們明白了,自自然然就知恩報恩。

  我們之所以有好的品德——儒家說仁、義、禮、智、信,孝、悌、忠、義……也是源于我們感恩的基礎。我們從感恩緣起很容易通達這個“孝”,這也是我們契入(心性)的基礎,也是我們成佛的基礎。

  這個“孝”非常重要。“孝”在大乘菩薩戒《梵網經》里講得很清楚:“孝名為戒”,“孝為至道之法”。不單是中國人講孝,釋迦牟尼佛也告訴我們:孝是大乘的戒體,也是最高無上的道。我們通達了孝,不僅做人可以做好,而且可以出離三界,可以成菩薩、佛。所以,我們不要小看了這個“孝”字。

原標題:傳承-明向法師:《心經》的大智慧(110)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禪宗文化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