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根據(jù)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督饎偨洝穫魅胫袊,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詳情]
金剛經注解 第二十六卷
金剛經注解 第二十六卷
注
1、須菩提⊙如來使受持人、應發(fā)菩提心、當諦聽2、於意云何⊙問受持人、能無識心相么3、如來有法眼否⊙受持人、能徹悟真常、即得法眼之義4、如是世尊⊙受持人倘能、真心無妄、即為如是世尊5、如來有法眼⊙法眼者、人人具足、世間之人、因業(yè)所遮、故不可見法眼、如來有法眼者、無業(yè)所遮也、故名有法眼、世間人、若無業(yè)遮、亦名有法眼
解
如來有法眼者、有無皆是客語、而非真常。寄有而明其義也。法本無相、以眼而顯法也。法本是塵、寄塵而入其道也。如來言、有法眼者、如筏喻也。法眼者真心也。有大德言、當睜一只智慧眼、照天照地照世間。一只智慧眼者、真心明也、照天照地照世間者、本性見也、大徹大悟也、亦名法眼、見而能用也。倘能大用、即名到彼岸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注
1、須菩提⊙如來召喚當前人2、於意云何⊙問當前人、其意若何3、如來有佛眼否⊙問當前人、佛有佛眼么4、如是世尊⊙當前人答、本心如來、如是有、我等未來時、亦當如是有、世尊者、佛我如如也5、如來有佛眼⊙如來現(xiàn)在有佛眼、我等未來亦當有佛眼
解
如來有佛眼者、包括法慧天肉四眼、在其中矣。所謂如來、五眼齊彰、普照一切、上至無始、下達無終、無所不見、無所不聞、無所不知、無所不覺。所謂自覺覺他、覺性圓滿、亦名覺行圓滿。橫遍豎徹、無有不是、如來行藏之處。藏即住也。甚至補處、尚且不知、佛眼之徹、何況注解人耶。予所注解、是按照大乘經義、而發(fā)揮者。予只有父母、所生之眼、其他一眼也無、希讀者、知而諒之信之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注
1、須菩提⊙發(fā)言詞2、於意云何⊙問意3、如恒河中所有沙⊙喻恒河中、所有之沙4、佛說是沙否⊙如來說是沙耶5、如是世尊⊙菩提答佛說、是沙、佛耶6、如來說是沙⊙菩提復答佛言、是沙、我菩提說亦是沙
解
恒河者、是印度主要流域、仿佛中國長江形。佛問五眼者、而以有相顯無相。復問河沙是河沙、故菩提答是河沙、亦是有相、顯無相之道耶。譬喻、欲登無為峰、必由山坡而上、方可至覺地。欲渡識別海需用舟艦、航行才能到彼岸。故山坡舟艦比有相。無為峰到彼岸、喻無相。其二、所以凡夫、以凡眼見、處處是見取相。法眼人、用法眼觀、處處是解脫知見。是故、凡法同見、而不同用。河沙者廣泛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shù)⊙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
注
1、須菩提⊙佛接連向菩提啟發(fā)2、於意云何⊙汝心得耶3、如一恒河中所有沙⊙如千里恒河、水中兩岸、以及河底、所有之沙4、有如是沙等恒河⊙比喻恒河中沙、所有沙數(shù)、一沙一恒河5、是諸恒河、所有沙數(shù)⊙如沙數(shù)恒河之中沙數(shù)6、佛世界⊙如上所說、一沙一佛世界7、如是寧為多否⊙這樣可算多耶8、甚多⊙須菩提答佛言、很多9、世尊⊙菩提接稱世尊。是敬意。復請解其義
解 一大千世界即名三千大千世界
本地球、及日月星辰大地山河、萬物眾生等、為一小世界、千小世界、為一中千世界、千中世界、為一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世界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千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注
1、 佛告須菩提佛對須菩提言2、爾所國土中⊙即恒河沙數(shù)之恒河中之沙數(shù)、佛土中3、所有眾生⊙是河沙數(shù)河、之沙數(shù)佛土中、所有眾生之類4、若干種心⊙即無量無數(shù)眾生、悉皆舉心、動念之時5、如來悉知⊙如上眾生之數(shù)、所生諸心、如來悉知悉見6、何以故⊙怎么講7、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佛說一切眾生、舉心動念、皆是九類妄想之心、而非真實8、是名為心⊙姑且為心吧。按世法從權而言、如來心中有六通(1)、天眼通見三世(2)、天耳通聞十方(3)、他心通知九類(4)、宿命通覺始終(5)神足通無障礙(6)漏盡通如意足。六通如覺鏡、用則彰、不用則藏。而非魔鬼他心通、而能可比也
附公案與附言
往昔唐代宗時、西方來一比丘、自號為大耳三藏。自言有他心通、代宗天子、請國師試之、國師即南陽忠禪師。國師問大耳言、老僧心現(xiàn)在何處。大耳答、在西川看競渡。少頃復問、老僧心現(xiàn)在何處。大耳復答言、在天津看猢猻。國師寂少頃、更問、老僧心現(xiàn)在何處。大耳答不知矣。師呵曰、他心通現(xiàn)在何處。解。國師先回憶二妄心、而探之、后以無妄真心、而試之。此類他心通者、面對生妄心人通也。其他均不通、是為魔鬼之術、九類中邪類也。劫盡時、亦難了生而脫死。是故凡夫、驚奇好讀號異者、不鮮。往往墮彼之類者。有之。附言。予於一九五七年、在古山學戒時。見丈室中有對聯(lián)一副
其聯(lián)曰
任汝神通廣大、雨寶彌空、總是鬼家活計
不若一事無能、尋草作藥、坐令天下太平
其二 大寮下 其聯(lián)曰
燒火煮飯明祖意 擔柴運水真功夫
這兩副對聯(lián)甚妙。凡看即凡。圣看即圣。得果證道看、即得果證道義。學者當參這兩副對聯(lián)。字字句句中、有妙諦
解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者。猶如電視、發(fā)射臺、比喻眾生心相、而動蕩。如來悉知者、如各落各處、電視機也。所謂何臺何事、電視機中、一目了然。即為如來悉知悉見、如用則彰、即開何臺即見。無用則藏、即關即無。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者、如發(fā)射臺、剎那剎那、不停而過、電視片上、亦復如是、所過之處、既無跡相、亦無跡形。所以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者。非心者、悉皆是妄、生滅無常之心。豈有得失、與是非耶。是名為心者、姑且暫作、之名也。電視喻者、如用指標月、切不可、講指當月、應當以指方向、而觀空之月。真月當空、不悟證者、即不可見、何謂也、惑云妄霧、重疊故。不可將指當月者、不可執(zhí)四相、握法塵、當作是真如。欲悟證者、聰明伶俐之人、勿能者、為何、見相是相也。所謂佛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也
偈云
若有我佛眾生相 三世妄心不停留
倘能無相亦無得 摩訶般若波羅蜜
- 上一篇:金剛經注解 第二十五卷
- 下一篇:金剛經注解 第二十七卷
- 跟著《金剛經》學好心態(tài)!
- 《金剛經》“空”的境界是什么?
- 讀誦《金剛經》的功德殊勝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如何把邏輯思維提升到悟性?《金剛經》的悟性思維
-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名是什么意思?
- 是凡夫者、即非凡夫、是名凡夫是什么意思?
- 在家怎樣去學佛修行?依《金剛經》修菩薩行
- 金剛經分幾部分?講什么內容?
- 《金剛經》都說了些什么?
- 《金剛經》教眾生做什么呢?不要執(zhí)著
- 《金剛經》譯文及注解評析
- 《金剛經》里的法、非法和非非法
- 《金剛經》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金剛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離相修行
- 《金剛經》是我們學佛的基礎
- 怎么理解“一切賢圣,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 六祖慧能是怎么開悟的?通過《金剛經》開悟
- 《金剛經》可以解決修行中遇到的誹謗和委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