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道德勇士

  教育的道德勇士

  證嚴法師

  很感動,也很感恩,感動的是老師們能抽出寶貴的時間來精舍,精舍是一個修行的地方,難免比較簡陋了一點,不過,你們偶爾來當個修行者也不錯。精舍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我們已經(jīng)很滿足了,我常常與同修的弟子們說:「以前我們是兩張塌塌米睡四個人,現(xiàn)在你們很好命,已經(jīng)寬敞多了!

  清新而美的心靈環(huán)境

  每次行腳在外,回到花蓮后,能深深地吸一口清新的空氣,眼睛可以看到一片綠油油的草地,多逍遙而自在!不過,向各位老師和教授們說一件你們可能不相信的事 –– 聽說精舍有很多地方很美,但我只是聽說而已,因為我很少走到精舍各處去繞。由于時間對我來說,常讓我覺得很無奈,不論再怎么分秒必爭,還是不夠用;盡管精舍的環(huán)境很美,我卻無法悠閑地享受這種優(yōu)美的境界。

  不過,我天天都在享受清新而美的心靈環(huán)境,因為和我接觸的都是好人,聽到的都是有福的聲音,每個人都有充分的愛;所看到的都是好人好事,所以我常常說感恩,盡管身體上很累,心靈上卻是很輕安。

  剛才,我和一群來自墨西哥的人相見,有市長、民政局長,以及當?shù)氐娜撕腿A裔僑胞,他們這次來華,是為了與清水鎮(zhèn)結為姐妹市,另一個目的就是要來看我,因為慈濟在芝加哥和墨西哥的邊境有委員,慈濟人常常到墨西哥義診,幫他們蓋學校,并送物資給窮困的人,讓他們很感動。

  可見只要有一顆愛的種子,就可以在那里當一位心靈農(nóng)夫。那邊的慈濟人不但要自己播種,還要繼續(xù)耕耘,讓我很感恩!也很感恩墨西哥的華人和當?shù)厝说闹С,讓慈濟人在當(shù)氐萌颂巯В庞辛α慨攤農(nóng)夫去播種,所以世間充滿了很多的感恩!

  未來的希望在教育

  看到老師們來這里研習,我心中也充滿感恩,當今社會世風日下,常令人覺得很無力感,但每次看到老師和慈青,我就會立刻提起精神,覺得還是有希望。我對慈青的期望是,不久的未來,這些孩子進入社會之后,就會有一股清流注入各行各業(yè)。

  因此,每次看到慈青們的純真,和他們被啟發(fā)的愛心,以及他們對未來人生發(fā)心發(fā)愿,我就很安心。但是社會的凈化,光靠慈青的付出就夠了嗎?不夠!教育要往下扎根,應該要從小開始教育,因此,我一看到老師們,不論是小學或中學老師,我的希望也寄托在他們身上。

  每位老師都面對三、四十位學生,我常告訴老師們:「你們不只是面對學生而已,連學生的家長也要納入為教化的對象,如果教一個學生能影響到他的家庭,這才是真正的教育;假如只教這個學生而無法影響他的家庭,這樣的力量還不夠!」

  現(xiàn)在由父母來教孩子比較困難,我們可以反過來,由學生去影響他的父母,回歸到家庭倫理的觀念,而這一切的努力,都要靠老師把愛的種子撒播出去,每位老師要真正地把自己當成「農(nóng)夫」一樣,用心耕耘每一畝學生的心靈福田。

  一個孩子,一個心地,就像是一畝田。年紀愈小,心田愈干凈,年紀愈大,心田就會雜草叢生,農(nóng)夫們就要更用心。要先鋤草才能犁田、放水、播種,這就是愈小愈好教,愈大愈難教的道理。每一次看到小孩子,我的心情就很高興,他們的童言童語,光聽到就很歡喜,更何況他們這么可愛。

  身體力行提升師道

  每一位小孩子都很可愛、很純真。孩子愈長大就愈成熟,他們會用「眼睛聽」,用「耳朵看」,即使老師說得頭頭是道,如果行為無法一致時,孩子們聽進去后,效果也只剩一半了,因為他所吸收的只是老師給他的常識,卻啟發(fā)不出他的感恩心。

  早上有一位老師說,現(xiàn)在的學生在路上遇到老師都會回避,想要找到一位愿意接近老師,和老師打招呼的學生,已經(jīng)很難了,聽起來讓人覺得很悲哀。原因到底出在哪里?尊師重道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為什么他們只會學習知識,而不懂得要尊師呢?

  可能是「師道墮落」吧!道,是真理之路,有的人光「說」不「行」,不懂得身教的重要性。要知道念經(jīng)千遍,不如去做一遍,身體力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老師們不論是教大孩子或小孩子,都要很用心。

  道德勇氣

  我最近常常談到病毒,其實生理、物理的病毒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無形的病毒,就是社會風氣、人的心理。如果人的心理和社會風氣要好,就需要靠教育。現(xiàn)在整個社會教育的大環(huán)境太差了,一般的青少年才會有樣學樣。

  我們經(jīng)常在電視上看到吵吵鬧鬧的畫面,社會上彼此你爭我斗的,青少年們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自然覺得爭斗是很平常的事,以為不斗就不能生存,把爭斗視為正常的現(xiàn)象,他們不知道這是不應該的。尤其在教育方面更讓人擔心,如今校園里禮義廉恥的觀念和情操觀念也不講究了,這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是真正的「心理病毒」,已不斷、不斷地在各地傳染。

  最近有位媒體記者和我談話時,我說:「你知道社會病毒是從哪里來的嗎?是公眾媒體!顾敝f:「不是我!不是我!」我說:「我知道不是你,但人不能缺乏道德勇氣,雖然你沒有寫不好的報導,但是也沒有寫過好的,我們應該要明辨是非!

  前不久,有一些教授前來,我告訴他們:「現(xiàn)在的一些年輕人不懂得禮儀,不懂得感恩、尊重長輩,你們知道這些青少年問題的病態(tài)來自哪里嗎?」教授就說:「我們已經(jīng)很盡心了。」我說:「你很盡心我知道,但卻缺乏導正青少年的道德勇氣,你怕孩子們會反彈!

  因為現(xiàn)在大學校園里有學生自治會,老師要由學生評選等等,所以變成老師要巴結學生,這是不是病毒呢?我對教授說:「因為你們寵學生,才使得學生不知道什么是不對的,要知道教師的責任是要解惑,孩子好壞不分,不懂道理,這是老師要負的責任!

  最近我和慈濟體系的院長、校長、副校長們也是這樣說。以前我說話都是客客氣氣的,不過現(xiàn)在看到社會這樣的型態(tài),讓我很擔心。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我對志業(yè)體的主管也要很坦白的說明,何事該怎么做,希望大家都要有道德勇氣,甚至發(fā)愿做道德的導師。不過,我們談的不是政治方面的事,而是人性的引導,要能引導大家是非分明,讓每個人都知道「不對的事情不能做」。

  做人一定要有情操和廉恥,懂得要求自己人格的完美,不能做個「不像人」的人。佛陀來到世間是要救度「眾生」,不是說要救度「人」,凡是活的生靈,包括所有的動物都是眾生,人也是動物之一,如果不好好做到人應該具備的條件,就會不像人,只是空有人的形體而已。佛陀說:「人格成,佛格即成!顾,我們的責任是要教導孩子們做人的道理。

  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希望我們要同心、同道、同志愿,大家都要有使命感。我的使命是為佛教、為眾生付出,這一生中,一心一意要做這些事,但各位不要覺得太宗教化,我只是做宗教者該做的事,「宗教」這兩個字的含義,「宗」是人生的宗旨,「教」是生活的教育,這是我的宗教觀。

  我的責任是引導人人回歸善良的本性,期待把佛教的精神、佛陀的四大志愿,能真正的推進社會,推進每個人的心坎里。哪四大志愿呢?就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這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把佛陀的精神介紹給大家,是要讓每個人能面對社會上的許多苦難。有些人也許會覺得「沒有啊!我們不覺得有苦難啊!」這是身在苦中不自知,其實苦的危機,一直潛藏在我們心中,但大家都很茫然,只是一味地向前追求。

  就像昨天,簡副院長對我說:「現(xiàn)在學問愈高的人愈傲慢!褂终f:「我曾靜靜地想,他們是最可憐的,等到他們退休以后,會是最孤單的,會覺得無所適從,過著很茫然的人生!箤,人的苦都潛藏在生命中,自己卻不知道。

  大慈無悔

  「大慈」,就是要讓大家打開心門,《法華經(jīng)》中的開、示、悟、入四種方法,是要引導人人打開心門,才能開心、快樂。但是,怎樣才能打開心門呢?必須「教富、濟貧」!附谈弧故亲尭挥械娜碎_啟內(nèi)心的愛,懂得付出關懷,讓他們的生命日益豐富,如此有了富足的物資,更富有愛心,這樣的人生最有福。

  在慈濟世界里,有很多大企業(yè)家,他們就是富中之富的人,這就是大慈。

  另外,也有一些貧中之富的人,他們雖然不富有,物質較缺乏,卻也在付出中過得很快樂,比如我常看到一些老人或中年人,因為一心想幫師父,努力的在做環(huán)保,他們做得很快樂,這也是大慈。所以富中之富、貧中之富,都是「行慈」的人生,「慈」就是讓人人幸福、快樂、自在。

  老師們也要做到大慈無悔,要用最虔誠的愛去付出,以提升眾生的智慧,用智慧讓人看得開。要知道「人生最大的懲罰是后悔」,如何讓人不后悔,這是老師的責任。現(xiàn)在有很多年輕人迷失了,不但觀念、行為偏差,連人生的價值觀也偏差了。老師們,人的一生經(jīng)不起一步的錯誤,我們不要讓這些年輕人走入迷途,導致一生都陷入后悔之中,因為這樣會很痛苦。應該讓年輕人接受真誠和愛的教育,引導他們邁向人生光明的坦途,這分愛的教育就是大慈,也正是老師的使命。

  大悲無怨

  「悲」就是拔苦。普天之下有多少苦難的眾生。〔徽撌翘鞛娜说,甚至長期的貧窮、殘障、孤老無依等等,這樣的人生的確是苦不堪言。慈濟的法門就是由「教富」中,引導這股愛的力量去幫助苦難的人,幫助苦難的人就是大悲。

  我們在關懷苦難眾生時,不要因為怕事就退縮,不論遭受任何怨言,還是要無怨無尤;因為是自己要做的嘛!所以要「甘愿做,歡喜受」。

  常聽人說「善門難開」,覺得要做一件好事,有時會招來很多的煩惱。是的,三十多年來,我坎坎坷坷走過來的路,的確很辛苦,不過我一點都不埋怨,并且覺得應該要用無悔、最誠懇的愛,繼續(xù)身體力行。開了這道善門后,不論是得到贊嘆或是被人埋怨,我都不在意,也不埋怨。

  三十多年來,我看到慈濟人天天這樣用心的付出,常說:「你們辛苦了!」但他們卻回答:「我們好幸福!」所以這幾年來,當我們很辛苦時,都會說「幸福、美滿」,這就是大悲無怨。

  大喜無憂

  喜,就是我們的文化。慈濟法門中的「教富」是大慈,是智慧;「濟貧」是大悲,是造福,所以福慧法門就是在「慈悲」這兩個字的實踐。做到這樣夠了嗎?還不夠!因為佛陀給我們的教育,不只是無悔、無怨,還要無憂。

  無憂就是大喜,讓大家啟動慈悲法們,啟發(fā)智慧,心中就沒有煩惱、貪念,沒有計較和人我是非。擁有這樣的能力,必定是要提高智慧的品質,才能用在人我事物之間而無煩惱。道理我們要看得透徹,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看破」,就不會有人、事、物的紛爭,不會把貪瞋癡的煩惱放在心里。

  所以喜就是智慧的文化,要在人文中提升人的生命價值。什么是真正有價值的人生?怎么樣的人生才能圓滿、光明,讓自己在行善付出的過程中,也可以增長智慧?相信各位老師這幾天在慈濟世界,已聽到很多感人的心得分享,但這些只是大地上的一小撮而已。感人的事每天都有,也說不完,大家都做得很歡喜、很圓滿,這就是智慧的文化,就是有價值的生命觀。

  大舍無求

  舍是無求,教育就是大舍,我們在教學時要傾囊而出。中國人很喜歡保留秘方,舍不得把好的東西用簡單、坦白的方法給人。但是,教育不同,真正的教育是要將所有的才智德能傾囊而出,不保留任何秘訣。

  我一直很喜歡教師聯(lián)誼會的老師們,因為大家都會互相分享教育心得,沒有人會保留秘訣。如何教才能使學生歡喜接受?大家常常在分享,這就是舍,不只舍給自己的學生,也提供給所有的老師們,讓好的方法能大家一起來運用。

  有人覺得布施很難,其實,布施不限于財物的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老師們所做的就是法的布施,要知道不只是佛法才是法,老師教學生增長知識、開啟智慧,這也是法。法的認識必須從基礎開始,所以有幼教而小學、中學,一直到大學,大學以后就分科、分系了,老師們在教學中能舍,這就是法的布施。

  老師們,我們這一生來到人間,要有使命感,要無所求地付出,這是我們生命的價值。慈濟的四大志業(yè)一直走在「慈悲喜舍」的大道上,我希望能達到慈善國際化、教育完全化、文化深度化、醫(yī)療普遍化。雖然這些志業(yè)我們已一一開始做,但并非僅止于此,我們還要讓它更美、更圓滿。

  以前只是打好基礎而已,現(xiàn)在是真正要向前推動的時候。從今年開始,我們處在這個跨世紀的時代,迎面而來的是一個新紀元,我們這一年的使命在教育,在提升人人的生命價值。

  人生學無止境

  各位教授和所有的老師們,今天雖然是營隊的圓緣,但不是結束,應該是開始,但愿大專院校的教授,不要輸給小學和中學的老師,也不要認為他們只是任教于小學、中學而已,要知道如果沒有小學、中學的老師將學生教好,我想你們也無法發(fā)揮教學的效果,所以應該要感恩小學、中學的老師。

  人生學無止境,希望大家凝聚團隊的精神,想一想要怎樣組織起清流的教育團體,將教育清流推展到每一個學校,把學生都帶得很好。內(nèi)心有很多的感恩說不盡,但愿我們能同心、同道、同志愿,做一個教育道德的勇士,這是我最大的期待。虔誠的祝福你們福慧雙修!阿彌陀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