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諍、無諍行、無諍三昧與「諸法無諍三昧法門」
一、前言
2011年8月16日,湖南南岳佛教會在衡山福嚴寺,舉行「慧思大師與南岳佛教」學術研討會。受到主辦單位的邀請,準備草擬論文時,原本是想針對一般較為熟悉,并且緣于作品真?zhèn)螁栴},而受到較多關注的〈大乘止觀法門〉,來討論該書中的禪學理論。然而隨后在拜讀主辦單位所寄贈的《慧思大師文集》時,其中〈諸法無諍三昧法門〉的內容,引發(fā)了筆者的好奇:
既然書名有「無諍三昧」一詞,為何全文不見「無諍三昧」四字?這是版本差異的問題,還是該書原版即已如此?
倘若這只是版本差異,那就另當別論;但倘若該書原版即已如此,那么,本文標題中的「無諍三昧」一詞,是其它三昧之名稱的一時誤植嗎?還是說,文本已有遺闕──「無諍三昧」相關字句、段落,在傳抄、排印的過程中,業(yè)已有所遺闕?抑或是,全文并無遺闕,內文確無「無諍三昧」一詞,但作者慧思法師在該文的論述過程中,確實是要將「無諍三昧」作為「法門」,來建立一套禪觀理論?
倘若是前二者(標題一時誤植、文本有所遺闕),那就另當別論,但有什么證據支持這兩種推測?這就必須依現存該論之不同版本而作?薄
倘若確實是作者要以全文論述,來建立以「無諍三昧」作為「法門」的禪觀理論,那么接著必須進行的工作,即是現存文本的詮釋與分析。
經過推估之后,筆者暫先擱置「版本差異」、「標題一時誤植」或「文本有所遺闕」的可能性,而直就〈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一文,依文獻之詮釋與分析,進行以下兩項研究:
1、回顧「無諍三昧」在經、律、論中的定義與內涵。
2、掌握「無諍三昧」之經典意義與脈絡意義作為研究基礎,推敲〈諸法無諍三昧法門〉的全文意旨與論述脈絡,以資理解:作者慧思心目中的「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到底是什么樣的內容?而所謂「慧思要將『無諍三昧』作為『法門』,用以建立一套禪觀理論」,這樣的推測是否合理?
如果作了如上兩項研究之后,竟然完全無法合理解釋本論「文不對題」的問題,那么這就真有可能是出自「版本差異」、「標題一時誤植」或「文本有所遺闕」了,屆時再回過頭來就著現存各種藏經版本,作逐字逐句的比對?,也還不遲。
二、「無諍三昧」之定義與內涵
。ㄒ唬刚姟埂ⅰ笩o諍」與「三昧」
「諍」(adhikaran#a, vigraha, vivāda),是爭執(zhí)、諍論,也是「煩惱」的異名。依于初期佛教的經、律、論義,可分為二種、三種或四種諍。
1、經義--二種諍:
《雜阿含經》第五四六經,摩訶迦旃延于回答梵志時,提到了二種「諍」的原因:
貪欲系著因緣故,王、王共諍,婆羅門居士、婆羅門居士共諍。……以見欲系著故,出家、出家而復共諍。
這就是「欲諍」與「見諍」──為了貪欲的滿足而生諍,是為「欲諍」,為了見地的紛歧而生諍,是為「見諍」。印順導師于其著作中,多處指出「欲諍」與「見諍」的內涵,以及其所導致的問題!緄】筆者承此而于《佛教倫理學》中將二種「諍」作了進一步的論述!緄i】茲不贅引。
2、論義--三種諍: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將「諍」分為三種︰
(1)煩惱諍︰指百八煩惱。煩惱是所有爭執(zhí)與諍論的源頭,故亦名「諍」。(2)蘊諍︰指的是要面對五蘊無常、身心不調乃至四大崩解(死亡)的紛擾。由于這都會帶來生命的紛亂難安,故名為「諍」。(3)斗諍︰指諸有情互相凌辱,言語相違。【iii】
3、律義--四種諍:
依于前述三種諍中的「斗諍」,律中提到四種諍事,亦即:言諍、覓諍、犯諍、事諍!緄v】(1)「言諍」:彼此在言語方面出現的爭執(zhí)。(2)「覓諍」:有關僧人的某項犯行,在查索證據時所產生的紛歧意見。(3)「犯諍」:有關僧人的某項言行究竟是犯或未犯,所犯是輕是重之類,判定犯事與罰責時所產生的爭執(zhí)。(4)「事諍」:開會議事時,在程序法方面的認定不同,所產生的爭執(zhí)。
由以上「諍」之定義與內涵來看,「諍」是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因為它必將帶來內心的不安、人我互動的爭執(zhí),乃至團體內部的擾動。筆者在研究律典時,發(fā)現到「僧諍」確實是非常棘手的問題,其中包括上述四種諍事。為此,佛陀特別設置了「七滅諍法」,亦即七種滅除諍事的程序法。四種諍事與七滅諍法的相關內容,在拙作〈諍事與滅諍法〉中,論述甚詳,為節(jié)篇幅,不勞叨敘!緑】
「無諍」(aran#a, aran#ā, aran#ya, aran#a-vibhāga, aran#a-vihārin, avivāda),此中aran#a用得最為頻繁,音譯阿蘭那或阿蘭若,義譯為寂靜處,原指遠離塵囂而適合于出家人修行與居住之僻靜場所。若依此修行而達于內心的寂靜,使得各種「諍」的紛擾止息不起,即可謂之「無諍行」。經論中的「無諍」與「無諍行」內涵,容待下一節(jié)再行闡述。
「三昧」,又譯「三摩地」(samādhi)。三摩地既通定位也通散位,既通雜染也通清凈。原來三昧未必來自禪定的修學(即「奢摩他」,śamatha),如果修學「毘缽舍那」,乃至從事書數射藝等工巧事業(yè),對所緣境非常專注,也往往能獲致相似定境的身心輕安,觀慧成就,或是于該工巧事業(yè)的純熟創(chuàng)新,達致出神入化之境,這都可以名之為「三昧」!緑i】
。ǘ笩o諍」、「無諍行」與「無諍三昧」
漢傳佛教的佛弟子對「無諍三昧」,一向耳熟能詳,因為漢地流傳甚廣且傳誦者眾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其中的當機眾須菩提(Subhuti),就曾在佛陀跟前自述云: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緑ii】
須菩提蒙佛授記,佛說他因為具足「無諍三昧」的緣故,成為得無諍三昧第一的離欲阿羅漢。這樣的阿蘭那行(無諍行),顯然是建立在空性慧的基礎之上,所以說他「實無所行」──其所行亦如幻性空,無有「所行」之自性可得。
阿羅漢「梵行已立,所作已辦」,其最大特征即是「離欲」,亦即離于欲貪。因此「離欲阿羅漢」在經文脈絡中,或許可不作特殊意義的解讀,因為這是所有阿羅漢的特征。又若要作特殊解讀,那么「無諍三昧」也可以是讓人「離欲」而證得阿羅漢的其中一種法門。
佛世有眾多比丘與比丘尼證得阿羅漢果,然而在這些阿羅漢中,部分是在某個領域中拔得頭籌的阿羅漢,例如:舍利弗比丘是「智慧第一」,目犍連比丘是「神足第一」,阿難比丘是「多聞第一」,摩訶迦旃延比丘是「論議第一」,摩訶俱絺羅比丘是「四辯才第一」,阿那律比丘是「天眼第一」;差摩比丘尼是「智慧第一」,優(yōu)缽華色比丘尼是「神足第一」,機梨舍瞿曇彌比丘尼是「頭陀第一」……。而須菩提比丘被盛贊為「解空第一」或「得無諍三昧」第一,如上所述,「實無所行」的「解空第一」,顯然與他之所以「得無諍三昧第一」,息息相關。
于此,吾人不妨溯及原始佛教的「無諍」原義,部派佛教的「無諍」論義,依此以對照理解初期大乘經論所述「無諍三昧」。
1、《雜阿含經》之「無諍」義:
檢視現存漢譯四部《阿含經》,一般較為熟悉的是空、無相、無所有(或無愿)的「三三昧」,以及無量心三昧,《雜阿含經》中,并未提出「無諍三昧」一詞。
倒是「無諍」──「不與世間諍」,這是佛法在世間傳播時,所展現的重要特質。在第三十七經中,有如下佛陀的一段表述:
我不與世間諍,世間與我諍。所以者何?比丘!若如法語者,不與世間諍,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云何為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比丘!色無常、苦、變易法,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謂色是常、恒、不變易、正住者,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有世間、世間法,我亦自知自覺,為人分別演說顯示,世間盲無目者不知不見,非我咎也。……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世間、世間法……盲無目者不知不見。我于彼盲無目不知不見者,其如之何!【viii】
「不與世間諍」,這并非隨波逐流,一味討好世間,應和世間的錯誤知見;倘若只是這樣,那么隨俗浮沉即可,佛陀又何必修道、證悟乃至說法呢?原來這是佛陀為世間眾生說法時,契機入理的善巧方便。所謂「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這是依于一般人能體驗也可理解的常識經驗來說法,那就是「蘊相應教」。原來,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的無常變化,正是「蘊相應教」的認知起點。倘若連這樣的常識經驗都加以否決,這反倒是不知不見世間的「盲無目者」。
「蘊相應教」如此,「處相應教」亦然,在第二一三、二一四、三○六經中,【ix】佛陀講述眼、色乃至意、法的十二處時,同樣指出,他所說法,都是依世間經驗而說,不離六根、六境,否則只會增加聞者的疑惑,因為「非其境界故」。如第二一四經云:
若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說:「是非二者,沙門瞿曇所說二法,此非為二。」彼自以意說二法者,但有言說,聞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其境界故。【x】
另外在第三二一經中,佛陀更是這么告訴生聞婆羅門:
一切者,謂十二入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一切。若復說言此非一切,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我今舍,別立余一切者,彼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xi】
第二七三經中,有比丘為「云何為我?我何所為?何等是我?我何所?」等問題所困,將此疑團拿來問佛,佛陀同樣是依六根、六境的「二法」而作開示,并提醒他:
若有說言:「沙門瞿曇所說二法,此非為二,我今舍此,更立二法!贡说醒詳,問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境界故。所以者何?緣眼、色,生眼識。【xii】
第四一八經談到「四圣諦」的內容,佛陀同樣提及:舍除現實經驗,而作任何「圣諦」方面的言說,都會因「非其境界」,而讓人「問已不知,增其疑惑」的。【xiii】
原來,六根與六境的「二法」,就包含了世人所能經驗、理解的「一切」內容。即使是世出世真理的四圣諦,佛陀也不脫離世人所能經驗、理解的范疇來作教導。倘若脫離了世人所能經驗、理解的范疇,勢將徒具「言說」,所言說的內容必將空洞化,因為吾人無法對此言說內容加以檢驗,也無法依此言說來闡明實相,這將徒然增加聆聽者的疑惑,因為那已成為玄想、戲論。由此可知,諸凡造物、真我、真心、靈魂等論,都容易因「非其境界」而產生各執(zhí)一詞的諍端。
2、《中阿含經》之「無諍」義:
至《中阿含經》「根本分別品」,有「拘樓瘦無諍經」,又名「分別無諍經」!緓iv】本經如何分別「無諍」?原來,它的判斷標準非常明確:
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是故此法則有諍也。……此法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戚正行,是故此法則無諍也!緓v】
在本經中,列出了包括「求欲樂、求苦行」等等,一連串會帶來苦、煩、熱、憂的邪行,也列出了包括「離此二邊,則有中道」乃至「趣于涅槃」等一連串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戚的正行。前者都是「有諍」行,后者即是「無諍」行。
本經末尾,佛陀特別贊嘆須菩提說:「須菩提族姓子以無諍道,于后知法如法!共⒂诮Y頌中說:
知法如真實,須菩提說偈:此行真實空,舍此住止息!緓vi】
這段佛對須菩提的授記,以及須菩提的解空偈言,應即是《金剛經》中有關須菩提蒙佛授記并自述「阿蘭那行」的出處。佛說他因為具足「無諍三昧」的緣故,成為人群中最為尊貴的離欲阿羅漢,那么「無諍三昧」是什么內容,也就呼之欲出了。
原來,「無諍三昧」就是能夠如實知法與非法,離于二邊的中道行,這樣的中道智慧,對于生活、修行與說法、度眾,能夠作出相對最好的抉擇。
爾后在說一切有部的《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中,【xvii】針對「分別無諍經」的內涵,作了進一步的完整闡釋。以下舉出十分重要的四項論義,以助讀者完整理解何謂「無諍」、「無諍行」以及「無諍三昧」。
(1) 無諍行的特質──護念其它有情,不令彼生起煩惱
問:「云何無諍行?」答:「一切阿羅漢善達內時,外不如是。若亦善達外時,名無諍行。云何內時?謂自相續(xù)中所有煩惱。云何外時?謂他相續(xù)中所有煩惱。遮此煩惱名為善達。一切阿羅漢于自相續(xù)所有煩惱皆已遮斷,于他相續(xù)所有煩惱則不決定。若亦能遮,名無諍行!
……問:「無諍名何法?」答:「令他相續(xù)無雜穢轉。謂諸煩惱能為津潤、垢膩、雜穢,得無諍者不為他相續(xù)中煩惱之所津潤、垢膩、雜穢,即是遠離他相續(xù)中諸煩惱義。」
(2) 無諍行人的根性──不忍其它有情造惡招苦的菩薩種性
問:「何故阿羅漢已得解脫,而修此法自拘縛耶?」答:「彼阿羅漢先是菩薩種性,不忍有情造惡招苦。
(3) 無諍行的原因──不忍心讓眾生于我生結而受諸苦
為拔彼故,恒作是念:『我無始來與諸有情互起纏縛,輪回五趣,受諸劇苦。我幸得免,復應救彼!挥肿魇悄睿骸何覠o始來或作倡妓,或淫女等鄙穢之身。百千眾生于我起結,尚由此故長夜受苦。況我今者離貪恚癡,為世福田,于我起結而不招苦?故我今者不應復作煩惱因緣。』故阿羅漢雖自解脫,而為有情起無諍行!
(4) 無諍行的自性──屬于慧觀
問:「無諍行自性云何?為是定,為是慧耶?」「設爾何失?」「若是定者,此文云何通?如說:『善達外時名無諍行!弧荷七_』是慧。若是慧者,余說云何通?如說:『應習靜定無諍!弧勾穑骸笐f是慧!箚枺骸溉魻枺喂收f『應習靜定無諍』耶?」答:「彼應說『應習靜慧無諍』。而說『應習靜定無諍』者,欲顯與定俱故名定,而實是慧。是名無諍自性!
相續(xù)(samtati),即指前因后果連續(xù)不絕的有為法。依此定義,依身也是一種「相續(xù)」──「自相續(xù)」就是自己的依身,「他相續(xù)」就是他人的依身。
原來,阿羅漢于「自相續(xù)中所有煩惱」(亦即自身的煩惱)業(yè)已斷盡,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并非所有阿羅漢,都能妥善處理「他相續(xù)中所有煩惱」,達到「令他相續(xù)無雜穢轉」的良好效果。因此「無諍行」阿羅漢,是「菩薩種性」的利根阿羅漢,他們能妥善地面對周遭眾生,好讓對方不會對自己產生煩惱而招感痛苦。
而這種「無諍行」,屬于慧觀的運作──面對眾生時,具足中道智慧的擇法力──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地作相對最好的互動。因此當然是止非觀,是慧非定。然而何以都名之為「無諍三昧」,強調「應習靜定無諍」?其原因是這種慧觀的運轉,是「顯與定俱」的,也就是在三昧力之專注的基礎上,運轉自如的一種處世智慧。
有了以上對「無諍行」定義與內涵的通盤了解后,我們就可以知道,為何這項源出《阿含》本教的修行,在解脫道中并不像三三昧一般地受到重視,反倒是到初期大乘時代,才與「無量心三昧」一樣被強調出來,并正式立名為「無諍三昧」(aran#ā-samādhi)。
對比「無諍」一詞(aran#a, aran#ā, aran#ya),音譯「阿蘭若」或「阿蘭那」,意譯「遠離處、寂靜處」,原來是指遠離聚落塵囂的寂靜場域,因為這樣的場域可以讓身心寂靜,有助于出家修行,這即是將《大毘婆沙論》所述三種諍中的「蘊諍」(亦即五蘊紛擾的狀態(tài))予以緩解。
但從aran#ya也譯作「無諍處」來看,顯然aran#a或aran#ya已進一步衍申為一種寂靜和諧而無所紛擾的心理狀態(tài)。紛擾固然可能來自于聚落塵囂,但更多時候還是來自煩惱的翻騰;因此所謂「阿蘭若念處」,即將心念從身外拉到身內,以達于寂靜和諧而無所紛擾的生命境界,由外而內地呈現一種寧靜致遠的性格特質,這就從減除「蘊諍」而達到了減除「煩惱諍」的效果。
若進一步以此寂靜和諧而無所紛擾的心性,善巧體諒周遭眾生,將彼此的對立與諍執(zhí)消弭于無形,這將進一步減除「斗諍」的紛擾。
3、初期大乘之「無諍」義:
到了初期大乘經論,依「無諍三昧」以對治斗諍的意義,就更加凸顯了出來。例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三云:
爾時,慧命舍利弗贊須菩提言:「善哉,善哉!汝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見法生,從法化生,取法分不取財分。法中自信身得證,如佛所說,得無諍三昧中汝最第一,實如佛所舉!緓viii】
須菩提是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的佛弟子,這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述相同,應該都是源自《中阿含》「分別無諍經」的。至于「無諍三昧」的內容,《大智度論》卷十一云:
須菩提于弟子中得無諍三昧最第一,無諍三昧相,常觀眾生,不令心惱,多行憐愍。【xix】
僧肇于《注維摩詰經》中,依此原理而分析「無諍三昧」之內涵云︰
無諍有二︰一、以三昧力將護眾生,令不起諍心。二、隨順法性,無違無諍。……善吉于五百弟子中解空第一,常善順法相,無違無諍,內既無諍,外亦善順群心,令無諍訟,得此定名無諍三昧也。【xx】
「以三昧力將護眾生,令不起諍心」,這是不忍眾生于我起結而招眾苦的慈悲心!鸽S順法性,無違無諍」,這是洞觀諸法空相,消弭人我對立,而達于其心寂靜(阿蘭那)的法空慧。
因此,「無諍三昧」成為一種揉合慈悲心與法空慧的大乘三昧,「菩薩種性」行人適合依此修行。依《大毘婆沙論》所述,「無諍三昧」成就時,最高可上達第四禪。但這不祇是一種色界禪定,它更重要的功用,是形成一種面對人事時,善巧化解人我對立與爭執(zhí)的中道智慧。因地如是為眾生著想,果中法爾產生如是成效,不但減除了周遭眾生對自己「起結」而「感苦」的問題,并且眾生對他還自然容易產生一種欣悅接納的感情。
試想,「阿蘭那行」原來是解脫道中,最為疏離眾生的一種修行,經過這樣由外而內、由己而人的兩度翻轉,反倒成了菩薩道中的善法資糧。這樣的翻轉真是不可思議!而這也證明了「解脫道」與「菩薩道」的修行,實在毋庸打成兩橛。只要具足菩提愿與慈悲心,那么解脫道中,依于緣起性空的觀慧,所產生的寂靜心與無諍行,恰恰可轉為成就佛道的菩提資糧。
三、〈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中之「無諍」意涵
依于以上研究,吾人已可獲知「無諍三昧」的內涵。緊接著要完成的是本文的第二項探索工程:以此「無諍三昧」之理解作為基礎,推敲〈諸法無諍三昧法門〉的全文意旨與論述脈絡,用以理解:慧思法師心目中的「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到底是什么樣的內容?具足何等「無諍三昧」的意涵?否則何以全文不見此四字,卻運用它構成題目?
茲依南岳佛教協(xié)會?本幱喌摹痘鬯即髱熚募,【xxi】將〈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以下簡稱「本論」)的重點,摘述如下:
本論以「如來藏」為「身本」,并且將如來藏視為「真實心」,但依然強調那是「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而「無智無愚,無縛無解」的(頁三九),不像〈大乘止觀法門〉那般,強調如來藏的善染二性。換句話說,「身本」的如來藏,并非妄念隨業(yè)流轉生死的根源,即使是在修道證果的過程中,它之所以為「身本」,也只是轉凡成圣的「依因」而非「生因」。
然則修道證果的生因安在?依本論的說法,欲學一切佛法,必須先持凈戒、禪定。(頁三八)由于「無量佛法功德,一切皆從禪生」,「皆是禪波羅蜜功德所成」(頁三八),「三乘一切智慧皆從禪生」(頁四二),即連斷煩惱得解脫,也不外乎是「先以定動,然后智拔」(頁三八),因此本論將因地修行的重點,放在「禪波羅蜜」。
將「禪波羅蜜」置于六度之首,并以「禪波羅蜜」逐一貫串六度內涵,這可說是本論新猷。論主也知道,這與《般若經》的「般若為前導,亦是三世諸佛母」(頁四○),確有理論上的落差,但他對這樣的立論,有著堅強的自信。
他先分析修學禪定的重要性,以及高心輕慢坐禪而散心讀誦講說的危險性(頁四二~四三)。其次說明「禪波羅蜜有無量名字」(頁四四~四九),歸納這無量名字的修行內涵,我們終于理解,慧思心目中的「禪定」,是可以攝得奢摩他(止)與毘婆舍那(觀)(頁四八)的。具體而言,本論所述「禪波羅蜜」,攝得八背舍(即八解脫)等現法樂住的色、無色界禪,可以得諸神通、斷諸煩惱,可以立大弘誓,攝得四無量心、四攝法,通于其余五種波羅蜜,以及四念處等三十七道品,甚至攝得佛眼、佛智、佛之十力與十八不共法、佛之十種德號等佛果功德。
至本論卷下,將上述諸證境、道品與佛果功德的內容縮小范圍,依「四念處觀」而作「禪波羅蜜」的實修闡述。原來,身、受、心、法等四種念處,絕非只是解脫道的道品,它們都可以成為初學菩薩坐禪的所緣境。依四種念處而起修,分別可以獲得斷種種煩惱、證種種神通、得種種三昧,成就種種道品的大成就與大自在。
至此,本論之所以名之為「諸法無諍三昧法門」的理由,已經呼之欲出:
一、這不是《雜阿含經》中的「不與世間諍」義──善巧隨順世間經驗,導入蘊、處、緣起無我、四種圣諦等之出世深法。
二、這也不是《中阿含經》「分別無諍經」、《大毘婆沙論》乃至諸大乘經論中所述及的「無諍行」與「無諍三昧」──依慈悲心與法空慧而打破人、我藩籬,善巧恒順眾生,不令眾生于己生結而受諸苦。
三、本論的「諸法無諍三昧法門」,是以「禪波羅蜜」而涵攝四念處、三十七道品、四攝、四無量心、六度等一切修行,以及三乘果德;并于實修教學中,拈出「四念處」作為初學菩薩的禪觀所緣,指出此諸念處于一切法門無所隔礙。其「一入一切,一攝一切,一即一切」之一多無礙,確屬天臺家風;而法門間之無所隔歷,確實也有著「無諍」特質──不必因各種法門的內容差異,而作入主出奴的紛擾諍論。一「禪波羅蜜」即一切法門,一「四念處」可攝得一切法門,無所隔礙,于諸法門而無所諍論,故名「諸法無諍三昧法門」。
這種直下依定慧綜合的止觀途徑,而非定慧分離(先得禪定,再依禪定以發(fā)慧)的修行,與《雜阿含經》有著「定慧綜合」的共同特質。但是其中「無諍」或「無諍三昧」的義涵,已與原始佛教及初期大乘經論的「無諍」、「無諍行」或「無諍三昧」,有了很大的落差。
四、結語
本文作者依于〈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之「無諍三昧」一詞,產生了探索興趣,并進而發(fā)現:本論內文不曾出現「無諍三昧」乃至「無諍」詞匯,因此對其題目之所以安立,產生了研究興趣,欲進以探索它究竟是出自「版本差異」、「標題一時誤植」或「文本有所遺闕」,還是確乎在全文內容之中,透出了「無諍三昧」的消息。
因此循源溯流,先從原始佛教、部派乃至初期大乘的文獻下手,以理解「無諍」、「無諍行」與「無諍三昧」的定義與內涵,再進而依此理解作為基礎,拿來驗證〈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之全文,看其中是否具足「無諍」、「無諍行」與「無諍三昧」的內涵。倘能證明確乎如此,則自可不必揣測本論有著「版本差異」、「標題一時誤植」或「文本有所遺闕」的問題,而可直下認定它確實是題文相扣的。
然而經過經論文獻的比對分析,答案逐漸清晰呈現。原來,本論確乎是題文相扣的,但其「無諍三昧」義,卻與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乃至初期大乘佛教中,「無諍」、「無諍行」或「無諍三昧」的原義,有著極大的落差。
「無諍行」或「無諍三昧」的重點,在于「善待有情」。這是將阿蘭若行的功夫由外而內,再由自而他,擴及周遭眾生──依慈悲心而不欲令其于己起結而感苦,依法空慧而打破人、我藩籬,令眾生斷結、得證。
相形之下,〈諸法無諍三昧法門〉的重點,則在于「善貫法門」。這是以一「禪波羅蜜」攝眾法門,以一「四念處」入眾法門,依于諸法門間的無所隔礙,故名「諸法無諍三昧法門」。
因此,筆者于本文前言所作的另一項推測:是否作者慧思法師在該文的論述過程中,確實是要將「無諍三昧」作為一種「法門」,來建立一套禪觀理論?這項推測至此也已可以推翻──慧思無意于本論中將「無諍三昧」作為一種「法門」,而是要建立依「禪波羅蜜」──「四念處」,而「一攝一切」的禪觀理論。爾后智者提出「一切法相即互入」之圓教義理,視六波羅蜜與三十七道品為相即相入且互為助行之法門。如云:「六度道品相即者,檀即摩訶衍,四念處亦即摩訶衍,檀與道品,無二無別!埂赣谛杏幸,互有相修;約理,互有相即。」【xxii】或可謂即濫觴于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的思想。
天臺家用「無諍三昧」,來指稱任運證得「三諦」行法,并認為圓教初門修一切無漏對治、觀練熏修之禪定的同時,即能證得圣果,成為大力羅漢,具足六通及三明等,同時也可證得「無諍三昧」;鬯家虼呱髞淼奶炫_學,而被推尊為天臺「二祖」。依本論內容以觀,本論對「諸法無諍三昧法門」的闡述,已與「無諍三昧」的原義不同,對應于天臺圓教初門證境,本論純粹是就著「一多相即」的天臺核心理論,安立其「法門無量」而又「法門無礙」的工夫論──依一「禪波羅蜜」與一「四念處」,建立了「一多相即」而「法門無諍」的修行觀。
——發(fā)表于100.8.16「慧思大師與南岳佛教」學術研討會
參考書目
一、藏經
《中阿含經》,《大正藏》冊1。
《雜阿含經》,《大正藏》冊2。
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冊8。
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3,《大正藏》冊8。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四分律》卷17,《大正藏》冊22。
龍樹,《大智度論》卷11,《大正藏》冊25。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79,《大正藏》冊27。
僧肇,《注維摩詰經》卷3,《大正藏》冊38。
智顗,《摩訶止觀》卷5上,《大正藏》冊46。
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大正藏》冊46。
二、專書
釋印順,《佛在人間》,臺北﹕正聞出版社,1987年。
釋昭慧,《佛教倫理學》,臺北:法界出版社,1995年。
釋昭慧,《如是我思》,臺北:法鼓文化,1989年。
三、論文
釋昭慧,〈初期瑜伽行派之止觀要義──「七覺分」的完滿開展〉,《東宗的呼喚:2010賴鵬舉居士逝世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tǒng)藝術研究中心,2011年1月。
注釋:
【i】 有關「欲諍」(或「愛諍」)與「見諍」的內容,印順導師著作中多次出現,其中〈佛法是救世之仁〉一文,論述尤詳(《佛在人間》,頁175-184)。
【ii】 釋昭慧,《佛教倫理學》(臺北:法界出版社,1995年),頁98-104。
【iii】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79,《大正藏》冊27,頁899上。
【iv】 如: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四分律》卷17,《大正藏》冊22,頁681中。
【v】 詳參:釋昭慧,〈諍事與滅諍法〉,《如是我思》(臺北:法鼓文化,1989年),頁341-414。
【vi】 有關「三昧」的定義與內涵,詳:釋昭慧,〈初期瑜伽行派之止觀要義──「七覺分」的完滿開展〉,《東宗的呼喚:2010賴鵬舉居士逝世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tǒng)藝術研究中心,2011年1月),頁193。
【vii】 姚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冊8,頁749下。
【viii】 《雜阿含經》卷2,《大正藏》冊2,頁8中。
【ix】 第213、214經,《雜阿含經》卷8,《大正藏》冊2,頁54上。第306經,《雜阿含經》卷13,《大正藏》冊2,頁87中。
【x】 《雜阿含經》卷8,《大正藏》冊2,頁54上。
【xi】 《雜阿含經》卷13,《大正藏》冊2,頁91中。
【xii】 《雜阿含經》卷11,《大正藏》冊2,頁72中。
【xiii】 《雜阿含經》卷16,《大正藏》冊2,頁110下。
【xiv】 〈拘樓瘦無諍經〉,《中阿含經》卷43,《大正藏》冊1,頁701中-703下。
【xv】 同上注,頁703上。
【xvi】 同上注,頁703下。
【xvii】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79,《大正藏》冊27,頁898上-900中。
【xviii】 姚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3,《大正藏》冊8,頁234上。
【xix】 龍樹,《大智度論》卷11,《大正藏》冊25,頁136下。
【xx】 僧肇,《注維摩詰經》卷3,《大正藏》冊38,頁351下。
【xxi】 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2卷,《大正藏》冊46,頁627下-640下。本文所引,一概依于南岳佛教協(xié)會?本幱喌摹痘鬯即髱熚募罚23-68。
【xxii】 智顗,《摩訶止觀》卷5上,《大正藏》冊46,頁94中。
- 上一篇:佛教生命倫理學之研究方法論
- 下一篇:從佛法觀點看「情」與「欲」
- 凈界法師:在修首楞嚴王三昧過程中要從不迷、不取和不動下手
- 印光大師:一切法門都是依仗自力
- 界詮法師:菩薩所行法門無量以六度為其根本
- 凈界法師:修習觀音菩薩法門會產生什么效果功德?
- 明生法師:法門無高低之分,只有是否契機合適
- 宏海法師:修學法門都要有慚愧精進的心
- 凈界法師:什么是觀心法門?
- 凈界法師:什么是“心地法門”?
- 印光大師:四種念佛法門中,持名念佛是契合眾生的根機
- 印光大師:十念法門怎么修?
- 凈界法師:智慧水平提升了,法門也會配合的
- 本源法師:為什么說念佛法門是總持一切的妙法?
- 大安法師:女人修什么法門好?如何對待剛入佛門的蓮友?
- 本源法師:什么叫雜修與一門深入?在家人如何選擇法門?
- 凈界法師:佛菩薩廣開方便法門,找到適合的修學
- 大安法師:修念佛法門不要自卑
- 正如法師:龍樹菩薩講的“難行法門”和“易行法門”
- 夢參法師: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
- 圣旭法師:念佛法門最微妙之處
- 慈法法師:三昧力在世俗中是不可思議的力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淺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如瑞法師: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師: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本源法師: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靜波法師:跳出三界得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本源法師: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師: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師: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界文法師: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師: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西行法師: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懺云法師: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道堅法師: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西行法師: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夢參法師: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夢參法師: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天因法師: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