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八正道的幸福人生路
踏上八正道的幸福人生路(第十八期賢崇法師開示)
各位同修下午好!
今天下午跟大家分享【八正道】,也就是佛教中八種正確的修行方法。八種正道在佛教里占的比例非常重要,佛祖在菩提樹下悟道之后,一直用這種修行方法來教誡弟子以此調(diào)正自己的身心,讓眾生從對人世間各種事物不能正確理解的錯誤思維,逐漸切入到正見正知正量思維,此過程實際上就是從凡夫成為圣人的一條捷徑,是讓我們從迷惑中解脫出來的一種真實引導方法。
我們大家今天能坐到這里來共同學習佛法,是由無量劫以來的殊勝緣分共同走在一起,所以能共同聽課、修行、共同進步,非常的難得。如果我們知道這個緣分就要珍惜這個課程,我們后面還有很多的思想要分享,都會在這里給大家作一個簡單的匯報。
我們佛教思想以及所產(chǎn)生的理念是非常多的,但最主要和最終的結(jié)果是一樣的。當我們生而為人以后,受固有的思維方式所指引,對于世間很多事物沒有辦法產(chǎn)生正確的理解。佛學的思想,就是讓我們從更積極的角度,或者說更高更廣的層次去思維我們每天所遇到的各種事,從每個事里面去悟出人生的真諦。所謂真諦,就是這個道理永遠不會改變,再過千萬年都是如此。所以我們今天利用這個時間把這八種修行的方法,跟大家簡單地分享一下。
第一、正見
你看,八個正道每一個道前面都有一個“正”,所以我們中國人受佛教的影響,很喜歡正、光和大的字眼,以前的皇帝寶座的后面都寫著“正大光明”。這個“正大光明”跟佛教的思想息息相關(guān)。譬如我們每天聽到師父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明、無量健康,念阿彌陀佛實際上是祝福你和阿彌陀佛一樣健康長壽、積極快樂、光明正大,這樣的祝福我們每個人都渴求、每個人都希望。如此念念念佛,也就是避免我們在這一生中不要時常說“我很難受、我很白癡”,因為這種話實際上就是給自己減壽命的負面信息,我們一定要時刻給自己提示,講正義的、講積極的,讓我們的生命得到那種升華的訊息,所以我們一定要講光明、一定要講快樂,一定要講清凈、一定要講理解、尊重、自在、超脫,用這些詞不斷地要求自己,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的人生一切都是正義的,一定是個奇跡。所以當你聽到你身邊的有些人,一開口都是負面的話,你就可以斷定這種人活得不快樂,因為他聽到的、看到的說出來的,都是有害的負面訊息,會把身邊所有的人事環(huán)境都污染侵害。如果每個人說的念的都是正面的、積極的、光明的、大方的,那就如我們佛教里所講的口吐蓮華,各個清香無比。這個就要求我們要有正確的認識、來正確地理解、思維我們身邊所發(fā)生的各種事情。
我們再來了解禪修的正見。大家都想在自己的人生境界方面,能得到精神、思想更深層次的提升,F(xiàn)在中國人一到星期六、星期天,只知道在家睡一覺,要不就是一放假就到外面旅游觀光。實際上現(xiàn)在歐美一帶很多人一到放假的時候就去參加禪修,現(xiàn)在禪修在國外已非常的盛行了,但是我們國內(nèi)才剛剛興起。還有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這些世界級的企業(yè)家,他們每隔一段時間就到寺院去禪修。禪修之所以會成為歐美人士和世界著名企業(yè)家所追隨的對象,當我們沒有了解到這樣的一種思想和修行方法的時候,我們感覺不到它的重要性,可能還無法理解和隨學。實際上他們參加禪修不單單是為了做好企業(yè)、過好生活,更重要的是要得到健康、快樂的正道。
可能我們平時會借一些方法,譬如學書法、繪畫、學音樂,甚至去學太極拳、練瑜珈等,實際上這些只是一些最表面的靜修方法。只有當我們真正能把禪修的正見正觀,運用到我們的生活起居中的時候,這時候我們的人生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會對于人生正確了解,實際上我們不是事業(yè)不好,是我們自己沒有智慧,往往攔在我們面前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就是我們自己內(nèi)在的那個心、那種認知和思維,會把我們自己捆綁在某一個別扭的角落里走不出來。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一定要正確地認識自己,正確地認識世界,也就是要具有正見。如果我們不能正確的認識不具正見,就變成邪見、邪思、邪想,會不斷地把你帶到負面的垃圾角落里面去,長時間不能從里面解脫出來,你處于黑暗狀態(tài)你就無法明見,你身住污濁垃圾你就無法清凈。你住于負面的境地,跟這個世界上所有正面向上的規(guī)則都是背道的,那么所有正面的人物、正面的思想、正確的行動、正確的事業(yè)都不會跟你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你一步走入邪見、第二步墮入邪思的深淵,一直往垃圾黑暗的環(huán)境里面墮落,正面的朋友不會跟你在一起、正面的事業(yè)跟你也不會沾邊,你一直會在失敗的狀態(tài)中。所以在我們?nèi)松、事業(yè)中,應該從一開始就讓自己切換到一種正確的方向,引導自己逐漸走向成功,首先第一點就是光明正大的思想要樹立在前面。有人可能認為,佛教的思想跟我們平?吹降耐庠谑澜缡遣灰恢碌,但實際上,逆耳忠言最是真理。我們這個世界往往都是這樣的,說真實的話大家不喜歡聽。譬如我們說“生際必死,合際必分”,聽起來好像不中耳,但是你用智慧思索一下,你就會得出真理獲得正見:你一出生就注定最終的結(jié)果是死亡,因為生和死是兩個緊密結(jié)合的概念和事實,當你真正明白了生,你就徹悟了結(jié)果必然是死,這是人生真理。還有,既然我們今天能走到這里相聚,那么明天我們可能就會分開,事實上相聚的那一刻,就注定最終的結(jié)果是分開。所以,我們所看到的人事萬物,都是這樣的規(guī)律“聚際必散,高際必墮”。當我們還不能把這樣的佛教思想,實實在在地跟自己的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運用的時候,那么這種佛教的思想只是一種理論;如果我們能真正能與跟我的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的時候,你對于人世間碰到的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時我們具有的佛法正見就是成功快樂的法寶。
譬如有的人今天全家很幸福、其樂融融,當哪一天突然間出現(xiàn)其他問題了,會讓那個家庭走不下去的時候,他就不知道如何去面對。剛剛有一個朋友給我發(fā)來一個信息,他說我那么信任對方、那么為對方付出,全身心地為對方考慮,可是對方一點都不兌現(xiàn)承諾,對方背叛他,他都不知道怎么走出來。我就跟他講:當你付出的時候,就不要期待回報,當你覺得付出是一種快樂的時候,你就享受那種快樂的過程,不要再去想別人會不會把相同的互助回報到你身上。如果有那樣的一種期待,你永遠就都會有思想的落差,因為你已享受了付出的快樂,還奢求別人為你回報的付出的快樂,那么快樂不可能雙倍回饋到你身上,只能和你期望的目標背離,甚至你得到的只能是無有回報的失望和打擊,連以前真心為對方付出的快樂也失去了,太不值得。我打個比方,就像借錢給人家一樣,很多人錢借了拿不回來,然后就很生氣,我今天跟你講,你把錢借給人家了就不要想拿回來,如果能拿回來的話你就有一種意外的收獲的快樂,這樣你的心就不會不平衡,不會有期待和失落。所以在這個世界當中,我們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一切事物不斷地在變化、流動、生生滅滅的無常之理,了知無常會讓我們在這個多變的世間隨緣自在、活得從容。正因為我們生下來一直在變化,所以我們才能長這么大;我們的房子、我們的椅子、我們一切所看到的東西也是不斷的在變化,我們應當明白,一切的一切在變化、流動當中存在又逝去,反復無常。今天我們能健康,明天說不定不健康,明天可能健康,后天也不一定能健康,我們能活到今天不一定明天能存在,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會存在。大家再想想看,每一次出現(xiàn)的交通事故,那些走掉的人都是年輕人,他們有沒有想過他們會走掉—沒有想過。所以佛家有一句話:當你把鞋脫掉上床的時候,你就要做好打算明天不一定能起來,這就是佛教告訴我們的無常的真理。所以我們每一天活著時,要好好地珍惜此時此刻。今天見到一個朋友,要好好地去感恩他、好好地去珍惜他、好好地去理解他,明天分開了你心中就無所掛礙的去面對。這樣可能有一些緣分會讓我們時間久一點,但不可能永恒,就算兩個人再好,最后也不可能在同一個時間死掉。
我們今天走在一起,要想今生能走在一起,來生能走在一起,無量世都這樣走在一起的話,總之,如果要想兩個人的關(guān)系更持久一點,那你就要不斷地創(chuàng)造對方在你身上所需要的東西,你給對方需要的越多,對方就會越離不開你,越離不開你,這樣你在他身邊存在的可能性就會越大。所以什么叫“永恒的”友誼,就是你們互相身上有東西是對方所需要的,所以才會有情義,但是從生生世世來看,也無法永恒。
所以佛陀說“諸行無!,一切都是無常,還有“諸法無我”,也就是空性,空性是從無常之理深化而來的?詹皇橇藷o所有,而是要我們從事物暫時存在的表象,認識到它無常的壞滅性乃至因緣和合的假相。今天我們健康、今天事物存在、今天萬物郁郁蔥蔥地生長在我面前,實際上所有的一切都在剎那生滅、生而即滅,存在即是壞滅無實,所以把這樣的定義叫做空?帐菬o實無相無自性之義,空不是一無所有。比如這個椅子我看到它現(xiàn)在為我所用,但我認為它是死,它沒有真正存在,因為它從造起來那一刻開始到現(xiàn)在一直在剎那剎那變壞。剛開始買的時候其很好、很漂亮,但是現(xiàn)在角已經(jīng)碰掉了,可能過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一萬年,到時會怎么樣,大家有沒有想象的出來?對于萬事萬物這樣的一種存在,佛教把它叫做“無實空性”。如果我們了知萬法性空之理,能夠真正的認識自己、認識事物、認識一切事物存在的規(guī)律以后,你就能非常從容灑脫的隨緣活在世間,否則,你有很多的問題你無法面對,很多的正業(yè)也不能進行。所以佛學的八正道修行方法中,首先最關(guān)鍵的是教導我們正確地看待世界,正確地認識世界,所以叫正見。
第二、正語
我們知道佛學里面講,我們眾生有有幾種不好的語言要杜絕,那就是妄語、綺語、兩舌、惡口。綺語就是不實在的語言;惡口就是用很惡毒的語言詛咒人家;兩舌就是離間語,就是把這個話傳到這邊、那個話傳到那邊,搬弄是非;妄語就是說虛假的話、騙人的話;這些都不是佛教提倡的正語。所謂正語就是要我們斷絕前邊所說的四種不好的語言,用正念正面、符合實際、積極向上、令人悅意喜聽、婉約柔和的言語去表達自己的心行。我們常常會看到,在很多場合有很多人說話時,說得嘴巴都停不下來,他夸夸其談數(shù)個小時,有時只是其中的兩句到三句話有點意義,有時候連半句都沒有,無非是綺語妄語離間語夾雜著惡口,這樣純粹是浪費生命,他自己可能認為這樣很快樂,我覺得一點都不快樂,反是不幸。所以大德告訴我們:禍從口出;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特別是女孩子,如果你能惜語如金的時候,人家對你的那種形象就會很敬仰。在有的場合,當你自己非常想講話時要克制自己不要講,為什么一般人會不喜歡女孩子?就是因為廢話太多了,聽了就煩。所以作為一個學佛的弟子,要學會多學佛法,多說一些有意義的話。你要跟人家講,就以文章寫出來講給他們聽,這個過程很舒服,在念的過程中自己也會得到收獲。所以出門的時候在包里放別的東西少一點,多放一些書,有空的時候大家坐在一起可以念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這樣時時刻刻都在學習、交流、互動,你的生活氛圍就會因為你的不斷引導,不斷地被你所凈化,因為你的心里想的、做的、付出的都是正義形象的時候,自然而然負面的東西就不會跟你走在一起了。所以中國傳統(tǒng)有一句話: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為什么有這樣一句話?因為你的思想、你的行為都是正面的,負面的就會慢慢地隱去。如果某個環(huán)境、這里人都跟你不協(xié)調(diào),你不喜歡住在這里,你就可以搬到別的環(huán)境去,就像孟母三遷一樣。如果和一些壞朋友每天講賭博、喝酒其他一些不好的東西,你會覺得走在一起沒有勁,你就愿意和一些愛學習、很親近的人走在一起,互相探討、互相提升,你會把好的東西跟人家分享,他們也會把好的東西跟你分享。有人說為什么香海禪寺的書都是當時最流行的,而且是最好的書,我可以告訴你原因,就是因為我身邊有好多喜歡讀書的人,他們每讀了一本好的書就會第一個告訴我,我就會到網(wǎng)絡(luò)上下載下來。每隔一段時間,我們身邊喜歡讀書的朋友,會每個人互借一本書。當我覺得我讀過這一本書感覺很好,往往大家都覺得好,因為我們都是有相同理念和共同思想的人。就像上次,有個朋友讀到姚語的書,感覺很好,一下子買了十本送給我,又買了很多送給朋友,在很多朋友之間都借著看。譬如《人生的陷井》等,這些書從另外一種思想去看待我們?nèi)说囊恍┥龅降囊恍﹩栴},當你了解了以后,你發(fā)現(xiàn)你目前所碰到的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們知道,讀到一本好書就是跟非常有智慧的哲人在一起對話和交流。有時候你能得到一本好書真是如獲至寶。以后大家如果真的有緣走到香海禪寺來,希望加入我們這個團隊一起學習、一起走向未來。
我在這里跟大家建議,你們和家人分享事情的時候就跟他們建議加入香海,我們每一個走到香海禪寺的人,都能把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正確的人生方向帶給自己身邊的朋友,從身邊的朋友輻射給更多的人。
我最近發(fā)現(xiàn)一種現(xiàn)象,一個謹慎言辭的人,這個人的行為也會很出色。相反,一個表面很會說的人,其行動上往往跟不上,當他在你面前什么許諾言辭都非常搶的時候,日后他的很多行為跟他的言行都不一致。所以在某些場合,特別是寺院等地,我們的話盡量少講一點,事情盡量多做一點。慢慢地,在人生的修行過程中,每一句話講出來都要有意義,不要講無義之語。除非你很想渲泄,非要找一個能在你身邊全面接受你口水的人,在我們佛教中很忌諱這種現(xiàn)象。
第三、正業(yè)。
譬如我們世間通常屠宰業(yè)、釀酒業(yè)、開歌舞妓院的、賣毒品的,像這樣的行業(yè)佛教都認為不是正業(yè)。所謂正業(yè)就是所做的行業(yè),有利于自己、有利于社會、有利于宇宙、有利于人生,能推動社會積極向上發(fā)展的,這樣的行業(yè)才是正業(yè)。所以我們做一些思想方面的教育,可以令社會積極向上發(fā)展的事情都屬于正業(yè),正業(yè)也能令我們內(nèi)在的品質(zhì)得到升華。如果某一個行業(yè)、一個企業(yè)能幾百年地發(fā)展持續(xù)下來,肯定它的事業(yè)能不斷地有利于社會,所以才會立于不敗之地。相反有的行業(yè),這時雖然在經(jīng)營,但對環(huán)境社會等實際有害,那么它存活的時間不會很長。你看有些品牌老店幾百年都存在,往往是藥店、健康食品行業(yè)支撐的時間比較久,還有正規(guī)的宗教存在時間很長久,就是因為這些都是長久有利于眾生和社會的事情,所以它能夠一直長時間地保留發(fā)展下來。所以佛教要求我們所選擇的行業(yè)一定要正確、一定要有利于社會、一定要有利于自己品質(zhì)、品德這方面提升的行業(yè),從這方面做就會不斷地成才。所以,選擇正業(yè)非常重要。
第四、正念
佛教里面對正念特別注重。我們知道佛教所說的圣者有幾個層次,依次是阿羅漢、菩薩、佛陀。阿羅漢是由修習四諦法門(苦集滅道)而成就;菩薩是佛的因,佛是菩薩的果。那么菩薩修的是什么呢?是起心動念,在菩薩戒的修行里,只要不好的念頭一起就屬于犯戒。
我們現(xiàn)在很多大型的企業(yè)為什么會倡導佛教文化,因為佛法會深深地烙到每個人的潛意識里面去,把他的思維方式給轉(zhuǎn)變過來,讓他保持利他的正念。一個人如果說連思維都不會有負面的時候,他的言語行為還能消極嗎?不可能的。所以佛法產(chǎn)生的力量是強大的,一個企業(yè)經(jīng)營者,如果不但讓他的員工,還有他的客戶、還有客戶的家庭和人際關(guān)系都能受到文化影響的時候,那將是什么結(jié)果?會是一個優(yōu)秀的積極進取的團體,所以現(xiàn)在很多企業(yè)都在學習企業(yè)文化建設(shè)。我們香海禪寺的宣傳小冊子現(xiàn)在已出到第五本,一年中流通了六十萬冊。很多人來到香海禪寺就只看小冊子,雖然那個小冊子才一塊錢一本,但當讀到小冊子的每一個故事、每一篇文章的時候,突然間就有一種豁然而悟,我們的寺院文化小冊帶給很多人心靈的大收獲。很多朋友都跟我講,他每天走到哪里都會把小冊子放到身上,然后不斷地重復著記住它的內(nèi)容,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感悟。所以我們應每天不斷用好的思想提升自己的正念,因為我們?nèi)说膬?nèi)心里面是佛、是天使,如果不把佛心放在前面的時候,你就會被魔拉到黑暗的深淵里去,要么墮落、要么貪婪……所有負面的東西都會跑到我們身心里面,制造貪嗔癡三毒煩惱。所以我們要每天不斷地自我凈化洗禮,每天都要用清凈的法雨凈水洗滌我們的內(nèi)心。通常寺院里面佛像的前面都會供凈水,為什么要用凈水供佛呢?因為水的品質(zhì)是非常的清凈和透亮,當我們用凈水供佛的時候,我們就會用這種清凈透明來蕩滌自己的內(nèi)心污垢,令我們心凈如佛。相反,如果我們的內(nèi)心有貪婪、憎恨、傲慢、無知,那我們的心水就像污水一樣,被煩惱的垃圾所雜染,很不清凈,充滿著不安動蕩的邪念。
所以我們每一天看見水時,應啟示我們的內(nèi)心不斷地洗滌凈化。我們每天誦念經(jīng)文,實際上這種修行就是讓我們不斷地清凈內(nèi)心,當我們的心念不好起來就要趕緊滅掉,如同開車開錯方向時趕緊剎車回頭,不要再行動下去。在我們的生活里面,很多不如意的事情都是因為我們的貪心、執(zhí)著、自私自利在我們的心里面作祟,這些自私、貪婪、傲慢、憎恨等,實際上都是我們內(nèi)心的魔,魔會占滿我們的快樂、會阻礙我們的升華。我們想想,我們事業(yè)中碰到的所有問題,如果仔細地去剖析它的原始起因,會發(fā)現(xiàn)實際上都是我們內(nèi)在的魔在開始不斷地作祟,侵擾我們的寧靜快樂。人與人之間所有的矛盾是怎么起來的?都是因為自私自利,伙伴之間的不和諧都是因為你有私心、我也有私心,如果你的私心比我的重我就沒有辦法接受。所以說佛家的思想能幾千年在這個世界上流傳下去,是由于它教導我們,對于所做的任何事情保持正念,不期待回報,做到無求。當你期待回報的時候,做哪一件事情你都會放不下。你會整日思量,我跟某人去合作他會不會坑害我,我把錢付出去會不會一無所得,不斷地在自我私利的念頭中浮沉掙扎。就像我們每一次出去講課,每個人都會問我們講課的費用多少,我說我們都是無條件的,如果你報路費也行,如果不報自己付錢也是一樣的。我沒有任何期待講課回來很開心,如果我很計較他怎么不給我報機票、怎么不給我報講課費,如果我說我原來四萬、五萬,怎么這回給我兩千塊錢?這樣就會很郁悶了,因為你的期待越多,你的得失落差就會越大,自我的執(zhí)著放不下,心量就會打不開,就會受到困頓和束縛。
所以在我們生活的過程里面要不斷的從這樣的極限里面去自我超越。佛學正面的思想就要求我們每一個念頭起來時,都要用正確的思想去引導自己。我們不要有黑暗的思想、不要有污濁的思想、不要有貪婪的思想、不要有憎恨和愚昧的思想。我經(jīng)常跟大家分享一個事實,我們都以為自己在這個世間很自大很重要,譬如我有這么多的房子,我住的地方很漂亮。但是我們隨處可見,任何一片草地上都有很多的螞蟻窩,是螞蟻居住的一個個的大廈,如果有人或小狗在螞蟻大廈邊隨便跺兩腳,螞蟻就會全部驚慌失措地跑出來,以為是天翻地覆世界毀滅了。那我們?nèi)祟愑秩绾文?在這個城市里面稍微一受到地震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像螞蟻一樣往外跑,說不定不是地震,只是某個巨人的腳的惡作劇而已。當我們?nèi)ザ逦浵伕C的時候感覺螞蟻真可笑,但仔細想想,我們是不是也做很多可笑的行為,我們就像螞蟻一樣真的很小。但是我們很少想我們自己也是微小的,有很多生物用眼都看不見全貌,實際上宇宙里有一些動物的身體都和我們地球一樣大,說不定也存在,但是我們看不見而已。像我們地球從這里坐飛機到烏魯木齊要坐五個小時,到美國要坐十二個小時,覺得已經(jīng)非常的遠了,但是實際上從外太空看時,地球在宇宙中就像一;覊m,一;覊m不用望遠鏡還看不清楚,我們作為微塵中的微塵,有什么東西值得那么驕傲的?所以很多很多煩惱、很多問題都是自己給自己強加上的,自己給自己整出來的。我經(jīng)常講:原始人類的生活簡單到什么程度?早上起來找一個果實填飽肚子,晚上能找一個土洞可以遮蔽風雨,天氣冷的時候用一塊獸皮圍在自己身上抵御寒冷,人活在這個世最需要的就是這三個東西,現(xiàn)在我們每一個人都已具備了,但是我們一直很苦惱,一直覺得生活不滿足。實際上我們苦苦追求的很多東西真的是很無味的。我在上一個集團禪修課程的時候有一個領(lǐng)導,要跟我一塊分享,他說最近買了房子又剛結(jié)婚、又買了車,心里壓力很大,債務(wù)又很多。我就跟他講,你可以把你的汽車停在車庫里去坐公交車上班,如果公交車再坐不起就買一個自行車,自行車再買不起就走路去,你不要活在別人的炫耀的眼睛里。還有,上不起館子就到菜市場買菜回來自己到家里煮,實際上在做菜的過程中也能找到很多人生的樂趣。如果你一定要跟別人對比,一定要拿別人的生活標準來衡量自己,那你永遠都不會快樂。今天你有一千萬,別人還有一個億,你有一個億的時候別人還有一百個億,當你成為世界首富的時候發(fā)現(xiàn)奧巴馬比我還威風。實際上你站在奧巴馬的角度,這么多的美國民眾不斷地給他挑刺,他也活得不自在,實際上人與人之間、人與事之間,這種對比永遠是不會止息的。如果能知足恬然,讓自己的內(nèi)心找到超越的基臺,實際上很簡單,就是對自己當下所擁有的一切,好好地去感恩、去珍惜、去享受,這種生活是最快樂的。
我們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我們永遠活在對比里面,但是我們要了知,活在這個紛雜的世界上是永遠也比不完的。很多人看到皇帝前呼后擁很威風,實際上你去了解古代皇帝的內(nèi)心深處,也許他一點也不開心。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兩個朋友,后來一個當上皇帝了,一個還在農(nóng)村,在農(nóng)村的朋友很羨慕當皇帝的朋友。有一次兩個人聚在一起的時候,在農(nóng)村的這個朋友很羨慕這個當皇帝的,那個當皇帝的又很渴望另外一個兄弟在農(nóng)村里面自由自在的生活。后來當皇帝的就跟農(nóng)村的朋友說:我們兩個換一天。然后農(nóng)村的那個朋友住到皇宮里面去,一躺到床上上面掉了一個很鋒利的劍,那個劍上面的繩子是一條很細的繩子掛著,他坐在那里感覺渾身不自在,晚上在那里睡覺都睡不著,隨時都感覺到劍會掉下來,趕緊他就跑回去,跟他講你這個皇帝不愿意當了。皇帝就跟他說,你以為皇帝那么好當啊?所有的大臣都會占我的位置,所有的民眾都想要推翻我的王國,我時刻要把劍掛在我面前。這就告訴我們一個事情,我們活在這個世間,沒有一樣東西絕對是好的,也沒有一樣東西絕對是壞的?赡苡幸恍〇|西是好的它的壞就少一點,有的東西壞的多一點好的就會少一點,除非你成佛才能得到人生真正的圓滿,不然的話在人世間找不到圓滿。
晚上我回來的時候有一個朋友來找我,她是一個很富有的太太,先生開了一家很高級的會館,但她很不滿足。我就跟她講,你的心氣太高了,這個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但是你既然喜歡這個行業(yè),就要盡力去做,把每一個過程用喜悅的心去感受它的時候,你就在你所認知的高度盡可能圓滿,即使最后得不到你所期待的結(jié)果的時候,你也要學會開心地去接納它。人生真的就是這么回事,你希求的樣樣東西都能得到是不可能的。當我們有了接納一切的心態(tài)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人生的時時刻刻都會充滿著開心,當我們沒有這種心態(tài)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什么都不會滿足。
所以正面的思維就要求我們改變固有的觀念,用一種積極向上的心念不斷地引導自己的思維方式,往正確的方向走。很多人認為學佛是消極的、學佛是逃避世間的、學佛什么事都不干,我說學佛恰恰是大大的有所作為,恰恰是最有能量的人所體現(xiàn)的高遠的境界。不是說學佛什么事都不干,不是老了沒有事情干的時候就去學佛,當我們學佛后,你以后的人生道路就會走得更順暢,因為你的思想、你的境界都很正確,正確的東西就能得到大部分人的接納。連魔鬼都會用圣經(jīng)作為他的真理,連魔鬼想交朋友時都要跟天使交往,因為跟別的魔鬼交往只會有爾虞我詐。所以這個世間大家都希望積極向上的人,都希望有能量守信用的人。所以在我們要從小在心里面種下積極的種子,一顆光明和清凈的種子,這樣未來的一切事業(yè)都會有豐厚的收獲。
我們在選擇自己的事業(yè)、選擇自己未來的人生時,一定要有正確的思維導向去引領(lǐng)自己的人生。我們所有的困擾、所有的不如意、所有讓我們到現(xiàn)在停滯不前的,都是由于有很多自私自利的觀念在我們內(nèi)心里面掙扎。所以我們在做事情時,一定要把這樣的心念掃除心外。就像很多人好象總是做事情被人騙,總是自己付出的跟收獲的得不到平衡,實際上若真正能在一生當中,一直用互通的理念去追求的時候,他的人生好象現(xiàn)在付出明天沒有收獲,明天付出后天沒有收獲,今年付出明年沒有收獲,但仔細想想看,他今生一直都在奉獻的時候,他最終所得到的收獲超出我們的想象。好象我們現(xiàn)在還感覺不到這樣,你們仔細地跟你們的爺爺、奶奶、身邊的老人問問,如果心地善良的人,一生當中為別人著想的人,這種人既使是現(xiàn)在的物資不一定寬裕,但他活著一直很快樂。我們現(xiàn)在好象感覺不到今天的投資明天有回報,明天的投資后天有回報,不一定。有的時候是可能投資十年最后才有回報,有的是二十年最后人生的終結(jié)才有回報,當你把付出和奉獻當做人生最重要目標的時候,你這一生都會很開心。
所以你看看菩薩的修行方法,第一就是修習布施。布施錢財、布施你的能量、布施你的知識、布施你一切所能布施的東西。當你有一個布施的心的時候你連走路都是一個布施,你的知識讓人產(chǎn)生欣賞贊嘆,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布施。我們以前在佛學院里面教書的時候,為什么有很多學生出家?就是因為看到出家人的從容的風度,讓人從內(nèi)心里面產(chǎn)生一種沖動,后來也跟著出家了,所以出家人的威儀戒行也是布施。所以當我們內(nèi)心當中有布施心的時候,時時刻刻無時不在布施。不一定非要用錢財,不一定非要用某一種東西,就像我們以前有個學生,看到花店開的花很漂亮感覺很歡喜,他就想,我把這種看到鮮花的喜悅供養(yǎng)給中國、供養(yǎng)給眾生、供養(yǎng)給每一個喜歡鮮花的人,當他這樣想的時候感覺到特別開心,你說他貢獻給誰什么也沒有得到,但是他把自己內(nèi)心的喜悅拿來供養(yǎng)。我們看到花店的花開得非常燦爛時,我們內(nèi)心都會感覺到非常的喜悅。
實際上在生活里面我們身邊沒有一個不是善的人,沒有一個不是老實的人,只要我們有一個學習的心,每一個家人、每一個身邊走過的人都是我們學習的老師。我經(jīng)常到很多地方講課,很多人都會講某人某人都是我的學生。我在想,如果他是個好老師,他應該想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師,因為只有人人都是自己的老師,他才能不斷地成長,如果人人都變成他的學生的時候,我想他的成長就會停頓下來。
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老師,甚至山河大地、一草一木都是老師,如果這樣想的時候你每天都會進步,每天都會成長,看到每一樣東西都會領(lǐng)悟出很多的人生道理。一個管理學的老師講,他現(xiàn)在看到任何事情,都可以講出一些管理學的道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道,在道的層面每一樣東西都是相通的。當我們把自己的內(nèi)心束縛在某一種寬度、某一種界限的時候,就會有很多東西放不下。有個馬老師看到【和諧拯救危機】后,他就想:凈空法師竟然可以對一切宗教贊嘆,對一切所積極向上的思想都能認為它是佛陀的思想,他認為耶穌就是佛,穆罕默德也是佛,認為瑪麗亞也是佛。而我們很多人都會局限在佛是某一個具體的人,其實只要我們的內(nèi)心展現(xiàn)出來積極向上、親近、平等、光明正大的這樣的特性,你這樣的一種思想如果跟佛的思想相應的時候,你此時此刻那個念頭生起來的那一剎那,那就是佛之道,那個念頭生起來的那一剎那你就是佛,當你笑得燦爛無比的此時此刻你就是佛,真的就是這樣。我們?nèi)绻馨炎约旱臓顟B(tài)持續(xù)體現(xiàn)在那樣的一種精神里面,我們就會有一剎那是佛,有兩個剎那是佛,有三個剎那是佛……存活在那種狀態(tài)里面時間就會越來越長,等到你在所有的時間身語意都能跟佛相應的時候,那你就成了佛。
所以說我們都是佛的化身,我們都可以跟佛同一個頻道去思考問題。為什么說耶穌是佛,耶穌所體現(xiàn)的那種愛真的跟佛的愛是一樣的。所以我們?yōu)槭裁床蛔非蠼】档乃枷?為什么不打開自己的心量接納它們?如果我們只認為自己的思想見解是先進的,不能去接受別人好的思想的時候,那你就從那一刻開始就變成死水,變成一潭死水早晚都會發(fā)臭,F(xiàn)在很多企業(yè)在做文化建設(shè),實際上就是教導員工,從高層到每一個人都能以無私的大愛去幫助每個人。
第五、正思維
思維在佛教里面有思有想,就是說形成思想的一種思維狀態(tài)。就是第一個剎那起念,第二個剎那開始思維。也就是說,通過深思熟慮并且行動之前的那種狀態(tài)就叫做思維。有人說,為行而思,為思而行。就是說我們要學糾正或引領(lǐng)我們的思維方式,我們所學到的東西,如果通過我們的思維過濾以后,就會變成我們的行動,或者是變成我們以后做事情的那種行動的指導。如果說在思維的過程當中,把一些邪惡的、不好的東西排除在我們思想之外的時候,我們所做的行為也會朝著正的方向去邁進。在我們思考問題的過程當中,會思索我的所作所為有沒有利益別人,是不是可以長養(yǎng)我們的德行,這種正思維可以引領(lǐng)我們邁向光明的大道,通過不斷地正向思維,則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步入正道、不會誤入歧途。
在我自己內(nèi)心,感受很深的一件事情是,我每看一本書,都會一個字一個字地認真去看,把整本書從頭到尾一兩遍之后,會把書里面自己覺得觸動很深的思想文字,一一摘錄下來,甚至每天都要去看一遍。有的文章我可能最少會讀五十遍,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把它從頭到尾朗讀一遍,不斷地把它的思想精髓滲透到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滲透到自己每一個思想行為中,甚至可以把這個思想念給自己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聽,讓它滲透到自己骨髓中去。當我們讀一些感覺很好的思想文字的時候,一定要身、口、意結(jié)合,就是身體在念、口里在念、心里也念,要一個字一個字地碰撞心靈,當你觸碰到內(nèi)心深處的時候,這樣的思想才會變成你的思想和習慣。就像我抓住一件東西,我告訴你這是什么東西,當我扔到你的面前的時候,你的身體會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一種反應,用手接過來。這種動作就是自然的反應,這種自然的反應不是一天、兩天可以養(yǎng)成的,這就是習慣。就是說若要把一些好的思想嫁接到我們的內(nèi)心深處,又變成我們行動的自然反應的話,這是一個很長的吸收熏習過程。那么這個過程要怎么樣才達成呢?就是要每時每刻用相同的理念不斷地刺激我們的思維、刺激我們的內(nèi)心,甚至刺激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譬如我們每天要睡到十點鐘才起床,若要你五點起來的話你一定會受不了,一天受不了、兩天受不了,一個禮拜可能會慢慢地接受,以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不五點鐘起來都不行了。就像我在寺院里長大,一到時間我就醒過來,即使晚上兩點鐘睡覺,到早晨四點鐘自然而然地醒過來,這是習慣。就像我以前用的筆是上面插筆帽,有朋友送我一個從下面插帽的筆,我換過來的時候總是拿著筆帽往上面插,將近一個禮拜還沒有習慣過來,我發(fā)現(xiàn)這種習慣的力量太可怕了。所以我們的行為和思想也是這樣的,如果不能在我們的內(nèi)心深處嫁接進去好的思想的話,壞的思想或者說有一些不好的行為、不好的生活習慣就變成我們的習慣,我們就會被這樣的惡習所左右,我們就會一直受它所控制。所以正的思維就要我們把好的思想不斷地通過各種方式,在我們的內(nèi)心深處把它填滿,填滿之后一定要用我們的行動、身體、言語各個方面表達出來。就好象我要學習愛每一個人,當愛人如己的時候,對于每一個人碰到的苦難都能夠從內(nèi)心深處去感受、去覺察。當我哪一天突然之間受到傷的時候,那種到切到骨髓的痛,我就會想到每個人的痛都跟我現(xiàn)在是一樣的,下一次我見到另一個人痛的時候,內(nèi)心當中對于痛的記憶就會產(chǎn)生出來,這個時候會有一種深深的同情心去理解他。所以佛教里面的那種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的精神,就是從這樣的狀態(tài)里面體現(xiàn)出來的。這種精神從思維、從理論、從學識要變成行動,要有一個很長的過程,在這種過程中,如何去把自己身心真正轉(zhuǎn)化,是一個人做人成不成功的最基本標準。一個人若能把所學到的東西,用最短的時間變成你的行動,變成你的行動互動你的工作,你就會很快找到你的工作價值。
所以你一定要將你學到的東西變成你的思想,與我們世間的正道、光明、親近、平等等理念能結(jié)合到一起,運用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你未來的人生旅途就會非常地廣闊平坦。如果你只習慣于陰暗的尋思算計,則會總是做一些見不得人、見不了光的事情,做任何事情也不會長久的。能長久的心思是坦蕩的,能長久的思維是開闊的,能長久的行為是大家都能認可的,而且跟萬世萬物存在的規(guī)律一定是相順應的。譬如在佛教中,佛陀為什么禁止正士去算命、打卦、看風水等等,有其深刻的道理。你今天算這個人的命很好,但他突然間做了一件大壞事,被拉去槍斃了,你幫他算命并不算數(shù),他做了這樣非常錯誤足以喪命的事情,所有的命運改變了,那你幫他盲目算命也是有關(guān)系的。實際上真正的風水、命運就在我們自己的心里,“心凈則國土凈”。命運隨著自己的心念和行動,會得到不斷地改進,當然,若要徹底改變,往往是大善或大惡的心念,譬如有些被槍斃的貪官,之前是幾十年兢兢業(yè)業(yè)為黨為人民服務(wù)的好干部,但往往是在一念強烈的貪心驅(qū)使下墮落,從光明走向黑暗,愈陷愈深,最終成階下囚命喪黃泉。所以當下的命運就在我們的心中行為中,命運實際是我們思維的延伸和顯化。我們學習到的任何好的思想概念,最關(guān)鍵的一點是如何在我們的具體行動里體現(xiàn)出來,能夠真正克制減少小我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為等等,讓我們的人生成長快一點高一點,事業(yè)也就會有更大的成功。一個極端自私自利的人走到哪里都會被大家排斥、唾棄,人生的道路很狹小。所以正確的思維對我們邁向社會、做好工作、引領(lǐng)自己的人生道路等非常重要。我在自己做事情的過程中,也不斷地用這樣的思想來自我反思,就像現(xiàn)在香海禪寺的規(guī)模建設(shè)才剛開始,在以后逐漸完善的時候我們的輻射面積就會越來越大,那個時候大家就會對我們的言談舉止用放大鏡來看,如果我的德行、思想、見識等等都達不到大家所期待的時候,那我們香海禪寺以后肯定做不好了,任何事情都是這樣。一個企業(yè)做得有多大多好,是與管理者的德行修為緊密相配的,就像船建的很大,下面的水如果很淺薄,這個船是開不動的,水的深廣度跟船的大小一定要相匹配;相反,如果水很大而你的船太小的時候,那么一點點小小的風浪都會成為滅頂之災。所以人乃至于企業(yè)的生存就是講求平衡。若你的企業(yè)想進入國際大市場,但你只有很小的能力,那就不會有你的立足之地。所以要達到成功的平衡狀態(tài),正思維在我們修行的過程里面,產(chǎn)生的力量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第七、正精進(正方便)
為什么方便跟精進會是同一個名詞呢?我們中國曾經(jīng)有一句話:方便趨下流。但我們佛家所講的方便是隨緣,精進是樂于善法,努力達成善愿過程中的一種積極樂觀的心量狀態(tài),也就是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有很多人把精進努力和執(zhí)著混在一起。我說這兩個是完全不同的,執(zhí)著是負面的詞、貶義詞,精進是褒義詞。執(zhí)著就像天上的星星摘不下來,你一定要想盡辦法去摘,那你永遠抓不到你就永遠不快樂,永遠不快樂你就永遠被束縛。精進是在正見正念正思維的基礎(chǔ)上去積極奮斗進取的崇高信念精神。就好象我們現(xiàn)在香海禪寺的經(jīng)營,可能目前寺院的收入跟建設(shè)的氛圍會不相吻合,但是我們是經(jīng)過正念深思熟慮的,我想我們的計劃、我們的設(shè)想、我們所推出的一些利益社會的事業(yè),應該可以改變初期不太如意的狀態(tài),所以我就很大膽地去設(shè)計規(guī)劃出來,按照合理的規(guī)劃一步一步地努力走下去。因為我從來就沒有其他的想法,我認為這是把平臺建設(shè)起來,這樣就會有吸引更多的人走上這個平臺發(fā)展,當?shù)玫竭@個平臺利益的時候,這個平臺就會得到無量的人來關(guān)心、支持,這樣未來就能達成愿望。相反,如果這個平臺建起來,對于大家沒有任何意義的時候,就不會有人來關(guān)心它支持它,這樣就很難做起來。大家在世間上做任何事情,我覺得道理跟我們的建設(shè)差不多,如果你的產(chǎn)品能得到很多人的喜歡,盡力為這個社會做了很多的事情,那么你的產(chǎn)品就能得到大家的受用,你就能銷售得很好。如果我們整天想,怎么能從客戶那里賺到更多的錢,總是從自身利益考慮,從不考慮消費者的得失和想法的時候,往往很難做好。實際上這里面跟佛教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思想是一致的,因為有利于很多人我們的事業(yè)才能做得很大,沒有利益別人就做不大,如果你一定要勉強自己強撐大場面,它也是一無是處,沒有任何存在的價值。
就像以前巨人集團的史玉柱,當時他的那些產(chǎn)品銷售得很好時,他馬上想要蓋一個珠海第一高樓。當時有很多國家領(lǐng)導人到那里去考察,后來他就蓋了三十幾層,實際他的很多條件都不成熟,最后由于市場萎縮,諸如財政虧空、管理經(jīng)營不完善等,所有的問題都出來了。正如佛學的思想所講,我們在這個世間要想成辦任何一件事情,必須要有充分的各種因緣條件聚合而促成,所有使它成就的因緣缺一不可,否則事情難以做成。所以說我們要想做任何事情,我們首先要考慮的這些事物存在的條件具備不具備,如果不具備,你強把它推上去,最后就像趕鴨子上架一樣,花了十分利得不到一分的滿足。鴨子已經(jīng)搖搖晃晃了,你把它趕上去它又跳下來,再趕上去幾秒鐘它又跳下來,我們經(jīng)常會做這樣耗費心神的事情。所以說做任何事情都要先創(chuàng)造條件,譬如說,我們寺院計劃要建一個大型禪修中心,因為社會有這種需要,因為這個需要我們首先從小規(guī)模的禪修中心做起。慢慢地做,每天積累經(jīng)驗,漸漸培養(yǎng)更多的義工,等到這些因緣成熟了以后,等將來大的禪修中心蓋起來的時候,我們就水到渠成、穩(wěn)固發(fā)展。如果我們現(xiàn)在連小規(guī)模的禪修都做不來,將來既使有錢一步到位把它蓋起來的時候,我們很多條件不一定就能馬上到位。我們現(xiàn)在做的禪修活動,實際上是為未來大的禪修做的準備,也是在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以便順利完成。但是有一點我在想,等我們未來的禪修中心蓋好了,還是跟現(xiàn)在一樣全部免費開放,無有任何條件地付出。所以我們寺院未來的未來,永遠都是沒有要求的平臺,我們也永遠不會要求收門票,每一個人來到這里修行、閉關(guān)、靜心,我們都會無條件地開放付出,同時我們希望有更多的有緣人走進來,關(guān)心支持香海禪寺。如果我們都能把香海禪寺當作自己一個心靈的家園,這個家園就會按照我們每一個人的念力慢慢地去實現(xiàn),這就要我們大家都去付出,就像前面說的精進一樣,想到了一定要去做,既使是做得再辛苦也要做,你要快樂地、喜悅地去實現(xiàn)所愿,
第七、正力
我們知道思維決定行動,行動影響命運。在我們的人生里面,有時好象覺得命運已被有意地設(shè)計好,就像徐大偉講的,每一個人生下來就像密碼已經(jīng)編好程序一樣。但是我們應了知,在勇于面對人生的人面前,任何狀態(tài)都有突破的可能,都有超越極限的力量。當你沒有那種強大的毅力去改變的時候,你的這一生就會被固定死;如果能用強大的毅力去突破極限的時候,那你的一生就會發(fā)生翻天覆地的改變。所以這就要看你內(nèi)心強大的毅力有多強,這樣的毅力就會改變我們的命運,不然的話你會永遠受你的命運所左右。
第八、正定
佛教中禪定有很多種。有一些外道修的禪定,自認為已經(jīng)非常好了,以為可以得到涅槃不生不死的境界。但在佛教看來還不究竟,因為他內(nèi)心里面還有執(zhí)著、還有自私、還有我執(zhí)存在,只屬于世間低級的禪定,到了一定時間還會墮落。所以佛教里面講,要想修行得到究竟的解脫,必須斷除我執(zhí),包括最微細的我執(zhí)習氣。一個人如果真正能做到大公無私,內(nèi)心里面沒有任何一點點自私自利,他才能變得崇高。如果只是想著自己的私利的話,他的路會很難走。所以我們要通過修行禪定,把自己內(nèi)在的不足不斷地修正過來。通過禪定把自己的內(nèi)心安靜下來,非常清晰地觀察自己內(nèi)心的活動狀態(tài),非常精確地了解到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當你內(nèi)心很清晰的時候,你看到每一個人談話,對他的眼神表情都能敏銳地捕捉,能清晰解讀他內(nèi)心的每一個波動。所以在靜定的狀態(tài)里面,你就能了解到很多別人不容易了解的地方。如果我們把禪修變成我們生活的習慣,把它變成我們每天像吃飯、睡覺一樣地堅持下來,我們的生活將會有很大的改變和突破。
最后總結(jié)一下:我們今天所講的八正道,這八種正確的修行方法,就是要我們用這樣的理念不斷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更替,把不好的心態(tài)、言語、行為不斷地凈除,然后使我們的所思、所想、所做、所行都光明正大,未來的人生又快樂、又幸福!
謝謝各位!
- 上一篇:清除內(nèi)心的毒素,然后種下菩提種子
- 下一篇:簡單就是快樂,就是幸福
- 仁德上人:人生的真實價值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性法師:退步原來是向前
- 仁德上人:快樂逍遙歌
- 仁德上人:人與人相處過程中需要互相理解、誠敬
- 大安法師:生命分為幾個階段?十個階段
- 本源法師:人生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仍是山
- 如瑞法師:今日事今日了,做好每個當下應該做的事
- 仁德上人:問問自己這一生究竟想要什么?
- 仁德上人:懺悔悔改歌
- 仁德上人:活著開心歌
- 仁德上人:人生就在身心相性之中,自性本來就是佛
- 仁德上人:關(guān)于人生的五條經(jīng)典法語
- 如瑞法師:念死不是消極,而是認識觀照無常,珍惜人生
- 仁德上人:做一個問心無愧、人生無遺憾后悔的人
- 仁德上人:知錯又能真正地徹底改錯就是人生大智慧
- 仁德上人:人生的每一次選擇都是嚴峻的考驗
- 仁德上人:有什么樣的觀念想法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
- 仁德上人:人生無論面對順境還是逆境都有升華超越的機會
- 仁德上人:人生反省我錯狂傲歌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如瑞法師: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師: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本源法師: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靜波法師:跳出三界得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本源法師: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師: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師: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界文法師: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師: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西行法師: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懺云法師: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道堅法師: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西行法師: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夢參法師: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夢參法師: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天因法師: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