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魔萬考不退菩提心

  我給大家講一個公案:有次我到錦州車站,剛一坐下就來了個女的,手上身上淌膿流水那個惡心哪!她直接奔我來了,當時我忘了自己講法時說的話,那女的到我這兒就把手伸過了,一看那手沒樣,我說【去、去、去,上我這兒干啥,去……】把她攆走了。那個女的還用眼睛瞅瞅我,心里說:你這和尚啥也不是,一點慈悲心也沒有,你嫌我臟對面不識觀世音。完了那女的走了,等我上了火車,坐那一靜,,哎呀,后悔了,我不是當時說過嗎!對待這些人應該慈悲嗎!是不是觀世音菩薩你也不應該攆人家呀!完了觀世音菩薩來考試沒考上,嘴說的好沒做到。是不是真的呢也很難說。

  我們對待眾生要大慈大悲,尊老愛幼,愛老惜貧要從心里恭敬他們,一定要看眾生是佛。特別是有病有災的,你看我性格不好但是大家來了,我一一答復,我沒喊過哪個居士沒罵過她們,我實在累的不行就跟大家說:等會兒再看吧,我實在太累。但是,這些人一天天的圍著我,要是我們小徒弟早就急了。

  所以,我們要耐下心來對待眾生,眾生是父母,你要有這個心!独銍澜洝分v,眾生為我父母,年輕的是我兄弟姐妹。這個心是成佛的心。大家如果能這樣就能降伏魔怨,就能輕裝上陣,化干戈為玉帛,解冤結緣,而且我們的道業(yè)就能夠在魔難中成長起來,將來必定成佛。

  有的居士真要好好加強教育,以前聽他們說吃飯的時候搶飯,這事相當過分,今天我看見了,咱們盛菜那么滿,那油灑的可哪兒都是,,這碗都夠大的了,所以我們到廟里要講文明禮貌,忍人所不能忍,讓人所不能讓,大家誰著急誰先吃,也不盛那么多。這是禮貌,盛飯盛八分,都盛滿了打鼻子沒法吃,這飯菜是最好,一百多斤油都用了,炸那么多。

  我把他們說了,小小的廟,支出比收入都多,饅頭也買那么多,沒辦法大家走時都拎回一包,不然明天都要扔掉了。佛法不單單是念經念佛,最重要的是行持。

  你做不好,行持不到,念得經和你念得佛得不到利益,那就相差太多,現(xiàn)在我們居士素質也差,出家人的素質也差,我們這幫小和尚我不批評他們也不贊嘆,他們這次還是很賣力氣,到達了最高的境界,因為他們最大的才二十多歲,監(jiān)院才十六歲,都是在家沒有生活過,都是靠爹媽養(yǎng)活大到廟里出家的。

  今天上午,你沒看一幫小孩開始沖殺去了,練武去了,腦袋摔的都是大包,打的都汗流滿面,結果回來全部挨了一頓香板子,訓一頓,不管你是大的還是小的,你要出家就得像個出家人的樣子,這兩天我也是沒管,就開始沖殺去了,趕上托兒所了,這可有玩的地方了。但是他們畢竟是童子心,不能像大人那樣管理那么嚴格,但在佛法上一定要教給他們,讓他們懂得道理。昨天來的那個十歲小孩站著打彌陀印,溜直,眼睛目不斜視,他在別的師父前出過家,我們這些小孩全是小野孩,站不像站,坐不像坐,跟在家小孩一樣,那就不行。

  因為佛法是救度眾生的,希望老的,少的到廟里來的,包括居士在內,出門都要懂得佛法,到廟里來是修行成佛,所以對師父的教育和批評要生皆大歡喜。

  認師父的目的不是得到一個假名,而是要得到師父的教誨,訓導和嚴格的懲罰,如果不這樣任其放肆,怎么能談到修俐,修俐摩訶修俐,就是修理你這毛病改正你的錯誤,引導你走向佛道。

  什么叫開發(fā)智慧,就是懂得佛教的道理,能說到也能做到就是開發(fā)智慧,為什么要認師父,師父是教導你的,老師、父親、父子親緣的關系,師父不但能夠教育你還要成就人將來成佛,哪個徒弟不是師父給剃度,教育,最后成佛的,哪有自己出家就成佛的。包括我們居士在家到廟里來,師父批評你一定要生歡喜心,今天你是得到了,現(xiàn)在這居士只能贊嘆不能批評,不管哪兒來的居士你稍微說一句就臉撈下了,不然哭一頓鼻子完了還罵你一頓,不然扭臉走了,再不來了。

  不知道師父對你教育呵斥是給你了苦,這個大家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到哪個廟他喜歡贊嘆他,給他好吃的,全是笑臉他歡喜,如嚴格的批評他,教育他承受不了,包括我們出家人也是一樣,他找?guī)煾傅穆闊,師父你不應該說我,不應該批評我,你說我,我就害死你,你不行說我,說我就是壞蛋。你投師那天就是來接受教育,師父不說你,誰說你,師父不教育你,誰教育你,什么是恩德?師父的教誨、批評、教育就是恩德,在家受父母的教育,出外受師長的教誨管理。你把師父的批評當成社會人罵你,說你閑話那樣看待,你豈不是大愚癡人,果如師父要你把你看上,那你是得到了師父的大慈大悲,我這人可怪,哪個居士要跟我好,你別想得好,見面我就批評。我有幾個徒弟,一見面總是挨師父批評一頓,高興地來,帶著一包東西給師父吃,完了走時哭鼻子走,下次沒臉還得挨罵。因為啥?那就是對你的嚴格要求。師父在逆境中教育你。有在順境中隨順你的感情教育你,但不是人人都隨順的,特別是大僧對女眾的教育更要嚴厲。你看那通宇在我們廟二三年行苦行做飯,沒得到師父一句好評,全是在挨罵中成長起來,所以她會管理寺廟。她把師父那套學會了,如果你要溺愛她、寵她、她就不行,等次就不夠,舉止言行僧人的形象差,所以批評是最大的愛護,罰你跪香板那都是對你的大慈大悲,你知道一個香板下來給你消無量劫的罪業(yè),你要讓師父打你一頓你可得福報。

  你要說:師父,給我打打。我還不打呢!損我的福和壽呢!很多居士到廟里頭,我們一句錯話也不敢說,恐怕得罪了她,得罪她不要緊,她能給你宣傳一大片,說如何、如何。咱們居士修不出去就是口業(yè)重,有的居士聽到風就是雨,本來不是這回事,硬說。她也沒看到,聽誰說她就當二傳手,到處張揚和尚的罪過,甚至叫誣梵仙僧,毀謗三寶,破他梵行三條罪過。修好的人不用問師父:我怎么樣?你不犯口業(yè)就是大修行人。身業(yè)容易管好,不打人,不去偷東西就是了。但口業(yè)就是地獄門,開口便是錯。舉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yè),你心一動,念頭一起就是業(yè)。不管善的惡的都是業(yè)。

  有個居士要學禪宗,禪宗就是定心丹,心不散亂,意不顛倒,妄想不起就是禪定。念佛念到最高境界,六根收攝,心不動,意不散亂就是禪定。不起惡念起善念,也是煩惱,不善不惡念,也是煩惱。

  大家只會念經,經是什么意思?經就是勸人止惡行善的,內容就是告訴你最高的境界,你念經的時候心不散亂也是定,念經就是收攝你的心,咱們這念著經打著妄想毫無用處。

  念經打妄想就等于沒念,所以大家得不到功德。念經如果在定中念就是一個大船能到彼岸,這部經和功德就能把你超脫出去,為什么我們達不到呢?

  有一家人死了一個人,請了七個高僧念經,超度了六天它人還沒有超出去,主人告訴說六天了我也沒走出去,沒有感覺。到第七天,最后一天的時候來了一個穿破衣裳的和尚,喊著:趕齋呀,趕齋。即埋汰又骯臟,因為有念經的和尚來就得給人分一份錢,給一份齋飯,他來趕齋的誰也沒在意,大家念《金剛經》念到一半了,他隨便拿了本就是跟著念起來,念完了。亡人給他兒子托夢說:【我是一個和尚念了半部經給超到極樂世界去的!客鋈苏f了三遍他兒子記得很清楚。

  他兒子就出來問:[哪個師父念了半部《金剛經》?大伙都挺生氣,從來給人念經沒有念半部的,怎么能念半部呢?

  【不對呀,我父親親口告訴我的!看蠡锬憧次,我看你想起來了肯定是那個埋汰和尚念的。大伙都沒瞧起他,沒人理他,他自己拿本書跟著念的。

  他兒子到處找這個臟和尚,一看他在那兒睡覺呢!他兒子馬上過去,頂禮感謝,說:【師父你半部《金剛經》給我父親超度出去了,我給您頂禮】這個和尚連后退連說:莫、莫、莫。然后騰空而起,現(xiàn)出觀音菩薩像。到菩薩位,時時分分秒秒都在定中,所以在定中半部經就能超度出去。這些和尚雖然是高僧念了七天也沒超度出去,因為三業(yè)不清凈,加上心念沒有定力,所以念了那么多經沒有效果。

  有的居士你讓他做佛事,他說:【我都做了。】你在哪兒做的?他說:【我在那個小廟做的!繋讉和尚?兩個或者一個,還有居士給超度的。人家說你媽升極樂世界了,他就相信。做佛事和做佛事還不一樣,我們做佛事小和尚一個都不敢懈怠,我絕對不讓他們。如果誰懈怠一點我當場就罰他們,你要知道齋主的錢和米都來之不易。

  他們有兩種苦:一是病苦折磨他們沒有辦法,走投無路;二是到處都治不了,沒有人能治了。他們想到廟里來,求師父給他們解決病痛。所以你給他們解除了病痛,他們就是最好的宣傳機、播種機,他就替你弘揚佛法。

  所以,我們做佛事都盡心盡力,雖然這兩天我在病中。我跟大家拜懺都昏迷起不來,硬挺著做。這也是苦嗎!我自己的業(yè),自己造的業(yè),應該受的苦報。所以,我給大家作佛事特別認真,一絲不茍。我倒是沒有德也沒有道,就是因為一念誠心。

  我理解眾生的苦。我從小在家就知道眾生的苦,因為我們家九個孩子,從小拖拉鞋,襪子也穿不上,吃不飽,流離失所的,我就生在這樣一個家庭。我是立生的,站著生的,十個月才生。吃奶吃了八歲,站著夠我媽媽的奶子吃,后來因為我有妹妹了,我母親就不給我吃了。把我的牙打掉了,從此以后我不吃了。這么大的福報。所以我知道母親的恩德。我到哪兒講法都告訴大家一定要報母恩。母親的恩德最難報。你看來到廟的這些居士,都是媽媽領著孩子,爸爸不要,媽媽不舍,所以母親的恩德難報,你養(yǎng)活她都報不了她的恩,只有讓她信佛,你修行把她超度出去,或者讓她認識佛法離苦得樂,這是最大的報恩。其它的,你讓他吃喝玩樂,坐皇冠轎車都白搭,越享受業(yè)造的越大,業(yè)大不遭罪嗎?世間的事都是這樣的。人生社會和佛教的事情全然是兩回事。社會上誰家有錢,吃的好,穿的好,享福,享樂有轎車咱們羨慕。

  你看咱們窮的回來很不高興,你可要知道他那個富貴是他前世修的,福要今世享受沒了,還不如你呢!你今世窮苦你好好修行到老得福報,不是佛給你的是教導你得來的,這個大家很明白。

  通過佛教導人止惡行善,知道修福。啥叫修福?誰能吃苦,誰就能夠得福,我們現(xiàn)在和尚來出家到廟里不是出來享福,想找安逸的地方享樂,你可知道享受就是罪業(yè)。你到廟里修苦行,你不用告訴任何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洗刷你的罪業(yè),也不用讓人看到。有人喜歡干面子活讓人看到,師父一來就緊忙干,師父不在就全到大門外打鬧,打的烏煙瘴氣。成天看著師父,這些人你是做錯了。師父看了你,管教你正是修理你的錯誤,將來讓你成人做個佛子。如果師父不管你就成了魔子了。

  我對待出家弟子,我覺得我是嚴厲的,從來有人不理解,但是將來你會理解的。有這么一個典故:有個出家的小沙彌,師父桌子上放一本書,這個小沙彌拿小刀就在書上割個口子,他師父看見了趕緊跪下給佛懺悔,抓這個小徒弟趕緊跪下懺悔,可這個小徒弟不干跑了,怕師父打他。沒懺悔。

  等他老了,腸子爛了必須開刀手術,他割經書多長,在他肚子上割多大口。他修行有點智慧,當時就悟到了。因為我那時把經書割個口,師父叫我懺悔,我跑了,結果今天我受這個果報。

  現(xiàn)在大家把經書隨便扔,那是佛說的法呀!你對佛法不恭敬!原來那祖師把經書頂在頭上,所以那時候的人有智慧,有福報,F(xiàn)在這些和尚,居士不知道愛惜經書,炕上,床上哪都扔,你不知道,經書你要毀壞了要受因果報應。

精彩推薦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