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諦品

  四圣諦

  ——《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第十二、四圣諦品第八》節(jié)錄

  上夢下參老和尚

  《華嚴(yán)經(jīng)》的第八品,叫四圣諦品。這品教授我們的是,佛所說法的含義。這是前頭諸佛菩薩,佛放光之后,諸佛菩薩的問答當(dāng)中,問佛的依正果報。在這個問當(dāng)中,所有問的問題。佛令文殊師利菩薩來回答。

  四圣諦法:苦、集、滅、道。依著華嚴(yán)意講四圣諦,隨著這品的文義來解釋。名如來有四種實義。生滅四諦、無生四諦、無量四諦、無作四諦。令一切眾生生起信解。依著四教加說吧,他分四種四諦,。何故不說多單云四呢?不說五不說六不說七不說八,就光說個四呢?什么意思?答的時候就說,此四種的道理,就用諦理攝受一切了。攝受的意思是明一切世間都不離苦諦,苦集。一切世間離不開苦集,一切出世間不離開滅道。圣就是圣人。圣人表現(xiàn)什么呢?一切都正。就是一個正字,什么正呢?不顛倒。入實的審之一切境界。就是無漏正法。把無漏正法,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得之于心。心在理上說的,就是諦理。什么諦呢?因為實在,諦就是實。經(jīng)過審查。思維。入理了。約境界上來辨,辨境。你所說的相,相不離體。你所說的話不能離開真實,產(chǎn)生決定義。所以世出世間的兩種因果周,佛所教授我們的決無虛妄,決無差錯,是諦實的,所以叫圣諦。境是對著智說的,智對心說的。諦審的意思,必須得有智慧的明了。有圣智來觀察一切諸法。圣諦就是了解到苦無苦,沒有苦。怎么沒苦呢?以般若智慧的觀照,苦無自性,緣生諸法是空的。

  世間有漏的這個果叫苦諦。出世間無漏的因是道諦?嗍鞘鼙破瓤鄲赖暮x。就是你在欲界,色界,無色界。在生死輪回當(dāng)中,這些苦都是真實的。苦有三苦八苦的不同。三苦。第一個是苦苦。說你正在痛苦,苦惱的時候。本來生在這個世間就是苦,又加上你生病啊,或者是受到什么災(zāi)害啊?嗌霞涌嘟锌嗫唷目,你享受快樂結(jié)束的時候就苦惱了。壞了叫壞苦。舉例來說吧。例如你玩的很高興,或者是看電視?措娪。游樂的時候,玩完了呢,快樂結(jié)束了,苦惱就來了?鞓返臅r候不感覺消耗過度,完了所留下來的是痛苦。樂是苦的因啊!苦是樂的果。你在不苦不樂的時候,無常變化自然規(guī)律支配你的時候這苦惱了。這苦惱包括什么呢?生老病死。這叫行苦。三苦就是苦苦、壞苦、行苦。八苦呢大家都知道了。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恚。五陰熾盛。求不得。在此不詳講。

  集諦。這個在《大乘起信論》里頭講兩種熏習(xí)。熏習(xí)來的。熏習(xí)來的什么呢?世間一切的生活情況。在生活當(dāng)中,你的行動,思想的狀況,就受貪嗔癡愛把你支配著,使你造了種種善惡的行為,這叫業(yè)因。積聚很多的因這也是真實的。如實不虛的。感來的是什么呢?感來的是生死苦果。

  滅諦。滅是盡了,熄滅的意思。滅了就是沒有了。讓你滅個什么呢?滅煩惱的因。我們往往煩惱的時候不去觀照,隨著煩惱轉(zhuǎn)。那煩惱是怎么來的呢?為什么要生煩惱?找找原因吧。煩惱是種種業(yè)因成就的生死果報。這個滅呀!要你了脫生死。從此,再不受三界之內(nèi)的生死苦惱,達到涅槃的境地。滅諦是求解脫斷煩惱的。

  道諦呢?道就是通達的意思。通達寂滅解脫的方法手段。怎么能達到?前頭所講的滅。就是我們佛教所說的,最根本的,修行的次第。依佛所教授的道,我們經(jīng)常說菩提道。這條道路一直走到菩提,成就菩提果,達到滅。就是寂滅解脫,滅諦。這叫兩重因果。苦集是世間因果。集是世間因,苦是世間果。道是出世間的因,滅是成就出世間的果。這是大乘《阿毗達摩雜記論》里所說的四諦。

  諦含著兩種源。一個法性。一個圣解。一切眾生,都具足法性。圣人具足兩個。法性和圣解。凡夫是有苦而沒有諦。不能在理上證得。二乘人。聲聞、緣覺他也有苦。二乘人知道苦相,不能知道無量相。菩薩呢,無苦有諦,那就高過二乘了。為什么?因為二乘人不能達到法空,不能見到真實。菩薩達到法空證得真實了。菩薩講的諦有無量四諦,一界一諦,十界百千嘛,就有十界百千的諦理。娑婆世界有四百億十千名義。包含的性相,義理顯的非常之多。三乘的四種圣諦,各有各的差別,各有各的性體。他的信解不同。這是如來依著眾生的根器,方便善巧而設(shè)施的。無非是讓一切凡夫生起信樂佛法的心。從這個信心開始起觀照自他一切的苦難,這樣子因著觀察苦難之后,發(fā)菩提心,欣樂求佛的教法。

  《華嚴(yán)經(jīng)》的義是顯真實的。達到空義而顯他的真實義。一切諸法皆如。五蘊、十八界、十二處,一切皆如。因為他講的是了義。無苦可舍,也無塵勞。他是從性體上來講的。無集可斷。生死就是涅槃。無滅可證。一切邊邪,一切法皆是一真法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