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宗八祖蓮池大師
1.生平
蓮池大師(公元1535一1615年),諱祩宏,字佛慧,號蓮池。杭州仁和人,出生于世代望族之家。十七歲補諸生,以學(xué)識與孝行著稱于鄉(xiāng)里。鄰家有一老嫗,日日念佛名,大師問其所以,老嫗回答:先夫持佛名,臨終自在往生,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大師聞?wù)Z感動,遂寄心凈土,書“生死事大”于案頭以自警策。二十七歲喪父,三十二歲母亦永訣,大師決志出家修行,與妻子湯氏決別:“恩愛不常,生死莫代,我得出家,你自己保重!睖蠟I說:“君先走一步,我自會打算。”大師作七筆勾詞棄家,投西山性天和尚落發(fā),其妻隨后也削發(fā)為尼。
大師受具足戒后,策仗游方,遍參知識。參學(xué)遍融禪師,老禪師教喻:“勿貪名利,唯一心辦道,老實持戒念佛!贝髱熑。后參笑巖寶祖,辭別向東昌的歸途上,聞樵樓之鼓聲忽然大悟。乃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擲戟渾閑事,魔佛空爭是與非!焙┥酱髱熗圃蚀藶樯弾熼_悟偈。
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入杭州云棲山,見山水幽絕,遂結(jié)茅卜居修念佛三昧。山中老虎時常傷害村民,大師慈悲為放瑜伽焰口,老虎不再患害百姓?汉的,村民懇請大師祈雨,大師手擊木魚,循田埂念佛,一時,雨下如注。村民及信眾們自發(fā)地為大師建造禪堂寺院。自此,法道大振,海內(nèi)衲子歸心,遂成一大叢林。
大師明因慎果,重真修實干,以戒律為基本,以凈業(yè)為指歸。整飭清規(guī),精嚴(yán)律制,令眾僧半月誦《梵網(wǎng)戒經(jīng)》及《比丘諸戒品》,并親自著述,闡發(fā)戒律精義。極力戒殺生、崇放生。寺前建有放生池,山中設(shè)有放生所,救贖潛游蜎飛諸生物。大師《戒殺放生文》盛傳于世。
大師樸實簡淡,虛懷應(yīng)物,貌相溫和,聲若洪鐘,胸?zé)o崖岸。自奉儉樸,自有道場以來,未曾妄用一錢,凡有香俸盈余,便施散給其他寺廟的和尚。施衣藥,救貧病,常行不倦。大師生平惜福,年老還是自己洗衣,凈溺器,不勞煩侍者。終身一襲布衣,一頂麻布蚊帳用了幾十年。大師愿海洪深,義天高朗,四心無量,六度齊修。荷擔(dān)一代時教以攝受群迷。顧退然以身居學(xué)地。雖童稚沙彌未嘗受其一拜,至耄年不能起伏,猶必跏趺合掌,稽首與席,致不安之意,足見大師之謙德。
文殊菩薩曾化為童子來參大師。大師見到童子便問:“兩腳有泥,必是遠(yuǎn)來客!蓖诱f:“聞知蓮池水,特來洗一洗!贝髱熣f:“蓮池深萬丈,不怕淹死你!蓖诱f:“兩手攀虛空,一腳踏到底。”大師道行境界于斯可見一斑。
大師一生精修廣弘凈土,臨終前半月預(yù)知往生的時間,到城中告別諸弟子及故舊朋友,只說:“我將到其他地方去!被厮掠貌铚供養(yǎng)眾僧,告訴大家明日將行。是時,大師示微疾,瞑目無語,城中諸弟子趕到,哀請留囑,大師睜眼開示:“老實念佛,莫換題目。”說完,向西稱佛名而逝。面作黃金色,頂中暖氣如生,逾時不散。世壽八十一,僧臘五十。入塔于五云山麓。
大師著述甚豐,主要代表作有《阿彌陀經(jīng)疏鈔》、《云棲法匯》、《竹窗隨筆》、《往生集》、《凈土疑釋》等流行于世。
2.思想
蓮池大師生于法道式微的明代末年,以自己的真修實學(xué),重振蓮風(fēng),其凈土思想,別成一格,二百余年,流韻猶在,茲概述有三。
(1)單提凈土,融匯各宗。
大師是從永明延壽以來,融禪凈教律為一體之大成者,主唱禪凈不二,念佛含攝萬法之旨。大師痛念末法眾生,掠影宗門,撥無凈土,有若狂象;教下講師,依文解義,說食不飽。如法思惟,唯念佛一門,橫截生死,普攝三根,于是單提凈土,著《彌陀疏鈔》十余萬言,總持圓頓諸經(jīng),融會事理,指歸一心。蓮池大師詮釋“一心不亂”云:一心者,專注正境也;不亂者,不生妄念也,一心不亂,有事有理。如前憶念,念念相續(xù),無有二念,信力成就,名事一心,屬定門攝。如前體究,了知能念所念,更非二物;非有非無,離于四句,觀力成就,獲自本心,名理一心,屬慧門攝,諸妄消亡,故兼得定。此一心即實相,即同乎法界,即定中之定,即菩薩念佛三昧,即達(dá)摩直指之禪,即是轉(zhuǎn)識成智。故知念佛總攝一切佛法。大師以楷定古今之氣概,將《阿彌陀經(jīng)》判釋為與《華嚴(yán)經(jīng)》相類的圓頓之教,駁正時人貶抑念佛為愚夫愚婦所行之道的瞽論。
有人詰難大師:智人宜直悟禪宗,而今只管贊說凈土,將無執(zhí)著事相,不明理性?大師回答: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曉得此意,禪宗凈土,殊途同歸。若一味說無相話以為高,則資性稍利者,看得兩本經(jīng)論,記得幾則公案,即便能之,何足為難?且汝既了徹自心隨處凈土,吾試問汝,還肯即廁溷作住止否?還肯就犬冢牛馬同槽而飲啖否?還肯洗摩飼哺伽摩羅疾,膿血屎尿諸惡疾人,積年累月否?于此數(shù)者,歡喜安穩(wěn),略不介意,許汝說高山平地總西方。其或外為忍勉,內(nèi)起疑嫌,則是凈穢之境仍分,憎愛之情尚在,而乃開口高談大圣人過量境界,撥無佛國,蔑視往生,可謂欺天誑人,甘心自昧,苦哉苦哉!凈土法門,似淺而深,似近而遠(yuǎn)。似難而易,似易而難,今人多好說參悟,好說了生死,不知在此土了悟甚難,謂之豎超三界。斯陀含猶一往一來,況凡夫乎?此土眾生,多是先生西方,然后了悟。生西方一門,謂之橫超三界,萬無一失?嗫谄判,于斯可見。大師以正法眼藏與凈業(yè)功行,破斥邪見,開導(dǎo)迷惘,發(fā)人深省,于凈宗的弘揚,厥功至偉。
(2)念佛含攝一切功德。
大師以《華嚴(yán)》一即一切的圓融理念詮釋念佛法門,認(rèn)為念佛是大總持法門,含攝菩薩六度萬行,囊括一大藏教理的精義。由是,大師不主張閱藏,應(yīng)一心念佛!妒鹃啿匾Z》云:“大藏經(jīng)所詮者,不過戒定慧而已,此戒定慧即是念佛法門,何也?戒乃防非為義,若能一心念佛,諸惡不敢入,即戒也;定乃除散為義,若一心念佛,心不異緣,即定也;慧乃明照為義,若觀佛聲,字字分明,亦觀能念所念,皆不可得,即慧也。如是念佛,即是戒定慧也,何必隨文逐字,閱此藏經(jīng)!贝髱煂C而施教,意在行人真實辦道,了生脫死,不以窮研經(jīng)文,徒博一大通家為尚。
大師道隆德盛,當(dāng)時,李太后遣內(nèi)侍赍紫袈裟白金問法要,大師書偈答曰:“修福不修慧,終非解脫因,;二俱修,出世世第一。眾生真慧性,皆以雜念昏;修慧之要門,但一心念佛。念極心清凈,心凈土亦凈;蓮臺最上品,于中而受生。見佛悟無生,究竟成佛道;三界無倫匹,是名大尊貴!毖院喠x周,字字珠璣。
(3)注重戒律,普勸念佛。
大師深悲末法眾生,業(yè)深垢重,教綱衰滅,戒律松弛,此時修行,應(yīng)以戒律為根本。因而,大師整飭清規(guī),在南北戒壇久禁不行的情況下,大師令求戒者具三衣,于佛前受之,大師為證明。已受戒者,半月誦《梵網(wǎng)經(jīng)戒》及《比丘諸戒品》。其住持的道場,規(guī)條甚嚴(yán),出《僧約十條》、《修身十事》等示眾。各堂執(zhí)事職責(zé)詳明,夜必巡警,擊板唱佛名,聲傳山谷。布薩羯磨,舉功過,行賞罰,絲毫無錯。大師策厲清規(guī),嚴(yán)明梵行,以救末世疲弊之習(xí)。由此遂成大師凈土思想一大特色。
大師深感凈宗念佛法門乃至簡至易,普攝諸根,仰賴佛力,圓證菩提的無上大法,故殷殷普勸念佛往生凈土。
茲錄一段法語為例:
蓋此念佛法門,不論男女僧俗,不論貴賤賢愚,但一心不亂,隨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間無一人不堪念佛。若人富貴,受用現(xiàn)成,正好念佛;若人貧窮,家小累少,正好念佛;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若人無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若人子孝,安受供養(yǎng),正好念佛;若人子逆,免生恩愛,正好念佛;若人無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若人有病,切近無常,正好念佛;若人年老,光景無多,正好念佛;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若人處閑,心無事擾,正好念佛;若人處忙,忙里偷閑,正好念佛;若人出家,逍遙物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若人聰明,通曉凈土,正好念佛;若人愚魯,別無所能,正好念佛;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經(jīng),經(jīng)是佛說,正好念佛;若人參禪,禪是佛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悟須佛證,正好念佛;普勸諸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華開見佛;見佛聞法,究竟成佛;始知自心,本來是佛。
以上法語由大師的悲心與智慧心中流出,精辟地點示各色人等諸種境遇,均是念佛求生的好時機。大師的言傳身教,自行化他,不愧一代祖師的風(fēng)范。憨山大師曾盛贊蓮池大師說:惟蓮池大師的才具,足以經(jīng)邦濟世;悟性,足以傳承心印;教理,足以契合根機;戒律,足以護持正法;操守,足以警勵世人;規(guī)約,足以療救時弊。又贊云:“觀師之行事,潛神密用,安忍精進之力,豈非地涌(《法華經(jīng)》所示---注)之一乎?抑自凈土而來乎?不然,從凡夫地,求自力尚不足,安能廣行利他,護持正法,始終無缺者乎?”意謂若不是法身大士來開朗末世重重昏暗,何能作到廣度眾生之佛事呢?大師之本跡顯隱,吾輩凡夫不得而知,諸多記載透顯大師乃菩薩應(yīng)化之消息。然就大師示現(xiàn)的德學(xué)風(fēng)范,堪稱凈宗第八祖的稱號。
- 上一篇:妄念是病,念佛是藥
- 下一篇:出自凈宗第八代祖師蓮池大師親手書寫的蓮池大師自知錄
- 蓮池大師:執(zhí)滯之著不可有,執(zhí)持之著不可無
- 蓮池大師:用黃豆替代佛珠,念佛供養(yǎng)兩不誤
- 蓮池大師:若能信心念佛就能往生西方
- 凈界法師:為什么蓮池大師一生崇尚念佛又勸人看教理?
- 蓮池大師:修學(xué)佛道要有堅定不疑的心
- 蓮池大師:無常迅速,要把生平要緊事處理了當(dāng)
- 蓮池大師:早念佛,莫等懊悔!
- 蓮池大師:菩薩為什么不分身示現(xiàn)度化眾生?(文白對照)
- 蓮池大師:最難得最高貴的嗜好是好凈自心
- 蓮池大師:阿彌陀佛成佛之前是如何修行的?
- 蓮池大師:為何人無論富貴貧賤都會憂愁
- 蓮池大師:如何制心一處?
- 蓮池大師:不信有奇事,事怕有心人
- 仁禪法師:念佛究竟應(yīng)該念四字還是六字?
- 大安法師:遠(yuǎn)離名利,老實念佛
- 蓮池大師:圓寂像游戲一般的輕松愉悅
- 蓮池大師:念佛要句句出口入耳聲聲喚醒自心
- 蓮池大師:出家人不能貪圖財富 不然后果很嚴(yán)重
- 蓮池大師:謗無凈土即謗諸佛
- 會性法師:走夜路害怕的時候怎么辦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yán)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yán)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dá)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dāng)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仁清法師:什么是誹謗正法?
- 靜波法師: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正凈法師:禮佛發(fā)愿懺悔文
- 仁清法師: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本源法師:學(xué)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廣超法師: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慧廣法師: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杜一心:為什么達(dá)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zé)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lán)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本源法師: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夢參法師]死亡像什么呢?
- [黑茶]黑茶是怎么來的?黑茶的起源
- [禪宗公案]不得其門
- [生活故事]彎腰做一個直立的人
- [哲理故事]包容勝過萬般責(zé)難
- [佛與人生]人為什么活著,活著是為了什么,怎樣才算活明白了?
- [佛學(xué)常識]“無我”觀有什么針對性嗎
- [佛學(xué)常識]無我分幾類
- [其他漢傳法師]世間的事業(yè)不外乎成住壞空這四大原則
- [黃茶]蒙頂黃芽屬于什么茶,外形有什么特點?
- [禪宗文化]叢林清規(guī)對中國文化貢獻如何?
- [生活故事]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 [哲理故事]遇事兼容并蓄,對手亦可是知音
- [佛與人生]多情至極是無情
- [佛與人生]順其自然,便能萬事遂心
- [佛與人生]少一份爭執(zhí),多一份從容
- [佛與人生]不抱怨,心中無嗔便是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