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與人生 >

多情至極是無情

  隔斷紅塵三萬里,先生自號水仙王。

  ——弘一法師《初夢》

  弘一法師出家以后,曾托友人將其在東京留學期間結識的日籍妻子送回日本。其妻不能接受,找到李叔同在上海的老朋友楊白民,提出要到杭州去見一見李叔同,并請求楊白民立即帶她到杭州去。楊白民無奈,只好帶著她來到杭州,安頓下來后,他只身先到虎跑寺去通報。

  弘一法師見妻子已經(jīng)來了,也就不好回避,于是,他們在杭州西湖邊上的一家旅館里見面了。楊白民自管去散步,留下了這一對平日相愛的夫妻。交談過程中,李叔同送給日妻一塊手表,以此作為離別的紀念,并安慰說:

  “你有技術,回日本去不會失業(yè)。”

  會面結束后,李叔同就雇了一葉輕舟,離岸而去,連頭也沒有再回一下。日籍妻子見丈夫決心堅定,知道再無挽回的可能,便望著漸漸遠去的小船痛哭失聲。她一個人離開了中國,回到日本,此后再無任何消息。

  世人大概覺得,法師拋妻棄子,絕塵而去,未免無情。這是法師的選擇,而法師對妻子說:“你有技術,回日本去不會失業(yè)。”亦可見,法師并非無情至極,他早已為妻兒做了打算。換言之,既然已經(jīng)出家,塵世的李叔同已死,連“李叔同”都已經(jīng)放棄的人,還有什么不能放下呢?此中機緣,怎是一個情字可以了得?一旦出家,妻兒也好,乞丐也罷,都是“居士”,并無二致。

  莊子曰:“有人之形,無人之情。”意思是我們只需要具備人的形狀就可以了,無需有人的七情六欲。無情不是沒有情,而是無俗情。無情者無畏,可以完美一生。“情”是世人痛苦的根源,也是幸福的根源。所以,出家人首先要斬斷的便是“情”。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

  “一切有情,皆無掛礙。”民國時另一位大師蘇曼殊臨終前寫下這樣的偈句,亦是難解。這個身披佛衣的男子,也許,至死都沒有真正放下。他的多情亦讓人覺得“無情”,他用情太多,乃至傷了自己,他逃離塵世,但所受的傷痛,已經(jīng)對他的身體造成了無法修復的傷痛。但我想,在圓寂前,蘇曼殊應該放下了,從這句偈語我能感覺到,他放下了一切“有情”,終于“掛礙”。這樣的修行也是圓滿的。

  弘一法師放下七情六欲,卻對眾生慈悲,哪怕臨終前,亦惦念著無辜的蟻蟲,無衣的窮人。他的出家,正是為了成就世間的大愛。這是真正的“有情”。

  有一年冬天,接連下了三天的大雪。齊景公披著狐腋皮袍,坐在廳堂欣賞雪景,覺得景致新奇,心中盼望再多下幾天,則更漂亮了。晏子看著皚皚白雪,若有所思。

  齊景公對晏子說:“下了三天雪了,一點兒也不冷,倒好像是春天要來了。”晏子問道:“真的不冷嗎?”齊景公詫異地盯著他點了點頭。晏子說:“我聽聞古之賢君:自己吃飽了要去想想還有人餓著,自己穿暖了還有人凍著,自己安逸了還有人累著?墒,你怎么都不去想想別人!”齊景公這才明白晏子的意思。

  多情之人并非是對自己人多情,而是對天下人多情,將對自己人的情感轉(zhuǎn)化為愛天下人的情感,這是一個困難的過程。因為我們凡夫俗子總是會將愛己之心放在首位。在沒有保障自己的同時,很難做到推己及人。甚至有些人在自己幸福之后,依然不將天下人的生死放在眼里。

  世人都強調(diào)自己是為了一個情字而活,然而這個情字是有很多不同的含義的,每個人心中的情字都有著不同的釋義。有的人強調(diào)的就是小情,也就是為自己的私人情感而活,關心父母、關愛家庭,一生為家庭而奮斗不止;有的人則強調(diào)的是大情,也就是愛世人之情,以天下為己任,以天下的悲哀喜樂為悲哀喜樂,為澤被蒼生而放棄私情。無論是選擇小情還是大情都是無可厚非的,這只是人生的兩種境界而已。普通人能為小情而活,已然是了不起,只有那些擁有廣闊的胸襟和大智慧的人才能為大情而活,多情至極而為無情。

  有人總結了無情有十重境界,詳述如下:

  一份無情,可以省事。

  二分無情,可以省心。

  三分無情,可以清靜。

  四分無情,可以減少恩怨情仇。

  五分無情,可以真正地去愛人。

  六分無情,情人互賞之。

  七分無情,是多情。

  八分無情,是絕情。

  九分無情,是癡情。

  十分無情,有真情。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