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講錄 貳 列重輕戒相(分二) 四十八輕戒 第廿三·憍慢僻說戒

  第廿三‧憍慢僻說戒

  若佛子。佛滅度后。欲以好心受菩薩戒時。于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當以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應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雖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若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要見好相。何以故。是法師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是以法師前受戒時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內(nèi)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見好相。若法師自倚解經(jīng)律大乘學戒。與國王太子百官以為善友。而新學菩薩來問若經(jīng)義律義。輕心惡心慢心。不一一好答問者。犯輕垢罪。

  「好心」者,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佛入涅槃后,或有人發(fā)心于佛菩薩像前,輒自受戒,為「自誓受戒」。首先要致誠專精,于七日內(nèi)勤求懺悔,若見「好相」---吉祥征兆,即表示已得戒。

  云何「好相」?諸如佛來摩頂,見華、見種種光等。若不得好相,則未得戒,而應繼續(xù)求懺悔,乃至兩周,三周,甚至一年。但必得好相,始證明得戒。若不得好相,縱使在佛菩薩像前自誓受戒,而猶未得戒。

  但若從法師受戒,則不須要見好相。蓋因師師相授,展轉(zhuǎn)傳來,故不須要見好相。但必要「生至重心」。若千里(三百五十英里內(nèi))沒有法師,便可以在佛菩薩前自誓受戒。

  然法師雖能解大乘經(jīng)律,或與國王太子,宰相百官為友,若有新學菩薩來問,而該法師以輕蔑心、貢高心,不一一如法答復,解其疑難,令求者資生曲解,則犯憍慢僻說戒。

  戒文云法師系「師師相授」,即是如來嫡胤,諸佛種子,亦是法身常住,永傳不滅。故律云:持戒者,來生必當作佛。人若能持戒精嚴,則求生西方,上上品蓮, 一定有盼。所謂「生至重心」,即是專精致誠,用志不分,睹法師如生佛在堂。

  又說:「若不得好相……,不名得戒。」可見自誓受戒,豈可容易?縱使在法師前受戒,猶要生最大恭敬心,何況在佛菩薩前自誓受戒耶?既受戒已,應往品學兼優(yōu)之法師所,諮請詢問,以釋疑難。而大解法師,不能輕慢來人,僻說戒律。

  「輕心」,輕蔑心也;就是輕忽來問的這個人!笎盒摹,慳法不舍!嘎摹,是自恃福德大解,而不為來者釋疑。

  此戒亦是性遮二業(yè),四緣成犯。(一)求法人:有人來求法。(二)求法想:心知彼來求法。(三)憍慢心。(四)僻說出口,語語結(jié)罪。若邪謬解說,乖違正見,隋說隨犯;說的不正確,隨說一句話,就結(jié)一個輕罪。此戒唯遮不開。

  戒文中云佛滅度后,若千里內(nèi)沒有授戒的法師,就得自己立誓愿懺悔,在佛前懺悔一星期、兩星期、三星期,或者是一年。求戒人唯恐心不誠,意不堅,否則感應道交,不可思議。以下敘述幾個公案,供作例證。

  第一位是唐朝法進法師(亦云道進法師),曾向曇無讖法師求戒。曇無讖履拒之,不給他受戒,謂:「東土人士,沒有此種大福大解,堪受菩薩戒!狗ㄟM法師于是自誓受戒,在佛菩薩形像前,一心行懺悔。始終一貫,堅精不逾,前后三年,終獲感應。一夜夢中,見釋迦牟尼佛,親來受戒。夢醒,乃速向曇無讖法師稟告。法進法師既受諸佛戒已,氣質(zhì)與面貌前后判若兩人。曇無讖早已明了大局,復授戒于彼,再為印證。

  道朗法師是曇無讖法師的弟子,與道進法師同時得夢境的感應,也經(jīng)曇無讖法師給他受戒,他們兩個可說是師兄弟。

  《高僧傳》又記載一位真表法師,亦是自誓受戒。先行懺悔,第一周感應地藏菩薩,手執(zhí)錫杖來接引。第二七,有魔王示現(xiàn),把真表法師推下懸崖,但得護法冥冥加護,未損毫發(fā)。第三七,又夢見彌勒菩薩親來授戒,隨喜贊嘆,說:「善哉大丈夫,就是須彌山能夠搖動,你的精進心是不能搖動的。」并予他三衣一缽,起名真表。受戒后即證得天眼通。

  《高僧傳》又記慧本尼師。因為其母年老齒缺,不能咬東西。慧本尼師便嚼飯喂母,但因為口腔不凈,不能如法受戒。尼師乃自誓受戒。行懺時見戒壇高升,與天宮連接,放金光色,尼遂南行,見一金身大士,對她曰:「汝已受戒矣!」

  又陳朝的南岳慧思大師,專誦《法華經(jīng)》,后感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咸來授與菩薩戒;鬯挤◣煆那耙咽芷兴_戒,但由于誦《法華經(jīng)》專精受持,證得六根清凈,感應大菩薩前來與他重受菩薩戒。

  高昌國(今新疆省)的鄰國是河西。河西王叫沮渠蒙遜,他很信佛,得過觀世音菩薩的感應。因為〈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專說念觀世音菩薩的感應力,所以,沮渠蒙遜由《法華經(jīng)》里頭,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抽出來,特以單本流通。

  以上僅述自誓菩薩戒感應數(shù)則。自古以來大德高僧,誠心懺悔,自誓受戒,感應多端,恐繁不引。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