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明法師開示錄·第九座煩惱菩提
諸同學(xué)!何謂煩惱菩提?蓋煩惱與菩提,不出一心。煩惱之事,確是修行人證悟菩提必有的過程,今略說之。煩惱菩提,含有二義:一則火中生蓮義,二則轉(zhuǎn)識成智義。
云何火中生蓮義?火喻煩惱,蓮喻菩提。煩惱是苦,菩提是樂。學(xué)佛人要由苦得樂,須於煩惱火宅之中,生出紅蓮,方為究竟。何以故?火有毀滅之威;不實之物,一經(jīng)其焰,莫不隨之而化。亦有煅煉之功;堅真之質(zhì),受其熔冶,即成金剛不壞之體,不但不被一切所破,而且能破一切。修行人須於煩惱火宅中,磨礪陶熔。借煩惱為促進發(fā)心之善緣,以困苦為煅煉身心之爐灶。如此用功,方成法器。若無煩惱磨練,不但難發(fā)大心,縱小有成就,一遇環(huán)境逼迫,即隨境轉(zhuǎn)。如二祖之立雪斷臂,六祖之賣柴舂米,憨山之為法入獄,乃至或行乞執(zhí)役,或燃指燒身,或舍身飼虎,如此之例,不勝枚舉,無一不從艱難險阻中磨礪而來。所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故曰:“道在苦中求”。且學(xué)佛乃是逆行返本之事,不逆行,何能返本?逆行之道,不獨學(xué)佛為然,一切事事物物,莫不皆然。如劍不磨,則不利;玉不琢,不成器;天無秋殺冬藏之逆,何能成春生夏長之榮;人無堅苦卓絕之逆行,何能創(chuàng)濟世利人之功業(yè);舜無父頑母嚚象傲之逆境,何能成其大孝之名;禹無洪水鯀殛之逆境,何能成其治水之功。可知煩惱之火,即菩提之因,此即火中生蓮之義。
云何轉(zhuǎn)識成智義?著相分別為識,即相離相為智。識即煩惱,智即菩提。何以故?煩惱由無明業(yè)識而生,菩提由清凈慈悲而長,惟識與智,非一非二。所以者何?識是妄,智是真,離真無妄,離妄無真故。眾生迷真逐妄,遂生煩惱。煩惱愈深,離真愈遠。若發(fā)心真切,磨礪功深,則忽然識妄為幻;進而不離於幻,即幻為真;進而不著於真,當(dāng)下清涼,識即成智。蓋世間苦樂,原無自性,云苦云樂,皆由業(yè)識妄心,自加分別。認苦則苦,認樂則樂。如名利場中,趨承奔走,熱中之人認為樂,而清高之士則以為苦。舞榭歌場,燈紅酒綠,束身之土認為苦,而荒唐之人則以為樂。故寒山逍遙巖阿,甘濾滓如美味;拾得執(zhí)爨廚下,轉(zhuǎn)笑語以為樂;南岳思因病識幻,頓轉(zhuǎn)輕安;乃至顏子簞瓢陋巷,人不堪其憂,而顏子不改其樂?芍獰⿶琅c菩提,皆是一心,本無自性,能轉(zhuǎn)煩惱為菩提,即是轉(zhuǎn)識成智義。
大家既明白煩惱菩提之義,即當(dāng)不畏苦,不怕難,要在苦中難中尋得快樂,方為真樂。世人所以畏難茍安,畏苦趨樂者,皆是以識障智故。若能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自不致認苦著苦,認樂著樂。雖然如是,若不從苦難中一件一件磨練透過,則苦來還是著苦,樂來還是著樂,業(yè)識仍難破除,何能轉(zhuǎn)識成智?不能轉(zhuǎn)識成智,何能火中生蓮?即此可知火中生蓮,與轉(zhuǎn)識成智兩義,互相為用,才是煩惱菩提之真義。學(xué)佛人應(yīng)當(dāng)把此二義,作為座右之銘,時時用以自勉。
諸同學(xué)!既明此義,切勿輕將煩惱菩提一語,當(dāng)作煩惱即是菩提解。若遽作此解,即是自誤。何以故?煩惱是苦,菩提是樂,苦非樂故。煩惱是暗,菩提是明,暗非明故。煩惱是業(yè)識妄心,菩提是清凈真心,妄非真故。一般口頭禪者,多半借煩惱即是菩提一語,以為一悟即了,貢高我慢,不屑事修。殊不知未到大徹大悟之時,何能輕言即妄即真,等煩惱於菩提。所以初學(xué)佛人,萬不可說煩惱即是菩提,只可說無煩惱不成菩提。
何以故?菩提是覺心,煩惱是啟發(fā)覺心的善知識。蓋人生夢夢,如處暗室。惟處於暗,故生求明之心。惟其煩惱,故生厭離煩惱之心。釋迦佛當(dāng)日,因見生老病死苦,方立不斷八苦不回王宮、不成正覺不轉(zhuǎn)*輪之愿。乃至更歷五年訪道,六年雪山,一麻一麥之苦,方得圓滿菩提。而眾生日在生死煩惱苦海之中,執(zhí)迷不悟,不但不能認煩惱為善知識,而且在煩惱中造煩惱。雖稍有覺悟之人,而又不知火里生蓮,轉(zhuǎn)識成智之妙義,但種有漏之因,貪求來生福報。殊不知,福報足以障菩提。何以故?福大業(yè)亦大,業(yè)大則障深,業(yè)大障深,更離菩提路遠。所以不曰福報菩提,而曰煩惱菩提。六祖曰:“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贝思锤笳掀刑嶂。
學(xué)佛人并非完全拋卻福報,但須知此福報,乃前世有漏善因所致,報盡還墮。故有福報,不作福報想。所謂不作福報想者,即是不作自己享受想,轉(zhuǎn)而置於宏法利生,作成人成物之用。如此則福報大者,功德亦大。若只求自己享受,一旦善報已盡,惡報即來,追悔何及。與其享有限之福報,而受無窮之惡報,何若本利他無我之行,早登覺岸。
學(xué)佛人眼光要遠,心量要大,不可貪求小利,不可故步自封。須知不能大舍,即不能大得;不能大苦,即不能大樂。大覺世尊,是由大舍大苦中得來的。故儒家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佛亂其所為!笨梢姴坏珜W(xué)佛如此,即世法中欲負大任,亦須經(jīng)歷如許煩惱。不獨負大任者為然,小如一名之顯,一技之成,乃至科學(xué)上一切發(fā)明,皆非久經(jīng)磨練,深研苦思,不能成功。語云:“國亂出忠臣,家貧出孝子,嚴(yán)師出好徒,茅屋出公卿。”皆是由苦得樂的道理,故日煩惱菩提。望大家認清此點,逆來順受,逆順不二,即是至誠。所謂“唯天下至誠為能化”,不但化煩惱為菩提,且能化度一切矣!
- 于心上用功 信愿行的修行次第
- 從佛法談自殺因果
- 心地法門之佛魔一心
- 心地法門
- 于心上用功信愿行的修行次第
- 慧明法師開示錄·第一座信愿行
- 慧明法師開示錄·第二座戒定慧
- 慧明法師開示錄·第三座四皈依
- 慧明法師開示錄·第四座心地法門
- 慧明法師開示錄·第五座禪密兼修之心宗
- 慧明法師開示錄·第六座心宗醫(yī)心病
- 慧明法師開示錄·第七座本法假修與真修
- 慧明法師開示錄·第八座本法心念與關(guān)節(jié)
- 慧明法師開示錄·第十座三世因果
- 慧明法師開示錄·第十一座事與理
- 慧明法師開示錄·第十二座大乘小乘與凈土
- 慧明法師開示錄·第十三座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
- 慧明法師開示錄·第十四座出世與入世
- 慧明法師開示錄·第十五座有為無為之不二
- 慧明法師開示錄·附錄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