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佛通戒偈》淺釋

  意念上有三種惡業(yè),第一就是貪欲。什么是貪?于一切順境,于一切利益求取無厭永遠沒有止境,越多越好。第二就是瞋念,就是瞋恨心,對一切有違自己心意的人事,起瞋怒心,發(fā)脾氣,生怨恨等。第三種就是愚癡。愚癡不是指沒有文化,好多人知識很豐富,這叫世智聰辯,但沒有般若智慧,一樣愚癡。愚癡,就是不相信宇宙人生的真理,不相信客觀存在的三世因果,不相信這些真理,這種人就叫愚癡。這就是意三業(yè),思想上造的三種業(yè)。身作殺盜淫,口出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生貪瞋癡。合起來就叫十惡,這十惡里意三業(yè)是主要的,這意業(yè)是統(tǒng)帥,身業(yè),口業(yè)是士兵,我們之所以做壞事,這所以造口業(yè),是因為你那個意念不清凈,意念支配你,比如說一個經常想通過盜竊來發(fā)財的人,他的意業(yè)不清凈啊,他沒有去偷是沒有緣法(條件),只要有緣法他就要干那個事。如果一個思想上清凈的人,沒有偷盜念頭的人,他就有機會也不會干偷盜的事。所以說意業(yè)是關鍵,是統(tǒng)帥。這就是告訴我們,修行要針對自己的意業(yè)來修行,在起心動念上下功夫。這十惡就是概括了諸惡在內,我們把這十惡制止了,那就是諸惡莫作了。

  十惡的反面就是十善。我們只要能停止作惡,奉行十善就不難了,十善中三業(yè),行為上的殺盜淫我們就把它變了,反過來不殺生還要護生、放生。這一條的推廣不僅是對動物應該保護它們,而且包括了我們在社會上尊老愛幼,扶持傷殘、病人、貧窮,以及扶持受到災難的人,如此種種,都是這條戒的推廣。所以說不殺生這個戒有積極的意義,推廣這種悲憫心,就會憐憫一切眾生,積極做慈善事業(yè),救濟事業(yè),公益事業(yè)。第二條是不偷盜,推廣施舍,從因果規(guī)律上講,偷盜是種貧窮困苦的因,有的人不懂得,以為我偷了別人的東西裝在自己的包包里,我就發(fā)財了,完全錯了!你種了貧窮困苦的因,難逃貧困的惡報。反過來說,要發(fā)財靠什么?靠施舍。種布施的因,得財富果報。這個道理絕對真實,但是很多人不相信,也不懂得。采取其他手段希望得到財富,即使你得到了也不可能長久,我們要希望得到財富就是靠施舍。佛經上說布施是“舍一得萬”,什么叫舍一得萬?就是一本萬利嘛,你施舍出去的是一個,得到的是一萬個,這叫做因小果大,春天下一粒種,秋天收萬顆籽。布施的道理就是這樣。

  第三條不邪淫而修梵行。梵行就是修清凈行。合法夫妻以外的淫穢行為叫邪淫。合法夫妻非時非地行淫也是邪淫,這要特別注意。什么是非時?大致說來凡有損對方身心健康的時間(如對方有病未愈,或生理因素等,)凡屬菩薩及一切賢圣善神誕忌日等,叫非時。什么叫非地?如野外露地,神廟佛寺等地,叫非地。詳見《壽康寶鑒》一書。人無邪淫,心則易凈。

  不綺語而說樸直的真摯的有益的語言。我們給別人講的語言都是有益于別人的身心,使別人受益,這樣你內心清凈了,自己也種了善因,別人也得到了好處了,這就是口業(yè)四種,我們把它改變過來,不造惡,而行善就可以得到很多好處,自己在談話中就種了很多功德。

  另外意念上的三業(yè),我們不貪五欲:財、色、名、食、睡,我們不去貪求這些東西,我們認清楚這些東西會使自己造罪業(yè),使自己種地獄因。“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都是拖我們下地獄的!我們有了這個認識,就自然會遠離五欲它就害不到我們。這樣我們的貪欲自然會減少,這是對治貪欲。

  第二是對治瞋恨心,就應該修慈悲觀。慈悲觀就是建立在一切眾生都和我有密切的關系,進一步我們認識到人我一體的道理,你才會培養(yǎng)出同體大悲的思想。因為一切眾生同我們一樣,無始以來在六道里頭轉來轉去,他們與我們都有父母等六親眷屬的關系,只不過你迷在里頭不曉得,你哪一天開悟了你就會明白,這些眾生在過去生中和我們都有很深很密切的關系,在無量的未來時間里,他們惡業(yè)滿了也會得人生,他也可以聞佛法,修菩薩行而最后成佛。從未來來看他們都是未來的菩薩,未來的諸佛。我們懂得這個道理,當然就不敢起嗔恨心,就要樹立慈悲觀,用慈悲觀來看待一切眾生,這也是修忍辱波羅密的一個根本觀點。不建立這個觀點,忍辱就沒有基礎。

  對治愚癡就要修因緣觀。因緣觀就是要知道一切事情都是因緣所生,因緣和合而產生,因緣分散而消滅,一切都決定于因緣,也就是一切脫不了三世因果,我們懂得這個道理,就不會做那些愚蠢的事情,眾因緣觀來看待問題,比如人人都喜歡金錢財富,這還是因緣問題,所以說人生有幾種東西,比如金錢,強盜搶得起走,但是你帶不起走,臨命終時一個錢也帶不走!秴⒖枷ⅰ飞峡堑囊粋美國人叫湯姆遜,他有很多財富,他要死了,在臨命終時,要律師給他做個證明并留下遺囑:他死了之后,要求把這些錢取出來放在棺材里面,他的墳墓用鋼筋混凝土來修造,并請兩個保安來守墳墓。這個就叫愚癡!當然這個人不是沒有文化,但他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是愚癡,因為他不相信因緣觀,金錢是不能用這種方法帶走的,就是下世再能投胎變人,但你迷了,你怎么能知道你的墳在何處?這是不可能的事嘛。

  有一種東西,強盜搶不起走,你也帶不起走的就是知識,學問,你死了一個都帶不起走。還有一種東西是強盜搶不起走,你必須要帶起走的,那就是你所造的善業(yè),惡業(yè)。不是你愿不愿意的問題,它是緊緊地跟隨你走,也可以說它是支配你往哪里走,你死了以后到哪里?是業(yè)力支配啊!所以說“萬般將不去,唯有業(yè)隨身。”這兩句話很重要啊!萬般就是一切東西,包括金錢,親屬種種,將不去就是帶不去,唯有業(yè)隨身就是你造的善業(yè),惡業(yè)緊緊的跟著你,這不是你愿不愿帶的問題,你甩都甩不脫。我們能夠建立因緣觀,就不會干這種愚癡的事情了,以上就是簡單的介紹了一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具體內容。

  第三句話是自凈其意,自是自己,凈是凈化,其意就是指的自己的意念,也就是妄念。常住真心是清凈的,用不著你去凈化它,而妄想、執(zhí)著就是我們學佛的最大障礙,所以清除妄念是學佛首要解決的非常重要的問題!佛所說的一切法門,都是對治妄想執(zhí)著,你能把妄想執(zhí)著解除了就對了。所以叫“妄去真顯”,妄想消除了,真心就顯露了,我們說念佛法門叫我們念一句佛的名號,這叫做以妄治妄,你一直念下去,念到底最后就對了,明白什么?明白“原來彌陀念彌陀”,明白念佛的心就是佛,真心就顯露了,這就說明妄去真顯,其他的一切法門也都是一樣的。

  以上是對這三句偈語做了簡單說明。下面就想分析一下這一首偈語包括五乘共修的綱領。

精彩推薦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