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系與說話技巧

  人際關系與說話技巧

  文:白云老禪師

  今天跟你們談“人際關系與說話的技巧”。出家人,就是一個學佛的人,往往會因為學佛讓自己變成一個怪人,為什么呢?大部分的情況是,對佛法、對佛教的行儀不是很熟習,所聽到的都是:“你學佛了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好像硬要把一個人,逼得走上就像木頭、石頭一樣?要了解,學佛是要學佛陀的智能!佛陀為什么強調:要具備五明十德?要具備各式各樣的條件?尤其以戒定慧來說,所謂的“三無漏學”,“戒學、定學”幾乎沒有方便可言,可是如果談到“慧學”呢?幾乎就是“善巧方便”!唯有慧學里的善巧方便,才能夠讓我們面對人與事時,懂得如何去溝通、去應對,怎么去處理!所以我常說:“學佛是學智能!

  如果我們把“智能”當成佛教里的一些道理方法的話,就很難去表達,唯有懂得法在那里,才能表現(xiàn)智能,因為很多學佛的人都把自己停滯在戒律的限制以及行儀的要求上。所以在千佛山參學的,往往來這里掛單的很難住下去,原因有兩種,一種就是講究表相,在乎“莊嚴”兩個字,其實莊嚴在佛教里,不是一個表相,是從內心的修養(yǎng)而展現(xiàn)出的端莊跟威嚴;如果不能把握這個重點就會變成什么?當你看到一個人學著雕刻或泥塑的佛像舉著手印在打坐時,看起來蠻像一回事,其實那是物質體,像木頭、石頭,沒有內涵!

  其次就是關系到定的問題,很多人把定的功夫當成什么?“好像定就是不要動,如如不動,穩(wěn)如泰山”,其實這也是錯誤的!定是講究不亂,什么時候不亂?當你面對人或事的時刻,外緣可能引發(fā)你的身口意以及五蘊起變化、生作用,你很容易會亂,修定的目的何在?當你面對會亂的時刻,要能做到不亂,那才是定!絕不是盤坐著,當成是不要動,好像如如不動,穩(wěn)如泰山?其實這認知是錯誤的,定是講究不亂!什么時候兩條腿坐在那里能不動如山,那不叫定!我常說的:“那叫土地公”。我們看土地廟里的土地公,一天到晚坐在那個地方,然后信徒去求他,怎么求?去擲筊、講一些自己需求的……;所以就變成把自己當成一個土地公,把眾生當成對你有所求,然后有求必應,“喔!這個土地公很靈……”,這都是一些奇形怪狀,跟定毫無關系!

  說到慧學,其實它的范圍非常廣泛,因為慧學是一種“表現(xiàn)”,從內到外,都關系到慧的表現(xiàn);其次是“攝取”,當外面的色塵緣境顯現(xiàn)在你面前,你如何去面對?如果說你內在沒有修養(yǎng),就很容易為色塵緣境所影響,隨著緣境而轉!基本問題出在哪里?就是對佛教有一些概念,但對佛法很陌生,我們不要以為“藏經”里有很多的名相、文句、文身,照那些念出來,認為這就是佛法?譬如提到布施,就說:“我要做什么樣的功德,我要布施給誰,我要供養(yǎng)誰?”真正一個學佛法的人跟一個佛教徒,會有很大的差別,什么差別呢?如果是學佛的人,當面對人家供養(yǎng)、布施的時刻,不會因為布施少或供養(yǎng)少而不歡喜,也不會因布施多或供養(yǎng)多,就把他當成特殊身份;佛法的觀點,是以平等心看待,佛教徒表現(xiàn)的就完全不一樣,佛教徒常常說:“你布施的愈多你的功德就愈大,你供養(yǎng)的愈多,種的福田就愈深厚”,這是佛教徒的口吻;相形之下,同樣是學佛的人,佛法、佛教所表現(xiàn)的就有差別!這個還比較好,如果是一些比較迷信的人,當別人布施、供養(yǎng)的時刻,很可能對方會要求“我要做什么?我要供養(yǎng)誰?我要做什么樣的功德?……”會提出很多的想法,有的佛教徒就會說:“唉!你要供養(yǎng)、要布施,就不要管那么多,要曉得無相布施功德最大!”這個話聽起來好像都是佛法,其實是佛教徒的口吻!為什么?很簡單,因為本身對佛法不了解,從聽聞中去表現(xiàn),告訴人家如何如何,甚至還用一種教訓人家的口吻:“我們學佛的人應該如何如何,不應該怎么樣……”其實這都是佛教徒的口吻!我剛剛說,慧學是以善巧方便來表現(xiàn)的。因為你面對的是人,而每個人的業(yè)力、根基、智能都不相同,所以不可以全用一種模式去告訴對方、要求對方,甚至于去教訓對方。

  六波羅蜜,頭一個就講布施,為什么要布施?是否布施得愈多功德就愈大呢?如果是,請你想一想:有錢人拿個十萬、五十萬、一百萬無所謂,那沒有錢的人就不能布施嗎?經典上有一個小故事,在一個七月十五的日子,結夏安居結束,所有的信眾們都來供養(yǎng)出家人,釋迦牟尼佛也在場,人們都很歡喜,盡自己的所能行布施、供養(yǎng),而后人都走了,剩下一個小女孩,釋迦牟尼佛問:“人家都走了,你怎么還不走?”小女孩很不好意思的說:“我很想供養(yǎng)佛陀。”佛陀說好,小女孩說:“我家里沒有錢,我也沒有錢!狈鹜诱f:“你想供養(yǎng)什么呢?”她說:“我費了幾天的功夫,在河床上撿了七顆潔白的石頭,一點瑕疵都沒有,我想用這個供養(yǎng)佛陀,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供養(yǎng)?”因為這件事,釋迦牟尼佛于是說供養(yǎng)功德。其中說明什么?“供養(yǎng)”是要發(fā)自內在的一份虔誠心,而不是物質多少、鈔票多少,如果說一般的公務員,供養(yǎng)五百塊、一千塊,有錢一點的,供養(yǎng)個五萬、十萬,更有錢的人,百萬、五百萬的,其實以功德而言是相同的,因為是以你個人能做到的條件而決定,也就是你具備這種布施、供養(yǎng)的條件,你奉獻出來,要看會不會造成傷害?如果會造成傷害,肯定的說,即使你布施、供養(yǎng)的再多,都毫無功德可言!因為功德之形成,是不容許有任何缺失的,所以如果你做了一份“功德”,卻造成了一些傷害,那就是缺失,不是功德!

  一個學佛的人,從六波羅蜜中的施波羅蜜,即可看出是佛教徒還是學佛的人,只不過大家先要了解,學佛的人也是佛教徒,可是佛教徒不一定是學佛的人,這一點要把握!常常有很多人害怕到寺院,為什么?他一個人去還好一點,沒有人跟他比,假使幾個人一起去,就會在那里比較,我布施、供養(yǎng)多少,你假使五百,那我就拿一千,好像要表現(xiàn)得比別人多一點,有些人家庭的預算是有一定的,他只能做多少,如果要跟人家比,最后就會造成傷害!這就是佛教徒跟學佛人不同之處,學佛人學智能,是以“慧學”來看人與事,如何能不造成傷害?這是我常說的道理,所以就造成一些信徒們誤解說:“老師父常常講布施沒有功德”,其實我從來沒有講過這種話,而是說“布施要量力而為,不要造成傷害!”

  我們看很多寺院,往往對一些所謂的大施主、大護法,都是一種特殊招待,我們曉得,釋迦牟尼佛,幾乎在所有的經典,都提出同樣一個名詞,“平等心”,常常有一些信徒們,以前沒有接觸過我們的道場,總感覺為什么千佛山跟外面不一樣?你看其它山頭那么有名氣,收入那么好,甚至于一個法會收入就是一億、兩億?甚至還有來掛單的外單,知道我們辦一次法會,能有幾百萬就很不錯了,在他們感覺是很奇怪的事,其實他們不是奇怪我們收入多少,總認為我們在人際關系上做得不好,的確,我們的知客部門,不會用這種心態(tài)去面對信徒!因為凡是成為出家人,現(xiàn)三寶相,接受供養(yǎng)是理所當然,絕不因為很有錢,布施的很多,就把他捧到好像跟佛菩薩一樣的話,那方向完全錯了!所以真正所謂現(xiàn)三寶相,佛、法、僧三位一體,如果自己都不去珍惜,別人怎么會看得起你!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