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第十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第十四之一 滅一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述
凈行品第十一
釋此一品五門分別初來意者夫欲階妙位必資勝行有解無行虛費多聞故前品明解此品辨行又前明入理觀行今辨隨事所行又前行此愿并義次第故次來也(來意有三初通對前后辨來謂欲成妙位是后十住故前品明解即是對前二又前明入理下此及第三俱是對前二即以行對行但理事不同三即以愿對行則二品全別故前品具解行二義此品具行愿二義)次釋名者梵云具折啰此云所行波利此云皆也遍也戍輪律提云清凈也謂三業(yè)隨事緣歷名為所行巧愿防非離過成德名為清凈又悲智雙運名為所行行越凡小故稱清凈以二乘無漏不能兼利非真凈故得斯意者舉足下足盡文殊心見聞覺知皆普賢行文殊心故心無濁亂是曰清凈普賢行故是佛往修諸佛菩薩同所行也所行即凈持業(yè)釋也(文殊心下覆成上二然即賢首品初生起之意尋文可知)三宗趣者以隨事巧愿防心不散增長菩薩悲智大行為宗成就普賢實德為趣。
四解妨者問文中但辨一百余愿何有行耶答文中辨行略有數(shù)重謂就所歷事中始自出家終于臥覺皆是行也觸境不迷善達事理智行也以愿導智不滯自利大悲行也上二不二悲智無礙行也遇違順境心不馳散止行也智不沉沒觀行也即止觀雙運行也又對于事境善了邪正當愿眾生皆假觀也知身空寂心無染著空觀也見如實理中觀也或先空后中或先假后空或一或二或一念頓具斯為妙達三諦觀之行也又所造成行皆施眾生不起二乘之心安忍強軟兩境或增善品心不異緣妙達性空善巧回轉(zhuǎn)皆愿利物同趣菩提二乘天魔所不能動善知藥病決斷無差即十度齊修之行也又皆愿利生皆成佛德見惡必令其斷見善必令其具即四弘誓愿之行也故智首總標諸德以求其因文殊令善用心頓獲眾果但言惟愿豈不惑哉(答文中下初列六中前三谷有三義如初事理三者一事行二理行二事理無礙行以愿導智下第二對中含于三行一大悲行二觸境不迷善達事理是一行三雙達事理為事理無礙行遇違順下三對悲行總為智行故一智二悲三悲智雙運又對于事下四中有五別明空假中為三四三觀次第為一行五三觀一心為一行并文處可知三觀如前后說)復有問言夫妙行者統(tǒng)唯無念今見善見惡愿離愿成疲役身心豈當為道答若斯見者離念求于無念尚未得于真無念也況念無念之無礙耶又無念但是行之一也豈成一念頓圓如上所明也行學之者愿善留心。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第五釋文中二先智首問舉德徴因后文殊答標德顯因今初亦先標問答之人后陳所疑之問今初此二菩薩為顯圓修歷事巧愿必智為導故事近旨遠唯圓行故文殊則般若觀空智首則漚和涉事涉事不迷于理故雖愿而無取觀空不遺于事故雖空而不證是為權(quán)實雙游假茲問答(漚和涉事者梵語俱舍羅此云方便善巧即肇公宗本論文論云漚和般若者大慈之稱也諸法實相謂之般若能不形證漚和功也適化眾生謂之漚和不染塵累般若力也然則般若之門觀空漚和之門涉有涉有未始迷虛故常處有而不染不猒有而觀空故觀空而不證是為一念之力權(quán)慧具矣一念之力權(quán)慧具矣好思歷然可解)二陳所問中有二十云何總十一段段各十句成一百一十種德第一段明三業(yè)離過成德二得堪傳法器三成就眾慧四具道因緣五于法善巧六修涅盤因七滿菩薩行八得十力智九十王敬護十能為饒益十一超勝尊貴意業(yè)此十一中若就相顯二四與六此三唯因八及十一此二唯果余通因果或攝為四對因果初二十句問福因福果先因后果次二十句問慧因慧果先果后因三二十句問巧解因觀行果四有五段問修行因成德果初一為因余四為果或分為二初十云何問凈行體是問因義后十云何問行所成是問果義以善修七覺等亦是凈行之能故皆言云何得者為修何行而得之耶初十望后故說為因望歷緣巧愿成凈行體即是于果未是圓果而是分果故上總云舉果徴因(以善修七覺下解妨謂有問云其初意中二四與六此三明因如何今十皆得名果故為此通以約相顯望菩提涅盤此三為因是初十成故得稱果皆言下釋云何得言從初十望后下重通復難問初十既因何以前科云智首舉德徴因答意可知則智首總問因果之德文殊總舉歷緣巧愿則皆成矣)。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yè)云何得不害身語意業(yè)云何得不可毀身語意業(yè)云何得不可壞身語意業(yè)云何得不退轉(zhuǎn)身語意業(yè)云何得不可動身語意業(yè)云何得殊勝身語意業(yè)云何得清凈身語意業(yè)云何得無染身語意業(yè)云何得智為先導身語意業(yè)。
今分為二初之一段總問其果后十別明今初十句得此十種三業(yè)成下十果由無過三業(yè)故超勝尊貴由不恚害故常為饒益由無余惑不可譏毀故十王敬護由惡緣不可壞得佛十力由修行不退轉(zhuǎn)滿菩薩行由遠離諸相如如不動成涅盤因由德行殊勝故于法善巧由體清凈如虛空故成具道緣由涉境無染故德堪傳法器由智先導故成就眾慧(總問其果?文分三初依總別科釋則十一段皆是所成之果兼含料揀中第三意初十為能成下十為所成從后倒牒十果案次釋文謂第一無過失三業(yè)得第十一超勝尊貴果第二不害三業(yè)得第十能為饒益果三成第九四成第八五成第七六成第六七成第五八成第四九成第二十成第三唯后二前卻耳亦可如次猶涉境無染故成眾慧智為先導成就法器其中加字已當釋文如云無恚害以恚釋害以涉境釋于無染約體釋于清凈等細尋歷然)又由后十能成就此十以十三業(yè)永無失等唯佛不共分分無失亦通于因又此十句初一總顯無過次八別顯無過后一總出其因若以智慧為先導身語意業(yè)常無失故又于中八前二離過后六成德(又由后十下二先果后因釋以初十句為果后之十段百句為因故云永無失等唯佛不共永無失等者等下九句不害業(yè)等言不共者即十八不共法謂一身業(yè)無誤失二無卒暴音三無種種想四無不定心五無忘失念六無不擇舍七欲無退八念無退九精進無退十定無減十一智慧無減十二解脫無減十三身業(yè)智為先導隨智而轉(zhuǎn)十四語業(yè)智為先導隨智而轉(zhuǎn)十五意業(yè)智為先導隨智而轉(zhuǎn)十六知過去無著無礙十七知未來無著無礙十八知現(xiàn)在無著無礙廣如別章今以十句通攝十八謂初二即初三一由三業(yè)無過害故次二即次三由有念定慧故不可毀壞故三皆云無五六即七八九七即定慧解脫三種無減故稱殊勝八九即后三三世無著無礙故云清凈無染十即十三十四十五智為先導隨智而轉(zhuǎn)故?云永無失等唯佛不共今約分分故為后因)又后九中不隨于瞋故不害不隨于慢故不可毀不隨惡見故不壞敗不隨于疑故不退動恒修勝行不隨于貪故清凈無染不隨于癡故智為先導所作稱真如是等業(yè)云何而得(三當句對惑釋以破六根本惑成斯十句疑攝二句貪攝于二余四各一故六攝九)。
云何得生處具足種族具足家具足色具足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無畏具足覺悟具足。
后十段別明中初一異熟果次四士用果次二離系果次一增上果后二等流果今初即修道之器以菩薩起修行時要具此十方成二利之行(初一異熟果者俱舍顯相頌云異熟無記法有情有記生等流似自因離系由慧盡若因彼力生是果名士用除前有為法有為增上果釋曰初二句異熟果相但是無覆無記不通非情從善惡感名有記生次句等流果相似于同類遍行自因次句離系果相由慧盡者慧即擇也盡即滅也謂此擇滅離系所顯故將擇滅釋離系果次二句士用果相若法因彼勢力所生如因下地加行心力上地有漏無漏定生及因清凈靜慮心力生得變化無記心等離系名為不生士用為因道力證得亦得士用果名后二句增上果相有為法生余法不障是增上果故唯有為除前已生有為之法謂果望因或俱或后必無前果后因故云除也除此前外余諸有為為之增上果論云增上之果問士用增上二果何殊答士用果名唯對作者增上果稱通對所余如匠所成對能成匠俱得士用增上果名對余非匠唯增上果非匠不造故非士用瑜伽三十八云習不善故樂住不善等為等流果或似先業(yè)后果隨轉(zhuǎn)釋曰此有二義釋于等流后義果似于因即俱舍意如殺生因等得短壽果前義即于后果之上行因似因如前世殺生今亦好殺等瑜伽又云以道滅惑名離系果四人工等事由此成辦稼穡財利等果為士用果若眼識等是眼根等增上果身分不壞是命根增上果二十二根各起自增上果當知一切名增上果余例可知然上所引俱舍即是根品彼論以六種因成斯五果非今所要)瑜伽具釋一常生中國有佛法處二種族尊貴非下賤等三生信向三寶修善之家非外道等家四形色端嚴非丑陋等五具丈天相諸根不缺六正念不忘亦宿念現(xiàn)前七慧悟高明善解世法八柔和調(diào)善離過修行九志力堅強故無怯弱十性自開覺不染世法(瑜伽第六回向初當廣釋之即有八種異熟今開成十句今生處具足總明義常財位果二即種族果三亦財位四即大色果五人種性果非不男等六信言果意由念具故七名譽果八義當壽命離過修行無天逝故九大力果十亦大力智力覺悟故)又無畏者依智度論菩薩有四種無畏一總持無畏于法記持不懼忘失二知根無畏知根受法不懼差失三決疑無畏隨問能答不懼不堪四答難無畏有難皆通不懼疑滯今并皆得故云具足(無畏下隨難重釋)又此十事若約法者生在佛家是生處具足等思之又具足者唯佛一人云云(又此十事下約法生在佛家者菩提心家故等于余句謂二種族即具佛種性謂自性住性習所成等三明家即真如為家亦四家故四家如七地四明見佛性如見色故涅盤云佛性有二一色二非色如來所見為色故五相謂有悲智等為菩薩相故余之五句經(jīng)自約法可知又具足下重釋具足之言上約橫具為具足今約豎說之)。
云何得勝慧第一慧最上慧最勝慧無量慧無數(shù)慧不思議慧無與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說慧。
第二十慧下四段明士用果中一慧為揀擇二力謂修習三善巧謂智四道品助修悉以三業(yè)而得成就今初言慧者即道之體十中一勝世間故二過二乘故三揀權(quán)教故四佛果超因故上四揀劣余六當體一無分量二無若干三超言念四無等匹五難比校六唯證相應(yīng)欲言其有無相無形欲言其無圣以之靈欲言俱者慧無二體欲言雙非非無詮顯故不可說。
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緣力所緣力根力觀察力奢摩他力毗缽舍那力思惟力。
第三力者即具道因緣皆言力者此十各有資道之能故一因力者即是種性謂已有習種無倒聞熏與性種合故名為因梁攝論云多聞熏習與阿賴耶識中解性和合一切圣人以此為因無性攝論云此聞熏習雖是有漏而是出世心種子性(即是種性者謂種性位由于習種合于性種方名種性也性種即自性住性為正因性即是涅盤第一義空性也習即新熏修成之性決為佛因稱為種性引證可知言無性攝論者即第八論釋因緣云諸菩薩因緣即有言聞熏習是無分別智及如理作意釋論中云因即能作因緣義有言者大乘言音聞謂聽聞由此引功能差別說名熏習以此為因所生意言順理清凈名如理作意)二欲力者有勝欲樂希大菩提及起行故三方便者謂造修力依六方便成悲智故一慈悲顧戀二了知諸行三欣佛妙智四不舍生死五輪回不染六熾然精進攝論廣說(攝論廣說即第七論瑜伽四十五明內(nèi)外各有六方便此即內(nèi)六)四緣力謂善友勸發(fā)五所緣力即所觀察悲智之境六根謂信等七觀察者謂于自他事理藥病善揀擇故八奢摩他此云止也九毗缽舍那此云觀也瑜伽起信等論深密涅盤等經(jīng)廣辨其相具如別章今略顯其相以為十門一心行稱理攝散名止二止不滯寂不礙觀事三由理事交徹而必俱遂使止觀無礙而雙運四理事形奪而俱盡故止觀兩亡而絕寄五絕理事無礙之境與泯止觀無礙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礙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壞一味而心境兩殊六由即理之事收一切法故即止之觀亦見一切七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令止觀見此心即是彼心八由前中六則一多相入而非一七則一多相是而非異此二不二同一法界止觀無二之智頓見即入二門同一法界而無散動九由事則重重無盡止觀亦普眼齊照十即此普門之智為主故頓照普門法界時必攝一切為伴無盡無盡是此華嚴所求止觀(瑜伽等者前第一經(jīng)?中已引起信今略引瑜伽即菩薩地品中彼論亦引深密慈氏問世尊如來說四種所緣境事一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二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三事邊際所緣境事四所作成辦所緣境事幾奢摩他所緣境事幾毗缽舍那所緣境事世尊答云初一毗缽舍那所緣境事次一奢摩他所緣境事后二是俱所緣境事釋曰初一即事二即是理故無分別智緣三四通事理故用二為能緣則是以事對觀義也故前第一經(jīng)?中出意但不順無分別智證如中義耳廣如彼說今取一義故不言是非以明十重從粗至細自淺暨深故初二止觀別行一即瑜伽奢摩他品二即毗缽舍那品下八皆雙運品而三正是雙運對第四雙遮此為雙照若取別義雙照皆觀雙遮皆止上四以理事為能成止觀為所成五融于心境即合前三四二門以初二事理即三四所融故絕事理即第四門中境無礙即第三門中境泯止觀即第四門止觀無礙止觀即第三門止觀合上二重止觀與二重之境明非一異不壞二相故二體無異故不二雖融心境方是事理無礙之門但言相融不說何者是止是觀者此通三意一但融上二重止觀即是此門止觀二者照斯二而不二不二而二即是于觀不取諸相即名為止三者不礙心境而一味成即觀之止不壞一味而心境成即止之觀后五即事事無礙門中止觀六是一多相容不同門七是諸法相即自在門八即合前即入義當同時具足門九即因陀羅網(wǎng)境界門十即主伴圓明具德門欲顯后后深于前前故合即入耳余可思準此亦一處明示止觀兼廣演玄言耳)十思惟者籌量應(yīng)作不應(yīng)作故。
云何得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欲界善巧色界善巧無色界善巧過去善巧未來善巧現(xiàn)在善巧。
第四于法善巧皆約流轉(zhuǎn)以明前四流轉(zhuǎn)之體三界流轉(zhuǎn)之處三世流轉(zhuǎn)之時三科之義略如前釋廣如別章緣起六地廣明三界三世如前后釋皆言善巧者一善知彼法空無所有二善知不壞假名分別法相三加能攝無盡彌善巧也(皆約流轉(zhuǎn)者由善巧義通還滅故總釋善巧乃有三義一知理二知事三加能攝無盡止是事事無礙兼于事理無礙故大品云一切法趣色色尚不可得云何當?shù)糜腥し侨ひ磺型瑲w于空諸法之空不異色空故即事理無礙意今取一攝一切即事事無礙善巧開此為二便有四義瑜伽五十六七廣說三科善巧多約相說即第二義)。
云何善修習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舍覺分空無相無愿。
第五修涅盤因七覺三空十地品廣說。
云何得圓滿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黎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及以圓滿慈悲喜舍。
第六滿菩薩行此下二種明離系果初六度四等修即士用滿即離系治諸蔽故。
云何得處非處智力過未現(xiàn)在業(yè)報智力根勝劣智力種種界智力種種解智力一切至處道智力禪解脫三昧染凈智力宿住念智力無障礙天眼智力斷諸習智力。
第七具足十力并見上文。
云何常得天王龍王夜叉王乾闥婆王阿修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睺羅伽王人王梵王之所守護恭敬供養(yǎng)。
第八十王敬護是增上果(十王敬護等者即有力增上由己具德令彼護故)。
云何得與一切眾生為依為救為歸為趣為炬為明為照為導為勝導為普導。
第九云何得與一切眾生為依下二段明等流果由本愿力為依救等由本行力為第一等今初能為饒益依等十句如回向初(由本愿下即瑜伽前意行以昔修故由本行力為第一等者即第二意果似昔因既為第一故是行果)。
云何于一切眾生中為第一為大為勝為最勝為妙為極妙為上為無上為無等為無等等。
第十為第一下超勝尊貴十地論釋今就佛果略釋其相謂如來功德海滿更無所少故稱第一此亦總句大者體包法界故勝者自利圓滿故最勝者利他究竟故妙者煩惱障盡故極妙者所知障盡故上者望下無及故無上者望上更無故無等者望下無儔故無等等者望儔皆是無等者故所以廣舉諸德者欲顯行之勝故。
上來問竟。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告智首菩薩言善哉佛子汝今為欲多所饒益多所安隱哀愍世間利樂天人問如是義。
第二文殊答中文分為二第一嘆問成益饒益者利益也安隱者安樂也利樂者即上二也佛地論第七有五重釋利樂之義已見光明覺品(佛地論第七有五重者一修善因得樂果故二離惡攝善故三此世他世益故四世出世益故五福德智慧益故上之五重各先義后利)。
佛子若諸菩薩善用其心。
第二佛子下正酬其問于中二先標因成德酬其舉德后指事顯因酬其徴因今初先標其因謂善用其心心者神明之奧心正則萬德攸歸言善用者即后歷緣巧愿觸境入玄如上所辨。
則獲一切勝妙功德。
二則獲下顯所成德初總后別總謂一切勝妙功德皆因用心一百一十門德何足難就可謂一言蔽諸勝謂獨尊妙謂離相又德無不備云勝障無不盡名妙此之總句亦即酬上十種三業(yè)之總句也(可謂一言蔽諸者即論語云詩三百一言以蔽諸曰思無邪包曰蔽猶當也謂歸于止)。
于諸佛法心無所礙住去來今諸佛之道隨眾生住恒不舍離如諸法相悉能通達斷一切惡具足眾善當如普賢色像第一一切行愿皆得具足于一切法無不自在而為眾生第二導師。
余九別顯句雖有九義亦有十如次酬上十段之德一于諸佛法心無所礙者即初第一堪傳法器德念慧覺悟皆具足故二住去來今諸佛之道即上成就眾慧三世諸佛唯以佛慧為所乘故三隨眾生住恒不舍離即上具道因緣成就種性欲樂方便常以眾生為所緣故四如諸法相悉能通達即十善巧義無惑也五斷一切惡即七覺二空揀擇棄惡無越此故六具足眾善即六度四等七當如普賢色像第一由此故得十王敬護八一切行愿皆得具足即是前文成就十力得佛果位方具足故故晉經(jīng)無此一句而有成就如來一切種智斯為十種智力定無惑也唯此一段望前不次以內(nèi)具種智外具色相此二同在果圓前后無在或譯者不回九于一切法無不自在故能與物為依為救為炬為明十而為眾生第二導師即是上文于眾超勝上求第一唯佛一人今才發(fā)心則道亞至尊故云第二然舊經(jīng)中亦云而為眾生第一尊導故知第二譯者意也。
佛子云何用心能獲一切勝妙功德。
第二佛子云何不指事顯因于中三初總徴次別顯后總結(jié)成益。
二別顯中五門分別一總明大意文中總有一百四十一愿菩薩大愿深廣如海應(yīng)如回向非止爾也此蓋示于體式余皆仿此又非無表一百者十信圓融一一具十也四十一者即四十一位也明此諸位所有惑障由此能凈所有勝行由此能行故(即四十一位者此約行修有障等四十二即妙覺位是所求故無障非行故)二通顯文旨然此諸愿句雖有四事但有三義開為六言三事者謂初句愿所依事次句愿所為境后二句是愿境成益開為六者初事有二一者內(nèi)謂菩薩自身根識等經(jīng)云菩薩等故二者外謂他身或依正資具等經(jīng)云在家等故次事亦一種一能發(fā)愿者二所愿眾生經(jīng)云當愿眾生故后事亦二一者自益由此諸愿成前諸德故二者益他由此發(fā)愿愿眾生故此后二句或前句是因后句是果如云所行無逆成一切智等或二俱是因如云巧事師長習行善法等或二俱佛果如云永離煩惱究竟寂滅等或俱通因果如云以法自娛了妓非實等或三四二句共成一句如云演說種種無乖諍法等亦可后二句中初句所入法如云知家性空等后句所成益免逼迫等以不必具故合為一。
三別開義類然上三事中愿所依事雖有多類不出善惡依正內(nèi)外隨義準之二愿所為境其一一愿盡該法界一切有情不同權(quán)小談有藏無故又愿即是行成回向故一一皆成所行清凈善業(yè)行故如云知家性空則菩薩之心必詣空矣三愿所為境成利益中由愿于他成種種德自獲如前所說功德然有二義一通二別通則隨一一愿成上諸德斯為正意二別顯者如愿于他得堅固身心無所屈則自必成十種三業(yè)離過成德之德也二愿于他具足成滿一切善法則自成就堪傳法器三愿于他深入經(jīng)藏智慧如海則自成眾慧四愿于他具諸方便得最勝法則自成就具道因緣五愿于他語業(yè)滿足巧能演說則自成就十善巧德六愿于他得善意欲洗除惑垢則自成七覺三空七愿于他所作皆辦具諸佛法則自成滿菩薩行德八愿于他舍眾聚法成一切智則自成就如來十種智力九愿于他皆如普賢端正嚴好則自成就十王敬護十愿于他統(tǒng)理大眾一切無礙則自成饒益為依救德十一愿他得第一位入不動法則自成就超勝第一德以斯十一配上答中總別十一假文并可知通別交絡(luò)應(yīng)成四句謂一切愿成一德一切愿成一切德等以因愿一多相即故成德亦一多镕融(不同權(quán)小等者小乘謂唯佛一人有大覺性權(quán)即五性談其有者藏其無者在有佛性中故又云通別類異通即皆有別則有有佛性有無佛性)四對辨成例謂若以初后二事相對辨例略有十例一會事同理例如菩薩在家事也性空理也二處染翻染例如若得五欲染也拔除欲箭翻染也三相似類同例如若有施令一切能舍等四世同出世例如上升樓閣愿升正法樓等五以因同果例如正出家時愿同佛出家等六舍偽歸真例如著瓔珞愿到真實處等七以人同法例如見病人愿離乖諍等八以境成行例如見涌泉愿善根無盡等九以妄歸真例如見婆羅門愿離惡等十以近同遠例如受和尚教愿到無依處等。
五正釋經(jīng)文長分為十初有十一愿明在家時愿二有十五愿出家受戒時愿三有七愿就坐禪觀時愿四有六愿明將行披掛時愿五有七愿澡漱盥洗時愿六有五十五愿明乞食道行時愿七有二十二愿明到城乞食時愿八有五愿明還歸洗浴時愿九有十愿明習誦旋禮時愿十有三愿明寤寐安息時愿。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鈔會本第十四之一
音釋
[猗-大+(立-一)]覺
([猗-大+(立-一)]于宜切覺訖岳切)。
羼提
(梵語也此云忍辱羼初眼切)。
澡漱
(澡子晧切洗滌也漱先奏切蕩口也)。
寤寐
(寤五故切寐覺也寐明袐切睡也)。
盥
(古玩切澡手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鈔會本第十四之二 滅二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 譯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述
佛子。
菩薩在家 當愿眾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
孝事父母 當愿眾生 善事于佛 護養(yǎng)一切
妻子集會 當愿眾生 冤親平等 永離貪著
若得五欲 當愿眾生 ?除欲箭 究竟安隱
妓樂聚會 當愿眾生 以法自娛 了妓非實
若在宮室 當愿眾生 入于圣地 永除穢欲
著瓔珞時 當愿眾生 舍諸偽飾 到真實處
上升樓閣 當愿眾生 升正法樓 徹見一切
若有所施 當愿眾生 一切能舍 心無愛著
眾會聚集 當愿眾生 舍眾聚法 成一切智
若在厄難 當愿眾生 隨意自在 所行無礙
今初在家有十一愿初一總舉在家以家是貪愛系縛所故若了性空則雖處居家家不能迫次一在家行孝愿以是至德行本故首而明之大集經(jīng)云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者即是事佛父母于我為先覺故今翻令事佛者生長法身故護養(yǎng)一切者一切眾生皆我子故護之一切男女皆我父母故養(yǎng)之生生無不從之受身故平等敬之法身佛故(以是至德等者即外典意故孝經(jīng)夫子語曾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注云至德者孝悌也要道者禮樂也故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皆當行孝無始終也言行本者俗典以孝為百行之本下引佛教證菩薩戒亦云孝養(yǎng)師僧父母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次四受家室等愿然五欲射心猶如箭中王侯有宮余皆名室次五在家所作事業(yè)等愿在頸曰瓔在身曰珞珞以持衣瓔以系冠一切悉舍亦舍心也了聚無性成佛智也。
舍居家時 當愿眾生 出家無礙 心得解脫
入僧伽藍 當愿眾生 演說種種 無乖諍法
詣大小師 當愿眾生 巧事師長 習行善法
求請出家 當愿眾生 得不退法 心無障礙
脫去俗服 當愿眾生 勤修善根 舍諸罪軛
剃除須發(fā) 當愿眾生 永離煩惱 究竟寂滅
著袈裟衣 當愿眾生 心無所染 具大仙道
正出家時 當愿眾生 同佛出家 救護一切
自歸于佛 當愿眾生 紹隆佛種 發(fā)無上意
自歸于法 當愿眾生 深入經(jīng)藏 智慧如海
自歸于僧 當愿眾生 統(tǒng)理大眾 一切無礙
受學戒時 當愿眾生 善學于戒 不作眾惡
受阇梨教 當愿眾生 具足威儀 所行真實
受和尚教 當愿眾生 入無生智 到無依處
受具足戒 當愿眾生 具諸方便 得最勝法
第二舍居家下出家受戒時有十五愿初一正舍俗家次三出家方便僧伽藍者此云眾園眾有六和法則事理一味故無諍也大師謂佛眾所宗故小謂和尚親所教故若約末世三師為大七證為小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故希不退次四正落??出家袈裟者不正色依也亦云染色表心染于法要無所染方曰染也然二乘之染亦非真染必心染大乘故云具大仙道為于正法除其結(jié)使方為究竟寂滅落??披衣之后為正出家(然二乘等者即涅盤第二南經(jīng)哀嘆品佛訶三修比丘云汝諸比丘勿以下心而生知足汝等今者雖得出家于此大乘不生貪慕汝諸比丘身雖得服袈裟染衣心猶未染大乘凈法汝諸比丘雖行乞食經(jīng)歷多處初未曾求大乘法食汝諸比丘雖除須發(fā)未為正法除諸結(jié)使汝諸比丘今當真實教來汝等我今現(xiàn)在大眾和合如來法性真實不倒是故汝等應(yīng)當精進攝心勇猛摧諸結(jié)使釋曰此以小乘方大尚未能除所知無明染法空法常住妙法故云爾也)余七受學戒時初三自歸佛在之日則五受之一佛滅之后受五八戒必依三歸歸要三者翻彼外道邪師邪教及邪眾故猶如良醫(yī)良藥及看病人煩惱病愈故為與眾生為緣念故三寶之義至下當釋受學戒者即十戒也亦通五戒優(yōu)婆塞戒經(jīng)云欲受菩薩戒先應(yīng)遍受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若尼則受六事及五百戒受謂受戒學即隨戒愿中即止作二持阇梨者此云正行軌范教授故云具足威儀和尚此云親教亦云力生道力自彼生故故翻云入無生智依之得戒故翻無依具足戒言義含二種一則大比丘戒二則菩薩戒亦制意地方為具足(則五受之一者一善來二上法三三歸四八敬五羯磨多釋不同多依此五歸要三者前歸敬序中已廣說竟言至下當釋者即明法品前是抄廣故此指下和尚等者此是昔時梵語即龜茲以來梵言正云鄔波陀耶此云親教具足戒等者依比丘戒則五八十皆為方便五眾之最為最勝法若菩薩戒為具足則比丘戒亦為方便超二乘上為最勝法愿所成者明是佛果)。
若入堂宇 當愿眾生 升無上堂 安住不動
若敷床座 當愿眾生 開敷善法 見真實相
正身端坐 當愿眾生 坐菩提座 心無所著
結(jié)跏趺坐 當愿眾生 善根堅固 得不動地
修行于定 當愿眾生 以定伏心 究竟無余
若修于觀 當愿眾生 見如實理 永無乖諍
舍跏趺坐 當愿眾生 觀諸行法 悉歸散滅
第三若入堂下七愿明就坐禪觀時愿初四為修方便次二正修止觀后一修行事訖。
下足住時 當愿眾生 心得解脫 安住不動
若舉于足 當愿眾生 出生死!【弑娚品
著下裙時 當愿眾生 服諸善根 具足慚愧
整衣束帶 當愿眾生 檢束善根 不令散失
若著上衣 當愿眾生 獲勝善根 至法彼岸
著僧伽梨 當愿眾生 入第一位 得不動法
第四下足住時下明將行披掛時六愿下衣蓋丑故愿得慚愧上衣即衫襖之輩前已辨袈裟故此直云僧伽梨僧伽梨者義云和合新者二重故者四重要以重成故云和合即是三衣中第一衣故。
手執(zhí)楊枝 當愿眾生 皆得妙法 究竟清凈
嚼楊枝時 當愿眾生 其心調(diào)凈 噬諸煩惱
大小便時 當愿眾生 棄貪瞋癡 蠲除罪法
事訖就水 當愿眾生 出世法中 速疾而往
洗滌形穢 當愿眾生 清凈調(diào)柔 畢竟無垢
以水盥掌 當愿眾生 得清凈手 受持佛法
以水洗面 當愿眾生 得凈法門 永無垢染
第五手執(zhí)楊枝下澡漱盥洗時有七愿楊枝五利是曰妙法去穢為凈西域皆朝中嚼楊枝凈穢不相雜此為常規(guī)凡欲習誦別須用之盥者澡也(楊枝五利者一明目二除痰三除口氣四辨味五消食新經(jīng)有十義朝中嚼楊枝凈穢不相雜此兩句語全是無行禪師于西域寄歸之書南海寄歸傳亦廣說之)。
手執(zhí)錫杖 當愿眾生 設(shè)大施會 示如實道
執(zhí)持應(yīng)器 當愿眾生 成就法器 受天人供
發(fā)趾向道 當愿眾生 趣佛所行 入無依處
若在于道 當愿眾生 能行佛道 向無余法
涉路而去 當愿眾生 履凈法界 心無障礙
見升高路 當愿眾生 永出三界 心無怯弱
見趣下路 當愿眾生 其心謙下 長佛善根
見斜曲路 當愿眾生 舍不正道 永除惡見
若見直路 當愿眾生 其心正直 無諂無誑
見路多塵 當愿眾生 遠離塵坌 獲清凈法
見路無塵 當愿眾生 常行大悲 其心潤澤
若見險道 當愿眾生 住正法界 離諸罪難
第六手執(zhí)錫杖下乞食道行時總有五十五愿更分為三初十二愿游涉道路次見眾會下十九愿所睹事境后見嚴飾下二十四愿所遇人物今初錫者輕也明也執(zhí)此杖者輕煩惱故明佛法故更有多義具如經(jīng)辨今略明二用一執(zhí)為行道之儀二振以乞食故發(fā)相似之愿無依之道是真道也向無余法真涅盤也真凈法界心所履也險道有二一多賊鬼毒獸二狹徑阻絕初惑業(yè)罪苦凡夫之險道也后自調(diào)滯寂二乘之險道也皆為難處不斷生死而入涅盤正法界也。
若見眾會 當愿眾生 說甚深法 一切和合
二睹事境愿初睹眾會謂眾聚多談無義故愿說深法眾心易乖故令和合。
若見大柱 當愿眾生 離我諍心 無有忿恨
二大柱者舊經(jīng)云大樹梵云薩擔婆(去聲輕呼)此云樹也薩擔婆(入聲重呼)此云柱也由茲二物呼聲相濫古今譯殊柱有荷重之能一舍由之而立翻此愿離我能之諍忿恨何由而生。
若見叢林 當愿眾生 諸天及人 所應(yīng)敬禮
三德猶叢林森聳可敬。
若見高山 當愿眾生 善根超出 無能至頂
見??刺樹 當愿眾生 疾得翦除 三毒之刺
見樹葉茂 當愿眾生 以定解脫 而為蔭映
若見華開 當愿眾生 神通等法 如華開敷
若見樹華 當愿眾生 眾相如華 具三十二
若見果實 當愿眾生 獲最勝法 證菩提道
若見大河 當愿眾生 得預法流 入佛智海
若見陂澤 當愿眾生 疾悟諸佛 一味之法
十一陂澤者畜水曰陂不集諸流故愿一味。
若見池沼 當愿眾生 語業(yè)滿足 巧能演說
十二說文曰穿地通水曰池沼即池也取其盈滿引法流故亦可巧思穿鑿能有說故。
若見汲井 當愿眾生 具足辯才 演一切法
十三汲者取也辯才演法猶綆汲水。
若見涌泉 當愿眾生 方便增長 善根無盡
若見橋道 當愿眾生 廣度一切 猶如橋梁
若見流水 當愿眾生 得善意欲 洗除惑垢
見修園圃 當愿眾生 五欲圃中 耘除愛草
見無憂林 當愿眾生 永離貪愛 不生憂怖
若見園苑 當愿眾生 勤修諸行 趣佛菩提
無憂林者處之忘憂故。
見嚴飾人 當愿眾生 三十二相 以為嚴好
三見嚴飾下二十四愿所遇人物。
見無嚴飾 當愿眾生 舍諸飾好 具頭陀行
見樂著人 當愿眾生 以法自娛 歡愛不舍
見無樂著 當愿眾生 有為事中 心無所樂
見歡樂人 當愿眾生 常得安樂 樂供養(yǎng)佛
見苦惱人 當愿眾生 獲根本智 滅除眾苦
六云獲根本智滅眾苦者若得見道無分別根本智則斷惡道業(yè)無明故三涂苦滅則三苦八苦亦皆隨滅死及取蘊直至金剛后根本智則能永斷(三苦八苦等者由三涂苦滅故生老病苦亦滅由斷此惑不造十惡業(yè)故無怨憎會苦由斷分別欲貪故無求不得苦及愛別離苦從此唯有死及取蘊至金剛無間道根本智斷彼二苦雖有漏善法此時猶在行苦所隨由被勝智照同法性于解脫道不待擇滅任運棄舍功歸無間上約法相說取正體無分別智名為根本以望加行得名雖通諸位而見道金剛二處最顯故略舉之又有約法性以本覺為根本智以與始覺為根本故此唯約解脫道證理時與根本[宴-女+六]合乃名獲得本覺根本從此永無死及取蘊雖斷惑證理立二道名然同一剎那獲智亦爾是故無間道斷見修二障種時即是解脫道時斷也)。
見無病人 當愿眾生 入真實慧 永無病惱
七愿入真實慧永無病惱者此有二種一約入真見道之慧斷身病之苦惱及煩惱病謂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粗重是分別起亦為身病遠因至歡喜地真見道中一剎那斷頓證三界四諦真如身病及惑永不復有二約金剛心慧頓斷一切諸煩惱病及習氣隨眠證極圓滿真實勝義諸惑永亡依上解者真實慧者即根本智但約所滅惑苦不同耳(一約入真見道者亦有二義例同斷苦斷身病之苦牒前所斷及煩惱病是此所斷謂一切下出所斷體粗重即是種子分別揀于俱生亦為身病遠因者非近因故如房色過度是身病近因由貪故前即為遠因一剎那斷者至初地中廣釋頓證三界四諦真如至十回向中釋二約金剛心等者即俱生也此上所轉(zhuǎn)舍依上解下結(jié)成前二也)。
見疾病人 當愿眾生 知身空寂 離乖諍法
八四大乖違成病知空則永無所乖。
見端正人 當愿眾生 于佛菩薩 常生凈信
見丑陋人 當愿眾生 于不善事 不生樂著
見報恩人 當愿眾生 于佛菩薩 能知恩德
見背恩人 當愿眾生 于有惡人 不加其報
于佛菩薩能知恩德者諸佛菩薩始自發(fā)心普緣眾生難行苦行不顧自身垂形六道隨逐眾生見其造惡如割支體迄成正覺隱其勝德以貧所樂法誘攝拯救見其憍恣示跡涅盤留余福教以濟?喙首皂斨磷銖纳了澜苑鹬a斯之恩德何可報耶得人小恩常懷大報不知恩者多遭橫死故經(jīng)云假使頂戴經(jīng)塵劫身為床座遍三千若不傳法利眾生畢竟無能報恩者故唯自利利人如說修行為報佛恩耳(諸佛菩薩下文中有三初列十恩一??心普彼思二難行苦行恩猶如慈母咽苦吐甘舍頭目髓腦國城妻子剜身千燈投形餓虎香城粉骨雪嶺亡軀如是等事皆為眾生三不顧自身者一向為他思曾無一念自為于己猶如慈母但令子樂自殺不辭經(jīng)云菩薩所修功德行不為自己及他人但以最上智慧心利益眾生故回向四垂形六道思謂已證滅道應(yīng)受無為寂滅之樂而垂形六道遍八三涂長劫救物人于地獄以身救贖一切眾生五隨逐眾生恩上辯橫遍六道今約長劫不舍如子見父視父而已無出離心如來隨之如犢逐母備將萬行隨逐救攝如須彌音遍凈天王得隨諸眾生永流轉(zhuǎn)生死海解脫門六見其造惡如割支體即大悲深重恩故善財童子謂無憂德神云圣者譬如有人唯有一子愛念情至忽見被人割截支體其心痛切不能自安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見諸眾生造煩惱業(yè)墮三惡趣受種種苦心大憂惱若見眾生起身語意三種善業(yè)生人天趣受身心樂菩薩爾時生大歡喜今略舉悲深喜亦深故七迄成正覺隱其勝德者即隱勝彰劣恩十蓮華藏塵[婁*殳]相海滴難稱無盡之德并隱不彰但云百劫修成三十二相三十四心斷見修惑五分法身覺樹初圓如老比丘同五羅漢故法華中脫珍御服著弊垢衣執(zhí)除糞器往到子所八以貧所樂法誘攝拯救即隱實施權(quán)恩圓頓一乘隱而不說乃以三乘人天小法教化眾生此上二句即凈名經(jīng)第三香積品中彼諸菩薩問維摩詰今世尊釋迦牟尼以何說法維摩詰言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diào)伏之言是地獄是畜生是餓鬼是諸難處是愚人行是身邪行是身邪行報等乃云如是剛強難化眾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彼諸菩薩聞?wù)f是已皆曰未曾有也如世尊釋迦牟尼佛隱其無量自在之力乃以貧所樂法度脫眾生斯諸菩薩亦能勞謙以無量大悲生是佛土九見其憍恣示跡涅盤者示滅生善恩故法華經(jīng)云若佛久住于世薄福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于憶想妄見網(wǎng)中若見如來常住不滅便起憍恣而懷猒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乃至云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于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于佛便種善根四十七經(jīng)有涅盤佛事與此大同十留余福教以濟?嗾呒幢顭o盡恩謂世尊同人中壽應(yīng)壽百年留二十年福以庇未法弟子大集月藏分第十卷云悲愍眾生故舍壽第三分令我法海滿洗浴諸天人假使毀禁戒悉住不退地若有撾打彼即為打我身若有罵辱者則為毀辱我又云留白毫之福以覆弟子言留教者即三藏八藏廣益眾生依之修行皆得成佛形像塔廟乃至舍利一興供養(yǎng)千返生天等故自頂至足下結(jié)成恩重得人下引經(jīng)證成共引三經(jīng)初即涅盤第二十八二不知恩者即此經(jīng)四十八隨好品故經(jīng)云下三引他經(jīng)先一偈具足經(jīng)文唯自利下取意引彼亦一偈云唯有傳持正法藏宣揚教理施群生修習一念契真如即是真報如來者會意可知)。
若見沙門 當愿眾生 調(diào)柔寂靜 畢竟第一
沙門此云止息畢竟止息唯大涅盤。
見婆羅門 當愿眾生 永持梵行 離一切惡
見苦行人 當愿眾生 依于苦行 至究竟處
見操行人 當愿眾生 堅持志行 不舍佛道
見著甲胄 當愿眾生 常服善鎧 趣無師法
世之甲胄隨于師旅進忍甲胄趣于無師。
見無鎧仗 當愿眾生 永離一切 不善之業(yè)
見論議人 當愿眾生 于諸異論 悉能摧伏
見正命人 當愿眾生 得清凈命 不矯威儀
能離五邪方為正命謂一詐現(xiàn)奇特二自說功德三占相吉兇四高聲現(xiàn)威令他敬畏五為他說法行此五事若為利養(yǎng)皆邪命也第三句通愿離五第四句但離初一(能難五邪者即智論二十二其第五名稱說計得供養(yǎng)以動人心前四全同)。
若見于王 當愿眾生 得為法王 恒轉(zhuǎn)正法
若見王子 當愿眾生 從法化生 而為佛子
若見長者 當愿眾生 善能明斷 不行惡法
若見大臣 當愿眾生 恒守正念 習行眾善
明斷方稱長者守王正法始曰大臣。
若見城郭 當愿眾生 得堅固身 心無所屈
若見王都 當愿眾生 功德共聚 心恒喜樂
見處林藪 當愿眾生 應(yīng)為天人 之所嘆仰
第七若見城郭下二十二愿到城乞食時愿初三總處王都則賢達輻輳林藪則眾德攸歸。
入里乞食 當愿眾生 入深法界 心無障礙
到人門戶 當愿眾生 入于一切 佛法之門
入其家已 當愿眾生 得入佛乘 三世平等
次三入家未入則諸家差別入已唯一無多如入佛乘無二三也。
見不舍人 當愿眾生 常不舍離 勝功德法
見能舍人 當愿眾生 永得舍離 三惡道苦
若見空缽 當愿眾生 其心清凈 空無煩惱
若見滿缽 當愿眾生 具足成滿 一切善法
若得恭敬 當愿眾生 恭敬修行 一切佛法
不得恭敬 當愿眾生 不行一切 不善之法
見慚恥人 當愿眾生 具慚恥行 藏護諸根
見無慚恥 當愿眾生 舍離無慚 住大慈道
次八乞食得不。
若得羙食 當愿眾生 滿足其愿 心無羨欲
得不羙食 當愿眾生 莫不獲得 諸三昧味
得柔軟食 當愿眾生 大悲所熏 心意柔軟
得粗澀食 當愿眾生 心無染著 絕世貪愛
若飯食時 當愿眾生 禪悅為食 法喜充滿
若受味時 當愿眾生 得佛上味 甘露滿足
飯食已訖 當愿眾生 所作皆辦 具諸佛法
次七得食正食。
若說法時 當愿眾生 得無盡辯 廣宣法要
后一食訖說法亦為報施主之恩也其中云藏獲諸根者瑜伽名善守根門凈名云所見色與盲等乃至云知諸法如幻相是也(瑜伽名善守根門者即第二十三論云云何根律儀謂如有一能善安住密護根門防守正念乃至廣說云何名為密護根門謂防守正念常委正念乃至防護意根及正修行意根律儀等凈名云所見色等者即迦葉章令迦葉以空聚想入于聚落所見色于盲等所聞聲于響等所嗅香與風等所食味不分別受諸觸如智證知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本自不然今則無滅等是故藏護諸根則不犯塵境成六自在王豈為六賊所劫奪耶)。
從舍出時 當愿眾生 深入佛智 永出三界
若入水時 當愿眾生 入一切智 知三世等
洗浴身體 當愿眾生 身心無垢 內(nèi)外光潔
盛暑炎毒 當愿眾生 舍離眾惱 一切皆盡
暑退涼初 當愿眾生 證無上法 究竟清涼
第八從舍出下還歸洗浴時節(jié)炎涼五愿可知。
諷誦經(jīng)時 當愿眾生 順佛所說 總持不忘
若得見佛 當愿眾生 得無礙眼 見一切佛
諦觀佛時 當愿眾生 皆如普賢 端正嚴好
見佛塔時 當愿眾生 尊重如塔 受天人供
敬心觀塔 當愿眾生 諸天及人 所共瞻仰
頂禮于塔 當愿眾生 一切天人 無能見頂
右繞于塔 當愿眾生 所行無逆 成一切佛
繞塔三匝 當愿眾生 勤求佛道 心無懈歇
贊佛功德 當愿眾生 眾德悉具 稱嘆無盡
贊佛相好 當愿眾生 成就佛身 證無相法
第九諷誦下習誦旋禮時有十愿右者順義故普耀經(jīng)第二亦云菩薩降神趣右脅者所行無逆故佛功德者謂如來十力等。
若洗足時 當愿眾生 具神足力 所行無礙
以時寢息 當愿眾生 身得安隱 心無動亂
睡眠始寤 當愿眾生 一切智覺 周顧十方
第十若洗足下寤寐安息時三愿一切智覺者非唯三世齊明抑亦十方洞曉一日始終既爾余時類然。
佛子若諸菩薩如是用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一切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乾闥婆阿修羅等及以一切聲聞緣覺所不能動。
第三佛子若諸菩薩下結(jié)嘆因所成益若能如上為善用心若此用心則內(nèi)德齊圓外不能動心游大智故人天不能動心冠大悲故二乘不能動不動有二一修行時此等不能惑亂故二不希彼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鈔會本第十四之二
音釋
盥
(古玩切澡手也)。
坌
(蒲悶切塵塕也)。
陂
(彼為切澤也)。
藪
(音叟)。
鎧
(苦改切甲也)。
矯
(居夭切詐也)。
澀
(色立切)。
寢
(七稔切臥也)。
寤
(五故切寐覺也)。
綆
(古杏切井索也)。
輻輳
(輻方六切輳千候切)。
?
(此宰切?髻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鈔會本第十四之三 滅三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 譯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述
賢首品第十二
初來意者夫行不虛設(shè)必有其德既解行圓妙必勝德難思收前行愿成信德用故次來也又前智首舉果徴因文殊廣顯其因略標其果云獲一切勝妙功德故問賢首今廣斯言是以偈初躡前起后(夫行不虛設(shè)者此有二來意初對前行以成今德后又前智首下廣前所成之德故次來也)二釋名者謂體性至順調(diào)善曰賢吉祥勝德超絕名首即以此名菩薩演說此法賢即是首賢首之品以當賢位之初攝諸德故偏舉賢名。
三宗趣者于信門中成普賢行德而自在莊嚴無方大用建立眾生通貫始終該攝諸位以為其宗令起圓融信行成位德用而為意趣(令起圓融等者天臺智者依此一品立圓頓止觀止觀第一云此菩薩聞圓法起圓信直圓行住圓位以圓功德而自莊嚴以圓力用建立眾生今宗即圓法意趣有五一信即起圓信二行三位四德五用皆以上圓融貫之彼釋聞法云謂聞生死即法身煩惱即般若結(jié)業(yè)即解脫雖有三名而無三體雖是一體而立三名是三即一相其實無有異法身究竟般若解脫亦究竟般若清凈余亦清凈解脫自在余亦自在聞一切法亦復如是是名聞圓法云何起圓信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無一二三而一二三無一二三是遮一二三而一二三是照一二三無遮無照直入中道皆究竟清凈自在聞深不怖聞廣不疑聞非深非廣意而有勇是名圓信云何行圓行一向?qū)G鬅o上菩提不余趣向三諦圓修不為無邊所寂不為有邊所動不動不寂直入中道是名圓行其位德用之圓全引今經(jīng)若自取當經(jīng)聞圓即聞上同時具足等十種玄門及依正無礙等依此起信即是圓信其圓行等并廣如前說今此一品多廣圓德用耳)。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說無濁亂清凈行大功德已欲顯示菩提心功德故以偈問賢首菩薩曰。
四釋文者文有三分初文殊發(fā)起次賢首廣說三十方現(xiàn)證今初分二初經(jīng)家敘述二正明發(fā)起二段各有結(jié)前生后今初先結(jié)前已說順違皆順客塵不能濁其心悲智雙游萬境不能亂其慮是曰清凈行矣大功德者即前所成之果后欲顯示下生后文含始終約終則顯示信滿菩提心殊勝功德廣具五位因行盡故約始但于生死誓證菩提萬德攸依故今顯示。
我今已為諸菩薩說佛性修清凈行仁亦當于此會中演暢修行勝功德。
二偈正發(fā)起中前半結(jié)前偈文窄故略無所成之德后半勸說令說修行之德則與長行文有影略(則與長行等者長行起后但起??心偈中起后但起修行故二處起后互為影略就結(jié)前中長行有大功德無佛往修偈有往修復闕功德亦是影略)。
爾時賢首菩薩以偈答曰。
第二時賢首下賢首廣說于中先總標舉以偈答者此略有二一少言攝多義故二美詞贊說令凈信故以始德該終散說難盡故顯此勝妙之功德故。
善哉仁者應(yīng)諦聽彼諸功德不可量我今隨力說少分猶如大海一滴水。
第二正顯偈詞有三百五十九頌半大為三分初四頌謙贊許說分次三百四十六偈半正說勝德分三九偈校量勸持分初中分二初偈總明前半贊問勸??后半謙己少說海喻次下當明。
若有菩薩初發(fā)心誓求當證佛菩提彼之功德無邊際不可稱量無與等。
何況無量無邊劫具修地度諸功德十方一切諸如來悉共稱揚不能盡。
如是無邊大功德我今于中說少分譬如鳥足所履空亦如大地一微塵。
后三開章以發(fā)心之德況出修行巧顯深廣于中初偈舉發(fā)心章次偈況出修行章初心祈于當證德已叵量況長時入位遍修故多佛不能盡說后偈許說分齊前半法說如是者雙指發(fā)心修行下文具顯故前文雙問故后半喻明然有二意一顯喻少分謂發(fā)心行德如太空大地所說者狹如足履一塵二密喻不異謂鳥足之空不異太空微細之塵不殊大地故比略說義無不周若廣若略皆無邊故出現(xiàn)品云如鳥飛虛空經(jīng)于百年已經(jīng)過處未經(jīng)過處皆不可量何以故虛空無邊際故等彼就果行此就因德然普賢行德似同佛果是故皆以虛空為量上下文中皆同此說(后三開章下此段有二先正釋經(jīng)文)此初發(fā)心與下文十住初發(fā)心住及發(fā)心功德品各何別耶此中發(fā)心該于初后取其成德乃是信終取其為本乃在初發(fā)雖如輕毛功歸初簣故十住初發(fā)即是此終成彼初發(fā)此終能為發(fā)彼是所發(fā)此正是發(fā)起之發(fā)義兼開發(fā)彼是開發(fā)之發(fā)義兼發(fā)起其發(fā)心品正顯十住初心之功德耳以斯甄別非無有異故瓔珞云發(fā)心住者是人始從具縛未識三寶乃至值佛菩薩教法中起一念信便發(fā)菩提心既云始從凡夫最初發(fā)心明知此中發(fā)心該于初后(以斯甄別者此中異下二處之文故纓絡(luò)云下證成??心通始義也彼經(jīng)第二初釋經(jīng)義云佛子??心住者是人始從具縛凡夫未識三寶圣人未識好惡因之與果一切不識不解不知佛子從不知始于凡夫地值佛菩薩教法之中起一念信便??菩提心是人爾時住前名信相菩薩亦名假名字菩薩其人略行十心所謂信心進心念心定心慧心戒心回向心護法心舍心愿心又云佛子??心住是上進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乃至一恒二恒佛所行十信心信三寶常住等明知此中??心該于初后者具縛未識初??為始而一劫二劫修行方得初住住前但名信相菩薩居然通始終也)問此既是初何得乃具后諸行位及普賢德耶古德釋此略有二門一行布次第門謂從微至著從淺至深次第相乘以階彼岸如瓔珞仁王起信瑜伽等說二圓融通攝門謂一位即具一切位等如此經(jīng)所說亦如大品等中一行具一切行此中有二門一緣起相由門二法界融攝門前中普攬一切始終諸位無邊行海同一緣起為普賢行德良以諸緣相望略有二義一約用由相待故有有力無力義是故得相收及相入也二約體由相作故有有體無體義是故得相即及相入是也此經(jīng)之中依斯義故行位相收總有四說一或始具終如此門中具一切行位普賢德海者是也二或終具始并在十地位后如下文十定十通等說三或諸位齊收并在十住等一一位中各收一切悉至究竟如下文十住十行等說四或諸位皆泯行德顯然如離世間品說二法界融攝門者謂此諸位及所修行皆不離普賢無盡法界然此法界圓融無限隨在一位即具一切今在信門收無不盡下諸位中皆具一切者并準此釋(如下文十定十通等說者定通二品義該始終故等者等取十忍下經(jīng)十忍之中有音聲順忍等謂約五忍明義七八九地得于無生已過信順況于等覺今明等覺有音聲等故是攝初十住十行等說者謂位位滿處皆成佛故一住若不[(冰-水+〡)*ㄆ]諸住云何說得位滿成佛故十住后有灌頂住海幢灌頂之后便說佛故如離世間品說者離世間品具二千行法如次配于住行而不存其位名但有與位相應(yīng)之行故)問下發(fā)心功德品亦說初心具無邊德與此何別答此據(jù)行首信門所具彼約行本菩提心具問約法相收是則可爾約人修行豈十千劫修信才滿即得如此無邊德海答以法是圓融具德法故若諸菩薩行此法行是彼所收或無量劫或無定限十千劫言非此所說如下善財童子及兜率天子等所行所得并是其人不同行布次第教中之所說也又十千劫乃是一經(jīng)瓔珞但言一劫二劫此經(jīng)縱有行布亦皆圓融(又十千劫乃是一經(jīng)是即仁王經(jīng)此經(jīng)縱有行布下三通伏難謂有難言如上所說既有行布此與諸經(jīng)復云何異故今答云行布乃是圓融之行布耳)亦有引此下文證成此信乃是舍異生性成就圣性出無明地生如來家以有則獲灌頂而升位等非是信故若爾初地豈得灌頂升位等耶若云展轉(zhuǎn)進入佛地何以不得始自于信展轉(zhuǎn)入耶若許從信展轉(zhuǎn)入者何以要判此乃舍凡入圣下文自有十地之會此中尚隔住行向等判為入地乃孟浪之談下發(fā)心品亦判為初地發(fā)心義同此會(亦有引此下第二傍序異說即安國法師于中有三初正立意明此中??心是初地證??心非信成就??心以其作用殊勝非地前故以有則獲灌頂而升位等下引文證成而言等者彼有十義以證此中非信成就謂一以說斷除疑網(wǎng)出愛流便得堅固不壞心故以若未入圣何以度疑若是凡夫何能不壞入見諦者乃能度疑信不壞故二若未入地不應(yīng)得有常持戒故三不應(yīng)云生如來家故四凡夫不得身語意業(yè)常無失故五不應(yīng)則獲功德法性身故六不應(yīng)云則獲十地十自在故七不應(yīng)則獲灌頂而升位故八不應(yīng)云則身充遍于虛空故九何以菩薩具智慧故十信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此法倍更難故豈有凡法難于圣法故知此品正教舍凡展轉(zhuǎn)乃至進入佛地今?文中略引彼證故致等言是其一意若爾已下辨非文有五段初正以其所引難其所立但難其一余九例知謂既十地中方得灌頂縱是初地豈得灌頂若云展轉(zhuǎn)下二順設(shè)彼救反以成立若許從信下三假縱彼救結(jié)破彼立下文自有下四廣引文證顯彼立非孟浪者出莊子已見華藏品下??心品下五例破后文所立非理以彼下文亦判彼品為初地??心故此既不立彼居然非)問下云無量億劫勤修學得是無上菩提智斯則非一生也亦非十千以為無量通斯難者應(yīng)有二義一此約行布展轉(zhuǎn)義故二約圓融展促無礙故如上所辨故善財見仙人執(zhí)手一一佛所經(jīng)無量劫故修短難思特由于此故賢首菩薩云信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此法倍更難以初心即具一切功德故難信也(問下云下第三引妨會宗于中有二先問即此品文安國堅執(zhí)屬證??心經(jīng)多劫故非是初心一生故也亦非十千以為無量遮救自義況有救云無量即十千故)。
菩薩發(fā)意求菩提非是無因無有緣于佛法僧生凈信以是而生廣大心。
第二菩薩發(fā)意下正明發(fā)心修行勝德文分為五初五頌發(fā)心行相二信為道元下略示勝能三若常信奉下所具行位四或有剎土下無方大用五一切如來下喻況玄旨然此五段初一顯正發(fā)心后四發(fā)心之德第三亦兼修行此及后二皆修行之德(第三亦兼修行者以所具行位行即修行故位即亦是修行之德故云此及后二皆修行之德)今初發(fā)心行相中初偈總標余文別顯瑜伽菩薩地明發(fā)心有五種相一自性二行相三所緣四功德五最勝今文五偈具之謂發(fā)意即是正愿為發(fā)心自性也希求菩提及下作有情義利即行相也菩提三寶有情皆有所緣能攝一切菩提分法為其功德不求五欲等反顯菩薩所求最勝(瑜伽等者?文有二先釋科文行相之言便引瑜伽明具五義而行相為總故為科目)言因緣者謂親能發(fā)起求大菩提曰因假之助發(fā)為緣因即自性住性內(nèi)熏之力緣即習所成性又上二皆因善友及境外熏為緣瑜伽云由有四因四緣四力菩薩發(fā)心四因者一種性具足二賴佛菩薩善友攝受三多起悲心四長時猛利難行苦行無所怯畏四緣者一見聞佛神變威力二聞法微妙三見法欲滅四見生受惑業(yè)苦四力者一自力二他力三因力以宿習故四加行力謂于現(xiàn)法親善聞法修善加行故若具上因緣及初三二力當知不退若因二四力心不堅固今經(jīng)即初及三也又起信論智印經(jīng)有七因緣如彼應(yīng)知下別顯中以三因四緣攝上諸義三因者謂信悲智四緣者三寶眾生(初中因緣之外更加四力緣謂見聞境界因謂內(nèi)心??起力謂有所干能然即前四因正望??心以明力用自力即從種性因??他力即是善友所攝因力即是多起悲心加行力即長時苦行又四力成就即名為因親能??故今經(jīng)即初及三者文中無人勸故不言因加行故又起信下論云信成就??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心所謂依不定聚眾生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yè)果報能起十善猒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yǎng)修行信心經(jīng)一萬劫信心成就故諸佛菩薩教令??心或大悲故能自??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故能自??心如是信心成就得??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yīng)若有眾生善根微少等未經(jīng)萬劫于中遇緣亦有??心所謂或見佛色相而??其心一或因供養(yǎng)眾僧而??其心(二)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心(三)或?qū)W他??心(四)如是等??心者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失墮二乘地智印經(jīng)中亦同此)今文中后半總以信智因緣三寶境信謂于實德能深忍樂欲心凈為性故云凈信然實謂一切事理德謂三寶凈德能謂世出世善有其力能今法寶中已攝初后亦三寶中皆具此三體實具德大用救生故大者智心求大菩提廣者悲心廣濟含識翻彼二乘小狹心也(信謂于實德等者唯識第六云云何為信于實德能深忍樂欲心凈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yè)(此總明界)然信差別略有三種一信有實謂于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謂于三寶真凈德中深信樂故三信有能謂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釋曰實德能三即信依處忍樂欲三如次配之言能得能成者信己及他今得后成又無為得有為成故論云由斯對治彼不信心愛樂證修世出世善釋曰上釋信業(yè)下欲揀別故又問答論云忍謂勝解此即信因樂欲謂欲即是信果確陳此信自相是何(問也)豈不??言心凈為性此猶未了彼心凈言若凈即心應(yīng)非心所若令心凈慚等何別心俱凈法為難亦然釋曰此中三難初持業(yè)釋次依主釋后鄰近釋言為難亦然者同前慚等何別亦是心王俱時法故論曰此性澄清能凈心等以心勝故立心凈名如水清珠能清濁水慚等雖善非凈為相此凈為相無濫彼失又諸染法各別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渾濁復能混濁余心心所如極穢物自穢穢他信正翻彼故凈為相也(正義竟)有說信者愛樂為相應(yīng)通三性體應(yīng)即欲又應(yīng)苦集非信所緣(此破小乘上座郭也)有執(zhí)信者隨順為相應(yīng)通三性即勝解欲若印順者即勝解故若樂順者即是欲故離彼二體無順相故(此破大乘??師)由此應(yīng)知心凈是信(結(jié)也)然今?文略引標釋義已周備今法寶下以論配經(jīng)復有二意一者別配謂法有事理即是初實也法有理行即出世善等故是后能故云今法寶中已攝初后亦三寶中皆具此三者義以前三通于三寶如文可知次大者下釋下句也)。
不求五欲及王位富饒自樂大名稱。
別中初半偈揀去偏偽謂攝眷屬過所不能染故文中不求五事求即過故一若求人天五欲此能長貪多是鬼因二求王位長瞋多地獄因三求富饒長癡是畜生因?qū)嵧ㄈ扛鲝亩嗾f四求自樂是二乘因五求大名稱若勝負心是修羅因若我慢心是外道因又以理求樂是人天因為王攝屬是魔羅因有二乘心目之為偏有余心者名之為偽(初半偈揀去偏偈者即天臺止觀中意然有二文一當?shù)谖寰砻魇ǔ沙酥杏姓嬲??菩提心故云揀去偏偈故下?云有二乘心者目之為偏等二者第一卷中明有五略謂??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wǎng)歸大處今即第一??大心中文然彼復分為三初方言次揀非后顯是方言易了今將不求一行當彼揀非也余文即當顯是今初彼文云道亦有通有別今亦揀之略為其十若心念念專貪嗔癡攝之不還?之不出日增月甚起上品十惡如五扇提羅者此??地獄心行火途道(一)若其心念念欲多眷屬知海吞流如火焚薪起中諦十惡如調(diào)達誘眾者此??畜生心行血涂道(二)若其心念念欲得名聞四遠八方稱揚嘆詠內(nèi)無實德虛比賢圣起下品十惡如摩揵提者此??鬼心行刀涂道(三)若其心念念欲勝于彼不耐下人輕他珍己如鴟高飛下視人物而外揚仁義禮智信起下品善心行阿修羅道(四)若其心念念欣世間樂安其臭身悅其癡心此起中品善心行于人道(五)若其心念念知三惡苦多人間苦樂相間天上純樂為天上樂閉六根不出六塵不入此起上品善心行于天道(六)若其心念念欲大威勢身口意業(yè)才有所作一切弭從此發(fā)欲界主心行磨羅道(七)若其心念念欲得利智辯聰高才勇哲鑒達六合十方颙颙此??勝智心行尼揵道(八)若其心念念五塵六欲外樂蓋微三禪之樂由如石泉其樂內(nèi)熏此??梵心行色無色道(九)若其心念念知善惡輪環(huán)凡夫耽湎賢圣所訶破惡由凈慧凈慧由凈禪凈禪由凈戒尚此三法如饑如渴此??無漏心行二乘道(十)若心若道其非甚多略舉十耳(結(jié))今?欲具此十非故于經(jīng)文委曲而取耳?文中分二先總明即瑜伽意后文中不求五事下正釋經(jīng)文配成十非然不必全爾故致多言以隨一煩惱有三涂因故又但取意略明但尋上引?文居然易了但人天因含其三界一人二欲天三上二界余文可知有二乘下結(jié)成即前九為偽后一為偏也)。
但為永滅眾生苦利益世間而發(fā)心常欲利樂諸眾生莊嚴國土供養(yǎng)佛。
受持正法修諸智證菩提故而發(fā)心深心信解常清凈恭敬尊重一切佛于法及僧亦如是至誠供養(yǎng)而發(fā)心。
深信于佛及佛法亦信佛子所行道及信無上大菩提菩薩以是初發(fā)心。
后三偈半直顯真正別釋因緣于中初偈悲因下救嚴土供佛亦為調(diào)生故滅苦是悲利樂是慈次一偈半大智上供上二不二為真正發(fā)心后偈總結(jié)成信兼信因行其中對上四因四緣可以意得(其中對上等者深心信解及深信諸佛及佛法即第一種性具足因恭敬尊重一切佛即第二賴佛菩薩攝受因以恭敬故但為永滅眾生苦即第三多起悲心也常欲利樂諸眾生莊嚴國土供養(yǎng)佛即第四長時猛利難行苦行也四因具矣言四緣者恭敬尊重一切佛者以見聞神變威力故即第一緣受持正法修諸智者以聞法微妙故即第二緣又受持正法者見法欲滅故即第三緣但為永滅眾生苦者即見生受惑業(yè)苦是第四緣見苦即緣長悲即因故雖一文因緣具足此中四力不具故不會之)又上從不求五欲下即顯信心之德故瓔珞經(jīng)云修十信心須具十德今文并具但不次耳一遭苦能忍即前反顯二正顯中初二句即慈悲深厚三次句及莊嚴國土即修習善根謂利他善及凈土因故四有三字即供養(yǎng)諸佛五受持一句志求勝法六證菩提故即求佛智慧七一句即深心平等八次二句即親近善友九次二句即心常柔和謂至誠供養(yǎng)柔和善順于佛法故十有二句即愛樂大乘十德備矣(又上從不求五欲下重解經(jīng)文以上來所釋參古德意此下一向新意不千舊解文自有五(一)約信德經(jīng)文五偈應(yīng)分為二初一偈標信發(fā)心后四偈彰信之德今文并具等者彼經(jīng)次云一親近善友二供養(yǎng)諸佛三修習善根四者志求勝法五心常柔和六遭苦能忍七慈悲深厚八深心平等九愛樂大乘十求佛智慧四有三字者以供養(yǎng)佛字全同故)又此十德即求菩提之意下經(jīng)休舍云欲教化調(diào)伏一切眾生盡無余故發(fā)菩提心等(又此十德下二明菩提意而云??菩提心等者彼廣有文略舉十四廣結(jié)無邊今但舉一以等十三謂二欲承事供養(yǎng)一切諸佛悉無余故??菩提心其悉無余下八字一一皆有三欲嚴凈一切諸佛國土四欲護持一切諸佛正教五欲成滿一切如來誓愿六欲往一切諸佛國土七欲入一切諸佛眾會八欲知一切諸佛世界中諸劫次第九欲知一切眾生心海十欲知一切眾生根海十一欲知一切眾生業(yè)海十二欲知一切眾生行海十三欲滅一切眾生煩惱海十四欲?一切眾生煩惱習氣海悉無余故??菩提心善男子以要言之菩薩以如是等百萬阿僧祗方便行故??菩提心善男子菩薩行普入一切法皆證得故普入一切剎悉嚴凈故是故善男子嚴凈一切世界盡我愿乃盡?一切眾生煩惱習氣盡我愿乃滿釋曰上皆菩提心所為也對今經(jīng)文可以意得)又末后偈初句即自性住佛性以信心佛眾生無差別故方是真法可謂深信次句即引出佛性后句即至得果性(又末后下三約佛性即隨難重顯種性具足三佛性義即佛性論第二卷第三顯體分三因品論云復次佛性體有三種三性所攝義應(yīng)知三種者所謂三因三種佛性三因者一應(yīng)得因二加行因三圓滿因初即二空所顯真如由此應(yīng)得菩提心乃至道后法身故二加行因者謂菩提心由此心故得三十七品十度十地乃至道后法身三圓滿因者即加行因由此故得一切圓滿三種佛性者應(yīng)得因中具有三性一住自性性二引出性三至得果性釋曰住自性者謂道前凡夫位引出性者從??心已上窮有學圣位至得果性者無學圣位)又文有四弘可以意得(又文有四弘等者四約四弘也文中不求五欲等即顯煩惱無邊誓愿斷但為永滅眾生苦即眾生無邊誓愿度受持正法修諸智即法門無盡誓愿學證菩提故即佛道無上誓愿成)又上云深心信解常清凈者與理相應(yīng)方曰深心若昔染今凈凈則有始始即必終非常凈也信煩惱即菩提方為常凈由稱本性而發(fā)心故本來是佛更無所進如在虛空退至何所慨眾生之迷此起同體大悲悼昔不知誓期當證有悲故不為無邊所寂有智故不為有邊所動不動不寂直入中道是謂真正發(fā)菩提心(又上云等下五結(jié)歸真正先顯真正菩提心體有其三意初約三心菩提二約三觀三約四弘今初明大智心次慨眾生迷此下大悲心后悼昔不知下大愿心即菩提心燈大悲為油大愿為炷大智為光光照法界故上如次即直心大悲心深心也二約三觀者悲愿為假觀前大智心中直明本性清凈即是空觀煩惱即菩提本來是佛即中道觀三約四弘者初通立理以是圓教四弘故稱性明之次信煩惱即菩提下別顯四弘初即煩惱無邊誓愿斷二由稱本性而??心故下即佛道無上誓愿成三慨眾生迷此下眾生無邊誓愿度四悼昔不知下法門無盡誓愿學此明四弘即指上四弘上但指文今將深心之言會通此四令圓妙耳有悲故下二正結(jié)歸謂上雖多義不出悲智故今結(jié)之即結(jié)上?文及經(jīng)耳故止觀第五明十法成乘中第二真正??菩提心云既深識不思議境一苦一切苦自悲昔苦起惑耽湎乃至云思惟彼我鯁痛自他即起大悲興兩誓愿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邊誓愿斷眾生雖如虛空誓度如空之眾生雖知煩惱無所有誓斷無所由之煩惱(上二空觀)雖知眾生甚多而度多多之眾生雖知煩惱無邊底而斷無邊底之煩惱(暇稱)雖知眾生如佛而度如佛之眾生雖知煩惱如實相而斷如實相之煩惱(中觀)何者若但?苦因?苦果此誓雜毒故須觀空若偏觀空則不見眾生可度是名著空者諸佛所不化若偏見眾生可度即墮愛見大悲非解脫道今則非毒非偽故名為真非空邊非有邊故名為正如鳥飛空終不住空雖不住空跡不可尋雖空而度雖度而空是故誓與虛空共斗故名真正??菩提心釋曰此上釋須三觀所以又云又識不思議心一樂心一切樂心我及眾生昔雖求樂不知樂因如執(zhí)瓦礫謂如意珠妄指螢光呼為日月今方始解故起大悲興兩誓愿謂法門無盡誓愿知無上佛道誓愿成雖知法門永寂如空誓愿修行永寂雖知菩提無所有無所有中吾故求之(上即空觀)雖知法門如空無所有而有誓愿畫繪莊嚴虛空雖知佛道非成所成如空中種??使得華果(名假觀也)雖知法門及佛果非修非不修非證得非不證得以無所證而證而得(中觀)是名非偽非毒名之為真非空非愛見名之為正如是慈悲誓愿與不思議境智非前非后同時俱起慈悲即智慧智慧即慈悲無緣無念普覆一切任運?苦自然與樂不同毒害不同但空不同愛見是名真正??菩提心釋曰但觀上所引之文?文居然易了即撮其大意而為此?顯經(jīng)深玄然此經(jīng)上下菩提心義文理淵博見其撮略故取而用之引而證之)。
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yǎng)一切諸善法斷除疑網(wǎng)出愛流開示涅盤無上道。
第二信為道元下七頌略示勝能于中初一頌總標次五頌別釋后一頌總結(jié)今初初句又標道有二義一果所謂菩提涅盤二因謂三賢十圣乘一直道元亦二義一本義菩提本故其猶滔滔之水始于濫觴二首義元者善之長也即一因之初功德二義通因及果母有二義生長養(yǎng)育下三句共釋初句長養(yǎng)即母二義亦道元義一切善法及第二句即因功德第三一句即果功德無上道者即大菩提由信長善得此菩提由信斷疑出愛成涅盤證不信身心如來知見豈能開示菩提涅盤(一本義等者意以本義為果德元首義為因德元耳言元者善之長也即周易乾卦文言釋乾元亨利貞四德云元者善之長也亨若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仁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今但用其一字義耳不信身心下反成上義知見相為菩提知見性為涅盤故法華論釋開佛知見為無上義謂雙開菩提涅盤)。
信無垢濁心清凈滅除憍慢恭敬本亦為法藏第一財為清凈手受眾行。
信能惠施心無吝信能歡喜入佛法信能增長智功德信能必到如來地。
信令諸根凈明利信力堅固無能壞信能永滅煩惱本信能專向佛功德。
信于境界無所著遠離諸難得無難信能超出眾魔路示現(xiàn)無上解脫道。
信為功德不壞種信能生長菩提樹信能增益最勝智信能示現(xiàn)一切佛。
次信無垢濁下別顯中有二十句一句辨一勝能一心凈為性故能翻不信濁二信理普敬故翻憍慢三十藏之內(nèi)信即是藏七圣財中信為第一四信手受取奉行五信財如夢故無所吝六智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七增福智因八到二嚴果九十五根五力各在初故十一信本無惑方斷惑根十二若向余德不名凈信十三信境本空故無所著十四正信之人不生八難十五非不正信十六正信解脫十七成不壞本十八為菩提根十九增佛勝智二十究竟見佛謂信自己心自佛出現(xiàn)信外諸佛諸佛現(xiàn)前故下經(jīng)云一切諸佛從信心起。
是故依行說次第信樂最勝甚難得譬如一切世間中而有隨意妙寶珠。
三是故下一偈總結(jié)勝能前法后喻信樂者信三寶性已于方便諸度求欲修行信樂二字是菩薩正意由此二故于諸行有能故名最勝非佛不信故云難得喻如意珠略有五義一勝義法寶中王故二希義非佛輪王余無有故三凈義能清不信濁故四貴義出位行寶等不可盡故五蘊義蘊眾德物無障礙故(喻如意珠等者取與信相應(yīng)義耳若準寶性論寶有六義頌云真實一世希有(二)明凈(三)及勢力(四)能莊嚴世間(五)最上不變等(六)今此勝義攝真實最上二義余四則同四即勢力五即莊嚴或無莊嚴加此蘊義然?五義皆言含法喻思之可知)。
若常信奉于諸佛則能持戒修學處若常持戒修學處則能具足諸功德。
戒能開發(fā)菩提本學是勤修功德地于戒及學常順行一切如來所稱美。
若常信奉于諸佛則能興集大供養(yǎng)若能興集大供養(yǎng)彼人信佛不思議。
第三若常信奉下五十頌半廣明信中所具行位然有二意一行布二圓融古約圓融故名信中所具于中三初明所具行次辨所具位三結(jié)嘆功德今初八頌半分二先五頌明信三寶以成諸行后三頌半明信展轉(zhuǎn)以成諸行前中初三頌信佛成行初二句標章持戒惡止也修學處善行也瑜伽云既發(fā)心已應(yīng)于七處修學故名學處謂一自利處二利他處三真實義處四威力處五成熟有情處六成熟自佛法處七無上正等菩提處次一偈半雙顯二德若不持戒尚不能得疥癩野干之身況于菩提戒止妄非則性凈菩提開發(fā)因果功德皆依學處而生故云地也(尚不能得等者即薩遮尼揵子經(jīng)第四)后一偈別明成供養(yǎng)行謂財法供養(yǎng)故云大也。
若常信奉于尊法則聞佛法無厭足若聞佛法無厭足彼人信法不思議。
次一信法。
若常信奉清凈僧則得信心不退轉(zhuǎn)若得信心不退轉(zhuǎn)彼人信力無能動。
后一偈信僧文并可知。
若得信力無能動則得諸根凈明利若得諸根凈明利則能遠離惡知識。
若能遠離惡知識則得親近善知識若得親近善知識則能修習廣大善。
若能修習廣大善彼人成就大因力若人成就大因力則得殊勝決定解若得殊勝決定解則為諸佛所護念。
二有三頌半成展轉(zhuǎn)行展轉(zhuǎn)依前功歸于信。
若為諸佛所護念則能發(fā)起菩提心若能發(fā)起菩提心則能勤修佛功德。
若能勤修佛功德則得生在如來家若得生在如來家則善修行巧方便。
若善修行巧方便則得信樂心清凈若得信樂心清凈則得增上最勝心。
二若為諸佛下三十九頌明所具諸位于中成后四位即為四假初三頌明十住位有六句初句發(fā)心住次句治地修行二住次句生貴住次句方便具足住次句正心住后句增上是不退住最勝心是后三住準下釋之(初明十住者下明諸位皆含義理并如本品后句增上等者由前正心但聞贊毀不動今聞無有利害更深而心不退故為增上余當下文尋之然皆隱位名存其中行或合或開或略或廣不全次第者意明圓融信門即頓具故亦猶離世間品六位頓成為二千行位位頓修故若一向次第但得行布一分義耳)。
若得增上最勝心則常修習波羅蜜。
若常修習波羅蜜則能具足摩訶衍若能具足摩訶衍則能如法供養(yǎng)佛若能如法供養(yǎng)佛則能念佛心不動若能念佛心不動則常睹見無量佛。
二若得增上下二頌半明十行位波羅蜜是十行總名摩訶衍是異二乘行初二行收如法供養(yǎng)是順理行次二行攝念佛心不動及常見佛并是定慧行故屬后六行釋相可知。
若常睹見無量佛則見如來體常住若見如來體常住則能知法永不滅。
若能知法永不滅則得辯才無障礙若得辯才無障礙則能開演無邊法。
若能開演無邊法則能慈愍度眾生若能慈愍度眾生則得堅固大悲心。
三若常睹見下三頌明十回向位通顯三種回向佛體常住是向菩提法永不滅是向?qū)嶋H余向眾生。
若得堅固大悲心則能愛樂甚深法。
四若得堅固下三十頌半明十地位初半頌是初地謂深法是所證真如愛樂是極喜異名。
若能愛樂甚深法則能舍離有為過。
二半頌是離垢地以離犯戒有為過故。
若能舍離有為過則離憍慢及放逸若離憍慢及放逸則能兼利一切眾。
三一頌離慢等是三四二地以三地于禪不著故無慢又以求法不懈亦名離慢第四地得出世間道品故云無放逸然不舍攝生故云兼利。
若能兼利一切眾則處生死無疲厭若處生死無疲厭則能勇健無能勝。
四有一頌明五地謂雖得出世而還處生死故無厭真俗互違難合能合余地不過故云勇健無能勝此是難勝之名也。
若能勇健無能勝則能發(fā)起大神通若能發(fā)起大神通則知一切眾生行。
五有一頌明第六地悲智不住般若現(xiàn)前謂神通攝物是大悲行知眾生行是十二緣生是大智行。
若知一切眾生行則能成就諸群生若能成就諸群生則得善攝眾生智。
若得善攝眾生智則能成就四攝法若能成就四攝法則與眾生無限利若與眾生無限利則具最勝智方便。
六二頌半明七地謂初一明有中殊勝行后一頌半明空中方便智準釋可知。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鈔會本第十四之三
音釋
簣
(求位切土籠也)。
甄
(稽延切明也)。
兜率
(兜當侯切梵語兜率此云知足)。
慨
(口溉切感慨也)。
悼
(大號切傷也)。
濫
(盧瞰切濫觴泛觴也)。
疥[癩-負+頁]
(疥居拜切[癩-負+頁]落蓋切)。
憍慢
(憍舉喬切恣也慢莫安切倨也)。
鴟
(抽知切鳶屬)。
鯁
(古杏切咽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鈔會本第十四之四 滅四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 譯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述
若具最勝智方便則住勇猛無上道若住勇猛無上道則能摧殄諸魔力。
若能摧殄諸魔力則能超出四魔境若能超出四魔境則得至于不退地。
若得至于不退地則得無生深法忍若得無生深法忍則為諸佛所授記。
七若具最勝下三頌明第八地略辨六義一道勝謂無功用道故云勇猛無上二力勝謂智力摧魔三用勝謂超四魔境舍分假故無蘊魔無舍命故無死魔惑不現(xiàn)行故超煩惱魔覺佛十力故超天魔四位勝不動地故云不退也五行勝謂得無生忍六因勝謂此位中當大授記位也。
若為諸佛所授記則一切佛現(xiàn)其前若一切佛現(xiàn)其前則了神通深密用。
若了神通深密用則為諸佛所憶念若為諸佛所憶念則以佛德自莊嚴。
八二頌明第九地作大法師略辨四義一諸佛加持名佛現(xiàn)前二解了諸佛深密之法三佛憶念增其慧力四佛德自嚴為眾說法。
若以佛德自莊嚴則獲妙福端嚴身若獲妙福端嚴身則身晃耀如金山。
若身晃耀如金山則相莊嚴三十二若相莊嚴三十二則具隨好為嚴飾。
若具隨好為嚴飾則身光明無限量若身光明無限量則不思議光莊嚴。
九若以佛德下十九頌明第十地位分五初八頌三業(yè)殊勝德初五身業(yè)于中前三頌明身體德殊勝。
若不思議光莊嚴其光則出諸蓮華其光若出諸蓮華則無量佛坐華上。
示現(xiàn)十方靡不遍悉能調(diào)伏諸眾生若能如是調(diào)眾生則現(xiàn)無量神通力。
后二頌明身業(yè)大用。
若現(xiàn)無量神通力則住不可思議土演說不可思議法令不思議眾歡喜。
次演說一頌語業(yè)勝說法益生。
若說不可思議法令不思議眾歡喜則以智慧辯才力隨眾生心而化誘。
若以智慧辯才力隨眾生心而化誘則以智慧為先導身語意業(yè)恒無失。
后二頌意業(yè)勝智先導故。
若以智慧為先導身語意業(yè)恒無失則其愿力得自在普隨諸趣而現(xiàn)身。
若其愿力得自在普隨諸趣而現(xiàn)身則能為眾說法時音聲隨類難思議。
若能為眾說法時音聲隨類難思議則于一切眾生心一念悉知無有余。
若于一切眾生心一念悉知無有余則知煩惱無所起永不沒溺于生死。
二若以智慧為先下四頌明三業(yè)廣大功三輪攝生德初一頌身業(yè)次一語業(yè)后二意業(yè)。
若知煩惱無所起永不沒溺于生死則獲功德法性身以法威力現(xiàn)世間。
若獲功德法性身以法威力現(xiàn)世間則獲十地十自在修行諸度勝解脫。
三若知煩惱下二頌辨得法結(jié)位。
若得十地十自在修行諸度勝解脫則獲灌頂大神通住于最勝諸三昧。
若獲灌頂大神通住于最勝諸三昧則于十方諸佛所應(yīng)受灌頂而升位。
若于十方諸佛所應(yīng)受灌頂而升位則蒙十方一切佛手以甘露灌其頂。
四若得十地下三頌明三昧分大盡分受位分并顯可知。
若蒙十方一切佛手以甘露灌其頂則身充遍如虛空安住不動滿十方。
若身充遍如虛空安住不動滿十方則彼所行無與等諸天世人莫能知。
五若蒙下二頌明大用難測亦是釋名分事也謂以法智云含眾德水能蔽如空粗重故又若蒙下二頌亦是進入佛地也。
菩薩勤修大悲行愿度一切無不果見聞聽受若供養(yǎng)靡不皆令獲安樂。
彼諸大士威神力法眼常全無缺減十善妙行等諸道無上勝寶皆令現(xiàn)。
第三菩薩勤修下三頌結(jié)嘆其德初二法說后一喻況前中賢首云初二句悲愿內(nèi)滿謂菩薩勤修等者結(jié)前若字下義無不果者結(jié)前則字下義以若有彼則有此非是前后鉤鎖相因唯是本位信中有此則有彼同時具有而說有前后是故信門具足一切行位之相然行雖無量皆以悲愿為首故就此結(jié)之次二句明此悲愿益物不空次一頌結(jié)前所具行位初句舉人標法威神即信為能具之由次句結(jié)能證智眼證如如永常故次句結(jié)所證道十善舉二地行等取余地及余位余道謂教證等勝寶皆現(xiàn)(以若有彼等者揀濫明此是圓融義才得一位即得諸位如十味香才燒一丸如小芥子十氣齊??若有聞香十味齊聞若得沉氣時則得檀氣若得酥合則得龍腦等十味丸藥服者齊得亦準此知非如鉤鎖由得于前方能得后非如涉路若行一里則得二里若行二里則進三里故此位中不存位名或開或合正在于此思之思之)。
譬如大海金剛聚以彼威力生眾寶無減無增亦無盡菩薩功德聚亦然。
后一頌喻況唯喻后偈初句及威力喻前初句信體堅固以喻金剛并居智海之內(nèi)以信威力能生所生眾寶即喻前第三句行位第三句喻前法眼常全。
或有剎土無有佛于彼示現(xiàn)成正覺或有國土不知法于彼為說妙法藏。
無有分別無功用于一念頃遍十方如月光影靡不周無量方便化群生。
于彼十方世界中念念示現(xiàn)成佛道轉(zhuǎn)正法輪入寂滅乃至舍利廣分布。
第四或有剎土下二百三頌明無方大用分彼能無邊大用者由普賢德遍一切時處法界無限故略辨十門三昧業(yè)用一圓明海印三昧門二華嚴妙行三昧門三因陁羅網(wǎng)三昧門四手出廣供三昧門五現(xiàn)諸法門三昧門六四攝攝生三昧門七俯同世間三昧門八毛光照益三昧門九主伴嚴麗三昧門十寂用無涯三昧門以無不定心故皆云三昧作用不同略辨十種又初門依體起用末后明用不異體中間并顯妙用自在又十三昧皆具此三(略朝十門等者然還源觀立一體二用三遍四德五止六觀亦不出此言一體者即自性清凈圓明體即通為十定之體言二用者一海印森羅常什用即此第一三昧二法界圓明自在用即華嚴三昧言三遍者一一塵普周法界遍二一塵出生無盡遍三一塵含容空有遍此三并是因陀羅網(wǎng)三昧門言四德者一隨緣妙用無方德二威儀住持有則德三柔和質(zhì)直攝生德四普代眾生受苦德即次下第六三昧門言五止者一照法清虛離緣止二觀人寂怕絕欲止三性起繁興法爾止四錠光顯現(xiàn)無念止五事理玄通非相止言六觀者一攝境歸心真空觀二從心現(xiàn)境妙有觀三心境秘密圓融觀四智身影現(xiàn)眾緣觀五多身入一鏡像觀六主伴互現(xiàn)帝網(wǎng)觀上之止觀并是寂用無涯三昧門故此十門無不收矣廣釋一體六觀等具如還源觀辨)今初六頌明海印三昧文分為二前五別明業(yè)用周遍后一總結(jié)大用所依前中三初三佛事次一三乘后一類余總顯十法界之化也前中初一總明現(xiàn)佛說法次一體用自在初句揀非二義一念無分別二動無功用下三句顯正二義謂無念之念一念遍于十方無功之功多門攝于群品月喻四義準法可知。
或現(xiàn)聲聞獨覺道或現(xiàn)成佛普莊嚴如是開闡三乘教廣度眾生無量劫。
二一頌辯三乘。
或現(xiàn)童男童女形天龍及以阿修羅乃至摩睺羅伽等隨其所樂悉令見。
三有一頌類余。
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yè)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xiàn)海印三昧威神力。
后一結(jié)用所依海印之義昔雖略解未盡其源今以十義釋之以表無盡之用下經(jīng)云如凈水中四兵像乃至莫不皆于水中現(xiàn)又云海有希奇殊特法能為一切平等印眾生寶物及川流普悉包容無所拒故大集十四云如閻浮提一切眾生身及余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名大海為印菩薩亦爾得大海印三昧已能分別見一切眾生心行于一切法門皆得慧明是為菩薩得海印三昧見一切眾生心行所趣然此經(jīng)文多同出現(xiàn)但出現(xiàn)現(xiàn)于四天下像又約佛菩提大集唯閻浮約菩薩所得然皆見心所趣等了根器也此文所現(xiàn)形類應(yīng)根器也二文互舉皆是所現(xiàn)菩薩定心以為能現(xiàn)(下經(jīng)云下第二總明即引當經(jīng)及于他經(jīng)以示能現(xiàn)所現(xiàn)海印之相言乃至莫不皆于水中現(xiàn)者其中間云各各別異無交雜劍?弧矢類甚多鎧胄車輿非一種隨其所有相差別莫不皆于水中現(xiàn)而水本自無分別菩薩三昧亦如是即第十五經(jīng)又云海有希奇等者即此卷中下合云無盡禪定解脫者為平等印亦如是福德智慧諸妙行一切普修無猒足大集十四下?文分二先正引后解釋前中即虛空藏菩薩品頭有一善男子言此中亦爾彼云亦復如是余皆全同然此經(jīng)文下解釋此即此上大集也出現(xiàn)四天下像等者文云佛子譬如大海普能印現(xiàn)四天下中一切眾生色相形像是故共說以為大海諸佛菩提亦復如是普現(xiàn)一切眾生心念根性欲樂而無所現(xiàn)是故說名諸佛菩提下偈文云如海印現(xiàn)眾生心以此說名為大海菩提普印諸心行是故說名為正覺)。
言十義者一無心能現(xiàn)義經(jīng)云無有功用無分別故二現(xiàn)無所現(xiàn)義經(jīng)云如光影故出現(xiàn)品云普現(xiàn)一切眾生心念根性欲樂而無所現(xiàn)故三能現(xiàn)與所現(xiàn)非一義四非異義經(jīng)云大海能現(xiàn)能所異故非一水外求像不可得故非異顯此定心與所現(xiàn)法即性之相能所宛然即相之性物我無二五無去來義水不上取物不下就而能顯現(xiàn)三昧之心亦爾現(xiàn)萬法于自心彼亦不來羅身云于法界未曾暫去上之五義與鏡喻大同六廣大義經(jīng)云遍十方故普悉包容無所拒故明三昧心周于法界則眾生色心皆定心中物用周法界亦不離此心七普現(xiàn)義經(jīng)云一切皆能現(xiàn)故出現(xiàn)云菩提普印諸心行故此與廣大異者此約所現(xiàn)不揀巨細彼約能現(xiàn)其量普周又此約所現(xiàn)無類不現(xiàn)彼約能現(xiàn)無行不修八頓現(xiàn)義經(jīng)云一念現(xiàn)故謂無前后如印頓成九,F(xiàn)義非如明鏡有現(xiàn)不現(xiàn)時十非現(xiàn)現(xiàn)義非如明鏡對至方現(xiàn)經(jīng)云現(xiàn)于四天下像故四兵羅空對而可現(xiàn)四天之像不對而現(xiàn)故云非現(xiàn)現(xiàn)也以不待對是故,F(xiàn)該三際也具上十義故稱海印諸佛窮究菩薩相似(經(jīng)云遍十方者即是今經(jīng)于一念頃遍十方也普悉包含無所拒者即指上引十義所引皆上總中所引之經(jīng)及出現(xiàn)品文多易了但第十云以不待對是故常現(xiàn)者此以第十釋成第九即為揀異由十成九故云釋成而九豎論十是橫說故為揀也)問仁王三賢都無八相之文初地方云方生百三千一時成正覺此之八相豈在信門答即上所引大集亦云灌頂住菩薩得佛神力若菩薩成就如是等法能于無佛世界示現(xiàn)八相乃至廣說彼說住終若占察經(jīng)漸次作佛略有四種何等謂四一者信滿法故作佛所謂依種性地決定信諸法不生不滅清凈平等無可愿求故二解滿作佛三證滿作佛謂凈心地四一切功德行滿作佛依究竟菩薩地起信依此說信成就發(fā)心能八相作佛文據(jù)昭然況圓融門中不依位次寄終教說信滿即能因果無礙以因門取常是菩薩以果門取即恒是佛或雙存俱泯自在難思又此化現(xiàn)非唯一位依一類界而能具攝一切地位遍于時處故云念念遍十方也(問仁王三賢下問也即上卷菩薩教化品經(jīng)云若菩薩住百佛國土中作閻浮提王王四天下修百法明門二諦平等心化一切眾生下偈云善覺菩薩四天下雙照二諦平等道權(quán)化眾生游百國始登一乘無相道釋曰此前更無成佛之文答即上所引下第二答中有三初指前引答謂上引大集灌頂即第十住故云住終則初賢已得八相何得偏引仁王三賢無文若占察經(jīng)下次引別文答謂占察經(jīng)作佛有四初是信滿正與今文相當余三因便故來耳二解滿作佛即同前大集灌頂受位三證滿者初證名證滿故云凈心地即初地故四究竟菩薩地即第十地后故起信云菩薩地盡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是也起信依此下上正引經(jīng)此方引論用信成就??心即第一信滿位論云菩薩??是心故則得少分見于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愿力能現(xiàn)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zhuǎn)法輪入涅盤即八相之文也況圓融門等者三況出圓義也則上所引尚是行布以四位成佛深淺不同故今初即具后故是圓融今約信滿猶寄終教說耳因果無礙下通伏難謂有難云若初即后應(yīng)壞因果故故為此通明其無礙正在因時即有果果中有因隨門不同名因名果體無前后故得圓融雙存則亦因亦果俱泯則果海離言又此化現(xiàn)非唯等者重揀前文以圓融非唯一位則顯具一切地位非依一類界則顯遍于時處也)。
第一海印三昧竟。
嚴凈不可思議剎供養(yǎng)一切諸如來放大光明無有邊度脫眾生亦無限。
智慧自在不思議說法言辭無有礙施戒忍進及禪定智慧方便神通等。
如是一切皆自在以佛華嚴三昧力。
第二嚴凈下華嚴三昧文有十句略辨七行前六句各一行七八是十度行九結(jié)上自在十總結(jié)所依萬行如華嚴法身故余如別說(萬行等者遺忘集說略有十觀一攝相歸真觀二相盡證實觀三相實無礙觀四隨相攝生觀五緣起相??觀六微細容攝觀七一多相即觀八帝網(wǎng)重重觀九主伴圓融觀十果海平等觀然此十觀融四法界初二理法界始終不異三即事理無礙法界四即事法界次五即事事無礙法界五即一多相容不同門六即微細相容安立門七即諸法相即自在門八即因陀羅網(wǎng)境界門九即主伴圓融具德門其第十觀果海絕言通為前四之極則四法界十種玄門皆約因分然此十觀略[(冰-水+〡)*ㄆ]萬類不異玄中故指在余又釋題中廣顯華嚴義竟又還源觀釋云廣修萬行稱實成德普周法界而證菩提如華有結(jié)實之用行有感果之能今則托事表彰所以舉華為喻嚴者行成克果契理稱真性相兩亡能所俱絕顯煥炳著故名嚴也良以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何有飾真之行不從真起斯則真該妄末行無不修妄徹真源相無不寂故曰法界自在圓明無礙用為華嚴三昧也若更總釋總以萬行嚴于法界成于法身為華嚴也行有行布圓融成佛亦有十身總別別如普眼長者以十波羅蜜嚴成十身融如八地一念之中十度圓修成佛之時十身無礙故曰華嚴余如題中)。
第二華嚴三昧竟。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第十二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第八十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第七十九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第七十八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第七十七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第七十六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第七十五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第七十四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第七十三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第七十二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第七十一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第七十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第六十九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第六十八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第六十七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第六十六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第六十五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第六十四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第六十三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第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