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般若凈土中道實相菩提論
- 觀經(jīng)四帖疏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毗婆尸佛經(jīng)
- 普賢菩薩行愿品白話解釋
- 凈土修學(xué)導(dǎo)引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原文
- 《百喻經(jīng)》原文
- 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
- 《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原文
- 凈土探微
- 彌勒凈土論【松本文三郎 著】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慈悲道場懺法
- 大乘無上續(xù)論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佛說七佛經(jīng)
- 大般涅槃經(jīng)全文
- 佛般泥洹經(jīng)原文【西晉 白法祖譯】
- 般泥洹經(jīng)
- 中阿含經(jīng)
- 佛說千佛因緣經(jīng)
- 《賢劫經(jīng)》原文
- 安樂集
- 歧路指歸
- 清蓮飄香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凈土風(fēng)光
-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 了然法師:入香光室
- 思?xì)w集
- 導(dǎo)歸凈土
- 印光大師文鈔
- 李濟(jì)華居士遺集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
- 《悲華經(jīng)》原文
凈宗教旨
凈宗教旨
第一章 開宗立教
凡諸宗祖師,多依佛經(jīng)而開宗:如「天臺宗」依《法華經(jīng)》而開,「華嚴(yán)宗」依《華嚴(yán)經(jīng)》而開,謂之「依教分宗」也。開宗既定,則以其宗義判一切經(jīng)。如華嚴(yán)立「五教」,以攝一代經(jīng),天臺立「四教」,以攝一代經(jīng)等。謂之「依宗別教」也。今「凈土門」,依《大經(jīng)》以開宗,立「二雙四重」,以判一代經(jīng)。
初「辨開宗義」者,《教卷》曰:
大無量壽經(jīng) 真實之教
凈土真宗
是即「依教分宗」也。
問曰:凈宗以三經(jīng)為所依,今單舉《大經(jīng)》,何也?
答曰:《觀》《小》二經(jīng),顯文帶方便故,不可為正依也!洞蠼(jīng)》唯顯真實故,以為正依也。凡凈宗有三愿三經(jīng)真假之義。曰:四十八愿中,第十九愿是諸行往生,而唯自力也!队^經(jīng)》所說,定散二善,皆攝此中,謂之凈土「要門」也。第二十愿,廢諸行而立念佛一行,故謂之「真門」,然未免自力心,《小經(jīng)》所說是也。稱此二愿,為方便假門,未得真實報土之證果故。至第十八愿,則三信十念,離自力心。一念相應(yīng)后,立入正定聚,必至滅度故,名橫超他力「弘愿」,《大經(jīng)》所說是也 ;故「唯依此經(jīng)以開宗」也。彌陀既有此三愿,故釋尊亦說三經(jīng)以應(yīng)之也。此義亦是「依宗別教」。
(真實) 三 愿 三經(jīng) 三 門
真──第十八愿─大經(jīng)─他力─信心往生─乃至十念─弘愿門
第十九愿-觀經(jīng)-自力-諸行往生-定散二善-要 門 假
(方便) 第二十愿-小經(jīng)-自力-念佛往生-專持名號-真 門
次「辨立教」者,凡三朝七祖之判教,雖有同異,皆對圣道,而立凈土焉。今廣通圣凈二門,判其漸頓,而立「二雙四重」之判教。故《愚禿鈔》云:
就頓教:復(fù)有二教二超。
二教者:
一難行圣道之實教也:所謂佛心、真言、法華、華嚴(yán)等之教也。
二易行凈土本愿真實之教:《無量壽經(jīng)》等也。
二超者:
一豎超:即身是佛、即身成佛等之證果也。
二橫超:選擇本愿,真實報土、即得往生也。
就漸教:復(fù)有二教二出。
二教者:
二易行道:凈土要門,《觀無量壽佛經(jīng)》之意,定散、三福、九品之教也。
二出者:
一豎出:圣道歷劫修行之證也。
二橫出:凈土胎宮、邊地、懈慢之往生也。
小乘······緣覺教、聲聞教
一 豎出···難行道-圣道門-權(quán)大乘教(法相宗、三論宗等歷劫修行之教)
代 漸教
教 橫出···易行道-凈土門-觀無量壽經(jīng)、阿彌陀經(jīng)(第十九、二十愿胎宮、邊地、懈慢之往生)
大乘
豎超···難行道-圣道門-實大乘教(天臺、華嚴(yán)、禪、密等即身成佛之教)
頓教
橫超···易行道-凈土門-無量壽經(jīng)(第十八愿、真實報土、即得往生)
(編者附圖表):
聲聞教
小乘
緣覺教
圣道門、難行道、自力、豎
豎超、頓教-華、天、禪、密(即身成佛之教)
大乘
橫出、漸教-第十九、二十愿(往生化土)
凈土門、易行道、他力、橫
橫超、頓教-第十八愿(往生報土)
此即「二雙四重」之判教也。難行易行「二雙」也,豎超橫超豎出橫出「四重」也。文中曰頓漸、曰難易、曰圣凈,是一括七祖之判教,更加四重也!笝M豎」者:「橫」者他力也,「豎」者自力也,「出」者歷階次也,「超」者不歷階次也。
「即身成佛」者:圣道之豎超也,無階次故。
「即得往生」者:凈土之橫超也,生即無生故。
「歷劫修行」者:圣道之豎出也,必歷五十二位故。
「化土往生」者:凈土之橫出也,從化入報有年處故。
此二超二出,皆就相對門二而論耳。若就絕對門而論之,則十方佛土中,唯有本愿一乘。故謂頓中之頓,圓中之圓,乘中之一乘也。
法照大師曰:
念佛成佛是真宗
善導(dǎo)大師曰:
真宗難遇
本愿之真假,凈土之報化,安心之自力他力等,幾多法門,皆悉因此一字而起。實凈宗念佛之指南,報土往生之捷徑,于是乎了然。
第二章 三經(jīng)大綱
《佛說無量壽經(jīng)》二卷,《佛說觀無量壽經(jīng)》一卷,《佛說阿彌陀經(jīng)》一卷,是謂「凈土三部經(jīng)」也!羔屪鸪鍪乐緫选,實在此三經(jīng)。何以得知?《大經(jīng)》言:「如來所以興出于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队^經(jīng)》言:「五障女人,現(xiàn)身見佛,獲無生忍。五逆惡人,臨終念佛,即得往生。五障五逆之往生,何啻二乘開會之比乎。」《小經(jīng)》言:「我見是利,故說此言」。由此,末法萬年后,諸經(jīng)滅盡,特留此經(jīng);驍R靈山法華之會座,以說此經(jīng)。如來隨自意,不待他問,自說此經(jīng),其為本懷也炳焉。今準(zhǔn)覺如上人意,提其綱要,曰:「《大經(jīng)》說『法之真實』,《觀經(jīng)》明『機(jī)之真實』,《小經(jīng)》合說『機(jī)法之真實』。法如藥也,機(jī)如病也,機(jī)法合說,如藥與病人也。三經(jīng)之說,所主雖異,其要不過明念佛往生之機(jī)法也!
初《大經(jīng)》明「法之真實」者:其上卷明彌陀成佛之因果,下卷明眾生往生之因果。
彌陀成佛之因果:法藏菩薩因位時,在世自在王佛所,建立四十八愿,一一誓愿,皆為眾生。分有三類:曰:「攝凈土之愿」,第三十一國土清凈之愿等是也。曰「攝法身之愿」,第十二光明無量,第十三壽命無量愿等是也。曰「攝眾生之愿」,第十八念佛往生愿等是也。雖有三不同,其意唯「招喚眾生,而欲使乘愿船」而已。故稱「第十八愿」為「王本愿」也。《大經(jīng)》言:
設(shè)我得佛 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 欲生我國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此文意謂:
若我成佛 十方眾生 聞我名號 信心歡喜 乃至十聲
若不生者 誓不成佛
夫彌陀之正覺,為眾生而成;眾生之往生,由佛愿而成。佛愿不成,則眾生何因得往生?眾生不往生,則彌陀何必要正覺乎。是「正覺」之與「往生」,相待而成。故彌陀自賭其正覺,以起誓曰:「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此即大悲攝化之本意,在此一愿。此愿名「選擇本愿」,于諸行中「選取名號」一法也。又名「念佛往生愿」,又名「本愿三心愿」。以「信行不離」,舉一全收故。信行之義,至下可知。已立此誓愿,豈可無行業(yè),于是永劫之間,苦修萬行,積善累德,欲令諸眾生,功德成就。猶如慈父積金,以遺子孫。一舉一動,悉為子孫。莊嚴(yán)凈土為眾生也,成就名號為眾生也,光明無量,壽命無量,亦皆為引攝眾生,拔苦與樂也。《大經(jīng)》言:
法藏菩薩,今已成佛,現(xiàn)在西方,去此十萬億剎,其佛世界,名曰安樂。
又言:
光明遍照 十方世界 念佛眾生 攝取不舍
是謂彌陀成佛之因果也。
眾生往生之因果:《大經(jīng)》下卷言:
諸有眾生 聞其名號 信心歡喜 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 愿生彼國 即得往生 住不退轉(zhuǎn)
此即「本愿成就」之相,而凈宗之心要也。初六句眾生往生之因也,次二句其果也,聞名信喜之一念,頓入不退位。平生之時,在彼攝取中。令舍五惡,令持五善,命終之后,必到彼岸,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是謂眾生往生之因果也。
上下之說,雖有二種因果,其要唯在「本愿名號」之一法,是謂「法之真實」矣。
次《觀經(jīng)》說「機(jī)之真實」者,曰:「阿阇世」殺父害母之賊子也,「韋提希」五障三從之癡女也,若無此賊子癡女,則何緣得說如來大悲耶。又如下三品,十惡五逆之罪人也。若無此「惡逆之機(jī)」,亦何因而得顯念佛之大利耶。
法然上人曰:「為極惡最下之人,說極善最上之法。例如彼無明淵源之病,非中道府藏之藥,則不能治也!菇翊宋迥,重病之淵源也;此念佛即靈藥之府藏也。無此藥,則孰能治此重病耶。
《觀經(jīng)》「下品下生」言:
或有眾生,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yè)故,應(yīng)墮惡道,經(jīng)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斯愚人,臨命終時,愚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應(yīng)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經(jīng)文懇到,惡人往生之情態(tài),如目睹之。于中「具足十念」之念佛,即知《大經(jīng)》第十八愿之「十念」也。彼此相照,機(jī)法之真實益明。凡《觀經(jīng)》之說,定善十三觀,自近及遠(yuǎn),如步步入凈土。日想水想冰想,此是界中相似可見之境相也。琉璃地乃至寶樓觀,是彼國無漏境相也。而后花座觀,而后像觀,真身觀,漸入佳境,遂作得生想。然而此觀,息慮凝心,非上根定機(jī),則不能堪也。又散善九品之機(jī),自高就卑,如水之赴下流。其上中六品,猶能廢惡修善。如下三品,則十惡五逆,曾無一善,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zhuǎn),無有出離之緣。但其臨終稱名,頓滅多劫之罪,得往生彼國。善導(dǎo)大師曰:
此經(jīng)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愿,則意在一向?qū)7Q,彌陀佛名。
法然上人曰:
定散為廢而說,念佛為立而說。
是就法而論也。若就機(jī)而論,則當(dāng)謂「定散諸機(jī),為廢而說;下三品機(jī),為立而說」。此即極重惡人,無他方便之惡機(jī),而本愿正所被之實機(jī)也。是謂「機(jī)之真實」,可知。
次《小經(jīng)》合說「機(jī)法之真實」者,此經(jīng)中不說定散之諸行諸機(jī),唯說念佛之一法一機(jī)故。
《小經(jīng)》言: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又言:
聞?wù)f阿彌陀佛,執(zhí)持名號,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即得往生。
此名號一法,即《大經(jīng)》本愿念佛也,是即法之真實也。
《小經(jīng)》言:
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為諸眾生,說是難信之法。
此五濁眾生,即《觀經(jīng)》下三品之惡機(jī)也。此經(jīng)「合說機(jī)法」,可知。
善導(dǎo)大師曰:
五濁增時多疑謗 道俗相嫌不用聞
是亦并舉機(jī)法,而垂范于后世也。
「三經(jīng)大綱」,略如此。然本宗就三經(jīng):有「三愿、三機(jī)、三往生」之判釋。又就《觀》《小》二經(jīng),有「隱顯」二義,恐煩不述。此章只就「三經(jīng)一致門」之綱要而論。
(編者附圖表):
三 愿 三經(jīng) 三 機(jī) 三往生 三 藏 三 門
真──第十八愿─大經(jīng)─正定聚之機(jī)─難思議往生 福智藏─弘愿門 第十九愿-觀經(jīng)-邪定聚之機(jī)-雙樹林下往生-福德藏-要 門
假
第二十愿-小經(jīng)-不定聚之機(jī)-難思往生 功德藏-真 門
定善 ───────────────── 十三觀
上 三 品──行福 ───────
觀 經(jīng) 上品 方便
戒福 ────────
散善 中 中品 三福
下品─世福 ────────
顯(萬行隨一)
下 三 品──念佛
隱(非定非散) ──────真實
大經(jīng) ┈┈┈┈┈┈他力念佛往生(第十八愿意)真實
顯說┈┈┈自力諸行往生(第十九愿意)方便 一致門
三 經(jīng) 觀經(jīng)
隱彰┈┈┈他力念佛往生(第十八愿意)真實
顯說┈┈┈自力念佛往生(第二十愿意)方便 差別門
小經(jīng)
隱彰┈┈┈他力念佛往生(第十八愿意)真實
第三章 七祖要領(lǐng)
凈宗以三國七高僧為相承也。印度有二祖:曰龍樹菩薩(西元二-三世紀(jì)),天親菩薩(西元四-五世紀(jì))。中國有三祖:曰曇鸞大師(476-542),道綽禪師(562-645),善導(dǎo)大師(613-681)。日本有二祖:曰源信大師(942-1017),法然上人(1133-1212)是也。凡凈宗安心血脈,佛世尊傳諸龍樹,祖祖相承,心心相續(xù),以至今日,無有毫差!楞伽經(jīng)》曰:
未來世,當(dāng)有南天竺比丘,厥號龍樹,能破有無宗,顯我大乘,得歡喜地,往生安養(yǎng)國。
第一祖「龍樹菩薩」:出世于佛滅七百年,盛唱大乘。撰《智度》《十住》等論,以勸往生凈土。
第二祖「天親菩薩」:佛滅九百年,誕于北天竺。兄曰無著,弟曰獅子覺。三子出家,同唱大乘。天親號千部論主,撰《凈土論》,以通申三部經(jīng)。
第三祖「曇鸞大師」:北魏雁門人,神宇高遠(yuǎn),機(jī)變無方。曾至汾州秦陵,上望青霄,忽見天門洞開,六欲階位,上下重復(fù),歷然齊睹。其他神異極多。永安三年,見菩提留支于洛陽永寧寺,授以凈土《觀經(jīng)》,乃焚其所赍仙經(jīng),深歸念佛。后撰《贊彌陀偈》,以續(xù)龍樹正軌。制《凈土論注》,傳天親精粹。二菩薩之法脈,于是大興矣。
第四祖「道綽禪師」:并州汾水人,恒居石壁谷玄中寺,此寺是齊時曇鸞大師所建立。師承鸞師凈土諸業(yè),講無量壽將二百遍。著《安樂集》二卷,統(tǒng)談龍樹、天親。貞觀二年,四月八日,師知命將盡,通告事相,聞而赴者滿山寺。咸見鸞大師在七寶船上,告師曰:「汝凈土堂成。但余業(yè)未盡耳。」并見化佛住空,天花下散。其他瑞相,不可殫紀(jì)。
第五祖「善導(dǎo)大師」:在綽禪師門,盛張凈業(yè)。稱佛則化佛從其口而出,誦經(jīng)則光明滿其室,其所著《觀經(jīng)疏》、《觀念法門》、《法事贊》、《往生禮贊》、《般舟贊》,稱「五部九卷」,皆是凈業(yè)龜鑒。《觀經(jīng)疏》「散善義」跋文曰:
某今欲出此觀經(jīng)要義,楷定古今,若稱三世諸佛、釋迦佛、阿彌陀佛等大悲愿意者,愿于夢中,得見如上,所愿一切諸相。于佛像前結(jié)愿已,曰別誦阿彌陀經(jīng)三遍,念阿彌陀佛三萬遍,至心發(fā)愿。即于當(dāng)夜,見西方空中,如上諸相境界,悉皆顯現(xiàn)。自此以后,每夜夢中,常有一僧而來,指授玄義科文,既了不復(fù)見。
是即舉世所以此疏為「彌陀直說」也。唐高宗尊師之德,謚號「光明大師」。
第六祖日本「源信大師」:和州葛木人,上睿峰事慈惠。天性聰明,通達(dá)教觀。天祿中,屏居橫川,著《往生要集》、《一乘要訣》等,七十余部一百五十卷。曾夢西天馬鳴、龍樹摩頂贊嘆,傳教大師合掌告曰:「我山教法,今屬汝焉」。寬和二年,寄贈《往生要集》與宋朝周文德,文德赍歸,詣天臺國清寺。附入既畢,爰緇素隨喜,貴賤歸依,結(jié)緣男女弟子,五百余人。各發(fā)虔心,投舍凈財,施入于國清寺。忽?造五十間廊屋,彩畫柱壁,莊嚴(yán)內(nèi)外。供養(yǎng)禮拜,瞻仰慶贊。后一日示疾,麾去門人,唯留上足慶祐。曰:「今二天童下來曰:『慈氏天尊,遣我二人,為師迎接,數(shù)萬天子,同來翼從』。我謂二童曰:『兜率之生,彌勒之謁,固所喜也。然我平日有愿,欲覲彌陀,往安養(yǎng)之后,必詣兜率,為我啟慈尊。』二童升去。須臾觀音菩薩,來促樂國之行。素愿不誤,汝其知焉!箲c祐聞已,流涕隨喜。師便結(jié)定印,端坐遷化。寬仁元年六月十日,春秋七十有六。時天樂響空,異香滿院,四山草木,皆自西靡。趙宋皇帝,聞和尚道譽(yù),建塔廟置影像,燒香禮贊云。
第七祖日本「法然上人」:作州稻岡人,長承二年,四月七日生。頭圩而棱,眼黃而光。在睿山從源光,又就黑谷?,上人時閱《往生要集》,于是慕凈教,思過半矣。及見善導(dǎo)大師《觀經(jīng)疏》,大喜。遂廢所習(xí),專稱佛名。承安四年,移洛東吉水,盛說專念法及圓頓大戒,都下靡然。高倉帝特加禮敬,詔入宮中,受菩薩戒。相國兼實藤公,請第問凈土法。上人述《選擇本愿念佛集》進(jìn)之。后白河上皇,詔山門三井碩德,講《往生要集》,上人列講次,敕寫其真,置于蓮花王院寶藏。上人夢高僧乘紫云來,黑褊衫,金裙子。威嚴(yán)告曰:「我善導(dǎo)也,感汝稱名念佛,特來證明焉!挂畛嫻こ伺_圖之,于今展轉(zhuǎn)摸寫焉。藤相國就于月輪墅請凈教,上人出,相國隨后拜之,謂左右曰:上人頂上,涌金色圓光,汝等見之乎。建歷元年正月,于大谷寺染疾,謂弟子曰:「我十余年,觀視極樂相,及佛菩薩真身,今又來現(xiàn)。」二十五日停午,披慈覺大師僧伽梨,頭北面西,誦「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之偈,如睡而寂。享年八十,元祿十年春,敕謚「圓光大師」。
《正信偈》曰:
印度西天之論家 中夏日域之高僧
顯大圣興世正意 明如來本誓應(yīng)機(jī)
是即明三國七祖弘教利生之本心也。七祖法脈相承概如此。今將舉七祖要領(lǐng),略有二門:一者「教相門」,二者「安心門」。
初「教相門」者:凡諸宗必有「教相判釋」,如「唯識宗」立三時教,有、空、中,以判一代圣教!溉A嚴(yán)宗」立五教,小、始、終、頓、圓。「天臺宗」立四教,藏、通、別、圓!刚嫜宰凇沽⒍:顯、密。今我七祖亦各有判教,分為三對:曰難行易行,曰圣道凈土、曰漸教頓教。立言有異,其意全一,如下明。
第一祖龍樹菩薩立「難行道、易行道」,以判一代教。《十住毗婆娑論》曰: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jìn),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地。
是以六度萬行為「難行」,以念佛為「易行」也。
第二祖天親菩薩《凈土論》曰:
菩薩如是修五門行,自利利他。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言「速得」者:即示易行道,疾至阿惟越地同意也。難行道者,久乃可得,非速得故。舉易行道,以影顯難行道,其意同初祖,可知。
第三祖曇鸞大師《凈土論注》曰:
「難行道」者:于五濁之世,于無佛之時,求阿毗跋致為難。乃至唯是自力無他力持故,譬如陸路步行則苦。
「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愿生凈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凈土,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初祖二道之判釋,至此益明矣。
第四祖道綽禪師更立「圣道」、「凈土」二門,以判一代教!栋矘芳吩:
良由二種勝法,以排生死。一謂「圣道」,二謂往生「凈土」。
其圣道一種,今時難證:一由去大圣遙遠(yuǎn),二由理深解微。當(dāng)今末法,現(xiàn)是五濁惡世,唯有凈土一門,可通入路。
法然上人釋此文曰:「難行道者即是圣道門也,易行道者即是凈土門也。難行易行、圣道凈土,其言雖異,其意是同。」
第五祖善導(dǎo)大師更立「頓漸二教」!缎x分》云:
今此觀經(jīng),菩薩藏收,頓教攝。
《般舟贊》云:
瓔珞經(jīng)中說漸教 萬劫修功證不退
觀經(jīng)彌陀經(jīng)等說 即是頓教菩提藏
此意以圣道門為漸教,以凈土門為頓教,是亦難行易行之二道也。善導(dǎo)大師復(fù)別于凈土門中有細(xì)判,曰釋迦教要門,彌陀教弘愿。此義甚深,如別記。
第六祖源信和尚《往生要集》云:
往生極樂之教行,濁世末代之目足也。道俗貴賤,誰不歸者。但顯密教法,其文非一。事理業(yè)因,其行惟多。利智精進(jìn)之人未為難,如予頑魯之者豈敢矣。是故依念佛一門,聊集經(jīng)論要文,披之修之,易覺易行。
此文中顯密教法者,圣道難行也;念佛是凈土易行也,可知。
第七祖法然上人《選擇集》〈教相章〉(注:亦稱〈二門章〉),完全依據(jù)道綽禪師之意,明「圣凈二門」之教相。且云:
須棄圣道歸于凈土,例如彼曇鸞法師,舍四論講說,一向歸凈土。道綽禪師,擱涅槃廣業(yè),偏求西方行。上古賢哲,猶以如此,末代愚魯,寧不遵之哉。
師資相承之旨趣,率如是矣。七祖之判教,立名雖異,其義全同。凈宗二雙四重之教判,亦源于此,可知。
次「安心門」者,安者:安置也,安著也。心之所止住也,如鳥之止丘隅,知止而有定。決定深信,猶如金剛,謂之真實信心也。凡夫亂想,豈可有此真心乎。竅求其本,彌陀推其赤心,置諸我腹中,我亦以彌陀之心為心,信樂受持,毫無私心,是謂他力信心也!洞蠼(jīng)》言: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三信);《觀經(jīng)》言:至誠心、深心、回向發(fā)愿心(三心);《小經(jīng)》言一心。三經(jīng)之名似異,而其實唯一他力真實信心也。三朝七高僧,心心相承,無有異見,如一器之水移一器,一燈之火傳一燈。東西古今,其揆一也。
第一祖龍樹菩薩曰:
若人種善根 疑則花不開 信心清凈者 花開即見佛
此中「種善根」者:稱名號也,名號是無上功德田故;「信心清凈」者:即弘愿信心也。若雖稱名,無此信心,則名為疑心自力之念佛故,墮于邊地胎宮,不得見聞三寶也。此即「勸信誡疑」之一偈,凈宗安心之肝腑也。
第二祖天親菩薩曰: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愿生安樂國
此一心者,即本愿之三信也。論主欲使愚鈍眾生容易了解故,合三為一!敢弧拐摺笩o二」也,「專一」也,疑蓋無雜之「一信心」也!笟w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者:彌陀名號也;「南無」者:歸命也;「阿彌陀佛」者盡十方無礙光如來也!腹饷鞅檎,十方世界,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舍,故名阿彌陀」是也。凈宗「一心歸命」之心要,在此一偈。
第三祖曇鸞大師曰:
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xù),余念間故。與此相違,名如實修行相應(yīng)。是故論主,建言我一心。
一心相承之釋,至此盡美。三心相成,無復(fù)余蘊(yùn)。
第四祖道綽禪師亦承此「三不三信」之訓(xùn),曰:
此三迭相取攝:若能相續(xù),則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
「三心即一」之相,至此益明。
第五祖善導(dǎo)大師曰「一心專念」。又曰:
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種: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xiàn)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
常沒常流轉(zhuǎn);無有出離之緣。 機(jī)之深信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愿,攝受眾生,無疑無慮,
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法之深信
是名機(jī)法「二種深信」,開一心以為二種耳,其體唯真實信心也!缎啪怼吩:
今斯深信,他力至極之金剛心,一乘無上之真實信海也。
第六祖源信大師曰:
極重惡人 無他方便 唯稱彌陀 得生極樂
初八字「信機(jī)」也,后八字「信法」也。此即以二種深信為標(biāo)準(zhǔn)也。
第七祖法然上人曰:
生死之家,以疑為所止;
涅槃之城,以信為能入。
是亦二種深信之意。初一句信機(jī)也,后一句信法也。信與疑,如明來暗去;生死涅槃,間不容發(fā)。可謂頓中之頓,凈宗一教為然也。三朝七祖,安心之血脈,略如是矣。
凡傳燈之妙釋,各有發(fā)揮。如龍樹則現(xiàn)生不退,報恩念佛等;天親則一心歸命,往還回向等;曇鸞則自利利他之深義等。其余四師,蘭菊爭薰。此不一一,待他日辨之。
第四章 六字名號
六字名號者,即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為彌陀名號也。
問曰:南無二字,可通余佛余菩薩。如言南無大日如來,南無觀世音菩薩。大日、觀音,是名號也;南無即歸命禮拜之義耳,豈可為佛名乎?
答曰:六字全是佛名者,如《觀經(jīng)》說云: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此文以「南無阿彌陀佛」為佛名,金言炳焉,不勞異解。凈宗之安心,由六字全體而立。他力回向之宗義,于是乎具足,豈可忽諸。今試分二義而辨之:一者「能歸所歸」之義。二者「能所一體」之義。
一、「能歸所歸」者:南無二字,機(jī)也,能歸也;阿彌陀佛四字,法也,所歸也。天親菩薩云:
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
是「一心歸命」者,能歸也!笩o礙光如來」者,所歸也。此一心歸命,即是本愿他力之三信,而非凡夫自力之所能發(fā)起也。何以故?凡夫之心,如畫水然,隨畫隨滅,豈可有金剛不壞之一心乎。由此,彌陀因位中,自以清凈真實之一心,永劫苦行,積功累德,欲令諸眾生,功德成就而已。今也,如來推其清凈真實之一心,以置于我等凡夫之心中。故凡夫正受其一心,信心歡喜之一念,自然即時入正定聚也。然則此歸命之一心,全是彌陀之賜也,謂之他力回向之信心矣。
問曰:凡夫何時何處獲其賜乎?
答曰:《大經(jīng)》云:
聞其名號 信心歡喜 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 愿生彼國
即得往生 住不退轉(zhuǎn)
由此案之,善知識說此名號之義,行者聞其名義,此時佛心之慈悲,印現(xiàn)于行者心中。真心徹到,一念相應(yīng),得入光明攝取中,住不退轉(zhuǎn)之益也。然則彌陀授本愿名號,我等正受其賜者,在聞其名號之時處也,可知焉。經(jīng)文中,「至心回向」者,即此義也。
凡「回向」者,回轉(zhuǎn)趣向也。轉(zhuǎn)自萬行,趣向他處。喻如慈父積金,以施與其子孫,是回自己之物,施與子孫也。彌陀慈父,積其功德,欲以回施于我等凡夫。長時永劫,思惟選擇,而撰六字名號,以囊括萬行萬德!缎啪怼分^:「至心者,以至德尊號為體」者也。喻如慈父作證券,以與子孫。一券之授受,頓獲無量寶。名號亦然,六字中收彌陀萬德故,我等信受之一念,速滿足功德大寶海。是謂至心回向之他力信心也。是以六字中,「南無」能歸也;「阿彌陀佛」所歸也。能所雖異,齊是一佛名。謂之「機(jī)法一體」之名號矣。
問曰:名號中收萬德,似可信憑。未審以行者信體,為佛之名號,如何?
答曰:如前已言,凡夫亂想,豈可有不壞之一心乎。故彌陀于六字中,該攝機(jī)法,欲令凡夫發(fā)金剛之信心而已。若無所歸之萬德,則誰起能歸之歡喜心乎;若無能歸之行者,則所歸之萬德有何用哉。由此視之,彌陀之正覺,為眾生而成;眾生之往生,因正覺而成。南無之「機(jī)」,與阿彌陀佛之「法」,不可須臾離也。十劫之昔,名號成就之曉,早已成就我等能歸之信心了!墩刨省匪^:「本愿名號正定業(yè)」是也。能歸所歸之義,略說了。
二、「能所一體」者:即佛心凡心一體之義也。此義甚深,不可輒解,試示其一端耳!墩撟ⅰ吩:
是心作佛者,言心能作佛也;是心是佛者,心外無佛也。譬如火從木出,火不得離木也。以不離木故,則能燒木。木為火燒,木即為火也。
《六要鈔》釋此文云:「顯凡心佛心,不一不異之義耳!刮陌:
「心能作佛」者:念佛之信心,是早作佛之法故。
「心外無佛」者:佛心凡心體一故。
「火從木出」者:火者佛心,木者即凡心也,言凡心中得佛心也。眾生貪嗔煩惱中,能生清凈愿往生心故。
「火不離木」者:攝取心光常照護(hù)故。
「以不離木故則能燒木」者:使凡心自然轉(zhuǎn)惡成善,如水入海,與海同味也。
「木為火燒木即為火」者:佛心凡心,入我我入,相互熔融,不一不異。如所燒之木,與能燒之火,相和而為一團(tuán),不能辨其孰木孰火也。所謂從無礙光之利益,獲威德廣大之信,必?zé)⿶乐?便為菩提之水。
又名號不思議海水,不留逆謗之尸骸,眾惡之萬川歸了,與功德潮成一味是也。六字全體,為法為機(jī)故。
「六字全法」者,善導(dǎo)大師曰:
西岸上有人喚曰: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hù)汝。
親鸞大師曰:
歸命者:本愿招喚之敕命也。
此「一心正念直來」者:「南無歸命」之意也;「我能護(hù)汝」者,阿彌陀佛攝取不舍之意也。是即彌陀之命令故,言本愿招喚之敕命也。六字全法可知。
又「六字全機(jī)」者,善導(dǎo)大師曰: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jié)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yè),順彼佛愿故。
是名號全體,攬入行者之識心,而為正定業(yè)。猶如米谷之入腹部,化而為血肉也。
然則六字全體,是法是機(jī),能所不二也。彌陀命令之前,法外無機(jī);行者信受之后,機(jī)外無法。如木外無火,火外無木。亦可佛心外無凡心,凡心外無佛心。佛心凡心體一故,謂之「是心是佛」。
《六要鈔》釋「念念不舍文」曰:
凡夫行者,此義難得。一食之間,猶有其間,一期念念,爭護(hù)相續(xù)。既歸佛愿,則機(jī)法一體,能所不二,自有不行而行之理,故言不舍是法德也。
蓮如上人曰:眾生之三業(yè),與彌陀之三業(yè),為一體故。
善導(dǎo)和尚釋云:彼此三業(yè),不相舍離。
者,是也。相承之宗意,佛心凡心體一之義,于是炳焉。但凈宗單于名號上談之耳,未曾涉于真如之理談也。故《六要鈔》主垂訓(xùn)曰:
此釋意,不必一切知此深理,而后可往生,只顯法之有功能也。其功能者:即是彌陀法界身故。發(fā)歸命心,機(jī)法不離,必得往生。
見者宜銘肝矣。
余曾論「心光照護(hù)益」曰:「若有漬秋瓜于酒粕者,粕味自然而浸入焉,久之瓜失其味,化而為粕味也必矣!菇裥墓庹兆o(hù)亦然,我等凡心與十二光,相和相浸,不知不識,順佛心之矩,獲觸光柔軟之益也必矣。顧我等凡心易移,猶如秋瓜易腐敗。然而心光照護(hù)中,自得念相續(xù)心,非是不斷光之益而何也。猶如瓜在酒粕中,永日不敗也。若貪欲增長之際,忽然憶念佛恩,則如清風(fēng)拂襟,冷然而好,非是清凈光之益哉。嗔恚熾盛之際,翻然憶念佛恩,則如涼月入懷,惠然而圓,非是歡喜光之益哉。其他光益,不可一一。茍無佛心凡心,不相舍離之理,則我等凡心,豈可有「念念稱名常懺悔」之念乎。但此義甚深細(xì),若誤一步,則陷于一益之計,豈可不誡慎乎。
第五章 信心為本
「信心為本」者,對「念佛為本」也。法然上人謂:「往生之業(yè),念佛為本!褂H鸞上人謂:「涅槃?wù)嬉?信心為本!故欠ㄈ簧先藢κサ篱T,而立凈土一行故;親鸞大師于凈土門中,分真假故,對自力念佛,而立他力信心也。為本似異,其意惟同。信行不離,舉一全收故,如下述焉。
凡「教、行、證」之三法,古來諸宗所談。如唐朝慈恩,日本傳教等,皆是也。然而親鸞大師,特加「信」之一字以為四法(教、行、信、證)。蓋「信心為本」之微意存焉。
四法中,「教」者能詮之言教,余三者所詮之義也;三法中,「行」「信」之二,往生之因,「證」是其果也;行信中,行者口業(yè),信者意業(yè)也。四法三對,其義可知。
(編者附圖表):
能詮 ────────── 教
口業(yè) ── 行
因 四法
意業(yè) ── 信
所詮
果 ─────── 證
然則行信二法,共是往生之因也,今何偏言信心為本哉?
答曰:「真實信心,必具名號;名號未必具真實信心也!埂缎啪怼肥撬π判娜,自然稱名號;而自力念佛者,專修雜心故,不具真信也。
今就本題,分為三門:一者「行信一念」;二者「行信不離」;三者「行信能所」。
一、「行信一念」者,《行卷》曰:
言「行之一念」者,謂:
就稱名之遍數(shù),而開顯選擇易行之至極。故《大經(jīng)》言:佛語彌勒: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dāng)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光明寺和尚云:
下至一念。
又云:
一聲一念。
是以「一聲」釋一念,即「念聲是一」之義也。案:如《觀經(jīng)》「下品中生」之惡人,臨命終時,地獄眾火,一時現(xiàn)前,其恐怖如何!時遇善知識,聞一聲稱念之大利,眼前獄火,化為清涼風(fēng),其歡喜果如何。「乃至一念」之誓,實選擇易行之至極,而大悲救急之要訣者非耶。
言「信之一念」者,《信卷》曰:
信樂有一念!敢荒睢拐:顯信樂開發(fā)時刻之極促,彰廣大難思之慶心也。
是以《大經(jīng)》言:「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又言:「他方佛國,所有眾生,聞無量壽如來之名號,能發(fā)一念凈信,歡喜愛樂!
又曰:
一念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則清凈報土真因也。
《信卷》之意,以「信之一念」,似攝二義:
一者「時刻」之義:即信心開發(fā)之一剎那也;
二者「一心」之義:即廣大難思之慶心是也。
蓋以《如來會》見《大經(jīng)》,則具此二義必矣。行信之一念,略如此矣。
(編者附圖表):
時刻 - 信心開發(fā)之一剎那
信 第十八愿成就文之一念
一心 - 廣大難思之慶心
一念
行 ── 一聲之念佛 流通分之一念
然往生之決定,在「行一念」乎?或在「信一念」乎?
答:若必要口稱之一念,則垂死苦逼之惡人,舌根已痿,不堪一聲,恐有漏于彌陀大悲之愿海者矣。故若以「信一念」,為往生決定之時刻,則短命極苦之人,聞名信喜之一念,橫截五惡趣,頓證無生忍,往生之業(yè)事,莫不成辦焉,是即信心為本之宗義也。
二、「行信不離」者:第十七愿之行,與第十八愿之信,相望而立此義!读n》曰:
十七十八,更不相離。行信能所,機(jī)法一也。
此十七愿之行者:法也,所信也;十八愿之信者:機(jī)也,能信也。所以者何:
第十七愿名「諸佛稱名愿」,使諸佛稱贊名號,名號即往生之行也。但此行在諸佛贊嘆之位,而未亙行者,故為所信之法。猶如藥之在藥籠中,而病人未服之時。
第十八愿之信,即機(jī)也,能信也,如病人正嘗其藥。
然則名號唯一,隨處變名耳。在第十七曰法曰所信;在第十八則曰機(jī)曰能信。在口業(yè)則行,在意業(yè)則信,其體唯一六字耳;如籠中之藥,與病人腹中之物,其體無二,可知。
此就「名號體」而談不二也,若就「信心相」而論之,則如《六要鈔》云:
此三信,稱佛名號,以愿往生外,更無異途。其意何者:至心信樂是信何等,豈信余法,唯樂此法。一心歸依,別意弘愿,而唯稱名號。其稱名者,是非假名,至心信樂歸命之念也。稱名信心,更不相離。
是釋善導(dǎo)大師「十八愿加減之文」,而談「信行不離」也。彼略三信,但舉稱名。故鈔主有此釋,謂:此信心向稱名而發(fā)起故,信不離行也;稱名從信心流出,故行不離信也,謂之行信不離。此義甚深,如別記。行信不離故,法然念佛為本,與親鸞信心為本,未曾相違。猶如炭火,炭全火故,舉炭則是火,舉火則是炭,不可分離。念佛如炭,信心如火,若舉其一,則他一全收。但論往生決定之時刻,則信心為本,如前已明,可知。
三、「行信能所」者,此有二義:一者信稱名,二者信名號。
「信稱名」者:如前段引《六要鈔》而辨,謂之「能行所信」,以能行為所信故。
「信名號」者:謂之「所行所信」。以所行之名號為所信故。善導(dǎo)大師《玄義分》曰: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fā)愿回向」之義;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此義故,必得往生。
親鸞大師《行卷》曰: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歸言「至」也;又歸說也,說字悅音;又歸說也,說字稅音。悅稅二音:「告」也、「述」也、「宣述人意」也。
「至」也者:歸至之義,言至極度,即至誠至心之意也;
「歸悅」「歸稅」者:服、歸、憑之義,即深信愛樂之意也。
「告述」「宣述」者:彌陀之命令也。彌陀成就此信心,欲以授眾生,故宣述之、告命之,使我等愿生也,是即「欲生我國」之意也。
(編者附圖表):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 南無歸命
亦是發(fā)愿回向之義 發(fā)愿回向
南無阿彌陀佛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即是其行
以此義故必得往生 必得往生
歸命 信
南無
六字 發(fā)愿回向 愿 往生凈土三資糧
阿彌陀佛 ─── 即是其行 行
歸命 敕命 能回向之相
六字三義 發(fā)愿回向 大悲心-能回向之心
六字釋 即是其行 名號 所回向之行
利益 ─── 必得往生 現(xiàn)益
果然則「歸」之一字,已含本愿之「三信」。若更進(jìn)一步而言之,則南無歸命者:三信也;阿彌陀佛者: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也。十念即其體,南無阿彌陀佛也。故信名號,即信本愿也。本愿名號熔融,而滿入于我等心中。覺如上人之所謂:
本愿即名號 名號即行者 行者即本愿
此即「他力回向」之深義,于是益炳焉。故蓮師一代之勸章,多引言「南無者」之文,以用大師之指南,名號為所信也。然信之與歸,釋名則異,出體全一。《華嚴(yán)毗盧遮那品》頌言:
如因日光照 還見于日輪
信受之心,如日光照眼,眼忽得明。能歸之心,如眼還見日輪,以佛心印現(xiàn)于我心故。明信佛智,仰憑佛愿,此能歸之心,與佛智相涉,謂之一念相應(yīng),即他力回向之信心是也。信與憑,其體無二可知矣。
第六章 他力回向
將辨本題,分為三門:一者「回向大意」,二者「四法回向」,三者「列祖相承」是也。凡他力回向之宗義,非短簡之所能盡,今舉其概要。
第一「回向大意」者:「他力回向」、又言「愿力回向」、又言「佛力回向」,以「他力」即「愿力、佛力」也。
「回向」者,《論注》曰:「以己功德,回施一切眾生」者是也。
「愿力回向」者:「因位之本愿力」也。彌陀因中,發(fā)四十八愿,一一誓愿,為眾生故,欲惠以真實之利,令諸眾生,功德成就,是也。
「佛力回向」者:「果上之威神力」也。所謂「光明遍照,十方眾生」。未念佛者,則煦育熏發(fā),而使發(fā)信心;已念佛者,攝取照護(hù),而使信心相續(xù)。因果雖殊,回向之義一也。若無此回向,則我等爭得「無根之信」乎。我等自省,外現(xiàn)忠良慈善之相,內(nèi)實虛假也、奸惡也,豈堪對人露心事哉,滔滔天下皆是也。道綽禪師曰:外現(xiàn)孝順,內(nèi)懷不孝;外現(xiàn)精進(jìn),內(nèi)懷不實。是以曠劫已來,展轉(zhuǎn)五道,出離無期,不亦宜哉。彌陀大悲心,豈忍坐視之。于是,兆載永劫,修菩薩行時,三業(yè)所修,一念一剎那,無不清凈,無不真實。如來以此真心,成就名號六字,推其赤心,置之我等腹中。我等聞其名號,一念感喜之一剎那,頓受彌陀之賜,而滿足功德大寶海,謂之「他力回向之信心」。此之信心,非凡夫自力之所起,全佛心也,清凈心也,真實心也,堅固心也。此心深信,猶如金剛,豈為百千外道所傾動耶,謂之「廣大難思之一心」也!毒S摩經(jīng)》「囑累品」言:
與其念力 使受持讀誦
《肇注》曰:
冥啟其心 增其善念
是亦佛力為增上緣也!杆叵颉怪笠,率如此矣。
第二「四法回向」者,《教卷》曰:
謹(jǐn)案凈土真宗,有二種回向:一者「往相」,二者「還相」。
就往相回向,有真實「教、行、信、證」。
「往相」、「還相」二回向之名,出于《往生論》,而其義則不同。彼以為「眾生之回向」,此為「如來之回向」故。是即承曇鸞大師之微意,更進(jìn)一步,以成宗義也,如下述之。
言「往相回向」者:
凡法藏因位之昔,以度眾生心,深且切故,「回向為首」,而成就其「大悲心」!复蟊摹拐吆?超世之「本愿」是也;「回向」者何?易行之「名號」是也。于是,使十方諸佛,贊嘆其名號;使眾生聞其名號,使信之、使稱之,命終之后,使必至滅度,是即我等往生之相狀也。此往相全彌陀愿力之所回施故,名「往相回向」也。
言「還相回向」者:往生成佛之后,還來穢國,濟(jì)度眾生之相也。此亦彌陀愿力之所賜,第二十二愿之誓是也。
問曰:名號一法,似可回施,余三未審其相也?
答曰:喻有一「大長者」,其「愛子」生長鄙野,好馴田舍,未曾知京城之盛大。長者憂其見聞不普,慫恿一游而不可。于是長者聘一「老儒」,日講京城繁昌記,以導(dǎo)其子。久之而皇居之所以美,文物之所以盛,瀝瀝如目睹之。其子勃然神飛,謂老儒曰:兒身體羸弱,不堪健步,將以何方便,得觀京城乎?老儒曰:汽車汽船,未必勞腳,但費(fèi)金巨多,恐非常人之所能辦也。獨(dú)家翁之富,必滿足汝意耳。已而長者知其志,把「黃金」一囊以授之。愛子感喜而「受其賜」,「隨意辦用」,「遂到京城」,其樂可知。
此是喻也:「長者」喻彌陀也,「愛子」眾生也,「老儒」諸佛也。是使老儒講說者長者也,使諸佛教導(dǎo)者彌陀也,教亦回向之法可知。又「黃金」者十七愿之行,即名號也;「受其賜」者十八愿之信,即信受本愿也;「隨意辦用」者,乃至十念也;「京城之游」者,以比證果之真樂也。由是視之,則「教」有使之,「行」有使之,「信、證」亦然,豈凡夫自力之所企及乎。教、行、信、證,無一法非法藏愿力之所回向成就矣。四法之回向,略如此矣。
第三「列祖相承」者:經(jīng)、論、釋之中,存「他力回向」之宗義!洞蠼(jīng)》曰:
令諸眾生 功德成就
天親《凈土論》曰:
能令速滿足 功德大寶海
此「令」之一字,即「他力回向」之宗義也。何者?令者:命令也,指令也。如君父之恩力,能使臣子服從者,謂之命令。今彌陀以無聲之命令,使我等悅服,而獲功德大寶海也。功德者即名號也,以真實功德相為名號故。然則經(jīng)論明文,以佛力他力,為「無聲之命令」,使眾生發(fā)信愿生,是即他力回向之微意也。曇鸞大師大發(fā)揮此微意,以顯「他利利他」之深義!墩撟ⅰ纺┪脑:
然核求其本,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他利」之與「利他」,談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眾生而言,宜言「他利」。今將談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當(dāng)知此意也。
凡是生彼凈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愿力」故。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設(shè)。
今的取三愿文,以明「他力為增上緣」。
此文中「生彼凈土」者:往相也;「所起諸行」者:還相也!溉浮拐:即第十八「念佛往生之愿」、第十一「必至滅度之愿」、第二十二「還相回向之愿」是也。是即以「他力為增上緣」之明文也。注家更舉喻:「如劣夫從輪王行,便乘虛空,游四天下」云。于是「他力」之義炳焉。
(編者附圖表):
第十八愿(往生因)
生彼凈土(五念門) 往相
第十一愿(往生果)
凡是 及 本愿力(他力)
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五果門)--第二十二愿-還相
又善導(dǎo)大師承此宗意曰: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愿業(yè)力」為「增上緣」。
《六要鈔》釋此文曰:
「大愿」者:五劫思惟,超世無上,殊勝之大愿也;
「大業(yè)」者:即是不可思議,兆載永劫,六度萬行也;
「大力」者:果位神力也。光明攝取,利益眾生,名為大力。
「增上緣」者:強(qiáng)緣也。
又善導(dǎo)大師曰:
然阿彌陀如來,本發(fā)深重誓愿:「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此「但使」之「使」字,與前「令」字同視。前則「名號」,此則「信心」也。行信齊是他力回向之義可知!缎芯怼芬来宋,有「兩重因緣」之妙釋,曰:
良知:無「德號」慈父,則能生因闕;無「光明」悲母,則所生緣乖。能所因緣,雖可和合,非「信心」業(yè)識,難到無量光明土。
「真實信」之業(yè)識,斯則為內(nèi)因;「光明名」之父母,斯則為外緣。內(nèi)外因緣和合,得證報土「真身」。
初以「名號」為父為因,「光明」為母為緣,「信心」為子為果,是能所一重之因緣也;
因-名 號
第一重、獲信因緣 信心(果)
緣-光 明
兩重因緣 兩重因果
因-信 心
第二重、得證因緣 往生(果)
緣-光明名號
次以「信心」為內(nèi)因,以「光與名」為外緣,「真身」為果,是內(nèi)外一重之因緣也,謂之兩重因緣。
然則我等現(xiàn)在之身體,父母之所賜;往生信心,彌陀之所賜也。若推此理,則現(xiàn)在觸目之事物,無不藉他力以為緣。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婦之和、朋友之信,必也于其一方,至誠熱血增上,則他一方自然感化。所謂推赤心置諸人之腹中者,是也。如彼嬰兒,呱呱便利,毫無知也,而母氏愛育,使兒自然發(fā)孝順之良心,此心全是母氏精神之所薰徹也。善導(dǎo)大師曰:
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種種善巧方便,發(fā)起我等,無上信心。
《信卷》曰:
獲得信樂,發(fā)起自如來選擇愿心:
開闡真心,顯彰從大圣矜哀善巧。
又曰:
能生清凈愿往生心,是非凡夫自力心,大悲回向心故:言清凈愿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應(yīng)知。
凡「他力回向」之義旨,經(jīng)論釋之密意?芍^凈宗古今之圣教,字字他力,句句回向,敢非過言也。今且出其萬一耳,見者諒之。
第七章 報恩念佛
凈宗以信后稱名,為報佛恩之行,是「報謝大行」。凈宗行者,百般之用意,從此報恩二字流出來,豈輒論乎。今分二門辨之:一者「信后稱名」,二者「報謝大行」。
一、「信后稱名」者,《正信偈》曰:
憶念彌陀佛本愿 自然即時入必定
唯能常稱如來號 應(yīng)報大悲弘誓恩
此依《易行品》,而立「稱名報恩」之義也!稄浲诱隆吩:
人能念是佛 無量力功德 即時入必定 是故我常念
《正信偈》初二句,即此章初三句之意。「唯能」二句者:今章我常念之意也。「無量力功德」者:即彌陀本愿名號也。「即時」者:不隔念、不間時刻也。信之一念,入不退位,故言「入必定」也!甘枪饰页D睢拐:已入必定了,歡喜無量,唯念佛恩之深重耳。「常念」者:常稱也,即信后稱名,恒常不斷,報謝佛恩之念佛也。
問曰:信前信后之稱名,有何別也?
答曰:信前稱名,唯是正定業(yè)也。即第十七愿,諸佛稱名,在所信之位,未亙行者故!墩刨省吩:「本愿名號正定業(yè)」,是也。此義如前述矣。信后稱名者:第十八愿之乃至十念也。三信已發(fā)得,往生已決定,故名信后稱名也。但望佛之愿意,則十念百念,皆正定業(yè),可知,今就行者之機(jī)情,而立此義耳!队薅d鈔》曰:
信受本愿 前念命終 即得往生 后念即生
是即信之一念同時,頓入攝取光明中。身在娑婆,雖穢體未亡失,而其心已居凈土。故橫超斷四流,橫截五惡趣,謂之非凡數(shù)之?dāng)z也。信前信后,迷悟頓變。覺如上人曰:
于善知識之言下,發(fā)得歸命之一念,則可言以其時為娑婆之終。
此一念之時,迷情之業(yè)命頓盡,而得住不退轉(zhuǎn)。以信后稱名,不可為往生之行也,可知。蓮如上人曰:
信心發(fā)得以后之念佛,不可謂自身往生之業(yè),偏是佛恩報盡之念佛也。
凈宗「平生業(yè)成」之義,相承之?dāng)喟?全存于此。何者?若以多念之念佛,為往生之業(yè),則十聲百聲千萬聲中,將以何聲為「業(yè)事成辦」,以何時為「往生決定」乎?其心常帶疑惑,自謂:若不策勵稱名,則恐不能得往生。于是,隨念隨失,益勵益亂,終身念佛,而其心未曾安住,是名自力疑心之念佛,化土往生,而在含花中,謂之疑城胎宮,龍樹菩薩之所謂「疑則花不開」者是也。是人到彼了,而后始住正定聚故,在此界時,到底不可得決定心,已無決定心,故非可論信前信后之別也。獨(dú)他力念佛行者,聞信一念,在此界早已住正定聚故,謂之平生業(yè)成也。若其業(yè)事成辦了,而猶且自策自勵,求念佛之多,果有何用?恐疑心未全銷而已。是即凈宗之所以信后稱名,為報佛恩之行也。喻之:「信前念佛」:如廚下之膳,雖香味盡美,猶屬主人所;「信后念佛」:如賓客已飽醉,陳謝主人,賞贊其香味。食前即「第十七愿」也;正嘗其味,第十八之「三信」也;食后飽醉而歡喜,即「乃至十念」之信后念佛也。信前信后,名稱雖殊,其體全正定業(yè)之名號一法是也,可知。
二、「報謝大行」者:稱無礙光如來名,以報佛恩也。凡報謝之意,非輕爾可起,必也先知其恩,而后有報德之志。但原其本,則彼恩人之念力,使他自然感動不已耳。忠之與孝,一皆由君父恩寵力之所徹底也。我佛世尊,曾告彌勒曰:
我哀愍汝等,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
是即如來,慈眼視眾生,平等如一子,遂至使眾生,憶念其慈恩矣。由此曇鸞大師曰:
菩薩歸佛,如孝子之歸父母,忠臣之歸君后;動靜非己,出沒必由;知恩報德,理宜先啟。
念佛行者,一舉一動,隨順佛意,為報恩之業(yè)。故佛之遣舍者即舍,佛之遣行者即行,佛之遣去處即去,是即動靜非己之意耳。道綽禪師曰:
無量愿行,由佛得成。為報恩故,常愿近佛。亦如大臣,蒙王恩寵,常念其王。
是國王恩寵之力,能使其臣盡忠也。如來大悲之恩德,豈可不粉骨摧身以報乎。由此視之,則知恩報德之心,亦皆彌陀回向之賜,可知。
問曰:已知如來恩德之深,欲報其萬一。然而自顧,無財寶之可喜舍,身命亦不可輕,將何以表報恩之實乎?
答曰:善哉善哉,凡夫誰不愛惜其身命哉!曠劫已來,惜此身故有此迷;有此迷故,使彌陀慈眼,垂大悲之泣。長時永劫,思惟選擇,專求凡夫適宜之法,撰易行之一法,以開眾生救急之便。是即念佛成佛之用心,全佛心也,大悲心也。若傳此大悲,自一人及一人,自一方及一方,能使人念佛,則可以順佛意,足以報佛恩,謂之報謝大行也。善導(dǎo)大師曰:
或?qū)慕裰?a href="/remen/foguo.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佛果 長劫贊佛報慈恩
不蒙彌陀弘誓力 何時何劫出娑婆
又曰:
自信教人信 難中轉(zhuǎn)更難
大悲傳普化 真成報佛恩
「贊佛」者:稱名也;「大悲傳普化」者:稱名號以化人也。一聲之所聞,使?飛蠕動之類,皆生慈心,莫不歡喜,況人天乎。深山幽谷,戰(zhàn)場商市,茍唱一聲,則使聞?wù)邷鐭o量無邊之罪愆,而得無盡無上之大利。凈宗報謝之大行,不亦偉哉。白樂天曰:
行也阿彌陀 坐也阿彌陀
普勸法界眾 同念阿彌陀
自行化他之易行,可知耳。由此謂之:本愿之「乃至十念」刻其「體則正定業(yè)」也;指其「相則報佛恩」也;推其「用則度眾生」也。凈宗念佛,不亦偉哉。
第八章 現(xiàn)生十益
凈宗「一向?qū)D睢怪诹x,未曾說現(xiàn)生之禍福。故不得事余道、不得拜天、不得祠鬼神、不得視吉良日,以害一心之宗義也。楠公歌曰:
為身思君兮 是二心兮 一心為君兮 不思身兮
嗚呼!忠臣之用意,凜乎千歲。凈宗亦然,以一心為宗:專念彌陀,不念余佛,一向西方,不向余方;專為后生,不為現(xiàn)身;吉兇禍福,不得毫動其心也。由是,人或以本題,為非必要,蓋未深會宗意之所致也。因逐條細(xì)釋,而明信心之得益,并示行者用心。凡現(xiàn)生十益,皆是真實信心之法德故!缎啪怼吩:
獲得金剛真心者,橫超五趣八難道,必獲現(xiàn)生十種益。何者為十:
一者冥眾護(hù)持益 二者至德具足益
三者轉(zhuǎn)惡成善益 四者諸佛護(hù)念益
五者諸佛稱贊益 六者心光常護(hù)益
七者心多歡喜益 八者知恩報德益
九者常行大悲益 十者入正定聚益
信前凡夫,三惡火坑,臨臨在足下;信后行者,坐臥于十益中,其心常居凈土,不亦奇哉。言橫超五趣八難道等者:信之一念同時,六趣四生之因亡果滅,縱令我欲自墮地獄而不可得;欲墮餓鬼而不可得;三途八難,亦皆不可,以其因已亡故,果亦不可得。是無他,我等在光明攝取中,無量諸佛、無量菩薩,晝夜圍繞。惡趣門皆閉,唯有凈土一門,可通入耳。是此十益之所以存也。
一者「冥眾護(hù)持」益者,《樂邦文類》「慈云傳」曰:
據(jù)諸經(jīng)意,歸三寶,受持一佛名者,現(xiàn)世當(dāng)獲十種勝利。其第一曰:晝夜常得一切諸天,大力神將,河沙眷屬,隱形守護(hù)。
《信卷》十益,取以為例,故以冥眾護(hù)持居第一也。善導(dǎo)大師《觀念法門》,出經(jīng)文以曉念佛現(xiàn)益。今抄錄其二三:
文曰:
若有專念西方阿彌陀佛,愿往生者,我從今已去,常使二十五菩薩,影護(hù)行者,不令惡鬼惡神,惱亂行者!妒(jīng)》
又曰:
護(hù)念經(jīng)意者,亦不令諸惡鬼神得便,亦無橫病、橫死、橫厄難,一切災(zāi)障,自然消散!稄浲咏(jīng)》意
又曰:
《般舟三昧經(jīng)》云:若人專行此念彌陀佛三昧者,常得一切諸天,乃至四天大王,龍神八部,隨逐影護(hù),愛樂相見,永無諸惡鬼神,災(zāi)障厄難,橫加惱亂。既蒙護(hù)念,即得延年轉(zhuǎn)壽,長命安樂。因緣一一,如《譬喻經(jīng)》等說。
冥眾護(hù)持,率如此。念佛行者,寧必待咒術(shù),而后攘災(zāi)乎。《六要鈔》主曰:「吉兇禍福,本是妄情之分別也。學(xué)佛教人,不足措心。」又曰:「一切諸佛,共所護(hù)念,其益不空,雖不別念,蒙其利益。」故念彌陀,必得諸佛菩薩冥護(hù)。其垂跡天神地祗,又不可違本地圣慮。故專一心,唯念一佛,以之為要。
第二「至德具足」益、第三「轉(zhuǎn)惡成善」益者,先哲曰:十益中,除初后二益,中間八種,二益各為一對。今據(jù)其義,合以辨之。法位法師曰:
若信佛名,能生善滅惡。
今第二益生善,第三滅惡,因為一對。至德具足者,《凈土論》曰:
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是即名號功德,如上述!兑荒疃嗄钭C文》曰:
金剛心之人,不知不求,而功德大寶,充滿其身。
元照《小經(jīng)疏》曰:
然我彌陀,以名攝物,耳聞口誦,無邊功德,攬入識心。
即「至德具足」之益是也。內(nèi)已具至德,豈無外用,因有「轉(zhuǎn)惡成善」益也。
《樂邦文類》曰:
還丹一粒,變鐵成金;至理一言,轉(zhuǎn)惡業(yè)成善業(yè)。
凡夫本來無善造惡耳,今據(jù)法德,自然有此益。轉(zhuǎn)惡成善,如變頑鐵,以成黃金。
問曰:現(xiàn)見念佛行者,依然不異信前之惡人,何也?
答曰:其然豈其然,請試說之:凡信心之德,溢而成世間之道德。名號內(nèi)薰,冥眾外護(hù),內(nèi)外冥加,使行者自然反省改過,念念稱名常懺悔故,自然有轉(zhuǎn)惡成善之功。喻之:此有遺金,人見之,初一念:拾之,未曾有不良心。第二念思惟:暮夜無知者,取之無妨乎。第三念急取而懷之。第四念以后,竊喜意外得奇貨也。嗚呼!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中人以下,滔滔皆是。若其念佛者見遺金,初一念不與前人異,二念以后必反省而謂:我目前有無量諸天,有諸佛菩薩,我在其圍繞中,豈可「不與取」乎。于是,搜索其主而欲返之。若其反此,猶步前人之武,則可謂此人,未獲金剛真心,故無此益耳。但此就行者用心而論耳。
第四「諸佛護(hù)念」益、第五「諸佛稱贊」益!哆x擇集》曰:「凡流五種嘉譽(yù),蒙二尊影護(hù)」,是為一對!钢T佛護(hù)念」者,如《小經(jīng)》說。又《安樂集》引《涅槃經(jīng)》曰:
常能至心,專念佛者。若在山林,若在聚落,若晝?nèi)粢?若坐若臥。諸佛世尊,常見此人,如現(xiàn)目前,恒為此人,而作受施。
善導(dǎo)大師曰:
專念彌陀名者,觀音勢至,常隨影護(hù),亦如親友知識。
又曰:
有三昧,名十方諸佛,悉在前立。此三昧名定意。常立大信,如法行之,則可得也。勿有疑相,如毛發(fā)許。
此等文不遑枚舉。獲得金剛真心者,豈有毛發(fā)之疑乎。諸佛籠籠,常立在目前。若山谷、若城邑、若航海、若軍陣、與諸佛同居。若每一稱一拜,則諸佛必欣然鑒臨;茍有懈怠放逸,則亦為諸佛之所環(huán)視也必矣,誰得無慚愧悔過之念乎。轉(zhuǎn)惡成善之意,至此為驗!钢T佛稱贊」益者,《信卷》曰:
《大經(jīng)》言:聞法能不忘,見敬得大慶,則我善親友。
又言:其有至心,愿生安樂國者,智慧明達(dá),功德殊勝。
又言:廣大勝解者。
又言:如是等類,大威德者,能生廣大異門。
又言:若念佛者:當(dāng)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花。
釋尊目我等為善友,何也?蓋明信佛智之一念,彌陀之萬德,攬入識心,便同彌勒。故善導(dǎo)大師釋「芬陀利花」曰: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勝人也。
是名「五種嘉譽(yù)」。世間豪杰,猶愛其名,況念佛行者,已得嘉譽(yù),宜戰(zhàn)戰(zhàn)兢兢,以保名譽(yù)耳。是亦行者之用心也。
第六「心光常護(hù)」益、第七「心多歡喜」益者:以佛光常照護(hù)故,行者心多歡喜,是為一對。抑:十益中,此二殊銘肝。何者?世人薄俗,共諍不急之事,優(yōu)勝劣敗,劇惡極苦,無尊無卑,共憂錢財,累念積慮,為心走使,無有安時。況水火盜賊,怨家債主,與痛共居。我等處此際,不遇本愿一法,則一生空愁死耳,豈可買一日之歡喜心乎。今也何幸,日在攝取中,愉愉娛樂,坐臥于光明,與諸佛同居,豈不亦樂哉。
《觀經(jīng)》曰: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
善導(dǎo)大師曰:
身相等光,一一遍照,十方世界,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hù)不舍。
信之一念同時,亦在彼攝取中,煩惱障眼,雖不能見,大悲無倦,常照我身。若在冥暗中,一聲稱佛,則佛傾其耳;匆卒間,一拜禮佛,則佛聳其目。使我等翻然自省,肅然自警。可以不欺暗昧,可以不愧天地,常與佛心同化,終身于歡喜三昧海,蓋此歡喜,因佛愿而起故!洞蠼(jīng)》曰:
設(shè)我得佛,十方眾生,蒙我光明,觸其身者,身心柔軟,超過人天。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觸光柔軟」之益:似念佛行者,人人有之。每憶念稱名之發(fā),我慢心為之折角,嗔恚心為之銷焰,怖畏心為之屏跡。不汲汲名利,不戚戚貧賤,可謂住于歡喜三昧者。愚僧老來覺此感日新。
龍樹菩薩曰:
菩薩在初地,心多歡喜,常念諸佛世尊,如現(xiàn)其前。
《行卷》曰:
獲真實行信者,心多歡喜故,是名歡喜地。是喻初果者:初果圣者,睡眠懶惰,不至二十九有。何況十方群生海,歸命斯行信,則攝取不舍,故名阿彌陀,是曰他力。
然則我等凡夫,信之一念,住歡喜地,不啻齊初地菩薩,便同彌勒云。豈可不誠惶拜其恩哉,不堪歡天喜地之至矣。
第八「知恩報德」益、第九「常行大悲」益者:「知恩大悲本」故,自行化他,為一對也。凡知恩者,人類道德之大本也。知君恩者忠也,知父母恩者孝也,知夫婦恩者和也,知兄弟恩者友也。茍生息天地間,而不知恩之一字者,恐不免為禽獸。龍樹菩薩曰:「不知恩者,同于畜牲!股茖(dǎo)大師曰:「不行恩孝者畜牲也!鼓罘鹦姓,若顧生前,則身體發(fā)膚,無一不父母之恩;若顧身后,則往生之信行,亦皆彌陀慈尊之所賜。身心齊是他力恩,豈可自暴自棄,而不報其德乎。茍擴(kuò)此心,則為忠為孝,為弟為友,有形無形,無處不恩所,無恩不可報?芍^人生之大義,于是乎大全矣。凡恩者不求報酬而惠物之意也:父母豈為求其子報酬而愛育之哉。佛慈尊亦然:長時永劫之大悲,單為我等,拔苦與樂,豈求其知恩報德乎。但其不求之,所以其恩之深入人心也。若以世間法律家論之,則無條約之報酬,未必履行而可矣。何者?父母育其子,與好事家之愛籠鳥池魚同一般,恩德何有,知恩報德,亦皆不急之兒戲而已。是法律之與道德,所以天淵相反也。夫道德家,以知恩為萬善之本,以不知恩為萬惡之源也。現(xiàn)見世間,貴顯諸家之內(nèi)事,或不及田翁野媼之念佛和樂者,比比有之。是無他,貴顯則法律是講,未曾聞佛之冥加。翁媼則常在攝取光中,憚其冥見故。彼專爭明文,而此則不欺暗昧;彼賢而益爭,此愚而益和。嗚呼!凈宗知恩報德之益,不亦大哉。已知其恩,將報其德,如何則可?曰:有念佛一行而已!墩刨省吩:
唯能常稱如來號 應(yīng)報大悲弘誓恩
如上已明。次「常行大悲」者,《大悲經(jīng)》曰:
云何名為大悲:若專念佛,相續(xù)不斷者,隨其命終,定生極樂。若能展轉(zhuǎn)相勸,行念佛者,此等悉名:「行大悲人」。
此經(jīng)文以念佛往生,為「自行大悲」;勸他念佛,為「化他大悲」。凈宗行者之大悲,亦易行哉。然則念佛一行,為自行,為化他。溢而為日用之忠孝;化而為內(nèi)外之道德。其所益不亦廣大無邊哉!妒≌摗吩:
深行大悲者,愍念眾生,徹入骨髓故。
第十「入正定聚」益者:十益中以此為最要。《大經(jīng)》曰:
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
所以者何,彼佛國中,無諸邪聚,及不定聚。
《如來會》曰:
彼國眾生,若當(dāng)生者,皆悉究竟,無上菩提,到涅?處。
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經(jīng)文幽玄,似非現(xiàn)生正定聚。故今以祖意,對照二經(jīng)文,綺互而取義,其意炳焉。曰:
其有眾生,若當(dāng)生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
生彼國者,皆悉究竟,無上菩提,到涅槃處。
何以故?若邪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其意可知!副艘颉拐:真實報土之正因,即金剛信心也。定散之機(jī),不得真心故,謂「不能了知」也,即「不了佛智」是也。
《易行品》曰:
若菩薩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地者,當(dāng)念十方諸佛,稱其名號。
又曰:
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
文中曰「于此身」,曰「即入必定」,是亦顯現(xiàn)益也!墩撟ⅰ吩:
但以信佛因緣,愿生凈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凈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也。
文中「佛力住持」者;佛威神力,即光明攝取力也。所謂「攝取不舍故,住正定聚」是也!缎芯怼吩:
言「必得往生」者:彰「獲至不退位」也!督(jīng)》言「即得」,《釋》言「必定」!讣础寡:由聞愿力,光闡報土真因,決定時刻之極促也。
《大經(jīng)》曰:「即得往生」!兑仔衅贰吩:「即時入必定」。善導(dǎo)大師曰:「必得往生」。經(jīng)論釋一貫,而「現(xiàn)生不退」之義大成矣。由此視之,經(jīng)釋諸文,曰「即得往生」、曰「住不退轉(zhuǎn)」、曰「入必定」、曰「必定菩薩」、曰「名歡喜地」、曰「入正定聚」、曰「必得往生」、曰「便同彌勒」等,是皆信之一念所得之益,即入正定聚是也。竊案:光明攝取之人,喻之汽車乘客!赣羞M(jìn)無退」者,不退位也;「必到所期」,是正定聚也。車中不妨談笑眠食,所謂睡眠懶惰,不至二十九有是也;一瞬間千里如飛,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是也,F(xiàn)界他力,得益如是,況于佛愿難思哉。現(xiàn)生十益,略如此矣。
第九章 二諦相資
凈宗立真俗二諦,以為宗規(guī)。曰:出世間法為真諦,念佛成佛是也;世間法為俗諦,國法為本、仁義為先是也。二諦相資,闕一不可,但推其源,則一信心之作用而已。何者?往生凈土之真諦,固信心為本。信德內(nèi)充滿,溢而為報恩之業(yè)。人生日用之世務(wù),一在報恩經(jīng)營中而存焉。故在家為孝貞,在國為忠良,為文學(xué)、為經(jīng)濟(jì)、為內(nèi)政、為外交。無一不流出于真實報恩心者。可謂二諦,其體唯一信心。古來以二諦,喻鳥有雙翼,車有兩輪,若闕其一,則不可飛走。二諦闕一亦然,豈可得往生凈土乎。人或以俗諦為隨他方便者,蓋不會宗意也。凡真諦必具俗諦,俗諦未必具真諦,我徒宜銘心也。今辨本題,于中,真諦之一,如上縷述。因就俗諦分三門:
一者「報國家」,二者「報國民」,三者「示用心」。
親鸞大師曰:
為國家,為國民,須念佛。慶莫大哉。
第一「報國家」者:報保護(hù)之國恩也。覆巢之下無完卵,國家傾覆,佛法何有。古來以佛法為護(hù)國之寶,佛教若衰,國運(yùn)亦危。
法霖法師曰:
自古佛法,未嘗不與國運(yùn),同其盛衰。
傳教大師曰:
仁王法王,互顯而開物;真諦俗諦,遞因而弘教。
國法為俗諦,佛法為真諦,遞因相資,使國家安寧,人民齊得二世福利也!赌?經(jīng)》曰:
無國家威力,何以保護(hù)伽藍(lán)哉;若無佛圣冥加,何以鎮(zhèn)護(hù)國家于冥冥中,正人心非于暗暗里哉。是其相資遞因,所以同盛衰興替也。我念佛行者,生息于國家保護(hù)中,以得聞法,豈可須臾忘其洪恩乎。
存覺上人曰:
適受南浮之人身,幸遇西方之佛教,是以:生生所受六道之生,莫若此回人身之慶;世世所蒙國家之恩,莫若現(xiàn)在國恩之重。專修念佛之行者,飲一滴、受一食,總是國家之恩化,亦皆是國民之恩致也。
茍行者之用意其如斯,則或際時之不祥,固不足介意也。唯須慎其獨(dú),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赤心報國而已!洞蠼(jīng)》曰:
佛所游履,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fēng)雨以時,災(zāi)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wù)修禮讓。
凡念佛行者,諸佛菩薩常隨影護(hù)故,行者到處,佛亦游履也。災(zāi)厲不起,國豐民安,是誰之力也。若其一旦有緩急,義勇奉公,一死報國,前念命終于鋒鏑間,后念即生于安養(yǎng)國。以此,念佛行者,視死如生,欣欣報國耳,豈不愉快哉。嗚呼!生而為國家之忠良,死而生凈土之蓮花。是念佛行者之所以報國家者,乃所以報佛恩也乎。
第二「報國民」者:是亦念佛而報同胞兄弟之恩耳。我等何幸不耕而食,不織而衣,于屋宅,于道路,行住安穩(wěn),果是誰力?豈無非我兄弟士農(nóng)工商諸君之恩致哉。已知其恩,豈可無報,報之無他,唯有念佛一行耳。凡念佛之地,無災(zāi)厲,無兵戈,國豐而民安。其益于同胞兄弟者,豈孱少哉。
宋文帝曰:
佛理開獎人意,若使率土之濱,皆感此化,朕則垂拱,坐致太平。
何尚之進(jìn)曰:
夫百家之鄉(xiāng),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jǐn);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睦。持此風(fēng)教,以周寰區(qū),編戶億千,而仁人百萬。夫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刑息于家,萬刑息于國。則陛下之言坐致太平是也。
抑念佛行者,令持五善,令舍五惡,故與五戒十善同其功,而易行易修,殊為奇特?芍^一人念佛,則家息一刑,萬人念佛,則國息萬刑。天下和順,日月清明,可期而待。請試示五惡五善之一端。
《大經(jīng)》曰:
強(qiáng)者伏弱,轉(zhuǎn)相刻賊,殘害殺戮,迭相吞噬,惡逆無道,后受殃罰。故有貧窮下賤,乞丐孤獨(dú),聾盲喑啞,又有尊貴豪富,高才明達(dá),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積德所致。撮略下同
此第一惡,誡殺生。反之為第一善,儒之所謂仁也。
又曰:心口各異,言念無實。臣欺其君,子欺其父;兄弟夫婦,互相欺誑。欲自厚己,欲貪多有,常懷盜心,希望他利,邪心不正,懼人有色。不豫思計,事至乃悔。
此第二惡,誡盜心。反之為第二善,儒之義是也。
又曰:常懷邪惡,但念淫佚,煩滿胸中,愛欲交亂,坐起不安。眄睞細(xì)色,邪態(tài)外逸,自妻厭憎,私妄出入,費(fèi)損家財,事為非法。恣心快意,極身作樂。
此第三惡,誡淫佚。反之為第三善,儒之禮是也。
又曰: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讒賊斗亂,憎嫉善人,敗壞賢明。不孝二親,輕慢師長,朋友無信,為惡無恥,不畏天地、神明、日月。
此第四惡,誡妄語。反之為第四善,儒之信是也。
又曰:徙倚懈惰,不肯作善,治身修業(yè),家室眷屬。饑寒困苦,父母教誨,嗔目怒應(yīng)。譬如怨家,不如無子。負(fù)恩違義,無有報償之心。耽酒嗜美,飲食無度。無義無禮,無所顧難,心常念惡,口常言惡,身常行惡,曾無一善。六親憎惡,愿令其死。
此第五惡,誡飲酒。反之為第五善,與儒之智同。曰五常、曰五戒、曰五善、名異而意同。但佛語痛切,使聞?wù)咩と徽]慎。念佛行者,自然有進(jìn)善之實。
佛說五惡五善畢,更諭曰:
世間如是,佛皆哀之,以威神力,摧滅眾惡,悉令就善。
「佛之威神力」者,若約彌陀而論,即是「光明攝取力」也。此力能令我等,不知不識,持五善,舍五惡,以增進(jìn)道德也。茍舍惡而持善:則家無不孝之子,可以樂其父母;邑?zé)o淫佚之風(fēng),可以樂夫婦;國無盜賊,可以樂官民。人人謳歌鼓腹而樂百年者,其惟念佛一法為然。況乎崇德興仁,務(wù)修禮讓,進(jìn)而為堯舜民,亦未為難。念佛之益,不亦大哉。是為報國民之妙術(shù)也。
第三「示用心」者:念佛行者之用心也。茲因先哲法語,私加微意,以作歌章一篇,名凈宗行者用心歌。其詞曰:
行業(yè)雖疏兮莫疑慮 經(jīng)有乃至一念之要文
根機(jī)雖劣兮勿卑下 佛有拯救下根之大悲
睡去一夜兮 臥在光明攝取床
醒來一日兮 坐在常行大悲場
稱名可喜兮 佛恩報盡故
不稱亦喜兮 業(yè)事成辦故
宜顧身之分限兮
勿忽佛之冥見兮
我家長公有絕句一章,亦行者用心,記示諸蓮友:
步步光明際 聲聲攝取中
三百六十五 日日在春風(fēng)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原文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壽滅罪護(hù)諸童子陀羅尼經(jīng)全文
- 佛說高王觀世音經(jīng)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層地獄分別叫什么?十八層地獄詳細(xì)圖解
- 戒除邪淫得清涼
- 《佛說圣者無量壽智大乘陀羅尼經(jīng)》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讀誦無量壽經(jīng)的利益
- 念佛怎樣“發(fā)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懺悔發(fā)愿文
- 凈土五經(jīng)一論是什么?有哪些內(nèi)容?
- 簡單的早晚課
- 《太上感應(yīng)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原文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生死關(guān)全集
- 凈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凈宗朝暮課本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凈修捷要
- 極樂輔臣觀世音菩薩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徐清賢往生紀(jì)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
- 凈土十要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觀經(jīng)四帖疏
- 西方發(fā)愿文(圖文)
- 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jīng)是指哪三經(jīng)?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jì)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rèn)果不認(rèn)因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zhǔn)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jì)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xùn)》: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yùn)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yīng)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shù)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xué)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jīng)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記
- 大般涅槃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
- 《悲華經(jīng)》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dǎo)讀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
- 當(dāng)代往生紀(jì)實
- 拜佛與醫(yī)學(xué)
- 往生紀(jì)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yán)成佛經(jīng)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jīng)》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guān)懷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dá)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