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大全 > 六祖壇經 >

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釋門正統(tǒng)》卷八《義天傳》有“大遼皇帝詔有司令義學沙門詮曉等再定經錄,世所謂《六祖壇經》、《寶林傳》等..[詳情]

六祖壇經講話 第九 護法品 譯文

  六祖壇經講話

  第九護法

  譯文

  唐中宗禪龍元年(七○五)正月十五日,則天太后和中宗皇帝下詔書說:“朕曾迎請惠安和神秀兩位大師到宮中來供養(yǎng),在治理紛繁的政務余暇,經常參究一佛乘的教理。但是兩位大師都很謙遜的推讓說:‘南方有惠能禪師,曾受五祖弘忍大師密傳衣法,是傳佛心印的人,可以迎請他來參問。’現(xiàn)在派遣宮中內侍官薛簡,帶著詔書速往迎請。希望大師慈悲,迅速來京。”

  六祖接到詔書之后,上表稱病謝辭,表示愿意在山林終其一生。

  薛簡便說:“京城里的禪師們都說:‘想要體會佛道,必須要坐禪,修習禪定功夫;如果不透過坐禪習定而能得到解脫,那是不可能的事。’不知道大師的看法如何?”

  六祖說:“道要從自心去悟,怎么是在坐呢?經上說:‘如果有人想從坐臥相見到如來,這就是行邪道。為甚么呢?因為如來是無所來,也無所去。’無生無滅就是如來的清凈禪,諸法空寂就是如來的清凈坐。究竟的真理本來無有一法可證,那里還有甚么坐或不坐呢?”

  薛簡說:“弟子回京城以后,皇上必定要問我,希望大師慈悲,指示佛法心要,讓我能奏聞皇太后與皇上兩宮,并且告訴京城中所有學道的人。這就好比點亮了一盞燈,輾轉燃點百千盞燈,使幽暗的地方全被照亮,光明將永無窮盡。”

  六祖說:“道沒有明、暗的分別,明、暗是新舊更替的意義。說光明永無窮盡,也是有盡,因為明暗是互相對待所建立的名稱!毒S摩經》說:‘佛法是無可比擬的,因為沒有對待的原故。’”

  薛簡說:“明譬如智能,暗譬如煩惱。修學佛道的人如果不用智能的光去照破無明煩惱,如何能出離無始無終的生死呢?”

  六祖說:“煩惱就是菩提,并不是兩個東西,也沒有甚么區(qū)別。如果說要用智能的光來照破無明煩惱,這是聲聞、緣覺二乘人的見解,也就是以羊車、鹿車譬喻的根機。有上智大乘根性的人都不會作這樣的見解。”

  薛簡問:“如何才是大乘的見解呢?”

  六祖說:“明和無明,在凡夫看來是不同的兩種東西,有智能的人了達它的性體沒有兩樣,這無二的性體,就是真如實性。所謂實性,在凡愚身上并不曾減少,在圣賢身上也不會增加,住于煩惱之中不會散亂,處于禪定之中也不滯空寂,不是斷滅,也不是恒常,沒有來也沒有去,不在中間也不在內外。不生不滅,性相一如,永不改變,稱之為道。”

  薛簡又問:“大師所說的不生不滅,和外道所說的有甚么不同呢?”

  六祖說:“外道所說的不生不滅,是以滅來終止生,以生來顯現(xiàn)滅,如此滅還是不滅,生也只是說不生。我所說的不生不滅,本來就是無生,現(xiàn)在也無所謂滅,所以和外道不同,如果你想要知道佛法要旨,只須對一切善惡諸法都不去思量,自然就能悟入清凈心體,澄明常寂,妙用無窮。”

  薛簡得到指示教誨,忽然大悟,于是禮謝辭別大師,回到京師,將六祖的話表奏皇帝。同年的九月三日,又有詔書獎諭六祖說:“大師以年老多病辭召,愿意終身在山林中為朕而修道,真是國家的福田!大師猶如維摩詰居士,托疾居住毗離耶城,弘揚大乘佛法,傳授諸佛心印,講說不二法門。薛簡回宮表奏大師所指授的如來知見,是朕積善而有余慶,宿世種下的善根,所以才能幸逢大師出世教化,得到頓悟上乘的妙理,承蒙大師法恩,當頂戴感激不盡!”同時并奉送磨衲袈裟及水晶缽,敕令韶州刺史重修寺院,賜名六祖的新州故居為國恩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