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祖對青少年的教誨

  人之一生成敗,皆在年幼時栽培與因循所致。汝已成童,宜知好歹,萬不可學時派。當學孝,學弟,學忠厚誠實。當此輕年,精力強壯,宜努力讀書。凡過讀之書,當思其書所說之事,是要人照此而行,不是讀了就算數(shù)了。書中所說,或不易領會。而《陰騭文》,《感應篇》等皆直說,好領會。宜常讀常思,改過遷善。于暇時尤宜念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以期消除業(yè)障,增長;,切勿以為辛苦。

  古語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此時若錯過光陰,后來縱然努力,亦難成就。以年時已過,記性退半,所學皆用力多而得效少耳。第一先要做好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焉。第二要知因果報應。一舉一動,勿任情任意。必須想及此事,于我于親于人有利益否。不但做事如此,即居心動念,亦當如此。起好心,即有功德。起壞心,即有罪過。要想得好報,必須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有利于人物,無害于自他方可。倘不如此,何好報之可得。譬如以丑像置之于明鏡之前,決定莫有好像現(xiàn)出。所現(xiàn)者,與此丑像了無有異。汝果深知此義,則將來必能做一正人君子,令一切人皆尊重而愛慕之也。祈審慎思察,則幸甚幸甚。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一·與周法利童子書》

  印光祖師一生端以文字般若闡揚凈土法門,誨人不倦,利濟眾生。這一篇《與周法利童子書》,是印祖專門給周法利居士寫的開示。古人男子年滿十五歲,就要行“成童”禮——將頭發(fā)盤成發(fā)髻,稱為“成童”、“束發(fā)”;男子年滿二十歲就可于發(fā)髻上加冠行“冠禮”,稱為“弱冠”。如此可知,周法利居士當在十五歲至二十歲之間,那么這一封信就是印祖對一名青少年的教誨了。

  在信的開端,印祖就陳以利害,指出“人之一生成敗,皆在年幼時栽培與因循所致,汝已成童,宜知好歹,萬不可學時派。”青少年時期,是人一生當中最關鍵的時期,就像一棵樹苗成長的好與壞,直接關系這棵樹將來是否能長成可用之材,因此要對它進行規(guī)范、引導,不可任其放逸,應使之正而直。人的教育也是如此,青少年往往有激情無理性,對事物的善惡缺乏辨別能力,而社會是充滿誘惑的,比起印祖所生活的時代,現(xiàn)在的社會更是如此,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被拋棄,青少年往往在所謂的“流行”、“時尚”中迷失自己,一步踏錯,即便不悔恨終生,也必然錯過了學習和成長的黃金時光。那么“不可學時派”該學些什么呢?

  印祖首先指出“當學孝,學弟,學忠厚誠實。”“孝”是儒佛兩家的根本,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認為孝道道德的根本,是教化產(chǎn)生的基礎。佛教亦云,“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是世出世間,莫不以孝為本也。”“弟”即“悌”,是兄弟手足之間的關系,所謂“兄友弟恭”。“骨肉”、“手足”是中國向來用以形容兄弟間親切的名詞,這實在是最適當不過的形容。能夠把這兩個名詞表示得恰好的,無過于法昭禪師的詩:“同氣連枝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若心中常懷兄長、弟妹之情,則敬親愛親之情油然而生。由此擴大,亦極易與身邊的人融為一體,如此上下和睦,一片祥和之氣,此亦佛教之道。“忠厚誠實”是個人品質(zhì),要通過具體的行為來培養(yǎng),如能持五戒十善,自然“忠厚誠實”。

  佛法是與生活相應的,所以基本的做人道理必須具備,才能入道。儒家重視孝道,不單是對父母要孝,還要擴而充之,大孝于天下,愛天下人,謂之大孝。為政的人以孝子之心為政,所以說“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一個人真能愛父母、愛家庭、愛社會,也一定是忠臣。也就是說,是否成為有用的人,觀察他居家行止如法與否,就知道答案了。

  因此,印祖認為:念佛之人,必須孝養(yǎng)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yè)。又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仆忠,恪盡己分。能于家庭與社會盡誼盡分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決定臨終即得往生,以其心與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印祖所強調(diào)的力行倫常,盡誼盡分,廣行眾善。這一切都成為做個堂堂正正的人所必備的條件。

  故我們修持要注意言行的相應,既然想念佛求生凈土,世間善不能忽略不做。這與《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有異曲同工的意思。由此可知,凈土法門的修持,不是只要一心求生西方,對于現(xiàn)實人間的世事,就不聞不問。印祖并不教人廢棄世事,相反的,常常勉人居塵學道,善盡做人的義務。

  接下來,印祖指出應該當此年輕之時,精力旺盛,要努力讀書。讀書要講方法,不能走馬觀花,讀過就忘。要思考書中所說的道理,并且身體力行,依之實踐。尤其像《文昌帝君陰騭文》、《太上感應篇》這樣易讀易懂的書籍,更是要常讀常思,并依之改過遷善。讀書之外,尤其要念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圣號,以期消除業(yè)障,增長福慧。

  最后,印祖將對青少年的教育總結(jié)為兩個方面。

  “第一先要做好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焉。” 這是《論語·里仁》里的一句話,說的是為人修身就是要向品德優(yōu)良的人看齊,向品德高尚的人學習。而看到?jīng)]有品德的人,就應該反省自己的行為是否與其相同。其實這里的賢,可以擴大到一切優(yōu)秀的事物。社會如同大染缸,人在社會之中,豈會不受影響?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社會價值觀念、社會道德標準各人所持不同,在這樣的世界里,如何才能守住自己的一方凈土呢?唯有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看見別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學習,哪怕同他相差甚遠,只要堅持下去,慢慢的總會趕上他。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只要有這樣的心,有這樣的毅力,何愁事不成?曾子曾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想如果為人能做到此,那為人的品行一定會更完美。

  “第二要知因果報應。” 事實上,佛教注重的倫常日用之道與儒教所說大致一樣;所不同的是:佛教說明三世因果,善惡報應。使人心存敬畏,不敢隨心所欲而胡作非為,即使在暗室獨處之中,常如面對佛天。故縱屬下愚者,也喜歡聽聞做善事可得到好的果報。俗語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假如每個人行事之前都先考慮到這種觀念,消極上阻嚇著壞人的作奸犯科,積極上鼓舞著大家去行善,因此使社會上壞事因而減少,好事因而增多。或許一開始無法做得很完美,但漸漸的,常受佛法因果報應實事的薰陶,而勉勵自己“盡義盡分”的做好。此即印祖融合儒佛思想之所在。

  因果的事理,是通三世,重疊無盡的,很可能此善因種下去還未得善果,以前的惡果先成熟而獲惡報,怎可因而斷定無因果之報應呢?猶如種植稻谷一樣,早種者早收成;如欠債一般,力強者先牽;谝蚬▌t,知今生之幸與不幸都有其來由,倘能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痛改前非,努力行善,就是“轉(zhuǎn)變由心之奧旨”。所以說:極力提倡因果報應,及家庭教育,可以改變社會不好的風氣,使人人臻于真善美之境。

  總的來說,印祖指導青少年學佛的方法次第分明,有真知灼見。先讓他們明白做人的道理,將基本的倫常教育鞏固住,就是“本立而道生”。接著示以深信因果,信愿念佛,求生西方。由虔誠心念佛,及信愿行堅固之后,行有余力,再研究大乘經(jīng)論和儒家經(jīng)典。這樣循序而進,努力修持,則不但實際生活上可躋入圣賢的境界,臨終也必可往生極樂凈土?梢哉f,將儒家倫理思想和佛教的凈土信仰,做了最完美的結(jié)合。

  在我們這樣的末法時代,發(fā)心學佛尤為不易。印祖的這篇開示,不惟于青少年有益,實是現(xiàn)今學佛之人的渡世慈航。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