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云老和尚一生中的難事奇事
虛云法師五難
一難:生為肉球
人生總要經(jīng)歷生、老、病、死四種痛苦,尤以“生苦”影響母體最大,所以我們學(xué)佛人,要“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老和尚是在清道光二十年(歲次庚子)七月三十日寅時誕生于福建泉州府衙門內(nèi),那時他的父親在泉州府做官。他墮地后為一肉球,母大駭慟,以為今后沒有生兒子的希望,遂一氣壅死。家里的人束手無策,問了許多飽經(jīng)世變的老者,也都莫明其妙。大家認(rèn)為這個怪胎,是不祥之兆;俗語說得好,“一人有福,帶起滿屋;一人無福,連累滿屋。”第二天準(zhǔn)備把這個肉球丟棄了去;正在這個當(dāng)兒,來了一個賣藥的老頭子,把肉球一刀破開來,是一個肥胖的男孩;大家哀痛之余,不禁喜出望外,由庶母王氏撫育,然而生母命歸黃泉,一去不能覆返了。假如當(dāng)年不是菩薩化身為賣藥的老頭兒,那有今日旋乾轉(zhuǎn)坤興亡繼絕的老和尚呢?這是老和尚的第一難。
二難:饑寒雪掩
老和尚是在清咸豐八年(歲次戊午十九歲)離家逃至福州鼓山涌泉寺,禮常開老人為披剃,次年依鼓山妙蓮和尚圓受具戒。光陰過得真快,老和尚割愛辭親,不覺轉(zhuǎn)瞬就是二十多年;自忖道業(yè)沒有成就,終日隨風(fēng)飄蕩,心生慚愧,于是發(fā)心禮五臺,以報父母劬勞之恩。清光緒八年(歲次壬午四十三歲)七月初一日由浙江普陀法華庵起香,三步一拜,當(dāng)時附香者,有遍真、秋凝、山遐、覺乘四位禪人。渡海后,每日行路不多,中間曾停湖州、蘇州、常州等處,四人都中途退轉(zhuǎn),老和尚獨自向前拜去,至南京禮牛頭融祖塔、渡江、止浦口獅子山寺過年。次年由獅子山起香,從蘇北入河南省,經(jīng)鳳陽、毫州、昊陵、嵩山、少林寺、至洛陽白馬寺,曉行夜宿,風(fēng)雨晦明,如是行,如是拜,一心念菩薩圣號,苦樂饑飽,毫不縈念。十二月至黃河鐵卸渡,過光武陵,初一住店,初二渡河,泊岸,天已晚,不敢行,四無人煙,僅路旁有一擺小攤的茅棚,也沒有人居住。老和尚就此歇足,趺坐而坐;夜來大雪漫漫,寒氣襲人;次晨舉目一望,已化為琉璃世界,雪深數(shù)尺,無路可行,過往無人,更不知去向。茅棚沒有遮欄,老和尚初則枯坐念佛,饑寒交迫,繼則蜷伏一角;雪愈大,寒愈甚,腹愈饑,奄奄一息,而正念不忘;一日、二日、三日,如是雪,如是寒,如是饑,漸漸入到昏迷狀態(tài)。初六午后雪止,稍微看見太陽影子,但已病倒不能興起。初七日來一乞丐,見老和尚病臥在雪堆中,不會說話,知道是凍傷了,將雪撥開,用圍棚的草烤火煮黃米粥,老和尚吃后,暖氣復(fù)生,不然,就會凍死雪中。這是老和尚的第二難。按這位乞丐自稱姓文名吉,來自五臺山,勸老和尚路遠(yuǎn)天寒,不必拜香。老和尚說:“誓愿早定,不問年月遠(yuǎn)近,一定拜到底。”后來到了五臺山,才知道那位乞丐,是文殊菩薩化身,第一次探試?yán)虾蜕械男暮途榷壤虾蜕械碾y。
三難:痢疾待斃
清光緒十年(歲次甲申四十五歲)正月初二日老和尚由洪福寺起拜香,抵懷慶府,城內(nèi)小南海不許掛單留宿,不得已出城外宿路邊;是夜腹痛極劇烈,初四早繼續(xù)拜行,晚發(fā)冷病;初五起痢疾,每日仍勉強拜行;到十三日抵黃沙嶺,山頂只一破廟,沒有遮蔽,至此已不能行,歇下,不進飲食,日夜瀉數(shù)十次,起動無力,又無過往行人,祗有暝目待斃而已。十五深夜見西邊墻下有人燃火,初疑心是匪徒,仔細(xì)一看,原來是文吉,心中大喜,呼文先生,文吉執(zhí)火來照,對老和尚說:“大師父你怎么還在這里?”老和尚將經(jīng)過情形一一告訴文吉。當(dāng)晚文吉坐在老和尚身邊,又拿來一杯水給他吃,十六日文吉又將老和尚身上污穢衣服予以換洗,并給藥一杯。十七日病退,食黃米粥二碗,大汗,內(nèi)外輕快,十八日病勢減輕不少。老和尚謝謝文吉說:“兩次危險,都蒙先生救濟,感恩不盡。”文吉說:“這是小事,不必掛齒!我看你從去臘到今,拜路不多,不知那年可拜到;你的身體又不好,決難進行,不必定拜,朝禮也是一樣。”老和尚答:“你的美意可感,但我出世不見母親,母為生我而死,父僅得我一子,我竟背父而逃,父因我而辭官,而短命,昊天罔極,耿耿此心,已經(jīng)數(shù)十年了。特此發(fā)愿朝山,求菩薩加被,愿我父母脫苦,早生凈土;任憑百難當(dāng)前,非到圣境,死也不敢退愿。”文吉說:“你誠孝心堅固,也算難得,我今回五臺,也沒有甚么急事,我愿代你負(fù)行李,伴送行程,你只管前拜,輕累許多,心不二念。”老和尚說:“倘能這樣,你的功德無量,等我拜到五臺,愿以此功德,一半回向父母,早證菩提;一半奉送給你,以酬報救助之恩,好不好?”文吉說:“不敢當(dāng),你是孝思,我是順便,不必表謝。”文吉照應(yīng)四日,病已大退。這是文殊菩薩第二次顯現(xiàn),探視老和尚的心和救護老和尚的難。
四難:口流鮮血
清光緒十年正月十九日老和尚扶病由黃沙嶺破廟中起香,一路荷物作食,都由文吉負(fù)擔(dān),老和尚妄想頓息,外無物累,內(nèi)無妄念,病一天好一天,體一天強一天,自晨至暮,可拜行四十五里,毫不感覺痛苦。三月底到太谷縣離相寺,見知客禮畢;那知客看見文吉就問老和尚說:“這位是你什么人?”老和尚據(jù)實以告。知客厲聲說:“出門行腳,不達時務(wù),這幾年北地饑荒,朝什么山?甚么大老官要人服侍?要想享福,何必出門?你見有什么寺門,留俗人掛單?”老和尚當(dāng)下聽其呵責(zé),不敢回聲,只好認(rèn)錯告辭。知客說:“豈有此理!由你自便,誰叫你來?”老和尚聽到話頭不對,就轉(zhuǎn)過話說:“這位文先生請到客店住,我在這里打擾一單何如?”知客說:“那是可以的。”文吉說:“這里距離五臺山不遠(yuǎn),我先回去,你慢慢來,你的行李不久有人代你送上山的。”老和尚苦留不得。文吉去后,知客改顏悅色,和氣送單,到灶房熱坑上泡茶,親自做面,陪吃。老和尚看見這種前倨后恭舉動,心中頗為奇怪,又顧左右無人,乃問知客:“此間常住多少眾?”知客答:“我在外江多年,回來住持,連年歲荒,僅留得我一個人,食糧也盡于此;剛才舉動,是游戲耳,幸勿見怪。”當(dāng)時老和尚十分難過,啼笑皆非,勉強吃了半碗面,就告辭到街上旅店里找文吉,遍找無著。時四月十八,月明如晝,老和尚想追上文吉,于是星夜向太原府拜香前進,心急如火;次日腦熱,鼻孔流血不止。二十日到黃土溝白云寺,知客見老和尚口流鮮血,不準(zhǔn)掛單,在外勉強過一夜,廿一早進太原城,到極樂寺,飽受責(zé)罵,不掛單,二十二早出城禮拜,北門外遇見一位青年僧,名文賢,見老和尚近前招呼,接過拜橙行李,休息十日,病漸痊愈,身體康復(fù),繼續(xù)拜香。這是老和尚的第四難。
五難:失足墮水
清光緒十八年至二十年老和尚在九華山翠峰茅蓬,研究經(jīng)教。二十一年(歲次乙未五十六歲)揚州高旻寺住持月朗法師到九華,說高旻寺有朱施主法事,連舊日四七,共打十二個七,希望老和尚赴高旻參加。老和尚應(yīng)允,下山后至大通荻港,沿江行,遇水漲,過渡,舟子索錢六枚,老和尚身無半文,舟子逕鼓棹去。老和尚不得已行行復(fù)行行,忽失足墮水,浮沉一晝夜,流至釆石磯附近,被打漁的人網(wǎng)起來,喚寶積寺的僧人認(rèn)領(lǐng),那位僧人是老和尚在赤山同住過的,一見大驚,急招進寺救蘇,時為六月二十八日。這是老和尚的第五難。
虛云法師四十八奇
一奇:觀音送子
老和尚俗姓蕭,梁武帝的后裔,世代居住在湖南湘鄉(xiāng),父親名叫玉堂,母親姓顏。清道光初年,父親是科舉出身,分發(fā)到永春,佐治州事,父母年逾四十,常以無子為慮。讀書人總以為“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母親信仰觀音菩薩,一天赴城外觀音寺祈子,見寺宇殘破,及東關(guān)橋梁失修,發(fā)愿興建;丶液夫妻同夢一長須著青袍的老人,頭頂觀音跨虎而來,躍臥榻上,醒后互相驚告,遂有娠,次年父調(diào)佐泉州府,母懷胎十月,生下一肉球,剖出即今日的老和尚。
二奇:物大如山
清咸豐元年(歲次辛亥十二歲)二月,老和尚的父親因事赴臺灣,攜帶老和尚行,初乘小洋船,由廈門出發(fā),忽于茫茫大海中,現(xiàn)出一怪物,體大如山,高出海面數(shù)尺,全船的人都合掌念觀世音菩薩,船行約半小時,始見這個大怪物現(xiàn)出魚尾形,其長不知若干里,而全船的人安然無恙。
三奇:歡喜法器
清咸豐二年(歲次壬子十三歲)老和尚跟隨乃父送祖母生母的靈柩,回湘鄉(xiāng)安葬,請僧人到家里做佛事,老和尚看見三寶的法器,生歡喜心。家中藏有佛經(jīng),初看香山傳,觀音菩薩成道等書,熏染根深;八月又跟隨乃叔進香南岳,遍游各寺院,流連不愿回家,好像有夙緣一樣。
四奇:結(jié)婚無染
清咸豐六年(歲次丙辰十七歲)老和尚在家讀道書三年,深感道家的學(xué)說,不是究竟,終日如坐針氈;于是假裝安心助理家務(wù),以博叔父的歡心,而松懈叔父的防范。一日乘叔父外出,乃打包向南岳逃去,歧路多,半路被截回,并送至泉州。乃父加以禁錮,并和兩位未婚妻田譚二氏舉行婚禮。老和尚結(jié)婚后,雖屬同房,不但沒有和田譚二位新娘發(fā)生肉體上關(guān)系,而且天天向二位新娘說佛法,二氏也能領(lǐng)悟,不覺竟成了閨中凈侶。
五奇:巖洞生活
清咸豐九年(歲次己未二十歲)老和尚依鼓山妙蓮和尚,圓受具戒,法名演徹,又名古巖,字德清,他的父親常常派人四出尋找,他不敢露面,隱山后巖洞中,禮萬佛懺,有時遇見虎狼,也不畏懼。如是三年,他的父親因獨生兒子失蹤,心灰意冷,乃告老還鄉(xiāng),鼓山職事來山洞告知其事,并說:“苦行固是好事,但必須;雙修,你的父親既然回去了,可不必匿避,還是出來回山任職,給大眾服一點務(wù)吧!”因此老和尚就出洞回山,任職四年,自水頭,園頭,行堂,典坐等苦行事,中間曾派充膴事,沒有就;寺中常住時有單襯,也不領(lǐng)受,每日只吃粥一碗,而體力強健。山中有古月禪師,在眾中算是苦行第一,老和尚常常請教他;后來想想,以為任職多年,對于修持不無少礙,又想從前玄奘法師赴印度求學(xué),十年前先習(xí)印度方言,日行百里,又復(fù)試驗絕食,先由一日起竟能絕食若干日,以防沙漠荒磧,連水草都會絕跡。古德苦行,可以效法;于是辭去鼓山職事,盡散衣物,僅攜一衲,一褲,一履,一蓑衣,一蒲團,復(fù)向后山中作巖洞生活。如是又過三年,吃的是松毛和青草,喝的是巖泉澗水,日子久了,褲子鞋子都已破敝,祗有一件衲衣蔽體,頭上束金剛?cè),須發(fā)長盈尺,雙目炯炯有神光,人見了以為是妖怪,恐怖不敢近前,老和尚也不同人談話。初一二年常常看見勝境,老和尚毫不動心,不以為異,一心觀照及念佛,處在深山大澤中虎狼不侵,蛇蟲不損,不受人憐,不食人間煙火。真有“幕天席地,萬物皆備于我”的境界。老和尚心中歡悅,自以為是四禪天的人。古人說:“一缽輕萬鐘。”老和尚并一缽都沒有。無掛無礙,自自在在;因此胸境灑脫,體力一天比一天強壯,耳聰目明,健步如飛,自問也不知其所以然。到了第三年更進一步隨心所欲,隨意所之,有山可住,有草可食。是年老和尚才三十歲,清同治八年(歲次己巳)。
六奇:剃發(fā)沐浴
清同治九年(歲次庚午三十一歲)老和尚一日行至溫州某山,棲息巖中,有一位禪人來洞巖訪問,說:“久聞高行,特求開示。”老和尚被那禪人一問,深深地感覺慚惶,很謙虛回答他說:“智識愚昧,又少參學(xué),望上座慈悲指示。”禪人問:“你如是行徑,究竟有多少年?”老和尚詳細(xì)告訴幾年來的經(jīng)過。禪人說:“我也少有參學(xué),說不出什么來,你可到天臺華頂龍泉庵,請問融鏡老法師,他是天臺山第一個有道德的和尚,必能饒益你。”老和尚聽到這句指示,即直上華頂,到茅庵外,見一僧,即問老法師在家沒有?那僧人答:“補衣的就是。”老和尚向前頂禮,法師全不顧視。老和尚說:“學(xué)人特來親近老法師,望慈悲開示。”法師顧視良久開口問:“你是僧呢?是道呢?還是在家人呢?”答:“僧”。問:“受戒沒有?”答:“已受具戒”。問:“你這般行徑,有多少時候?”老和尚略說經(jīng)過。問:“誰教你這樣做的?”答:“因見古人每多苦行成道,因此想學(xué)。”問:“你知道古人持身,還知道古人持心么?看你所作所為,近似外道,不是正路,枉用了十年功夫;巖棲谷飲,壽命縱有萬年,也不過是如楞嚴(yán)經(jīng)上所講的十種仙之一,去道尚遠(yuǎn);即進一步證到初果,也不過是一個自了漢而已。若菩薩發(fā)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度度人,出世間不離世間法,你勉強絕人間煙火,連褲子都不穿,未免標(biāo)奇立異,又何怪工夫不能成片呢?”老和尚被法師痛處一錐,直透到底,復(fù)頂禮求開示。法師說:“我教你,若聽,就在這里。徊宦,任你他去。”答:“特來親近,怎敢不聽?”法師即贈以衫褲衣履,令剃發(fā)沐浴,作事,并教看“拖死尸是誰”的話頭。老和尚一一聽從,并試吃粥吃飯,學(xué)天臺教觀,從此老和尚又是一個新生命。
七奇:裸女相就
清光緒三年(歲次丁丑三十八歲)老和尚自寧波至杭州途中,那時正逢三伏天氣,船小人多,與青年婦女臥鋪相連;夜閑人靜,大家都睡得很熟,有一女子撫摩老和尚的下體,驚醒,見那女子卸衣裸體相就,老和尚不敢作聲,急起趺坐,持咒,該女也不敢動。假若當(dāng)時失了覺照,那就沒有今日的老和尚了。這件奇事,和阿難遇摩登伽相仿佛。但阿難當(dāng)時有佛住世,可以救護,而老和尚生在末法時期,全靠自力鎮(zhèn)定。
八奇:代送行李
清光緒十年(歲次甲申四十五歲)五月初在途中拜香,后面來一輛馬車,緩行不越前,老和尚察覺后讓路,車中官人下車問:“大師在路拜什么?”老和尚告知朝五臺,報親恩。官人也是湖南人,暢談很歡喜。官人說:“我現(xiàn)在住峨口白云寺,是你朝臺必經(jīng)之地,你的行李,我代你送去。”老和尚深為感謝,又落得每日輕松拜香,別無負(fù)累。五月甲旬拜到白云寺,代送行李的人就是該營營官。見老和尚到,歡迎至營部,休息三日,告辭,繼續(xù)起香,五月底到顯通寺,兵弁已將行李送來,下山去了。
九奇:忽見光明
清光緒二十一年(歲次乙未五十六歲)老和尚自六月二十八日墮水得救后,口鼻大小便諸孔流血,在寶積寺住了幾天逕赴高旻,知事僧見他容顏憔瘁,問有病沒有?答:“沒有。”晉謁月朗和尚要求在堂中打七,但月朗和尚要給他的職務(wù);高旻家風(fēng)嚴(yán)峻,如請職事拒不就,就視為慢眾,要表堂,打香板,老和尚既不允就職事,只好順受表堂,打香板,一聲不響,也不說明墮水事,于是病益加劇,流血不止,小便滴精;在禪堂中晝夜精勤,澄清一念,不知身是何物。這樣經(jīng)過二十多天,一切病不覺頓愈。過幾日釆石磯住持德岸送衣物來供,見老和尚容光煥發(fā),非常高興,乃將老和尚墮水的事告知大眾,無不欽嘆,禪堂內(nèi)職務(wù)不派老和尚輪值,以便修行。從此老和尚萬念頓息,工天“落堂”,晝夜如一,行動如飛。一天,夜放晚香時,開眼一看,忽見大光明好像白晝一樣,內(nèi)外洞澈,隔墻見香燈師小解,又見西單師在圊中,遠(yuǎn)及河中行船,兩岸樹木形形色色,都能了見,那時才打三板。次日詢問香燈師和西單師,果然不錯,但老和尚不以為異。至臘月第八個七第三晚,六枝香開靜時,護七例沖開水,將水濺在老和尚手上,茶杯墮地,一聲破碎,頓斷疑根,慶快平生,如大夢初醒。老和尚自念出家漂泊數(shù)十年,在黃河茅棚被個俗漢一問,不知水是什么?假若當(dāng)時踏翻鍋灶,看文吉有什么話可說?這次倘不墮水大病,不遇順攝逆攝,知識教化,那就會錯過一生,怎能有今朝?老和尚自念至此,即說一偈曰:
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
虛空粉碎也,狂心當(dāng)下息。
又偈曰:
燙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語難開;
春到花香處處秀,山河大地是如來。
- 上一篇:犯淫戒的罪業(yè)過失
- 下一篇:虛云老和尚與孫中山和蔣介石的對話
- 虛云法師:不發(fā),多種,一切佛法是妙藥之單方
- 夢參法師:虛云老和尚是大菩薩嗎?
- 虛云法師:宗門一法,勝過一切
- 虛云法師:專心向道,才算是本色禪和
- 虛云法師:因為要借假修真,所以免不了衣食住
- 虛云法師:行解相應(yīng),說到就要行到
- 虛云法師:做工夫不一定在靜中,能在動中不動才是真實工夫
- 虛云法師:學(xué)佛不論修什么法門,總以持戒為本
- 虛云法師:無論是已悟未悟還是解悟證悟,都要修學(xué)并真實行持
- 虛云法師:妄起即覺,覺即妄離
- 虛云法師:修行一法易則容易,難則實難
- 虛云法師:因果不昧,曾種惡因必感惡果
- 虛云法師:三界輪回以淫為本 六道往返以愛為基
- 虛云法師:修道若不下一番苦心,僅徒然口說是無補于實際的
- 虛云禪師:道向己求莫從他覓 努力種福田種好因
- 虛云法師:傳戒不如法、僧人沒擔(dān)當(dāng)是佛法衰敗之因
- 虛云法師:念佛一法具足六波羅蜜
- 虛云法師:靜坐一須臾勝造七寶塔
- 虛云法師:只要放下包袱,咫尺就是家鄉(xiāng)
- 虛云法師:人的一生,如同蜂之釀蜜,蠶之作繭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yán)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yán)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dāng)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仁清法師:什么是誹謗正法?
- 靜波法師: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正凈法師:禮佛發(fā)愿懺悔文
- 仁清法師: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本源法師:學(xué)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廣超法師: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慧廣法師: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杜一心: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zé)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lán)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夢參法師]死亡像什么呢?
- [黑茶]黑茶是怎么來的?黑茶的起源
- [禪宗公案]不得其門
- [生活故事]彎腰做一個直立的人
- [哲理故事]包容勝過萬般責(zé)難
- [佛與人生]人為什么活著,活著是為了什么,怎樣才算活明白了?
- [佛學(xué)常識]“無我”觀有什么針對性嗎
- [佛學(xué)常識]無我分幾類
- [其他漢傳法師]世間的事業(yè)不外乎成住壞空這四大原則
- [黃茶]蒙頂黃芽屬于什么茶,外形有什么特點?
- [禪宗文化]叢林清規(guī)對中國文化貢獻如何?
- [生活故事]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 [哲理故事]遇事兼容并蓄,對手亦可是知音
- [佛與人生]多情至極是無情
- [佛與人生]順其自然,便能萬事遂心
- [佛與人生]少一份爭執(zhí),多一份從容
- [佛與人生]不抱怨,心中無嗔便是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