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除舊布新?絕情破舊我.淬愿創(chuàng)新人
怎樣除舊布新?
絕情破舊我.淬愿創(chuàng)新人
仁俊
人類最強烈、顯著而普遍的特征──除舊布新。地球上最優(yōu)秀的人類,不斷地將文化、思想與學術等等,體究、覺悟到最精絕最燦爛的頂峰,其具體的動力,無一不來自除舊布新的促發(fā),因此,厭棄舊濁而欣求新凈,成為優(yōu)秀人類體悟與創(chuàng)覺的最堅韌的決心。在這么種策警與激發(fā)下,尤其是面臨新春之際,除舊布新的觀念與行動,極其銳毅而奮昂。優(yōu)秀得無限際上進的人類,端憑這么與時俱進而啟時,與空俱豁而覺空的。
時間動變得念念憬審,空間推移得處處諦察,從時空中領略與觸會著的一切,一切都分明地對學佛者顯現(xiàn)出無常、無我的實相。對這些看得不走眼入迷,思的不失念受惑,一般尋常者的一切──執(zhí)常執(zhí)我的見與思,透過自己從佛法洞照中所得的對之擇抉,就不會從自己觀行中出現(xiàn)。超常的觀行能對治尋常的見思:劃清了生命上升與下墮的界線,從此則永不下墮而永恒上升。學佛者,首須握緊踏實著這般永恒上升的宗趣,佛法中的觀行才修得凈而足,世法中的身心才持得正而堅,果果決決的除舊布新。
舊除得徹底的除,新布得具體的新,是一件極難極難的事。因為有漏的生命中所積潛的舊業(yè)──太舊(太重)了!所以,「結生相續(xù)」的生命中與生俱來的黑業(yè)與雜(染)業(yè),陰森郁沈得叢叢迭迭,在在處處險峻的世途中,一不小心就失足下墮。黑業(yè)與雜業(yè)的總根源──煩惱,煩惱的釀造、激刺與策驅者──我,這樣看,我就成為孕育煩惱的親因了。煩惱與業(yè)是相互增生的,從煩惱而生業(yè),又從業(yè)引起煩惱,煩惱與業(yè)業(yè)與煩惱,總是鉤鎖得難分難解;從煩惱與業(yè)所引生的(生命)苦果,就這樣的永沒完結。煩惱與業(yè)的頻數活動,指使這類活動的主體者──我;我,誤導著煩惱起業(yè)而話動,而煩惱與業(yè)又嗾使著我胡作妄為,就這樣,我成為煩惱與業(yè)業(yè)與煩惱無底的罪惡淵藪。凡愚之輩共執(zhí)的「常、樂、我、凈」四倒,「我」是構成「常、樂、凈」的主因,所以,只須致力徹底的破除了「我」,「常、樂、凈」則不攻自破了。熊熾的火般之情熏灼著頑冥之見,將有情作弄、踐踏、毀害得血淋淋、淚涌涌的兇元禍魁──我──。當有情腦思清醒,意念明曉的時刻,多少知道我情我見的嚴重、厲害,由于與生俱來的自性見作祟作梗,不自覺的就被他遮掩耳目,牽系身心,于是看的聽的與想的作的,一切都不讓理智裁奪,不受理性節(jié)度,完全任憑自我發(fā)號施令。人類與生物的害他逞自、啖它活己,都是這個我的教唆與酷逼。人類的安不了、明不透,一切一切的癥結,莫不通在我情我見上。人類的日明日安極有限有量,也都通在這樣的我上。深深地感覺到這么起不上人格之碼的自明自安,立刻覺驚、覺察到埋葬真自明自安的惡魔──我──,將他一刀兩絕的當下分開,真自明與自安,才開始有自己的分。
佛法,學到自明得直趣解脫,自安到深會寂滅,從寂滅中明得自性本空,從自覺中猛呵與自性相應的「自成」、「獨存」與「常爾」的妄見、錯覺,自性中人我見起不了,法我見撇得開,空就學得明而正,有就行得安而健。明心見道與安心修道,大抵是這么發(fā)端的。凡俗有情身心中最戀著的──我愛與我見,真?zhèn)是戀著得如油入面,如膠投漆般的莫可分解。所以,破除我見的難度非常非常的高!非具有絕大絕大的厭畏心、痛剿志,怎也遣不掉我愛我見的頑習性。與無明相應的有情起心動念處,總是習以成性的直從自我出發(fā),又回歸到自我,從來就不曾有正法襯在念頭上,照在眼面前,不自覺地被自我牽著鼻梁走,到處弄得焦頭爛額,連連叫苦。古德說:「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正給一般有情指出了解粘釋縛的唯一要訣。從真正的修練說,必須自覺得直厭、直破自我,對他絕不存一念袒戀,從自覺中防警得森嚴極致,稍一蠢動或竄起了,迅猛地立即自覺得喝破他,不讓他有遁避潛匿余地,做到自覺與自我勢不兩立的決絕之境,自覺是這么成為清凈之覺的;覺他與覺行的圓滿之覺,都奠基在這樣的清凈自覺上。
修學佛法,既平常也特殊的一種表征:徹頭徹尾的凈,活在也做在這樣的凈中,向上自覺得決不忘佛,向下自(我)被破得絕不忤人;如此的決心絕意,成為永不動搖的理念與宗趣,最舊最頑劣的自我,才會從自覺正法中照破得不顯陰影。三乘與一乘圣者,之所以成為最清凈的圣者,沒一個不從絕情破舊我中來,這一點,我們務須肯認而體踐。
依佛法說,惟有修學佛法,才會做成最好的人;有了最好的人,才有圓滿清凈的佛陀。佛陀因位中一發(fā)心學菩薩,首先最為看重的:著力、集力、致力猛治而嚴絕舊我,因為他是一切煩惱與罪惡的總匯處;從這總匯處流出越多越重的罪惡煩惱,不但自己被害得極慘,還連帶的引起許多人受劇苦!因位中的菩薩行者,驚覺到舊我有如此的嚴重過患,所以總是以最決絕的志誓截斷它。菩薩能廣修悲智圓成佛道,能堅練行愿普度眾生,能卓振永劫健行生死,于生死中透脫一般情見的戀與厭、安與危,都因為不受舊我的操縱或惑誘。真做人的第一步,走出了自我舊徑,不再劃地造獄而自限;真為人的第一念,放逐了自我舊心,不肯擅己為是而(巧善)順眾;钤谶@兩個第一中,越活越精進越正通,精進得不雜(濫)不(惑)倒,正通得能廣(攝佛德)能注(察緣起),從緣起的佛法中遣除我法(我所),自我的舊神氣、老面貌,就被消解得不露一般世態(tài),第一義的絕大門路,就這么篤實坦穩(wěn)地深入的。沈斂得不著聲色利名,發(fā)達得能舍(獻)身心性命的,總是將第一義高懸于心目之間,不讓舊我遮隔著;與舊我絕情得不再覿面,起心動念所商量的、證印的,則永不離卻正法。法身就這么從正法中熏修成的;只須與舊我之情絕透了,我們于日常的四威儀中,則能的的歷歷地體現(xiàn)著正法與身心同在。
絕不甘心為自我之奴的學佛者,正法成為安身立命處,(成佛)大緣化為立功發(fā)德處;大緣與正法運照得無限無偏,策推而開擴大緣的巨力──弘愿,日以繼夜的旺漲增上,悲愿之潮與法興之概,滔滔昂昂地涌騰卓峙,就成為菩薩化身了。菩薩的綜合表征:凈智之光作人海燈塔,大慈之德為世間力源,永恒地周旋、肆應于苦難眾生之間,成為眾生界的「不請之友」。所以,菩薩從沒什么身段,也不屬于任何族級,只是極普通、最勤懇的樂于無條件的為眾生的義工者。所以菩薩不僅是「見義勇為」,而且是長時大空中的護道奮迅者;以道為命為業(yè)的菩薩行者,一切的內觀外行,都是在智光導覺中活動,因此,所活動的一切都以佛作證;心術與身業(yè)不離佛為證,以如此的心術與身業(yè)而為人,則必能不污道、不誤人、不負佛。佛法學得明明深入、新新上進,徹新得新新不己,直以菩薩身而作佛事的,無一不植根于此三不。學佛法,概括說:學新。釋尊所證的無上正法;正法──無比無盡的最新之光;這種光照透了世出世間的一切實相。學佛法,就是在這樣的光中學習、學應,應得不離實相、不住實相,佛法用活了,世法看透了,透得直透世間的舊情舊見,則成為決定性的新人。
人,做得徹始徹終的新,學得無邊無中的圓,這是大乘佛法的究極之行與證。如此的行與證非二乘行者所能成辦,惟有發(fā)透了大菩提心的行者,不計生死道長,不怖眾生性多,真我了卻得絕不盤回,正法體持得絕對邁進;眼底心頭的正法,化為見佛之光,成為拔眾之力;佛光充凈得永拔眾生,眾生之眼亮豁得永見諸佛,自已就這么成為諸佛與眾生之間的中介者。做成這般中介的人,對佛法的中道實相,就有番確實體認;從這番體認中操持與修為的,則能對大(有義)苦受得安靜承當,對大(放逸)樂舍得挺快擺脫,人格真有這么種不離不滯的精神,入世腳步與出世眼光所涉所矚的,就都襯現(xiàn)著新新非故的弘愿與凈智。大菩提心都憑此而活運沉持的;學佛,大菩提心活運而沉持得極健極韌,健韌得顛樸不破,震撼不垮,身心中的妙法與本愿,到得這時,光與力則明充得篤實廓凈,不再現(xiàn)任何慌心窘相了。
一個(或一群)人從堅強行愿中熏練得致力盡德,忘了自己記得諸佛,諸佛之法成為自己做人、為人的楷模、準鑒,人做得一直學佛,從學佛中體認著佛法的清凈空明;生死及安危之際,就有了最健牢的大力伴。正法,成為一切時處的健牢之伴,身心中所觸所思的都不離此伴,以故,沈淀于身心中的佛法,則融匯為無染無盡的無上力晶。學佛的人所求的──此無上力晶,氣神與意念督注得不疲不昧,劣根性與腐慣習,就摔棄得絕不姑息。學佛者內有修省外有操持;操持得法的觀行純正,律的止作潔明;法與律體踐得必然而切然了,身心覺護得密致精極,惑業(yè)日消而慧業(yè)日長,三業(yè)不離于慧的主導,念頭的慧察破了意底的惑,一切便簇新得光光凈凈。向往而體悟于此光凈中,佛法則化為身心之藏,身心就成為光明之幢;身心與佛法就這么融合得不隔不忘,佛法也就這么常住于世,人類徹底的新,端憑這樣的融合與常住。
學佛法的最高目標:最極圓凈的無上之新。邁向這最高目標的策動力──弘誓大愿,從弘誓大愿中創(chuàng)練得法不離念,命不著心,心智健利得不為命脅。一般人為戀命而損失的力特別多,菩薩行者首先覷破了這,所以總是以法御命,制命就法。因此,菩薩的正法欲,極其旺烈而軒昂,絕不讓邪法欲毀生命。為法而活而學的菩薩,正法體照得與空相應,弘愿振卓得與有(情)相通;正法中空卻了我見,弘愿中絕透了我愛;法與愿系聯(lián)通貫得極凈極真;凈得不隔諸佛,真得不忘眾生;以諸佛之德救眾生之苦的大愿力,隨時隨地都現(xiàn)得出展得開,則怎也不讓我愛我見作祟了。
菩薩道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徹頭徹尾的除舊布新。凡俗生命中最舊的莫過于我,值茲迎春之際,我們學菩薩的人,就得再三地猛策振抖自己:絕情破舊我,淬愿創(chuàng)新人,才會將菩薩精神發(fā)揮得絕對勤懇充實,減少此時此世的無盡的憂悲惱苦!
佛歷二五四六年十二月廾六日
于新州同凈蘭若寫
- 仁俊法師:法語清涼
- 仁俊法師:聞『正覺音』豁心眼
- 仁俊法師:二教二施堪效范
- 仁俊法師:佛教興盛中刻不容緩的精警--驚福報狂,愧智慧荒
- 仁俊法師:植福惜福,積慧敬慧
- 仁俊法師:世界佛教青年們顯得更年青(輕)吧!
- 仁俊法師:「寢饋縈懷,崇重如師加持我」--永恒憶念續(xù)學長
- 仁俊法師:慧日普照,悲潮遍涵
- 仁俊法師:藉場學道·著場悖道--現(xiàn)代中國僧青年最急需的解與誡!
- 仁俊法師:成佛之道
- 仁俊法師:現(xiàn)代學佛者最最急需的--建心地道場,培身心道德
- 仁俊法師:「度假」的意義
- 仁俊法師:嚴寺天臺班畢業(yè)典禮祝詞
- 仁俊法師:新春相勉獻四語
- 仁俊法師:能明能平能通攝
- 仁俊法師:不玩神我塑體面·直學佛陀持法統(tǒng)
- 仁俊法師:操時成光,行空發(fā)力
- 仁俊法師:新得三新三不少
- 仁俊法師:三凈二實踐大乘
- 仁俊法師:佛法度假相勉的四句話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淺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如瑞法師: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師: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本源法師: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靜波法師:跳出三界得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本源法師: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師: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師: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界文法師: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師: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西行法師: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懺云法師: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道堅法師: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西行法師: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夢參法師: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夢參法師: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天因法師: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