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經(jīng)》要文善導(dǎo)釋

  前 言

  《阿彌陀經(jīng)》(簡稱《小經(jīng)》)是凈土三經(jīng)之結(jié)經(jīng),亦即凈土宗結(jié)論之經(jīng),于凈土宗之重要性不言可知。

  此《經(jīng)》大意有三:一、目標(biāo);二、方法;三、證明。一、目標(biāo),首先贊嘆極樂莊嚴(yán),以勸眾生往生。二、方法,接著說明只要念佛,必定往生極樂。三、證明,最后十方恒沙諸佛,同聲證明護(hù)念。

  此《經(jīng)》文字僅有一千八百五十八個字,既是文簡義豐,亦是簡短普及,總結(jié)定論。

  此《經(jīng)》是凈土三經(jīng)之結(jié)經(jīng),故言簡意賅,總結(jié)凈土宗之“正機(jī)、要法、勝益”。

  此《經(jīng)》顯示釋尊及諸佛的本懷,以救度惡世凡夫為“正機(jī)”,以專稱彌陀佛名為“要法”,以往生彌陀凈土速證菩提為“勝益”。

  此《經(jīng)》系佛無問自說之經(jīng),更是佛出世本懷之經(jīng),亦是十方諸佛護(hù)念之經(jīng)。諸佛出世之目的,眾生成佛之要法,唯在此經(jīng)。

  此《經(jīng)》明萬佛歸于彌陀一佛,六方恒河沙諸佛共贊阿彌陀一佛!洞蠼(jīng)》說阿彌陀佛是“諸佛之王,光中極尊”。

  此《經(jīng)》明萬法歸于凈土一法,是《華嚴(yán)》奧藏,《法華》秘髓。

  此《經(jīng)》明萬行歸于念佛一行,余一切行為少善根,唯念佛一行是多善根,是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

  此《經(jīng)》是正直舍權(quán),唯說念佛,不說諸法諸行等權(quán)教之經(jīng)。

  此《經(jīng)》說明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即是多善根、多福德,必定往生彌陀凈土,獲得一生補(bǔ)處。

  此《經(jīng)》是難信之經(jīng)與難說之經(jīng)。因其方法簡易,境界高超,五濁惡世之凡夫難以直下相信。

  此《經(jīng)》是唯有佛與佛方能互知的境界,余皆不知,《大經(jīng)》說“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

  此《經(jīng)》自古以來列為佛門早晚課課誦之經(jīng),因其三根普披,利鈍全收,萬修萬人去之故。

  此《經(jīng)》古來多有高僧大德為之注解闡釋。其中,以彌陀化身之凈土宗宗祖善導(dǎo)大師的解釋,最為純正、簡要、明了;文不玄奧,義無枝蔓,任誰一看,都能一目了然,知其意義。

  此《經(jīng)》善導(dǎo)大師之釋書,有《彌陀經(jīng)義》與《法事贊》二書,前者可惜早已迭失,后者是以贊偈的體材作為大義的發(fā)揮。

  此《經(jīng)》善導(dǎo)大師甚為重視,大師曾書寫此經(jīng)廣宣流布,其數(shù)高達(dá)十萬卷,并畫其相令人欣慕。據(jù)《續(xù)高僧傳》及《瑞應(yīng)刪傳》說:“寫《彌陀經(jīng)》十萬卷,畫凈土變相三百幅;士女奉者,其數(shù)無量!爆F(xiàn)在日本京都龍谷大學(xué)圖書館收藏有一本大師真跡的《阿彌陀經(jīng)》,此書是一八九九年大谷探險隊在中國新疆吐魯番所發(fā)掘。大師之真跡進(jìn)而流布到當(dāng)時的西域地方,其教化之廣,令人驚嘆。

  此《經(jīng)》的重要核心之文,善導(dǎo)大師之著作有很多簡要明了之釋,謹(jǐn)摘錄如下:

  壹、《小經(jīng)》要文: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wù)f阿彌陀佛,執(zhí)持名號,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圣眾,現(xiàn)在其前。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貳、善導(dǎo)大師解釋:

  一、《法事贊》(善全四三七頁)釋言: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fù)專。

  七日七夜心無間,長時起行倍皆然,

  臨終圣眾持華現(xiàn),身心踴躍坐金蓮。

  坐時即得無生忍,一念迎將至佛前,

  法侶將衣競來著,證得不退入三賢。

  二、《法事贊》(善全四五〇頁)釋言:

  如來出現(xiàn)于五濁,隨宜方便化群萌;

  或說多聞而得度,或說少解證三明。

  或教;雙除障,或教禪念坐思量;

  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三、《觀經(jīng)疏.玄義分》(善全四八頁)釋言: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wù)f阿彌陀佛,即應(yīng)執(zhí)持名號,一日乃至七日,一心愿生;

  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圣眾,迎接往生。

  四、《觀經(jīng)疏.定善義》(善全二〇五)釋言:

  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終時,佛與圣眾,自來迎接;

  諸邪業(yè)系,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也。

  五、《觀經(jīng)疏.定善義》(善全二〇五)釋言:

  自余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

  六、又釋言(善全二〇六頁):

  《彌陀經(jīng)》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七、《觀經(jīng)疏.散善義》(善全二四五頁)釋言:

  又決定深信《彌陀經(jīng)》中,十方恒沙諸佛,證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

  八、又釋言(善全二五〇頁):

  《彌陀經(jīng)》中說,釋迦贊嘆極樂種種莊嚴(yán),又勸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

  九、又釋言(善全二五〇頁):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jié)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zé)o疑也!

  十、又釋言(善全二五一頁):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jié)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yè),順彼佛愿故。

  十一、又釋言(善全二六三頁):

  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

  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發(fā)心以后,誓畢此生,無有退轉(zhuǎn),唯以凈土為期。

  十二、《觀念法門》(善全三四四頁)釋言:

  若有男子、女人,七日七夜,及盡一生, 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愿往生者;

  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等佛,共來護(hù)念,故名《護(hù)念經(jīng)》。

  十三、又釋言(善全三五五頁):

  若有男子、女人,或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佛名。

  其人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圣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十四、又釋言(善全三六〇頁):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彌陀佛,愿生凈土;

  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

  命欲終時,佛與圣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

  十五、《往生禮贊》(善全四七九.四八〇頁)釋言:

  念念相續(xù),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若欲舍專修雜業(yè)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

  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

  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十六、又釋言(善全五二九頁):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dāng)知本愿最為強(qiáng)。

  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

  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十七、又釋言(善全五三九頁):

  若有眾生,聞?wù)f阿彌陀佛,即應(yīng)執(zhí)持名號,

  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稱佛不亂;

  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圣眾,現(xiàn)在其前;

  此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國。

  十八、又釋言(善全五四〇頁):

  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

  十九、《般舟贊》(善全五四六頁)釋言:

  瓔珞經(jīng)中說漸教,萬劫修功證不退;

  觀經(jīng)彌陀經(jīng)等說,即是頓教菩薩藏。

  一日七日專稱佛,命斷須臾生安樂;

  一入彌陀涅槃國,即得不退證無生。

  二十、又釋言(善全五七〇頁):

  一切善業(yè)回生利,不如專念彌陀號,

  念念稱名常懺悔,人能念佛佛還憶。

  二一、又釋言(善全五七六頁):

  萬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為尊,

  回生雜善恐力弱,無過一日七日念。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