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山上話清涼
清涼山上話清涼
2005年夏,濟群法師應邀參加“五臺山清涼之旅夏令營”活動。除專題講座外,主辦方專門安排半天時間,請法師為營員答疑解惑。本文根據(jù)現(xiàn)場錄音整理。
一·學佛與做人
答:孝道有各種表現(xiàn)形式。出家人行孝的方式,主要是以修行、以引導父母學佛來報答養(yǎng)育之恩。若父母確有生活困難,戒律也允許出家人供養(yǎng)父母,甚至可以接到寺廟或附近居住。世人所以覺得出家人不孝,多是受“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觀念影響。這代表儒家傳宗接代的觀念,但它就是唯一正確的標準嗎?事實上,若不是這一觀念誤導,中國的人口數(shù)量及男女比例會更正常些。
至于對父母的報答,其實有許多出家人做得并不比在家人差。當今社會,真正有孝心的并不是很多。而出家人因為學佛修行,往往更有感恩心,更能體會父母的恩情,更懂得知恩報恩。
問:我有個朋友,母親信佛多年,他受母親影響而學佛修行,并因此不愿結(jié)婚,現(xiàn)在三十多了。母親逼著他去見對象,他見了就不愿意,覺得沒有共同語言。但母親說,如果你不結(jié)婚,我就改信基督教。他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我沒有感覺,無法結(jié)婚。現(xiàn)在,他母親改信了基督教。從佛法的角度,怎樣圓融地處理這類事?
答:結(jié)婚和不結(jié)婚,代表著不同的個人意愿或需要。有的人需要結(jié)婚,有的人不需要結(jié)婚,不是只有一種選擇。其實,現(xiàn)在社會上有很多人不喜歡結(jié)婚,寧愿做單身貴族。人不是非要結(jié)婚,非要千篇一律地上學工作、結(jié)婚生子,最后退休養(yǎng)老,每天無聊地打打麻將,稀里糊涂地離開世界。愿意這樣過的人,當然可以這么過,但不愿意這樣過的人,應該有選擇的自由。
我覺得,文明社會的最大特征,就是懂得尊重別人的選擇。在封建社會,父母之命就是一切。問題是,若他們的意見是錯誤的,是否有必要用自己一生的幸福來協(xié)助他們完成這個錯誤?若父母不考慮兒女的自身需求,只要他們絕對順從才能滿意的話,那是一種狹隘、畸形的愛。
至于這位母親因此改變信仰,足見其信仰之膚淺。其實對很多人來說,根本不了解佛法的大智慧,覺得信佛教和信基督?jīng)]什么區(qū)別,那種所謂的信,只是泛泛的迷信、盲信。因為他們只想得到暫時的依賴和安全感,對人生沒什么深入思考。這種需求,是一般宗教都可以滿足的。對于這樣的人,其實信什么宗教都一樣。當然,真正要開智慧、了生死,真正要明心見性、安頓身心,那就非得學佛、修行不可。
問:建立佛化家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答:建立佛化家庭,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三點:一方面,是以佛法觀念指導整個生活。《善生經(jīng)》中,佛陀就為我們講述了如何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種種事項,從而使夫妻雙方、兄弟姐妹、六親眷屬之間和諧相處,同時還要培養(yǎng)慈悲心,善待一切人。一方面,是按照戒律的標準生活。從事的職業(yè)一定要正當,堅決杜絕法律和戒律不允許的行為。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始終保持超然的心態(tài),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問:上次受八關(guān)齋戒后,師父說不能妄語,最好禁語。我就反省自己,再觀察其他人,發(fā)現(xiàn)大家說的話更多,且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廢話。我最近幾天觀察大家交流,也不外乎是情緒的宣泄。應該怎樣看待?
答:不妄語,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如果別人覺得你整天在說假話,和你在一起就沒有安全感。修行的終極目標,是將我們導向真實,而妄語卻是在種虛妄之因。我們都是活在自己的內(nèi)心,而非客觀世界中。所以,想法、情緒、欲望就決定了我們的生命品質(zhì)。眾生被無明所惑,積累了太多的情緒和疑惑,就需要發(fā)泄,需要說出來。對于這種需要,一般人往往是不能自主的。
我覺得,人的內(nèi)心就像一個裝著各種動物的動物園,而我們就是給動物投食的人。投放口味不同的食物,會有相應的動物跳出來活動。若是生命不經(jīng)過有效管理,就會陷在這一大堆混亂中不能自拔。雖然你會有很多想法,覺得“我就這么想的,我就喜歡這樣”,其實還是在習慣中身不由己。比如你抽煙,似乎是因為自己喜歡,可馬上不抽能做到嗎?你討厭一個人,似乎是主動的選擇,但能夠立刻就不討厭他嗎?如果我們有自主權(quán),應該有決定的能力,有立刻改變自己言行和想法的能力。事實上,戒煙或改變看法都需要一個過程,才能逐步培養(yǎng)起對這件事的自主能力。修行,關(guān)鍵是培養(yǎng)生命的自主能力,使任何情緒無法左右我們。
同時,我們還要對每個人本著理解的態(tài)度,這也是修習慈悲的前提。不要總是站在自己的主觀立場覺得應該怎樣,然后以此衡量一切。發(fā)泄或牢騷,是某些心理活動的必然結(jié)果,都是正常的。按照佛教觀點,世間沒有好人或壞人之分。我給它的定義,是健康和不健康的人。如果我們能這樣看待并理解每個人,理解每個人所以需要發(fā)泄的真正原因,將會有更多的慈悲心,也能給他人更有愛心的實際幫助,而不只是看不慣他人的行為。
問:我發(fā)現(xiàn),企業(yè)行為和佛法有很多矛盾。經(jīng)商要有兩個重要素質(zhì),一是形勢導向,不斷確定目標;二是以各種手段達到目標,那必然要傷害他人、巧取豪奪等。我自己有親身體會,三個企業(yè)都偷稅漏稅,否則就活不下去。如何用佛法指導我們不那么罪惡地經(jīng)營企業(yè)?
答:今天的社會,尚未建立非常有序的市場競爭機制,做好企業(yè)確實不易。我經(jīng)常感慨,現(xiàn)在很多人因為做事把心做壞了。面對惡性競爭,企業(yè)不這樣做就面臨生存問題,這樣做又內(nèi)心不安,確實處于兩難境地。
前面說過,每個人的做事方式是由價值觀決定的。過去,我們衡量一個行為成功與否,更多是從客觀結(jié)果來考核,考核投資獲得多少回報,比賽取得什么成績。比如開公司,幾十年后,積累了相應的財富和管理經(jīng)驗。又如打籃球,人們重視的結(jié)果,不外乎比賽取得良好成績或是技術(shù)得到全面提高。除此而外,還有項重要投資往往被人忽略,那就是心的參與。我們做每件事都有心的參與,相應的,每件事都會有兩種結(jié)果,一是客觀結(jié)果,一是心行結(jié)果。也就是說,我們以什么心做事,最后會強化或成就某種心態(tài)。若以不良心態(tài)做事,就在強化負面心態(tài),最后事情做成了,心卻做壞了,這是現(xiàn)代社會的普遍問題。
很多人事業(yè)有成,卻感受不到人生快樂,這樣的成就有什么意義呢?所以要學會算帳。社會上精明的人雖然多,包括在座的,很多是社會精英。但從佛法眼光來看,若不能看破輪回的虛幻假相,而是沉迷其中,把暫時當做永久,忽略生命的真正意義。不管多么聰明,其實都是傻瓜。因為你所追求的只是虛幻的泡沫,其意義甚至不足幾十年。當你離開世界時,這些成就都和你了不相干,于了生脫死更是一無用處。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事業(yè)成就越大,死時可能更痛苦,因為實在是舍不得,實在是放不下。相反,流浪漢臨終時可能還自在些。
所以,如果我們能從較高的角度審視人生價值,就能看清什么是輕,什么是重,就懂得怎么去做了,抉擇時也就不會茫然,不會患得患失了。作為佛弟子,我們應該知道,以偷稅漏稅來獲取更大的利潤,是否是屬于正當行為。如果一個企業(yè)必須通過偷稅漏稅才能經(jīng)營下去,那么,這個企業(yè)似乎沒有存在的必要。
二·調(diào)心之道
問:《金剛經(jīng)》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但師父們經(jīng)常說要“安住其心”,又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我想知道,“無所住而生其心”和“制心一處”是否矛盾?到底應該住還是不住?
答:若能做到無所住,當然是最好。無所住,即沒有任何執(zhí)著。但是,你現(xiàn)在能做得到嗎?事實上,生活中有許多表現(xiàn)得對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一旦在乎起來,可能比誰都在乎。人的心理很復雜,有些人對很多事情都很冷漠,很不在意?梢坏┯龅礁信d趣的,就會特別執(zhí)著。就像同樣的壓力下,受力面積越小,單位面積承受的壓強就越大。若把全部精力投放一個點上,必然深陷其中。我將這種狀態(tài)比做心靈的巨大陷阱。怎么辦呢?我常告訴他們,暫時不妨多在乎一些人,多在乎一些事。也就是說,不要只挖一個陷阱,哪怕多挖一些,也比挖一個深不見底的要好,因為那樣太難爬出來。所以說,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即使你現(xiàn)在覺得什么都不在乎,也不要掉以輕心,以免不經(jīng)意間落入比別人更深的陷阱。
“應無所住”代表較高層次的用心。心的覺性本是無住的,并非通過后天修成。前面講過,心有兩個層面,一是相對的,一是絕對的;一是心的現(xiàn)象,一是心的本質(zhì)。契入心的本質(zhì)時,就具有“無所住”的功用。如此,任何東西無法沾染其上。因為心的本質(zhì)就是空性,任何情緒、塵勞都無法染污它,就像云彩不能染污虛空一樣。
如果一時做不到心無所住,不妨先選擇一個健康而無副作用的對象“安住其心”。一旦具足相當?shù)摹爸埂绷?再依正見修“觀”。隨著觀照力的增強,自然能做到心所無住。
問:如何忘記過去曾受過的重大挫折?忘記別人對自己的傷害?
答:忘卻痛苦的方法有二,一是培養(yǎng)正面情緒。情緒有負面和正面之分,哪種力量更強,就會將我們導入相應的心理軌道。所以,我們要壯大正面情緒的力量,就像以增加體質(zhì)來對抗疾病干擾那樣。一是面對它,想想是哪件事令我們痛苦。狹隘的心是無法承受傷害的,這就會形成巨大的心結(jié)。其實,真正傷害我們的,往往是自己的心結(jié),而不是具體的某個人、某件事。許多人心中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心結(jié),一旦產(chǎn)生作用,我們馬上就被它抓住,一頭扎進痛苦中,F(xiàn)在,我們要從更高的角度來審視這些,將問題重新思考一遍,再思考一遍,一直思考到你覺得這其實沒什么,然后把它放下。若能這樣,即使還不會馬上忘卻這件事,但它能造成的影響就微乎其微了。
當然,還有更高的辦法,就是當下解決。因為心有制造煩惱的能力,也有當下解除煩惱的能力。一旦將這個能力調(diào)動起來,煩惱就像雪花落入燃燒的火爐,立刻會自動化解。這是比較高明的用心方法,多數(shù)人可能一時用不起來。
問:有種說法是,如果一直跟著心走,心指向哪兒,你就做什么的話,會活得很真實。但現(xiàn)實中我們總有很多束縛,總有很多該做的事。有時就會矛盾,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但想做的卻是另一件事,那該怎么辦?是一輩子做該做的事,還是一輩子隨性地做事?或者說,做兩件這個,再做兩件那個?
答:從佛教角度來說,做自己愿意做的,未必是好事;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也未必是壞事。因為人們愿意做的,可能是吸毒,可能是打麻將,可能是暴力行為。愿意,代表著一種情緒,一種生命習慣,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不健康的。若是健康的,生命素質(zhì)能因此得到提升和凈化;若是不健康的,順其自然就會不斷墮落。
很多時候,有些事是我們不愿去做的,但很有意義,做了對生命有所改善。但也有些我們不愿做的事,做了也沒意義,卻又不得不做。比如很多人每天上班,身體不舒服還要去,根本沒有做不做的自由,是不是?
(問:就是說,當你沒自由時就接受它,有自由時就看情況選擇?)這就對了。不過也不是不加分析地接受,還是要作基本判斷:比如,這個工作是否屬于正命?如果不是,即使生活暫時會受到影響,也要馬上考慮換工作,否則受苦的還是自己。
三·如理思維
問:《壇經(jīng)》講“不思善、不思惡”,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教法是否對立?
答:“不思善,不思惡”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并不對立,而是代表兩個層面的修行。佛法修行中,基本貫穿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原則。但修行不僅是止惡行善,更要超越對善惡相的執(zhí)著。因為修行最終要契入空性,以哲學角度來說,即通達絕對真理?招杂置嫒,超越一切善惡,這就必須擺脫二元對待的心。
我們眼中的世界,是相對的世界;我們現(xiàn)在的心,是二元對立的心。換言之,每個心念都有相應的對象。比如想起某個人,某件事,都有“能想”和“所想”。而在空性層面是沒有對待的,是“不思善,不思惡”的絕對世界。凡夫活在相對的世界,而圣賢同時活在相對和絕對的世界。體悟絕待的空性時,是超越善惡的。安住于相對時,則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對于普通人而言,相對現(xiàn)象與絕待的心似乎會發(fā)生沖突。但對圣者而言,心的相對層面和絕待本質(zhì)是可以并存的。
問:佛法說“諸行無常”。我理解,無常就是沒有恒定不變的東西,并不是說事物沒有客觀規(guī)律。我是學中醫(yī)的,我們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周易》衍生的陰陽、五行、藏象、經(jīng)絡等,也是統(tǒng)領(lǐng)客觀規(guī)律的原理。作為中醫(yī),在治病過程中,這些理論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我想知道,作為學佛者,應當怎樣認識、對待并應用這些規(guī)律?
答:作為中醫(yī)來說,需要了解我們的生理結(jié)構(gòu)和脈絡,這種了解并不影響學佛。緣起法確實有規(guī)律可循,干任何一行,都要鉆研它、了解它,在這一前提下,才有能力正確認識乃至應用。
至于佛教所說的“無!,和這些規(guī)律并不矛盾。所謂規(guī)律,必須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只要是客觀規(guī)律,一定是相通的。區(qū)別只是在于,對規(guī)律的認識存在程度深淺的不同。另外,佛教對客觀規(guī)律的認識,目的是為了斷惑證真,了脫生死,不同于單純的治療疾病。當然,學佛能幫助我們深化對身心世界的認識,也是有助于學醫(yī)的。
問:法師是研究唯識的,我想請問,“六七因上轉(zhuǎn),五八果上圓”是說什么?
答:根據(jù)唯識觀點,我們有八個識,分別是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修行過程中,首先運用的是第六識,這也說明修行是從分別、造作入手。因此,第六識和第七識在初地、二地已開始轉(zhuǎn)依。而前五識和第八識則要到成佛階段,在金剛道后才能轉(zhuǎn)依。簡言之,在修行轉(zhuǎn)化心念的過程中,心識的轉(zhuǎn)化是有先后次第的。
四·身體力行
問:無為而為是佛法修行的最高方法,但對于初學者,卻不可能一下子達到無為而為。很多時候仍是有為而為,感覺很累,障礙也比較大。但若無為而為,又達不到那個境界。應當如何處理?
答:有為和無為,是修行的不同層次。開始必定是有為的,任何人都不例外;蛟S有人會問:祖師不是說“平常心是道”嗎?關(guān)鍵在于,什么是“平常心”?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現(xiàn)有的心是很不平常的。因為我們現(xiàn)有的心行基礎是無明我執(zhí),是貪嗔癡,若不是用很大的力量,根本無法擺脫。只有脫離這種不平常的心,真正的平常心才會顯現(xiàn),然后才談得上沒有造作的用心。無為而為的用心是有次第的,并非開始就什么也不學,什么也不分別,坐下來什么也不想,那多半是在打瞌睡吧?所以,起初必定是有為的,然后再以相應的方法導入無為。從有為到無為,并非水到渠成,也需要特定的引導。
問:在修學過程中,感覺總有許多障礙。怎樣才能克服這些障礙?
答:佛法告訴我們,修行如一人與萬人敵,當然會有障礙。因為修行是改變原有習慣,對我們這顆混亂的心進行重新管理,全面整治。但無始以來,生命已形成巨大慣性,很難真正脫離原有運行軌道。這就必須發(fā)起出離心,也就是對五欲六塵的出離,對生命原有軌道的出離。我們初學打坐時,往往妄想紛飛。事實上,這正與平日的執(zhí)著有關(guān)。最在乎的,必定是打坐時出現(xiàn)最頻繁的念頭。而那些我們從不在乎的,自然不會形成干擾。
所以,修行首先要有強烈的出離意愿,唯有這樣,才能排除外緣干擾。就像我們在一個地方呆煩了,一刻也不想忍耐,只求速速離開。這時,此地的一切不再使我們產(chǎn)生留戀。若離開的愿望并不強烈,就難免有些牽掛,有這樣那樣讓人戀戀不舍的執(zhí)著。如是,讓你立刻放下那些干擾打坐的念頭,也就很困難了。
此外,應以佛法智慧審視人生,透徹世間,培養(yǎng)超然的心態(tài)。再打坐時,就不會浮想聯(lián)翩了。心是可以調(diào)整的,我們想起幸福往事,會怡然自得;引發(fā)痛苦記憶,會悲從中來。但每個人對幸福和痛苦的感受程度又是不同的,面對同一件事,不同人會作出不同反應。這就取決于我們觀念和心態(tài)的差別。
心又像有很多頻道的電視臺,若不是對其中某個頻道有強烈興趣,往往會東想西想,思緒紛飛,就像我們平時坐在電視前拿著遙控器不停調(diào)臺那樣。如果我們能經(jīng)常念死無常,念三惡道苦,念人身難得,就能逐漸強化出離心。久而久之,心中唯有解脫的意愿,別無它念。如此,便能鎖定這一頻道,就像球迷遇到世界杯直播時,其他任何節(jié)目都不會使他轉(zhuǎn)移目標。如果我們能夠排除一切干擾,修行障礙自然隨之減少。
五·關(guān)愛生命
問: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農(nóng)民為了增產(chǎn)不得不殺死一些害蟲,以得到充足的食物來源。但對一些信佛的農(nóng)民來說,怎樣處理這些矛盾?
答:農(nóng)民種地,確實會面對很多“害蟲”。所以稱其為“害蟲”,是站在我們的角度來說。通常的做法,無非是打農(nóng)藥。但作為佛教徒,尤其是受了五戒之后,是不可以殺生的。既然這樣,就不能以獲得好收成作為犯戒理由。
其實,人生就是一個取舍的過程,時常面臨孰輕孰重的抉擇。當然,生存很重要,但止惡行善、了脫生死是否更重要呢?對我們來說,生存只具有暫時的意義,而修學佛法才具有永久的意義。雖然農(nóng)藥可使收成暫時得到提高,但所造殺業(yè)將有嚴重果報。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農(nóng)藥越多,蟲也越多。從實際情況來看,不僅從未殺盡過,還會使糧食受到農(nóng)藥污染,直接危害人類健康。所以,我們在以慈悲心對待一切生命的同時,也要積極尋找更健康、更人道、更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的耕作方式。
問:如果外族侵略中國的話,我們也抬頭讓他殺嗎?
答: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佛教戒律分聲聞戒和菩薩戒兩大類。五戒是屬于聲聞戒,受了就不能殺,這是受戒時所作的宣誓和承諾。當然,如果你覺得生存或者物質(zhì)利益高于一切,別無他求,那怎么做就是個人選擇了。但若覺得人生還有更重要的目標,就應以戒律作為行為標準。所以說,價值觀決定了我們的取舍,是以生存高于一切,還是以修行重于一切。
此外,佛教還有更高的菩薩戒,不僅要止惡,更要行善,要利益一切眾生。作為菩薩,可以毫無保留地布施包括生命在內(nèi)的一切。如果有這樣的發(fā)心,可以在特定情況下為利他而開殺戒或是其它,這在《瑜伽菩薩戒》中有明確說明。比如菩薩看到歹徒要殺死很多人,可以為保護他人而將之殺死。但這也涉及發(fā)心問題,若只是像俠客那樣嫉惡如仇,仍屬凡夫心態(tài)。身為菩薩,不僅要關(guān)心被傷害的人,即使對現(xiàn)起殺心的歹徒,也應生起極大悲憫。想到此人將造作深重罪業(yè)而墮落惡道,為使其免遭未來苦果,寧愿自己將他殺死,寧愿自己墮入地獄也不使他造下重罪。果能本著這樣的悲心行動,不但不犯戒,而且功德無量。
所以說,對于外族入侵的問題,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發(fā)心和所受戒律來衡量。在特定情況下,菩薩可以抵御外族入侵,前提是以慈悲心去做,為利益更多人去做。
問:動物界相互殘殺,比如老虎一生會吃掉很多兔子,那它是否也造下很多罪業(yè)呢?
答:動物造殺業(yè)是出于生存本能,罪過較輕。這和它的業(yè)力有關(guān),因為感得這樣的果報身,才以這種方式生存,沒有經(jīng)過意志選擇。造業(yè)的輕重,不僅取決于行為本身,更取決于發(fā)心。按照戒律,若無心造作殺業(yè),雖有業(yè)罪卻不犯戒,果報也是很輕的。所以,從佛教觀點來看,業(yè)有重有輕,有定業(yè)和不定業(yè),有可悔有不可悔,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
問:佛法講不殺生,但植物、真菌等也都是生物,那么吃素是否也意味著殺生呢?
答:雖然動植物都是生命,但有層次的不同。佛教所講的不殺生,主要是從動物的角度來說。佛教認為,動植物分屬有情和無情眾生,因為它們受傷害時產(chǎn)生的痛苦程度不同。佛教慈悲一切有情,同樣包括我們自己這個色身。如果連植物也不吃的話,便無法生存了,那就白白浪費了寶貴的人身。所以,戒律要求人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傷害眾生,但不是絕對的!胺鹩^一缽水,八萬四千蟲!钡覀?nèi)绻B水都不喝,很快就會死去。我們喝水,是為了讓這個色身繼續(xù)維持下去,這和因貪戀美味而殘殺動物是不同的。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對一切生命,包括水中的微生物心存慈悲,心存感恩。所以,喝水前要念咒,喝了再回向給它,使之早日超生。
六·佛法在當代
問:昨天明奘法師介紹,您對當代社會有很多思考。我的問題有三個:一、法師認為現(xiàn)代社會有哪些比較大的問題?二、佛法發(fā)展到今天有哪些比較大的問題?三、佛法怎樣適應主流社會?
答:這些問題是不是太大了一點?世間是有漏的,也就是有缺陷的。在有漏的世間,必然有各種問題出現(xiàn)。社會問題不用我來說,因為社會學家多得很,你們每個人自己也能發(fā)現(xiàn)。
至于佛教的問題,其實和你們的關(guān)系也不是很大。雖說教界存在不少問題,但佛法是沒有問題的。當佛教作為社會現(xiàn)象出現(xiàn)時,就成了社會問題的一部分。因此,佛教的問題和社會環(huán)境有關(guān),也和大眾素質(zhì)有關(guān),并不單純是教界的問題。中國佛教經(jīng)過“文革”摧殘,然后在社會轉(zhuǎn)型的背景下迅速恢復起來,存在問題是在所難免的。但我們必須相信佛法是大智慧,是圓滿、究竟的,是幫助我們認識生命真相,解脫生死煩惱的唯一途徑。
佛法在世間的流傳,確實要適應社會。所以,我們目前也在做佛法現(xiàn)代化的工作。弘揚佛法,人人有責,這不僅是出家人的事務,也是每個在家居士的責任。你們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做一些事,比如將自身學佛心得和他人分享,也可引導親朋好友親近善知識,或者助印經(jīng)書?傊,可以選擇自己有能力承擔的方式參與。我覺得,這是世間最有意義的事了,F(xiàn)代社會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心的問題!大眾有什么樣的心,就會有什么樣的社會。所以,中央也在號召“以德治國”,倡導“建設和諧社會”。心態(tài)得到改變,各種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問:近年來,佛教對社會影響日盛,滲入生活的各個層面。當佛教在社會中影響越來越大后,會不會謀求更大的影響?政府會對此作出怎樣的反應?
答:佛法在世間的使命是利益一切眾生,使之斷煩惱、開智慧、了生死,這也是它的存在價值。從基本層面來說,則是幫助我們獲得良好心態(tài),這正是很多人渴求的。作為佛教界,當然希望佛法得到廣泛弘揚,使之更具有影響力,給社會民眾帶來更大的利益。目前,各地舉辦的夏令營,也是在作這種努力。至于推廣到什么程度,由眾多因緣決定。比如,佛法在世間的流傳離不開政府支持,如古德所言:“不依國主,法事難立!敝劣谀芊竦玫街С,取決于有什么樣的政府;而擁有什么樣的政府,又與民眾共業(yè)有關(guān)。從佛教角度來說,政府也是人民的福報感得。若政府真正認識到佛教對于凈化道德人心的價值,那是社會之福,眾生之幸。
問:有些學者提出,社會在幾十年左右將發(fā)生問題。因為大學生普遍就業(yè)困難,農(nóng)民利益得不到保障,加之天災人禍。若沒有信仰為基礎,社會難免面臨各種困擾。佛教是安撫人心的,那么教界能否主動參與,重塑國人的價值觀?
答:社會怎樣發(fā)展,代表著眾生的共業(yè)。所以,我們更應該關(guān)心的是當下。在佛教界來說,積極弘揚佛法,就是為了幫助大家樹立良好的心態(tài),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一方面,是為社會盡一份責任;一方面,是實踐佛菩薩的慈悲精神。至于能做到怎樣,那不是我們能左右的。從我個人來說,一向是以無所得的心在做,不敢指望會改變哪個人,也不覺得自己一定能改變哪個人。當然,我希望所說的這些對你們有所啟發(fā)。我做的,僅此而已。
問:基督教特別主張慈善救助,還發(fā)展出一套理論和體制。相比之下,大多數(shù)佛教修行人卻在深山中。請問,兩者的社會意義有高下之分嗎?
答:從慈善方面來說,基督教做了很多年,確實做得比較好。但佛教也提倡慈悲濟世,利益眾生,只是更側(cè)重精神方面,相比之下,在物質(zhì)方面做得比較少。不過,這幾十年已是有所改觀,尤其臺灣教界,如證嚴法師創(chuàng)辦的“慈濟功德會”就規(guī)模很大。大陸南普陀等道場,也在積極從事慈善救濟事業(yè)。在給予眾生物質(zhì)利益方面,不論基督教做還是佛教做,效果都一樣。所以,我們也隨喜贊嘆基督教的慈善行為。
但我們也要看到,佛教有更高的智慧,能給予人類更究竟的幫助,那就是明心見性,了脫生死。另外,佛教所要利益的是一切眾生,而不僅僅局限于人類。在行布施等善行時,更應做到“三輪體空”:了知施者、受者、施物三者皆空無自性,了不可得。果能如此,其意義遠勝于普通的世間善行。
七·修行與創(chuàng)作
問:我的問題想分兩步問,第一,如果學禪到一定程度,內(nèi)心是否會有一種喜悅、平靜,做事特別有智慧?第二,我是學文學的,很多精彩的文學作品是在憤怒、仇恨、絕望、痛苦的狀態(tài)下寫出。假如我們都學禪并達到那種境界,都很平靜,很有智慧,什么問題都可以解決。那么,慷慨激昂的作品會不會產(chǎn)生?藝術(shù)會不會很單調(diào)?
答:第一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那正是修禪的利益之一。至于第二個問題,如果擁有平靜、安詳、自在的心,確實不會再去創(chuàng)作那些充滿愛恨情仇的作品。但我想問的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意義究竟在哪里?古人賦予文學以特定使命,即“文以載道”。本著這樣的精神創(chuàng)作,作品才能對社會有健康、智慧的引導。而不是將人導向令人躁動的愛恨情仇,令人惆悵的悲歡離合,我覺得那是沒有意義的。就像很多迎合大眾口味的食品,實際卻是危害身體健康的殺手。當我們知道真相后,還愿意為了美味的誘惑而置健康于不顧嗎?
問:比如《史記》,也充滿各種欣喜、憤怒的感情,但并沒有把我們導向仇恨。如果司馬遷也像禪者那樣平靜的話,可能寫不出這種作品。
答:作為歷史著述,基本是以客觀手法進行記錄,可以說是理性多于感性。雖然也會帶著作者自身及所處時代的立場,但不會像文學作品那樣,處于特定的情緒狀態(tài)中。所以,我覺得歷史傳記和那些充滿愛恨情仇的文學作品,還是有所區(qū)別的。
如果司馬遷也學禪,能否創(chuàng)作出好作品呢?學禪能使人更為理性、淡定,更具有洞察力。我想,若有佛法智慧為引導,當然會創(chuàng)作出更有價值的作品。
八·其 他
問:法師說“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但我聽說法師不收女弟子,為什么?在《善生經(jīng)》中,妻子要對丈夫先起后坐,先意承旨。如果我是封建時代的婦女,只負責家務,那沒意見。但現(xiàn)在我要承受比丈夫更重的社會壓力,一邊要工作,一邊要把家照顧好。那么,怎樣理解這種平等呢?
答:一切生命有相同的層面,換言之,六道眾生和十方諸佛在某個層面是相同的,區(qū)別只在于迷悟與緣起的顯現(xiàn)。佛法的緣起論說明,世間一切都是因緣顯現(xiàn),沒有固定不變的特質(zhì)。所以,男眾、女眾,有地位、沒地位等,只是緣起的假相。
當佛教作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出現(xiàn)時,必須順應社會環(huán)境、風俗等方面,這就需要有相應的制度。而進入更高層面的修行,又要超越這些外相,否則就無法提高。但完全否定這些外相,佛法在世間也不能健康發(fā)展。這就是真俗二諦,即事物的兩面性,需要辨證看待。我不收女弟子,主要是指出家眾。至于男眾,就有條件為他們提供較好的修學環(huán)境。
在當今社會,女性所能發(fā)揮的社會作用并不比男性差。在臺灣教界,就有一大批非常出色的出家女眾,且人數(shù)遠遠超過男眾,比例高達八比一。而在大陸教界,目前基本是男眾的天下。所以,佛教界將來確實有必要為女眾創(chuàng)造更多的修學條件,使她們在佛法弘揚上發(fā)揮積極作用。
至于《善生經(jīng)》,你剛才只說到妻子對丈夫的義務。其實,《善生經(jīng)》對相關(guān)問題的闡述是相互的,既說到妻子對丈夫的義務,也談到丈夫?qū)ζ拮拥牧x務,我覺得還是比較平等的。當然,《善生經(jīng)》有其時代背景,因為佛陀說法是對機而說。當時,婦女因為不外出工作而承擔更多的家務。如今時代不同了,也可根據(jù)具體情況相互協(xié)調(diào)。
問:生活中有些被大家稱為城府很深的人,這種人能否修證佛法?
答:每個人都可以修行,可以成佛。當然,人確實存在差別。有些人世俗心特別發(fā)達,而有些人則相對超然。原因何在?就在于生命的不同積累。無始以來,我們一直都在造作不同的業(yè)力。有些人常懷慈悲,善根深厚,奠定了學佛的增上緣,極易與佛法相應。還有些人行為不端,障深慧淺,積聚了深厚的貪嗔癡,很難受到法義熏陶。比如那些被大家稱為城府很深的人,其特點,往往是比較自我、虛偽,具有欺騙性,這與佛法所說的“直心是道場”正相反,確實會對修道構(gòu)成一定障礙。不過,有情生命是緣起的,是有可塑性的。如果我們有計劃地努力改造,沒什么不能成功的。
問:作為弘法者,如果以說話為主要溝通方式,是否會因說得太多而造成過失?一方面,您所說的,和我們所聽的肯定不一樣,因為聽眾難免會產(chǎn)生歧義,盡管這誤導非法師本意。一方面,從行之于心到行之于口的過程中,有時內(nèi)心明白,語言卻未必能完整展示,會造成客觀上的過失。這種過失是否會使您產(chǎn)生壓力?我當過老師,有時講很長時間,學生也聽得高興,因此會有一種滿足感。另外的經(jīng)驗是,和同輩談了很多之后,內(nèi)心反而會特別空虛?梢娬f得太多,對心靈確實會產(chǎn)生影響。那么,法師能否達到這么一種境界,隨口說,隨口忘,把所有說出來的忘了?
答:以前剛當法師時,上課或講座都需要去準備,考慮怎樣把這個內(nèi)容講好,確實會有一些影響。相對而言,現(xiàn)在這樣的感覺就比較少。要說一點都沒有,可能也不見得,至少我自己感覺不明顯。
在隨緣弘法的過程中,比如回答各位的問題,表達中確實會存在不圓滿的地方。當然,這也和聽眾有關(guān)。我現(xiàn)在弘法比較隨緣,很多時候,是感應下的自然反應。所以,聽到我說什么,其實也和你們有關(guān)。你們有什么樣的聞法態(tài)度,自然就會感應我說什么樣的法。說了,也就過去了,凡是表現(xiàn)出來的,肯定是有漏而有限的。若想真正知道我的心,那就不能停留在語言文字上。
- 持大悲咒有何禁忌?
- 精進念佛后家庭和事業(yè)為何會出現(xiàn)很多逆緣?
- 玄若法師答:為什么夜里持大悲咒會害怕?
- 元音老人:成佛的訣竅
- 楞嚴經(jīng)大致是在說什么?如何修楞嚴法門?
- 不孝有三是哪三個?不孝有三的含義是什么?
- 大悲咒問答
- 印光大師問答
- 佛咒問答
- 在夫妻臥室睡著后念佛,有罪嗎?
- 大安法師:家中佛堂的佛像應如何擺放?
- 在家居士能看楞嚴經(jīng)或法華經(jīng)嗎?晚上能念地藏經(jīng)嗎?
- 地藏經(jīng)問答
- 妙量法師答:大悲咒當手機鈴聲如法嗎?
- 心經(jīng)問答
- 大安法師問答
- 心里整天默誦楞嚴咒,方式對不對?
- 楞嚴咒問答
- 帕奧禪師答:天生有陰陽眼的人是否前生曾修行禪法?
- 南懷瑾問答
- 明一法師答:晚上能不能上香?為什么拜佛會哭?這是流淚佛?
- 星云大師問答
- 誦一部地藏經(jīng)能一起回向給在世去世的親人嗎?
- 念佛后,孩子的成績反而下降,是怎么回事?
- 金剛經(jīng)問答
- 舊財神像可以隨便丟掉嗎?該怎么處理?
- 養(yǎng)純白的貓是不是不吉祥?
- 佛前供水時需要打開供水杯的蓋子嗎?
- 因果問答
- 念佛問答
- 念大悲咒后感到胸中一朵蓮花盛開,這種感應好嗎?
- 阿彌陀佛像可以佩戴嗎?有什么禁忌和需要注意的嗎?
- 星云法師答:運氣不好時如何轉(zhuǎn)運?
- 良因法師答:散念《心經(jīng)》將近一年,改念《地藏經(jīng)》可以嗎?
- 念完阿彌陀佛圣號后,是否需要回向?
- 怎么判斷人死后是否去了西方?去極樂世界有何標準?
- 印光大師:如何得金剛經(jīng)的真實利益?
- 給老父母、丈夫等念《金剛經(jīng)》、《心經(jīng)》、往生咒可以嗎?
- 大安法師答:家中爬蟲成災怎么辦?
- 元音老人答:《金剛經(jīng)》說:‘無人相,無我相’。誰說誰聞?
- 回向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什么意思?
- 念誦觀世音菩薩圣號時如何觀想?用觀想菩薩形象嗎?
- 佛教為什么有這么多法門,有區(qū)別嗎?
- 看恐怖電影時,明知所演皆是幻相,為何還是恐懼?
- “上報四重恩”的“重”怎么讀?
- 違五戒不殺生的愿,是不是破了不殺戒、不妄語二戒?
- 安樂八法的正命跟八正道的正命,是不一樣的嗎?
- 信愿念佛是專修,怎樣持咒念經(jīng)?
- 來生生到佛前是什么意思?
- 戒體是不持續(xù)的嗎?
- 如果一切法由心想生,那外境也是自己的心想出的嗎?
- 念佛號有沒有方向?
- 菩薩戒從善知識獲得,需要反復在佛像前自受嗎?為什么?
- 佛教的正命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 念佛修行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往生?往生的條件是什么?
- 往生西方必須要一心不亂,發(fā)菩提心才能往生嗎?
- 如何看待善知識,要如何依止世間的善知識?
- 往生一定要培植甚深的善根、積累廣大的福德嗎?
- 學佛人可以化妝嗎,學佛后化妝打扮是否如法?
- 發(fā)不起度眾生的菩提心,只想先往生,這樣能往生嗎?
- 佛菩薩圣誕時,在家供佛需像寺院一樣按儀軌做嗎?
- 何者是“心”?是六識嗎?如何定義、理解和界定?
- 在特殊佛教日做供養(yǎng),功德有差別嗎?
- 為什么拋妻棄子的男人不遭報應,反而過得很好?
- 可以重復受戒嗎?
- 學佛學偏了,是因為沒有真的深信嗎?
- 受五戒后犯了不飲酒戒和不邪淫戒,該怎么辦?
- 什么是“仰信” 、“通身靠倒”、 “作得生想”,如何運用到念佛中?
- 如何可以讓愿力大過業(yè)力?
- 在家居士是可以自己審罪還是該請師父?
- 為什么度他人容易,度自己的家人卻很難?
- 小孩念佛怎樣回向?要回向嗎?
- 怎樣讓年輕人接受并歡喜聽經(jīng)聞法?
- 寺院為犯煞星順星是否如法?佛弟子能否順星?
- 為什么一念經(jīng)就有很多妄想,如何對治?
- 念經(jīng)過程中,可不可以有法喜?
- 為什么要知母、念恩、報恩,對眾生有意義嗎?
- 親人去世后,皈依證怎么處理?
- 遇到假和尚化緣該怎么辦?
- 幻化出來的眾生有貪愛嗎?
- 大悲咒問答
- 印光大師問答
- 佛咒問答
- 地藏經(jīng)問答
- 心經(jīng)問答
- 大安法師問答
- 楞嚴咒問答
- 南懷瑾問答
- 星云大師問答
- 金剛經(jīng)問答
- 因果問答
- 念佛問答
- 虛云法師問答
- 元音老人問答
- 風水問答
- 楞嚴經(jīng)問答
- 夫妻問答
- 妙法蓮華經(jīng)問答
- 李炳南問答
- 皈依問答
- 瑪欣德尊者問答
- 趙樸初問答
- 無量壽經(jīng)問答
- 婚姻問答
- 財富問答
- 印光大師佛教問題問答集
- 夢參法師問答
- 子女問答
- 藥師咒問答
- 禪修問答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問答
- 往生咒問答
- 往生問答
- 算命問答
- 藥師經(jīng)問答
- 阿彌陀經(jīng)問答
- 回向問答
- 佛經(jīng)問答
- 華嚴經(jīng)問答
- 蓮池大師問答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