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者是“心”?是六識嗎?如何定義、理解和界定?

寬見法師:何者是“心”?是六識嗎?如何定義、理解和界定?

善士問:

  頂禮師父,請問何者是“心”?《楞嚴經(jīng)》里講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中的任何一識皆為心,對嗎?這心應該如何定義并理解?并如何界定?這個問題是我從開始學佛不久一直憋在心里的謎團,感恩師父。

寬見法師答:

  請問何者是‘心’?”——我的天,問得我全身一震,請問你是誰?

  何者是“心”。渴,我們一般的講法,從唯識宗講的“心、意、識”,一般“心”是指的阿賴耶識,“意”是指的第七意識,“識”是指的前六識。但這個“心”各個地方講法不一樣,比如《百法明門論》中,心法、心所法,其實根本都是心,但是光解釋這些名詞概念真的沒有什么意義。

  打個比方來講,我們中國14億人,全世界70多億人,你看他們都是“人”,一個字就把他們概括了,但這是總說呀。你要是細說呢?還有中國人、這國人、那國人……還有男人、女人、小人、大人……解釋這些概念其實沒什么意義,如果大家真想了解這些佛學概念,我建議下載一個工具——佛學電子辭典(FoDict.exe),它里面有二十多種辭典,你可以作為一個工具書去學習了解概念。

  “這個‘心’應該如何定義并理解?”——定義的事,查佛學電子辭典吧。你要真正講其實一切法都是唯心所造,一切法從心想生,那就是一切法都是心,哪個不是心呢?這個一講起來太大了,還“怎么定義并理解”?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如果你想了解,建議學習《百法明門論》,關于心法、心所法,建議你看看這個的相關解釋。

  但是就我個人來講,光看解釋意義不大,一定要能在你自己身上起作用,這才最關鍵。你學了這個概念之后能對治煩惱了嗎?能用在自己身上了不?我對這個事很關心。如果你用不上,那么它真的只是一個知識,還沒有落地,而落地很關鍵。

  我們學佛不是為了當個教授,也不是為了考個文憑,學佛真的是能了生死,能解決我們的煩惱。但去學習、了解這些概念不是說沒有用,通宗通教,你了解了這些概念,可以在自己身上去實踐、去運用,理論指導實踐;如果你只學理論,不指導實踐,這個理論真的就是空的,意義真的不大。

  “這個問題是我從開始學佛不久一直憋在心里的謎團。”——謎團不一定要現(xiàn)在就解決啊。打個比方來講,我小的時候就聽說有個相對論,說這個世界上一切事情都是相對的,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這個疑問一直憋在我心里,一直是個謎團。

  我現(xiàn)在七歲了,什么時候才能解決。——不要緊,不著急,你把這個問題先存著,先把加減法學好,先把一年級學好,不一定馬上就得解決。通過不斷的積累,不斷的學習,按照次第的前進,時間到了,水到渠成,自然就明白了。

  比如小的時候,你問媽媽:“長大了是什么感覺?”“長大就有勁了。”“有勁是什么感覺?”“說不清楚,長大就有文化了。”“有文化是什么感覺?”……他 還是不知道,沒事,不要著急,你該干嘛干嘛,該吃飯好好吃飯,該喝水好好喝水,隨著時間流逝,等你18歲生日,過了那一天,!長大了?就這感覺(當然到了18歲,未必就長大了)。長大的感覺你大了自然就知道了,前面都是猜測,也可以猜測猜測,沒有解決也正常。

  你看佛還有“十四無記”,就是佛不回答的問題。如:一、世界及我為常耶?二、世界及我為無常耶?三、世界及我為亦有常亦無常耶?……問曰:若佛為一切智人何不答此十四難?答曰:無此事實,故不答。

  “十四無記”就是佛不回答的問題。佛不回答,為什么?沒有意義,比如“是常還是無常”、“世界是有邊還是無邊”……回答這些沒有意義。

  打個比方來講,問孫悟空的老家是哪?花果山是吧?花果山到底在哪?這個問題有意義嗎?沒意義,花果山是吳承恩編的,能有啥意義。窟有《紅樓夢》里的賈寶玉不是一塊什么石頭變的嗎?那誰讓這個石頭變成賈寶玉的?

  有些問題其實沒有意義!我們現(xiàn)在有個更緊迫的問題。佛經(jīng)里有個比喻:有個人被毒箭射中,有生命危險,是不是要趕緊想辦法把這個箭先取出來,然后給他消毒之類的?這時候來了一個學究,特別喜歡研究的人說:“先別拔,我們現(xiàn)在研究一下,是誰射的?他為什么要射?這一支箭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制作弓箭的工匠姓甚名誰?……”(出自《中阿含經(jīng)》卷第五十九 例品箭喻經(jīng)第十)講這些沒意義,問這些問題干嘛呀?趕緊先把箭拔出來是不是?

  所以有些時候,不是說你憋在心里的問題就一定得立刻搞清楚,就像那位學究憋在心里就想知道為什么他要射他,這不見得是迫切的問題,有更重要的問題需要我們?nèi)ヌ幚。更重要的問題是我們當下有什么煩惱、怎么樣才能降伏自己的煩惱、是什么導致的煩惱、煩惱的因是什么、我怎么才能除去這個因。

原標題:學修|何者是“心”

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天開法語堂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