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經(jīng)論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講記(七)

  甲二正宗分三;乙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二;乙二特勸眾生應(yīng)求;往生以發(fā)愿。

  乙三正示行者執(zhí)持;名號以立行;丙初依報妙;丙二正報妙;丁初微釋二;丁二廣釋;戊初征。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佛呼舍利弗而征問云。‘彼土何故名為極樂。’汝知之否。否則為汝釋之。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眾生’者。是能受樂境之人。等覺以還。皆名眾生。今且約凡夫眾生而言。以下例上。不言可知也。上文以娑婆之苦。顯極樂之樂。娑婆苦樂皆苦?啾粕硇氖强嗫唷凡痪米∈菈目。不苦不樂是行苦。行性遷流故。極樂則永離三苦。一得往生。即壽命無量。六通具足。自在游行。天衣天食。隨念即至。故云其國眾生。無有眾苦。阿彌陀佛。與文殊普賢。觀音勢至等。諸大菩薩。皆在說法。終日聞法。法喜充滿。故云但受諸樂也。

  戊二釋二;己初約能受用釋;己二約所受用釋。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wǎng)。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前文是依正二報合說。此段文廣顯依報。純是樂事。娑婆眾生亦有見欄楯羅網(wǎng)行樹莊嚴(yán)者。皆由攀緣造作而有。一切皆是有為有漏。極樂眾生所見莊嚴(yán)。是佛有為福德所感。而非人工造作。亦是無為無漏。佛知舍利弗未曾見聞如是莊嚴(yán)。故呼而告之。七重欄楯者。七層欄桿也。橫曰楯。直曰欄。為防物損。并狀美觀。表佛因地嚴(yán)守身三口四七支凈戒。故果感如是莊嚴(yán)。七種羅網(wǎng)者。表佛因地修卅七道品中之七覺支。層層互融。故果感羅網(wǎng)重重。網(wǎng)覆樓閣寶池寶樹。于虛空中重重相間而為莊嚴(yán)。七重行樹者。一行一行。一列一列。次第不亂。表佛因地修七圣法財。層層有序。故果感行樹嚴(yán)地。欄楯圍于樹外。羅網(wǎng)覆于空中。皆是金銀琉璃玻璃四寶所成。表四宏誓愿。以七支凈戒。七覺支。七圣財。并余善法。皆靠四宏誓愿。方可成就。愿力一松。善行不成。故以愿導(dǎo)行。以行填愿。‘周匝’者。遍滿也。‘圍繞’者;刈o(hù)也。有此種種莊嚴(yán)。是故彼國名為極樂。此就所受之樂境而言。以上是略述能受所受。廣釋如下。

  丁二廣釋二;戊初別釋所受二;戊二合釋能受所受;己初釋生處。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旇Ф鴩(yán)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佛又呼舍利弗曰。極樂國有七寶池。‘七寶’者。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也。到處皆有。俱表佛德。‘八功德水’者。大本彌陀經(jīng)云。是摩尼寶珠流出。一澄凈。謂澄淳潔凈。離污濁故。二清冷。謂清湛涼冷。無煩熱故。三甘美。謂甘旨美妙。具至味故。四輕軟。謂輕揚(yáng)柔軟?缮舷鹿。五潤澤。謂津潤滑澤。不枯澀故。六安和。謂安靜和緩。絕迅汛故。七除饑渴。謂水僅止渴。今兼療饑。有勝力故。八長養(yǎng)諸根。謂增長養(yǎng)育身心。異此土損壞諸根。及沴戾增病沒溺等也。此八功德水。充滿于七寶池中。池底金沙布滿。‘四面階道。’即四面上下臺階道路。皆是四寶所成。‘上有樓閣’者。池上有樓閣。重屋曰樓。岑樓曰閣。即彼池與此池中間。有無量樓閣。廣而言之。花上亦有樓閣。皆是七寶所成。池中蓮花。其形大如車輪。各放各色光。如法華云。四色花。表四十位因行。青色表十住位。黃色表十行位。赤色表十向位。白色表十地位。以因修四十位菩薩行故。果感四色花。此花即是念佛生西眾生所生之處。一一花皆是微妙香潔。以阿彌陀佛四十八愿度眾生。因地具足戒定慧等香。故果感依報有香。正報亦有香。如臨往生之人;蛞姺稹;蚵勏愕瓤勺C。生到西方至七寶池中。池水如意。淺深皆隨心想。澡浴身體。欲令水沒足。水即齊足。洗足己。欲令水至膝。水即至膝。令至腰。水即沒腰。至腋至頸。及灌周身。乃至洗面。悉皆如意。自然而至。欲令水還原。水即還原。調(diào)和冷暖。無不順適。此是阿彌陀佛功德所感。亦是眾生念佛力所感。依正一如。自他不二。水是如來妙用。故滿眾生之愿。‘此是大本彌陀經(jīng)意。’今顯念佛往生西方。七寶池中蓮花化生。生處妙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