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經(jīng)論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講記(三)

  丙二引大眾同聞三;丁初聲聞眾三;丁二菩薩眾;丁三天人眾;戊初明類標(biāo)數(shù)。

  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與大比丘僧’者。明類也。‘千二百五十人俱’者。標(biāo)數(shù)也。連下菩薩諸天等為眾成就。有眾堪說法故。又證此可信之法。非阿難一人聞。與聲聞菩薩天人等共聞也。‘與’者合也。‘大比丘’者。梵語比丘。此云乞士。怖魔。破惡。多含故不翻。乞士者。佛制比丘。不自煮食。托缽乞化。免除麻煩。一心辦道。不許買賣、種植、工巧、技術(shù)等維持衣食。凡在家人所作事。出家人均不得作。作者違教犯戒。是為下乞食于眾生以養(yǎng)色身。二六時中精勤不懈。求學(xué)諸佛三無漏學(xué)而修之。是為上乞法于佛以資法身。怖魔者。有人發(fā)心出家求受具戒。于受戒時。羯磨和尚問。汝是丈夫否。答是丈夫。又問已發(fā)菩提心否。答已發(fā)菩提心。此時聲動天地。魔王毛悚。知魔子魔孫又少一個。于佛教中佛為究竟丈夫。是十號之一。比丘雖不是究竟丈夫。是學(xué)丈夫者。丈夫是有大人之志。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有十種忍耐。耐風(fēng)、雨、饑、渴、寒、暑、惡言、毒蟲、一食、持戒。耐此十事。方是比丘丈夫。古人云。出家非將相所能為。唯有大丈夫能為。何故將相不能為。常云。富貴修行難。貧窮布施難。以將相是富貴人。憍態(tài)重。這樣忍不得。那樣耐不得。富貴是障道因緣。故不能修道。釋迦佛有丈夫志。故能舍太子轉(zhuǎn)輪王之富貴而出家。女人出家亦應(yīng)有此丈夫志氣。是為女中丈夫。不在外相。在身體力行。丈夫揀非女人之憍。大揀小孩之態(tài)。比丘志欲超出三界。了脫生死。發(fā)菩提心。是大丈夫氣。故魔恐怖。又者出家非但魔王恐怖。即自父母妻子。不知出家功德者。阻止出家。亦即魔眷屬也。‘破惡者’。破十使煩惱也。五利使身、邊、邪、見、戒。五鈍使貪、嗔、癡、慢、疑?偞耸。根本即是貪嗔癡。比丘以正觀慧。破除煩惱惡。是為破惡。此上是釋比丘二字。在比丘上加一大字。是有大智慧。得證阿羅漢果。破齋犯戒之罪人。佛正法時一概不容。默擯不改者。即滅擯。末法時人。均害麻木不仁病故。不知痛癢。今眼光淺之俗人。輕慢僧寶。造罪無邊。不知此等僧人。根本出自在家。譬如說欲求忠臣者。必于孝子之門。在家不孝。出仕必不忠。在家為居士五戒尚不能持。何能持出家戒。誰知破戒僧人。盡是在家壞類。其實流俗之僧。猶勝在家。具眼者知之。‘僧’者眾也。一二三人不成僧。四人以上為僧。皈依佛是皈依十方三世佛。皈依法是皈依十方三世佛所說一切法。皈依僧是皈依一切剃發(fā)染衣僧。三寶福田。須要會種。皈依某一人時。某人是三寶之代表。當(dāng)以一切佛法僧三寶為師。弟不言師過。如子不言父過。方稱孝子。自求多福。否則福田荒矣。

  一切經(jīng)列眾。皆將比丘列在前者。以比丘為內(nèi)眷屬。承佛家業(yè)。撐佛門戶故。菩薩是宏揚(yáng)佛法之大眷屬。諸天是護(hù)持佛法之外眷屬。圓融說。皆是僧。又三寶有理有事。約理人人本具。個個不無。迷而不覺者。須假事三寶。以顯自性三寶。故恭敬佛寶。以顯自性佛。法僧亦然。又約理、佛是心王。大眾是心所。心王顯極樂世界。令眾求生。心所亦顯極樂世界。令眾往生。心王是主。心所是伴。如仆體主意。提倡極樂。攝化眾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