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南傳佛教的菩薩道思想

南北傳菩薩道思想比較

  為了能夠更進一步地了解流傳于南方上座部教區(qū)的菩薩道思想,下面我們將把流傳于中國漢地、西藏等大乘教區(qū)的北傳菩薩道思想與南傳菩薩道之間的差異試作一番比較研究。有一點必須說明的是:由于傳承體系的不同,在南傳佛教的菩薩道思想中,有一些是與北傳佛教傳統(tǒng)相異的觀點,比如佛陀是阿拉漢,菩薩屬于凡夫,菩薩并不能度人等,文中只是依據(jù)南傳經(jīng)論的解釋而已。

  一、所依的經(jīng)典不同

  北傳佛教向來流傳著“大乘佛教”,其經(jīng)典體系大部分皆屬于菩薩藏。波羅蜜是菩薩欲成就佛果所應實踐的主要學處,所以其傳承的經(jīng)典絕大部分也與如何行菩薩道、圓滿波羅蜜的種種見地和修持方法有關。

  就專門講述修持波羅蜜方面的經(jīng)論,就有《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卷五七九~卷六百、《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jīng)》卷五~卷十、《解深密經(jīng)》卷四、《金光明最勝王經(jīng)》卷四、《六度集經(jīng)》《大寶積經(jīng)》《菩薩地持經(jīng)》《大智度論》卷十一~卷十八、《大乘莊嚴經(jīng)論》卷六、《攝大乘論》等等。

  由于每一部經(jīng)典所討論的主題不同、內(nèi)容各別,所以北傳菩薩道的修持方法也多種多樣,可謂有“八萬四千法門”之多。

  南傳佛教經(jīng)典體系屬于聲聞藏,其見地與修持也多側(cè)重于解脫道,因此有關于菩薩道思想的經(jīng)典所占的比例很小,主要資料來源是巴利語經(jīng)藏中《小部》的《本生經(jīng)》、《佛種姓經(jīng)》、《所行藏經(jīng)》及它們的注釋。因為佛陀是修持菩薩道、圓滿巴拉密最成功、最無可爭議的例子,所以其傳承的一系列關于菩薩道的修持體系,皆緊扣著佛陀的本生故事,圍繞著佛陀過去生修習巴拉密的實踐而展開。

  二、巴拉密的開合不同

  北傳佛教諸經(jīng)論多數(shù)提到波羅蜜有六種,即六波羅蜜多、六度,它們分別為: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耐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其中,般若波羅蜜多又作智能波羅蜜、智度、明度,為其它五種波羅蜜多之根本,稱為諸佛之母。

  于《金光明最勝王經(jīng)·最凈地陀羅尼品》中又于六波羅蜜外再加方便波羅蜜、愿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四種,稱“十波羅蜜”。《解深密經(jīng)》卷四載,施設此四波羅蜜與前六種波羅蜜為助伴,謂方便善巧波羅蜜與前三種波羅蜜為助伴,愿波羅蜜與精進波羅蜜為助伴,力波羅蜜與禪波羅蜜為助伴,智波羅蜜與慧波羅蜜為助伴。于《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離世間品》中又于六波羅蜜外再加智、愿、神通、法四種波羅蜜而成十波羅蜜。于《勝鬘獅子吼經(jīng)·一諦章》中又提到常、樂、我、凈四種波羅蜜。

  南傳佛教通常提到十巴拉密,而此十巴拉密各各依普通、中等、究竟三個層次又可開為三十個巴拉密。同時,十巴拉密又可把性質(zhì)相關聯(lián)的組成一個,而縮小為布施、持戒、忍耐、精進、禪定與智慧六種巴拉密;此六巴拉密的名稱、次第與釋義與北傳全同。六巴拉密又可歸納入真實住處、舍離住處、寂靜住處與慧住處四住處,而此四住處(或一切巴拉密)最終可歸納為兩個因素,即悲心與智慧。

  三、對菩薩的理解不同

  只要我們翻閱北傳大乘經(jīng)典,經(jīng)?梢钥吹皆S多菩薩的名號及故事,比如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大勢至菩薩等等,多不勝數(shù)。

  所有這些菩薩,又可以分為因地菩薩與果地菩薩兩種。因地菩薩是指從初發(fā)菩提心始,經(jīng)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功行圓滿方證佛位的菩薩,如彌勒菩薩、地藏菩薩等是;果地菩薩謂于無量劫前已證佛果,然而為了廣度眾生、助佛教化,倒駕慈航,再現(xiàn)為菩薩身,如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等是。

  對于菩薩所修證的次第,北傳諸經(jīng)論中又分為四十位、四十一位、五十一位、五十二位、五十六位、五十七位等各種菩薩修證階位說,其中又以“五十二位說”最為普遍,即: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覺、妙覺。于此諸階位菩薩中,前四十階位稱為“生死身菩薩”,即凡夫菩薩;初地歡喜地(或謂八地)以上的菩薩稱為“法性身菩薩”,即圣者菩薩;妙覺菩薩即是佛位。

  在南傳佛教經(jīng)典中,通常只提到兩位菩薩,一位是尚未成就佛果前的釋迦牟尼,另一位則是美德亞(Metteyya,彌勒)菩薩。在斯里蘭卡寫成的《未來種姓》一書中曾提到有十個人被佛陀授記為菩薩,但此書是后人作品,不屬于巴利圣典。

  南傳經(jīng)論只提到菩薩可分為慧者菩薩、信者菩薩、精進者菩薩三種,并沒有不同階位的分別;盡管菩薩的確是偉大的智者,但他們之間并不存在階級的差別。

  同時,雖然菩薩已經(jīng)修行了多生多劫,而且觀智要比阿拉漢圣者強得多,但在證悟佛果之前還是一位凡夫,因為菩薩的圣道智必須和一切知智同時生起。在證得一切知智之前,他的巴拉密還未成熟到足以證悟道智與果智。未證得圣道的人都還是凡夫,即使其修行達到行舍智亦然。

  悉達多菩薩在身為釋迦族太子時,曾在王宮中享受感官欲樂達十三年以上,而欲樂的享受乃是凡夫的行為。在《中部·圣求經(jīng)》(相當于漢譯《中阿含經(jīng)·羅摩經(jīng)》)中,佛陀自述其在覺悟之前是一個受縛于生、老、病、死、憂愁與污穢中的迷途眾生。不僅悉達多菩薩如此,每一位菩薩皆相同。當悉達多菩薩出家之后,為了尋求出世間的至理,曾追隨過當時的習定隱士阿羅羅·迦羅摩仙人處學習,證得無所有處定。隨后又跟隨優(yōu)陀迦·羅摩子仙人學習,證得非想非非想處定。然而,一位圣者是不可能追隨外道修習解脫之道的。在菩薩證悟無上全自覺之前,又曾以六年的時間修習極端的苦行。然而,圣者已經(jīng)斷除了戒禁取,不可能再修行八圣道以外的邪道法。因為當時菩薩還是凡夫,所以自然就還會有這些凡夫的行為。

  四、行菩薩道的條件不同

  根據(jù)北傳經(jīng)論,要修行菩薩道,首先必須發(fā)菩提心。菩提心全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無上正等正覺心。菩提心是行菩薩道的根本;唯有發(fā)心,才能修習福德和智慧兩種資糧,斷除煩惱、所知二障,趣向于無上菩提之目的。菩薩發(fā)心,以大悲為根本,以希求無上菩提,希求利樂一切有情為行相。

  對于發(fā)菩提心的因緣,世親菩薩在《發(fā)菩提心論》中指出必須具足十種勝德方能發(fā)心;《大集經(jīng)·不可說菩薩品》中又列舉成就十六法才能發(fā)菩提心;在《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中更說菩薩由于具足四緣、四因、四力而能發(fā)菩提心。

  在《顯揚圣教論》中提到兩種發(fā)菩提心,第一種為“世俗發(fā)心”,即發(fā)心者可于一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心而發(fā)誓愿;第二種是地上菩薩的“證法性發(fā)心”。修行者初發(fā)菩提心,即名趣入無上菩提,預在大乘諸菩薩數(shù)。

  許多北傳經(jīng)典中說只要一發(fā)菩提心,即遠遠超過了阿羅漢和辟支佛。《華嚴經(jīng)·入法界品》中說:發(fā)菩提心成就無量功德,悉與一切佛法諸功德相同,因為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三世諸佛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在《大般若經(jīng)》卷三六四中甚至說:假使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趣聲聞、辟支地,其所獲福,比之于一位初發(fā)無上正等正覺心的菩薩摩訶薩所獲福聚,百千俱胝那庾多分亦不及一。

  在北傳佛教,一位修菩薩道行者除了發(fā)菩提心之外,還必須受菩薩戒。因為菩薩戒“是諸佛之本原,菩薩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梵網(wǎng)經(jīng)),是眾生之所以能成佛的根本原因。菩薩戒與具足戒等聲聞戒不同,它能涵蓋卻又超勝于一切諸戒。在受戒對象方面,除了人之外,一切天、畜生、變化人等,但能解法師語者,盡受得戒。同時,菩薩戒不僅須“盡形壽受持”,尚須“盡未來際,從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隨行人,乃至成佛。”

  目前流傳于漢地的菩薩戒法基本源自六種經(jīng)典,即:《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瓔珞本業(yè)經(jīng)》《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品》《菩薩地持經(jīng)》《菩薩善戒經(jīng)》和《優(yōu)婆塞戒經(jīng)》;其中又以出自《梵網(wǎng)經(jīng)》的菩薩戒法最為普遍,為歷代僧人所重視和傳授。在漢地所傳授的“三壇大戒”中,即要求受過沙彌戒、比丘戒之后的出家眾須進受菩薩戒,而成為菩薩道行者。

  如果說北傳佛教要行菩薩道的條件是發(fā)菩提心和受菩薩戒的話,那么,在南傳佛教要成為一位菩薩的條件就是被佛陀授記為“菩薩”。修行者被授記為菩薩又必須同時具備生為男人、遇見在世的佛陀、圣德成就等八項條件。唯有具足八項條件,所發(fā)的至上愿(菩提心)才能生效;唯有在至上愿生起之后,才肯定將于未來成佛,一切決不退轉(zhuǎn),此時才被稱為“菩薩”。菩薩之所以超越聲聞阿拉漢,是因為一切即將被授記為菩薩的人完全有能力通過聆聽一尊佛陀開示一首四行偈而證悟阿拉漢果,連同六神通及四無礙解智。

  在《法句經(jīng)注》和《勝者莊嚴復注》中說到,當佛陀從三十三天講完《阿毗達摩》回到人間時,顯現(xiàn)“自天下降神變”,范圍上至有頂天,下至阿鼻地獄,四面八方遠至無邊世界,凡見到佛陀威神力之人沒有一個不因此而發(fā)愿成佛。雖然發(fā)愿成佛之人不計其數(shù),但其中信心、智能、愿力與精進力弱的人,都可能因為必須生生世世不可間斷、不惜犧牲性命地實踐巴拉密而退縮不前了,唯有堅忍不拔地圓滿巴拉密才能成就無上佛果。

  所以,單憑向往或發(fā)愿并不能證悟一切知智,即使得到授記也不能產(chǎn)生佛果功德,菩薩還必須圓滿巴拉密。比如迭瓦達答(Devadatta,提婆達多)在過去世曾與我們的菩薩一起發(fā)愿修菩薩道,但在之后的另一世里為了一個金碗而懷恨菩薩,此瞋恨心令他乖離了菩薩道,后來也被佛陀授記最終將成為獨覺佛(辟支佛)。

  所以說:佛陀出世是極為稀有難得的,要成為菩薩也是非常稀有難得的。

  五、對三乘的解釋不同

  北傳經(jīng)論把佛陀所說的教法分為三乘,即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其中,聲聞、緣覺二乘被稱為“小乘”(有時緣覺乘也稱為“中乘”),以其唯自利自度,無利他之心故;菩薩乘稱為“大乘”,以其能運載無量眾生至菩提彼岸故。小乘乃佛對鈍根劣慧之人所說,大乘為佛對上根利智之人所說。

  于《法華經(jīng)·方便品》、《華嚴經(jīng)·明難品》、《勝鬘經(jīng)·一乘章》中,又立“一佛乘”(又稱“佛乘”“一乘究竟教”),為大乘最高教義,謂三乘教法乃佛針對眾生不同根基方便而設,三乘將究竟導歸一乘。所以在《法華經(jīng)》中喻二乘之涅槃乃如來方便權現(xiàn)之化城,并非真實;甚至說佛曾為摩訶迦葉等大阿羅漢授記,于未來世當?shù)米鞣。不過,大乘唯識學派護法一系亦有持“種姓說”者,認為有定性聲聞、定性緣覺、定性菩薩等。

  南傳佛教把菩提或覺悟分為三種:全自覺或三馬三菩提(sammàsambodhi)、獨覺菩提(paccekabodhi)、聲聞菩提或弟子菩提(sàvakabodhi)。修行者可以隨自己的意愿修習至證悟三種菩提的任何一種。

  此三類覺者皆證悟徹知四圣諦的四道智,皆成為阿拉漢,在證悟涅槃或解脫方面是沒有差別的。但是,佛陀除了證悟阿拉漢道智之外,還證得了唯有諸佛才能具足的“一切知智”,能明了一切值得了解的事情,并能斷除過去世的習氣。在三類覺者中,一切知的佛陀稱為“濟渡者”,能無師自通地覺悟四圣諦并教導他人;獨覺佛只是“自渡者”,能無師自通地覺悟四圣諦,但無能力教導他人;弟子稱為“受渡者”他們必須受到佛陀之助才能覺悟。

  第一、佛陀,因為他已經(jīng)證悟了佛果;

  第二、從佛陀那里得到授記未來將成為獨覺佛或聲聞弟子的人,因為他們肯定只會如佛陀所授記的那樣;

  第三、已經(jīng)證悟任何一種道果的人也不能證悟佛果。

  在證悟道果之前,修行者可以選擇解脫道或菩薩道。但在證悟任何一種道果之后,聲聞無法改作菩薩,因為佛陀所開示之道是“正性決定”(sammatta-niyàma,即固定的法則)。比如一位修行者證悟初果之后,最多將經(jīng)過七番生死即證入涅槃,他們不可能再用無量劫的時間來圓滿巴拉密。證悟道果必然導向涅槃,不再退為較低圣位或凡夫;阿拉漢階段是最后的階段,阿拉漢死后趣般涅槃,這是“正性決定”。正如佛陀說阿拉漢“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后有。”阿拉漢死后不會再投生,否則佛陀和阿拉漢所說的話就是虛假的話。但是佛陀和阿拉漢是不可能說妄語的,他們已經(jīng)徹底滅除了造成未來生死的一切煩惱和業(yè)力,不再生死輪回,這是“正性決定”。因此,包括佛陀在內(nèi)的所有阿拉漢都不會再生。

  根據(jù)北傳經(jīng)論,菩薩乘之所以稱為“大乘”,即用大車來比喻此乘能將無量眾生從生死此岸運載至涅槃彼岸。菩薩乘與二乘行人的最大區(qū)別是菩薩具備“自行化他,以諸佛道成就眾生”的菩提道心。

  于《金剛經(jīng)》中說,菩薩應當發(fā)起如此的菩提心:所有一切有情之類,皆當令趣入無余依涅槃而滅度之。特別是證得法性生身的圣者菩薩,由于已證無生法忍,舍棄了三界生死之身,受不生不死、不可思議變易之身,能隨本愿力,隨所應度而度脫眾生。

  據(jù)《法華經(jīng)·普門品》、《楞嚴經(jīng)·耳根圓通章》等記載,觀世音菩薩由于歷劫修持,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成就兩種殊勝: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所以能隨眾生不同根性,示現(xiàn)上至諸佛、緣覺,下至鬼神禽獸的三十二應化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也多次提及地藏菩薩過去曾發(fā)下大愿:盡未來際不可稱計劫數(shù),為應有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眾生度盡,方成佛道。同時,地藏菩薩也從久遠劫來,以不可思議神力,分身遍滿百千萬億恒河沙世界,化度百千萬億人,永離生死,至涅槃樂。

  在大乘教區(qū),菩薩能夠化度一切眾生的弘大行愿,已成為每一位學佛者心目中崇高的理想和不爭的信仰。

  根據(jù)南傳佛教,包括佛陀、阿拉漢在內(nèi)的一切圣凡眾生都不能違背因果律。一位修行者唯有在證悟阿拉漢道智時,才能徹底地毀滅導致輪回再生的無明、貪愛和一切或善或惡的業(yè)。因為菩薩為了追求無上的佛果,而在授記的那一生中即放棄了證悟阿拉漢果的機會,所以在其后漫長的修行過程中,必定還要隨著所造作的善惡業(yè)而數(shù)數(shù)輪回再生,直到他證悟無上佛果。業(yè)因成熟必定要受果報,這是不變的法則。在本生故事中,我們的菩薩既轉(zhuǎn)生為天神、人,也經(jīng)常轉(zhuǎn)生為畜生,甚至還會墮落地獄受苦(如德米亞王子的前兩生)。

  當然,具足巴拉密的菩薩有時也會選擇“決意死”(adhimutti-mara?a),即在他希望的時間死亡。菩薩因為大善業(yè)而可能時常投生天界,在長壽極樂的天界中很難有實踐巴拉密的機會,為了不浪費時間,所以有時會選擇“決意死”,投生到人間繼續(xù)修積巴拉密。

  根據(jù)南傳經(jīng)論,菩薩只是在忘我地幫助和利益眾生,但并不曾救度任何人,我們不能把菩薩利益眾生的行為說成是救度。在大量的本生故事中,我們的菩薩只是在圓滿巴拉密而已,比如在薩埵那飼虎本生,那幾只老虎吃了王子的肉之后,并不因此而解脫生死;在維山達拉王子本生中,那些婆羅門并不因為得到了王子的布施而證悟涅槃。

  雖然南北傳菩薩道思想存在著不少差異,但它們之間也有許多相似甚至共通之處:

  1、兩者皆源于佛陀的本生譚與彌勒成佛思想;

  2、過去有無量諸佛出世,未來有無量諸佛出世,行菩薩道也就成為可能;

  3、菩提可以分為全自覺(正等覺)、獨覺和聲聞三種菩提(乘),而且全自覺菩提又稱為“大菩提乘”,即“大乘”,其實踐者稱為“菩薩”;

  4、要行菩薩道,必須發(fā)“上證佛果,下化有情”的至上愿(菩提心),而且還必須通過利樂無量無邊眾生、實踐無量巴拉密直至圓滿,方成正覺;

  5、圓滿巴拉密最重要的是大悲心與智慧;

  6、菩薩無論在信心、行愿、精進、大悲、諸巴拉密和所證功德等方面,都是聲聞、獨覺佛所無法比擬的;

  7、如果把南傳的十巴拉密歸納為六波羅蜜,則其名稱、次第及釋義皆與北傳的六波羅蜜多相同;

  8、圓滿巴拉密,能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力智、四無畏智、十八不共佛法等無量佛果功德。

  因為北傳教區(qū)所流傳的主要是菩薩乘思想,所以無論是在經(jīng)典、見地,還是在宗派、修持法門等方面,都要比南傳佛教要豐富多彩、龐大博雜得多,當然,各學派、各傳承間的分歧也越大。

  在南傳教區(qū),雖然實踐菩薩道者歷來皆不乏其人(如斯里蘭卡的圣法大長老Ven. Nà-Uyane Ariyadhamma Mahà Thera等),但菩薩道思想并沒有占主導地位,所以其思想學說在流傳過程中發(fā)展變化不大,基本上保留了菩薩道思想原型。又由于巴利經(jīng)典及其義注在南傳教區(qū)的權威地位,造成了菩薩道思想的統(tǒng)一性和系統(tǒng)性。

  如果我們很好地了解和研究南傳菩薩道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將有助于我們清楚佛陀開示菩薩道思想的最初本意,將有助于我們在修行解脫道或菩薩道的路上能夠更加方便善巧地積累諸巴拉密。

精彩推薦